關閉→
當前位置:知科普>健康養生>便祕應該如何調理呢?

便祕應該如何調理呢?

知科普 人氣:2.34W
便祕(constipation)指的是大便次數減少和(或)糞便乾燥難解,一般兩天以上無排便,提示存在便祕。但健康人的排便習慣可明顯不同,如對一組健康人調查結果表明,每天排便一次者約佔60%,一天幾次者30%,幾天1次者10%。因此,對有無便祕必須根據本人平時排便習慣和排便有無困難作出判斷。
  便祕常可導致肛結直腸併發症。長期的便祕可使腸道細菌發酵而產生的致癌物質刺激腸黏膜上皮細胞,導致異形增生,易誘發癌變。便祕引起肛周疾病如直腸炎、肛裂、痔等,因便祕,排便困難、糞便乾燥,可直接引起或加重直腸疾患。較硬的糞塊阻塞腸腔使腸腔狹窄及壓迫盆腔周圍結構,阻礙了結腸蠕動,使直腸或結腸受壓而造成血液循環障礙,還可形成糞性潰瘍,嚴重者可引起腸穿孔。也可發生結腸憩室、腸梗阻、胃腸神經功能紊亂(如食慾不振、腹部脹滿、噯氣、口苦、排氣多等。)
  本人前些年深受便祕的困擾,苦不堪言,後來自己不斷的查找相關知識,逐漸的通過自我調理解決了這個難題。下面把自己如何徹底解決便祕的經驗分享給大家,希望大家不要再受到相同的折磨。

材料/工具

蔬菜、水

方法

定時排便很重要
要確定一個適合自己的排便時間(最好晨起或早飯後,因為此時直腸反射較活躍),到時候不管有無便意,都要按時如廁,只要長期堅持,就會形成定時排便的條件反射。
每個人都有各種習慣,大便也不例外,到一定的時間就要排便,如果經常拖延大便時間,破壞良好的排便習慣,可使排便反射減弱,引起便祕,所以不要人為地控制排便感。對經常容易發生便祕者一定要注意把大便安排在合理時間,每到時間就去上廁所,養成一個良好的排便習慣。

便祕應該如何調理呢?

飲食“不過細”
食物中缺乏植物性纖維和水分攝入不足,是誘發便祕的重要原因。因此便祕患者應設法增加植物纖維性食品的攝入,植物纖維在腸道內能吸水膨脹,使糞便軟化並增加糞便量,還能促進腸道內正常菌羣的繁殖,進一步促進糞量增加。這就要求患者在選擇主食時要做到粗細搭配,不宜過於精細,儘量多吃一些如蕎麥、玉米一類的粗糧。副食品應豐富多樣,在各類蔬菜中含纖維素較多的品種有芹菜、韭菜、菠菜,海藻類(如海帶、裙帶菜、海蜇、紫菜等)、豆芽、白蘿蔔、胡蘿蔔等。多數水果含有豐富的植物纖維。儘量增加這些副食品的攝入,有利於改善便祕症狀。此外富含油脂類的食品如花生仁、核桃仁、芝麻以及像蜂蜜一類的大分子糖類食品也具有良好的通便作用,宜經常食用。

便祕應該如何調理呢? 第2張

適當多飲水
每天早晨空腹時最好能飲一杯温開水或蜂蜜水,以增加腸道蠕動,促進排便。平時也應多飲水,不要等口渴時才喝水。
特別是重體力勞動者,因出汗多,呼吸量大,水分消耗多,腸管內水份必然被大量吸收,所以要預防大便乾燥就得多喝水。早飯前或起牀後喝一杯水有輕度通便作用。足量飲水,使腸道得到充足的水分可利於腸內容物的通過。

便祕應該如何調理呢? 第3張

體育運動
慢性習慣性便祕多因工作或環境的關係,不能按時排便或忍便不解,久而久之由於直腸對刺激的敏感性降低而造成排便的實踐性規律延誤而形成。因此患者要認識定時排便的重要性,並建立起正常的排便習慣。由於早飯後腸胃反射更強,因此應該變不吃早飯的習慣,無論早餐後有無便意,皆應入廁訓練十分鐘左右,如此經常訓練,可以逐漸形成規律的排便習慣。
適度的運動對於改善便祕很有好處,中醫學認為“久卧傷氣,久坐傷肉”缺乏運動可使臟腑功能低下,而誘發便祕。西醫學也認為腹肌、膈肌無力是造成便祕的因素之一。因此提倡便祕患者應適當增加運動,如跑步、散步、體操以及其他形式的體育運動,患者可根據自身條件,選擇適宜的運動方式,並經常進行自我腹部按摩,以改善氣血流通,促進胃腸蠕動和便祕的康復。

便祕應該如何調理呢? 第4張

保持樂觀的情緒
精神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可導致或加重便祕。因此,保持心情愉快,以避免便祕的發生。沒事多聽聽音樂,走到室外逛一逛,呼吸呼吸新鮮的空氣,會讓人的心情更加放鬆,對於改善便祕有很不錯的效果。

便祕應該如何調理呢? 第5張
TAG標籤:#調理 #便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