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知科普>綜合知識>江華毛尖介紹

江華毛尖介紹

知科普 人氣:2.2W

江華毛尖介紹

江華毛尖是一種產自中國湖南省永州市江華瑤族自治縣的綠茶。它是永州市重點保護的傳統名茶之一。江華毛尖的製作以手工為主,採用嫩葉、肥壯、帶芽葉,經過蒸青、揉捻、乾燥等工序製成。

江華毛尖的外形呈捲曲形,芽葉勻整,毫尖直立。泡出的茶湯清澈明亮,香氣清幽,口感甘醇回甘。江華毛尖的特點是品質保持較為穩定,不易變質,保存期較長。

江華毛尖被譽為湖南茶之王,多次獲得國際和國內茶葉評比大獎,是中國名茶中的一顆璀璨明珠。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江華毛尖的製作工序

江華毛尖產於湖南省江華瑤族自治縣。當地把茶樹分為兩類,一類為苦茶,另一類為甜茶。江華毛尖系用從甜茶樹上採摘的芽葉製成,品質別具風格:外形條索緊結捲曲,翠綠秀麗,白毫顯露,晶瑩如珠;內質香氣清高芬芳,滋味特別濃醇。由於在加工過程中,採用重揉、全炒,葉組織破碎較多,第一次沖泡,水浸出物浸出竟達浸出物總量的55%,所以第一次沖泡液,滋味異常濃烈。當地人民常用此茶醫治“積熱、久瀉”和心脾不適之症。江華毛尖歷史悠久,早在五代時,已被列為貢品。在長期實踐中,當地茶農摸索出了一套製茶經驗,認為講究“金、木、水、火、土”是制好江華毛尖的技術關鍵。

“金”是指炒茶用的鐵鍋,認為炒好茶,首先鍋要薄,質地均勻、光滑、新鍋要熱油處理;

“木”是指炒茶用的燃料,要求乾透,升温降温容易控制;

“水”是指鍋要用清水洗淨;

“火”是指炒茶的火温要適當,該大則大,宜小則小,所謂“炒茶容易燒火難”,足見炒茶火候的重要

“土”是指不同土壤生長出來的茶芽,在炒制時的火温、時間、手勢均應有所區別。

江華毛尖的加工工藝分為殺青、攤涼、揉捻、復炒、攤涼、復揉、整形和足幹八道工序。

殺青在平鍋進行,殺青出鍋後,須經攤涼,以散熱氣,防止悶黃。攤涼後的殺青葉置於揉板上重揉5~6分鐘,待茶汁揉出後,置於100℃左右的鍋內進行復炒,炒到茶葉五成干時,出鍋攤涼,稍經復揉後,投入温度為60~80℃的鍋內進行整形,這是決定江華毛尖品質特色的重要工序。

茶葉投入鍋中後,略加翻炒,待茶葉受熱回軟時,用雙手邊翻拌,邊搓條,如此反覆進行約30分鐘,待茶葉含水量達15%左右,此時茶條已緊細、翠潤、顯毫。最後將茶葉移入鍋温為50~60℃的鍋中,輕輕翻炒,直至足幹。

成茶色澤光潤,茸毛呈銀珠形點綴在茶條之上,外形別具一格,十分美觀。

江華毛尖的生態環境

江華瑤族自治縣是湖南省唯一的瑤族自治縣,位於南嶺北麓,瀟水上游,湖南省的最南端,與廣西壯族自治區和廣東省接壤。處東經111°25′45”~112°10′5”,北緯24°38′23″~25°15′45″之間。

江華毛尖茶,產於湖南最南端的江華縣,是中國歷史名茶。

江華縣地處五嶺山脈之一的萌堵嶺餘脈,海拔多在1000米~1500米,蒼峯入雲,林蔭如蓋。茶區土壤多為紫沙土,土層疏鬆深厚,富含磷和有機質,氣候温和,冬無嚴寒,夏無酷暑。茶地周圍,林木叢生,廕庇高。

毛尖是綠茶還是紅茶

毛尖是綠茶還是紅茶?

毛尖品種很多,各地都有出產,一般是綠茶,為非發酵茶。

毛尖,屬於綠茶或黃茶的一個子產品,一芽一葉、一芽兩葉茶青炒制後命名為毛尖。較著名的有古丈毛尖、白馬毛尖、溈山毛尖、都勻毛尖、信陽毛尖、大庸毛尖、 合籮毛尖、秀山毛尖、贛州上猶毛尖。外形比較細直、圓潤光滑,茶葉全身遍佈着白毫,茶湯的味道十分的鮮濃甘爽獨特。

毛尖,沖泡出來的茶湯顏色碧綠,茶葉舒張開來,慢慢沉入杯底,茶葉片片勻整,柔嫩鮮綠光滑。毛尖的色、香、味、形均有獨特個性,其顏色鮮潤、乾淨,不含雜質,香氣高雅、清新,味道鮮爽、醇香、回甘。

都勻毛尖

都勻毛尖主要產地在團山、哨腳、大槽一帶,該地區年平均氣温為16 C,年平均降水量在1400多毫米。加之土層深厚,土壤疏鬆濕潤,土質是酸性或微酸性,內含大量的鐵質和磷酸鹽適宜茶樹的生長。

都勻毛尖茶清明前後開採,與《都勻縣誌稿》所述“自清明至立秋並可採,穀雨前採者曰雨前,茶最佳、細者曰毛尖茶”是相吻合的。採摘標準為一芽一葉初 展,長度不超過2.0釐米。通常炒制500克高級毛尖茶約需5.3—5.6萬個芽頭。

毛尖信陽毛尖

產於河南省信陽市。該地區山勢高峻,生態環境得天獨厚:高檔毛尖茶以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為主,中檔茶以一芽二三葉為主。毛尖茶色澤嫩綠隱翠,香氣清高帶熟栗子香,滋味濃厚耐泡,葉底細嫩綠亮。

信陽毛尖產區稱鮮葉為茶草、茶青、青葉、生葉等。鮮葉質量優劣與成品茶質量關係密切,温濕度好的地區鮮葉生長好,製出毛尖茶外形油潤髮亮;温濕度差的生長也差,製成品有乾枯感。採大與小也有差別,採早葉太嫩香味不足,產量少,採晚,厚老,茶葉粗老,香味低劣。

毛尖白馬毛尖

白馬毛尖產於雪峯山脈的白馬山支脈,與云溪河畔的黃金井相匯,因此而得名。品質特點:其外形是,條索緊結壯實勻淨稍彎曲,色澤翠綠光潤,白毫顯露。其內質是沖泡後,香高芬芳滋味鮮爽,湯色清徹明亮,葉底嫩綠均勻。1991年,被評為湖南省級名茶。

毛尖聖地毛尖

聖地毛尖,條索圓滑緊細,毫尖顯露有光澤,湯色碧綠明亮,鮮嫩清香,滋味甘醇。是一種產於廣西貴港大小平天山一帶的圓條形炒青綠茶。採摘一芽一葉,經攤放、青鍋、揉捻、烘乾、篩選、復香製成。分特級、一至四級。

毛尖溈山毛尖

溈山毛尖,產於湖南省寧鄉縣水溈山的溈山鄉。此茶類屬於黃茶類。外形微卷成塊狀,色澤黃亮油潤,白毫顯露,湯色橙黃透亮,松煙香氣芬芳濃郁,滋味醇甜爽口。葉底黃亮嫩勻。1988年獲中國首屆食品博覽會銅牌獎。

毛尖茅坪毛尖

茅坪毛尖,又稱大庸毛尖,是中國著名綠茶之一,屬不發酵茶,產於湖南大庸市。大庸縣位於湘西二武使山北,遭水上游,多崇山峻嶺,常年雲霧鐐繞,霞光漫射,最宜種茶。早在明代,所產茶葉就列為全省四大貢茶之一。但歷來只做青茶和紅茶。解放前貢茶已失傳,“四人幫,橫行時,茶葉生產也多年徘徊不前,為了促進茶葉生產的發展和恢復已失傳的珍品,迎接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三十週年,我們在1979年春茶時期,清明後到穀雨前,進行試製獲得成功,創制出了大眾化名茶——大庸毛尖。

毛尖江華毛尖

具有數百年曆史的江華毛尖,生產區集中順牛牯嶺、嶺東的大圩開源衝、兩岔河一帶的雲霧山腰和溪谷之傍,那裏蒼峯入雲,林蔭如蓋,雲霧潦繞,真可謂"高山雲霧出好茶",特殊的地理環境造就了名茶--江華毛尖。

江華毛尖產於湖南江華瑤族自治縣。著名的五嶺山脈之一的萌堵嶺餘脈分佈全境,蒼峯入雲,林蔭如蓋。

江華茶樹有苦茶和甜茶之分。

江華毛尖,由甜茶採製而成,品茶風格獨具特色,當地人常用此茶醫治積熱、久瀉和心脾不適之症。江華毛尖歷史悠久,早在五代時,已被列為貢品。

毛尖屬於什麼茶

毛尖屬於綠茶或黃茶。

毛尖是綠茶或者黃茶中的一個品種,原材料是茶樹上長出的幼芽,將其連着最近的一片葉子一起摘下,經過篩選、攤放、生鍋、熟鍋、並反覆烘乾攤涼三次後,才能製成毛尖茶,其茶湯碧綠、口感香濃。毛尖的品種較多,按地區可以分為信陽毛尖、白馬毛尖、聖地毛尖、茅坪毛尖以及江華毛尖等品種。

其中信陽毛尖產自河南信陽,白馬毛尖產自白馬山支脈,聖地毛尖產自廣西,茅坪毛尖產自湘西。毛尖,沖泡出來的茶湯顏色碧綠,茶葉舒張開來,慢慢沉入杯底,茶葉片片勻整,柔嫩鮮綠光滑。毛尖的色、香、味、形均有獨特個性,其顏色鮮潤、乾淨,不含雜質,香氣高雅、清新,味道鮮爽、醇香、回甘。

信陽毛尖最為出名

它產於河南省信陽市,該地區山勢高峻,生態環境得天獨厚。高檔毛尖茶以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為主,中檔茶以一芽二三葉為主。毛尖茶色澤嫩綠隱翠,香氣清高帶熟栗子香,滋味濃厚耐泡,葉底細嫩綠亮。

信陽毛尖產區稱鮮葉為茶草、茶青、青葉、生葉等。鮮葉質量優劣與成品茶質量關係密切,温濕度好的地區鮮葉生長好,製出毛尖茶外形油潤髮亮,温濕度差的生長也差,製成品有乾枯感。

喝江華毛尖的方法江華毛尖怎麼喝

1、泡茶的水温:江華毛尖宜用降温以後的沸水泡茶。如果用沸水直接沖泡,會使茶的葉色和湯色變黃,茶芽無法直立,維生素c等營養物質遭到破壞,使茶的清香和鮮爽味減少,觀賞性降低。所以,應該採用晾至80℃左右的費水沖泡。特級江華毛尖,用晾至70℃左右的沸水沖泡就可以了。

2、茶與水的用量:建議以每克茶泡50—60毫升適温沸水為好。按“淺茶滿酒”的習慣要求,通常一隻200毫升的茶杯,衝上150毫升的適温沸水,放3克左右的茶就可以了。

3、泡茶時間的長短:茶經沸水沖泡後,最先從茶中浸出來的是維生素、氨基酸、咖啡鹼等,一般3分鐘,茶湯飲起來已有鮮爽醇和之感,但缺少刺激味;之後,茶多酚物質陸續浸提出來,雖然鮮爽味減少,但苦澀味等相對增加。

4、沖泡次數:一般綠茶第一次沖泡後,茶湯中的水浸出物已佔總可溶物的55%左右;第二次沖泡浸出物為總可溶物的30%左右;第三次沖泡為10%左右;第四次沖泡只有1%-3%,其實就是白開水了。所以,一般説來,江華毛尖茶最好沖泡2—3次。

江華毛尖的禮節

心靈美所包含的內心、精神、思想等均可從恭敬的言語和動作中體現出來。表示尊敬的形式(禮節)和儀式即為禮儀,應當始終貫穿於整個茶道活動中。賓主之間互敬互重,美觀和諧。 茶道表演開始和結束,主客均要行鞠躬禮。有站式和跪式兩種,且根據鞠躬的彎腰程度可分為真、行、草三種。“真禮”用於主客之間,“行禮”用於客人之間,“草禮”用於説話前後。

1.站式鞠躬:“真禮”以站姿為預備,然後將相搭的兩手漸漸分開,貼着兩大腿下滑,手指尖觸至膝蓋上沿為止,同時上半身由腰部起傾斜,頭、背與腿呈近90°的弓形(切忌只低頭不彎腰,或只彎腰不低頭),略作停頓,表示對對方真誠的敬意,然後,慢慢直起上身,表示對對方連綿不斷的敬意,同時手沿腳上提,恢復原來的站姿。鞠躬要與呼吸相配合,彎腰下傾時作吐氣,身直起時作吸氣,使人體背中線的督脈和腦中線的任脈進行小週天的循環。行禮時的速度要儘量與別人保持一致,以免尷尬。“行禮”要領與“真禮”同,僅雙手至大腿中部即行,頭、背與腿約呈120°的弓形。“草禮”只需將身體向前稍作傾斜,兩手搭在大腿根部即可,頭、背與腿約呈150°的弓形,餘同“真禮”

2.坐式鞠躬:若主人是站立式,而客人是坐在椅(凳)上的,則客人用坐式答禮。“真禮”以坐姿為準備,行禮時,將兩手沿大腿前移至膝蓋,腰部順勢前傾,低頭,但頭、頸與背部呈平弧形,稍作停頓,慢慢將上身直起,恢復坐姿。“行禮”時將兩手沿大腿移至中部,餘同“真禮”。“草禮”只將兩手搭在大腿根,略欠身即可。

3.跪式鞠躬:“真禮”以跪坐姿為預備,背、頸部保持平直,上半身向前傾斜,同時雙手從膝上漸漸滑下,全手掌着地,兩手指尖斜相對,身體傾至與膝間只剩一個拳頭的空檔(切忌只低頭不彎腰或只彎腰不低頭),身體呈45°前傾,稍作停頓,慢慢直起上身。同樣行禮時動作要與呼吸相配,彎腰時吐氣,直身時吸氣,速度與他人保持一致。“行禮”方法與“真禮”相似,但兩手僅前半掌着地(第二手指關節以上着地即可),身體約呈55°前傾;行“草禮”時僅兩手手指着地,身體約呈65°前傾。 這是茶道表演中用得最多的示意禮。當主泡與助泡之間協同配合時,主人向客人敬奉各種物品時都簡用此禮,表示的意思為:“請”和“謝謝”。當兩人相對時,可伸右手掌對答表示,若側對時,右側方伸右掌,左側方伸左掌對答表示。伸掌姿勢就是:四指併攏,虎口分開,手掌略向內凹,側斜之掌伸於敬奉的物品旁,同時欠身點頭,動作要一氣呵成。

茶道活動中,自古以來在民間逐步形成了不少帶有寓意的禮節。如最常見的為沖泡時的“鳳凰三點頭”,即手提水壺高衝低斟反覆三次,寓意是向客人三鞠躬以示歡迎。茶壺放置時壺嘴不能正對客人,否則表示請客人離開;迴轉斟水、斟茶、燙壺等動作,右手必須逆時針方向迴轉,左手則以順時針方向迴轉,表示招手“來!來!來!”的意思,歡迎客人來觀看,若相反方向操作,則表示揮手“去!去!去!”的意思。另外,有時請客人選點茶,有“主隨客願”之敬意;有杯柄的茶杯在奉茶時要將杯柄放置在客人的右手面,所敬茶點要考慮取食方便。總之,應處處從方便別人考慮,這一方面的禮儀有待於進一步地發掘和提高。

毛尖產地

毛尖的產地主要在我國信陽、茅坪、溈山、都勻、秀山、黃山、竹溪、雪峯山脈的白馬山支脈、廣西貴港、江華瑤族自治縣、古丈、湖南沅陵官莊的介亭、黃金坪一帶、嶽麓、桐柏山區、廣東信宜三嘜頂十丈坑一帶等地方。毛尖屬於綠茶或黃茶的一個子產品,一芽一葉、一芽兩葉茶青炒制後命名為毛尖。

毛尖在採摘時,需要按不同品種的鮮葉進行分級。晴天葉與雨水葉、上午採和下午採的鮮葉分別用網眼竹編篩子分別盛放,然後將碎葉及其他異物剔出篩子。

江華毛尖如何沖泡

1、泡茶的水温:江華毛尖宜用降温以後的沸水泡茶。應該採用晾至80℃左右的費水沖泡。特級江華毛尖,用晾至70℃左右的沸水沖泡就可以了。

2、茶與水的用量:建議以每克茶泡50—60毫升適温沸水為好。按“淺茶滿酒”的習慣要求,通常一隻200毫升的茶杯,衝上150毫升的適温沸水,放3克左右的茶就可以了。

3、泡茶時間的長短:茶經沸水沖泡後,最先從茶中浸出來的是維生素、氨基酸、咖啡鹼等,一般3分鐘,茶湯飲起來已有鮮爽醇和之感,但缺少刺激味;之後,茶多酚物質陸續浸提出來,雖然鮮爽味減少,但苦澀味等相對增加。

4、沖泡次數:一般綠茶第一次沖泡後,茶湯中的水浸出物已佔總可溶物的55%左右;第二次沖泡浸出物為總可溶物的30%左右;第三次沖泡為10%左右;第四次沖泡只有1%-3%,其實就是白開水了。所以,一般説來,江華毛尖茶最好沖泡2—3次。

江華毛尖如何保存

1、鐵罐的儲藏法。選用市場上供應的馬口鐵雙蓋彩色茶向做盛器。儲存前,檢查罐身與罐蓋是否密閉,不能漏氣。儲存時,將乾燥的茶葉裝罐,罐要裝實裝嚴。這種方法採用方便,但不宜長期儲存。

2、熱水瓶的儲藏法。選用保暖性良好的熱水瓶作盛具。將乾燥的茶葉裝入瓶內,裝實裝足,儘量減少空氣存留量,瓶口用軟木塞蓋緊,塞緣塗白蠟封口,再裹以膠布。由於瓶內空氣少,温度穩定,這種方法保持效果也較好,且簡便易行。

3、食品袋儲藏法。先用潔淨無異味白紙包好茶葉,再包上一張牛皮紙,然後裝入一隻無空隙的塑料食品袋內,輕輕擠壓,將袋內空氣擠出,隨即用細軟繩子紮緊袋口取一隻塑料食品袋,反套在第一隻袋外面,同樣輕輕擠壓,將袋內空氣擠壓在用繩子紮緊口袋,最後把它放進乾燥無味的密閉的鐵桶內。

4、低温貯存法。江華毛尖裝入密度高、高壓、厚實、強度好、無異味的食品包裝袋,將江華毛尖貯存的環境保持在5攝氏度以下,也就是使用冷藏庫或冷凍庫保存江華毛尖。

茶樹生長的地質體土壤類型

(一)淺變質碎屑巖土壤類型

本類分佈區的茶葉產量和質量均屬上乘,湖南省內名茶皆產於此,按巖石形成時代又可分為兩類。

1.冷家溪羣含凝灰質變質碎屑巖黃紅壤類型

主要分佈在省內臨湘、岳陽、長沙、株洲一帶(圖3-10),是我省綠茶、紅茶產區,以其質量好、產量高著稱於世,其中不乏名茶。

(1)君山銀針

君山又名洞庭山,是洞庭湖的明珠。君山東西長1km,南北寬0.7km,山體呈橢圓形,面積1443畝,有大小72座山頭。

君山茶來歷説法不一,一説是1400多年前初唐盛世,但是據考證,在唐宋到明代中葉的名茶史料中,都無“君山茶”記載。直到明嘉靖、萬曆年間(16世紀)才有人在君山種茶數畝的記載;到清乾隆26年(1762年),君山茶品質推為湖茶第一;同治《巴陵縣誌》載“君山貢茶,自乾隆46年始,歲貢18斤”;嘉慶年間萬年淳在《君山茶歌》中説“君山之茶不可得,只在山南與山北,巖縫石隙露數珠。春來長在雲霧中,種出味香那易識,造化珍重供玉食”。君山的巖石是震旦系和冷家溪羣淺變質巖系構成的,故長在巖縫石隙中的茶樹是以其為成土母巖的淺變質碎屑巖土壤類型中。

圖3-10 湖南冷家溪羣變質巖黃紅壤茶葉種植區及名茶分佈略圖

君山銀針含可溶性總糖2.57%,咖啡鹼4.07%,灰分4.95%,氨基酸4.30%,兒茶素17.56%,水可溶物總量38.77%。將茶葉泡入杯中,芽身芽蒂汲水後,繼而徐徐下降,後豎於杯底,似春筍出土,一起一落,水光芽影,渾然一體,使人賞心悦目;內質香氣清鬱,滋味甘醇甜和,葉底黃亮勻厚,茸毛清晰。因此1955年參加德國萊比錫國際博覽會展覽,以“芽身黃似金,茸毫白如玉”譽為“金鑲玉”,獲金質獎章,並贊為“茶蓋中華,價連天下”。以至目前由中國茶葉流通協會和北京市文聯共同舉辦的“迎奧運五環茶”選中,作為“黃”的代表。

照片3-10 君山島基巖為震旦系、冷家溪羣淺變質巖

(2)北港毛尖

北港毛尖產於岳陽縣北港,它在唐代已出名,被列為貢品,稱“邕湖含膏”。清同治《巴陵縣誌》載“邕湖諸山,出茶,味極甘香,非他處草茶可比”。邕湖是今之南湖,湖之東南諸山系冷家溪羣淺變質巖系。這裏氣候温和,雨量充沛,土質肥沃,水陸交錯,極宜植茶,故自古以來就有名茶產出。

北港毛尖屬散形黃茶類,外表呈金,毫尖顯露,沖泡後水色橙黃、明亮,香氣高悦,滋味醇厚回甘,芽狀葉肥,嫩黃似朵,1987年在全省名茶評比中被評為全省名茶。

(3)高橋銀峯

長沙縣從高橋、範林到金井,沿金井河(撈刀河之上游)為冷家溪羣淺變質巖,廣種茶葉,歷史悠久。明清時期,僅高橋一帶就有48家茶莊。2006年5月23日《長沙晚報》報道,高橋鎮鄒廣宇家發現了一塊保存完好的“永興祥茶號”金字招牌,專家鑑定至少有150多年曆史(照片3-11),當時所產茶葉商船經撈刀河通湘江直達武漢、上海口岸。高橋銀峯即是在此產茶帶上由湖南茶葉研究所於1959年創制出的名茶,經商業部茶葉局及有關單位鑑評,一致稱讚高橋銀峯品質優良,可列為名茶;其成分水溶物達45.42%,含礦質灰分4.99%,咖啡鹼4.27%,可溶性糖2.56%,兒茶素11.48%。該茶外形條緊細捲曲,白毫茸然,似銀裝素裹,內質湯色清蝗,香氣高悦持久,味鮮嫩純目,葉底嫩勻明亮,飲後確能“腦如冰雪心如火,舌不餖飣眼不茶”,令人神清意爽,精神煥發。故在1989年農業部西安全國名優茶評選會上被評為全國名茶。

(4)井紅碎茶

金井紅碎茶與高橋銀峯都產於冷家溪淺變質巖衍生的紅壤上。茶葉外形烏潤,茶湯紅亮,滋味鮮爽濃強,葉底紅豔,在多次省部級評比中,質冠羣芳名列榜首,1984年被農牧漁業部評為優質產品,1985年評為國優,獲銀質獎。

2.板溪羣紫紅色粉砂質板巖、砂巖黃紅壤類型

主要分佈在安化、桃江、沅陵、古丈、會同等縣,在地質學上據其巖性對比,將該區稱為岳陽—懷化小區(圖3-11),其巖性主要為淺變質砂質板巖、含礫砂巖條帶狀板巖,由於其中部是以紫紅色為主的淺變質粉砂質板巖和砂質板巖,故將該區的板溪羣俗稱為“紅板”(照片3-12)。

圖3-11 湖南板溪羣紫紅色變質巖黃紅壤茶葉種植區及名茶分佈略圖

“紅板”以紫紅色粉砂質板巖、砂巖衍生土壤種植的茶樹,茶葉產量高、質量好,現知有多種名茶,如碣灘茶、古丈毛尖、獅口銀芽、大庸毛尖、官莊毛尖、安化松針等,這類茶葉其芽葉肥壯,葉色黃綠,持嫩性好,製成的綠茶白毫顯露,內質清香持久,滋味鮮爽醇厚,湯色清澈明亮,色澤翠綠光潤耐沖泡。

照片3-11 鄒廣宇捧祖傳雙面刻金字招牌

照片3-12 古丈縣板溪羣紫紅色板巖和砂質板巖

該類型分佈區是我省綠茶、紅茶主要產區,其中安化、桃江年產茶超過5000噸,成為省內著名產茶大縣。

(1)古丈毛尖

古丈是湖南產茶歷史最悠久的茶區之一。西晉《荊州土地記》載“武陵七縣通出茶,最好”,武陵七縣就包括古丈;東晉裴淵的《坤元錄》記載“辰州漵浦縣西北三百五十里無射山,山多茶樹。”無射山在今瀘溪、沅陵、古丈交界處《;新唐書·地理志》和唐杜佑《通典》載有“溪州土貢茶芽,靈溪郡土貢茶芽二百斤”。溪州、靈溪郡即今永順、保靖、龍山和古丈縣。以上史料説明,古丈產茶有近1600餘年歷史(照片3-13,3-14)。

照片3-13 古丈河西鎮白鶴灣出土的茶灶炊具

照片3-14 據説有300年樹齡的“茶樹王”

古丈雖然產茶歷史悠久,但1949年前夕,名茶竟一度無人問津,全縣植茶稀稀落落只有719畝,產量99公擔。1949年後,特別是改革開放後,將發展茶葉生產作為農村脱貧致富的重要項目,以茶作為古丈的標誌(照片3-15)。到1989年,全縣茶園已發展到13000畝,產茶2000公擔以上,其中尤以古丈毛尖最為有名(照片3-16,3-17,3-18)。

古丈毛尖古為貢品;1957年出席萊比錫國際博覽會展出;1982年、1983年、1986年分別被商業部、外經部、農業部評為總優名茶;1985年獲湖南省“名、優、特新產品芙蓉獎”;1988年在北京全國首屆食品博覽會上獲金獎;1991年《中國食品輕工業十年新成就展示會》“優秀新產品獎”。古丈毛尖遠銷德國、日本和中國香港等地,窨製成的古丈毛尖茉莉花茶更是香飄萬里,飲譽海風外。

照片3-15 縣城中一座雕塑,茶是古丈的標誌

照片3-16 袁隆平稱古丈毛尖是中國名茶

照片3-17 獅子口茶園

照片3-18 獅子口茶園的“銀針”

古丈茶園主要分佈在海拔800~1000m的山坡,土壤母質多為紫色板巖,含磷高;古丈毛尖品質特點是條索緊細,秀而稍直,色澤翠綠,白毫滿披,香氣高悦,滋味醇爽回甘,尤耐沖泡,葉底嫩勻明毫,含氨基酸3.14%,咖啡鹼4.51%,茶多酚27.11%,兒茶素類13.72%,水溶性物總量38.18 %[13]。

(2)碣灘茶

碣灘茶產於湘西古屬辰州府沅陵縣碣灘茶場,因茶場坐落在沅水江畔的碣灘山上而得名。碣灘山為板溪羣紫紅色板巖、砂質板巖組成,土質肥沃富含磷、茶樹生長旺盛,芽葉肥壯,葉質嫩軟,芽茸甚多(照片3-19,3-20)。

照片3-19 碣灘茶種植在紫紅色板巖土壤上

照片3-20 碣灘茶園(山下為沅水,現為五強溪水庫)

碣灘茶種植最早見於西晉《荊江土地記》,所載“武陵七縣通出茶,最好”,王威廉考證,沅陵碣灘就包括其中。相傳1300多年前,唐高宗第八子李旦被武太后(則天)貶至辰州,與胡鳳姣產生了愛情。李旦後來回京做了皇帝稱睿宗,胡鳳姣受詔進京,由辰州泛舟順沅江而下,途經碣灘,品嚐了碣灘茶,甚覺甜醇爽口,擇其上者帶回京城,備受文武百官讚賞。此後指令碣灘廣壁茶園,官府監製把上品納為“貢茶”,據傳此時碣灘茶已進入日本。因此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華時,還向周總理打聽碣灘茶。

碣灘茶之有名在沅陵縣誌《唐·陸贄翰苑集序》有清楚的記述:“邑中產茶處多,先以碣灘產者為最,……報先摘者則為毛尖,今且以之充土貢產矣。”

碣灘茶形、色、香、味俱美,外形緊細捲曲,鋒苗秀而,白毫顯露色綠潤,沖泡後能“三起三落”,宛如游龍戲蝦,湯色黃綠明亮,有毫渾,香味鮮爽甘醇;更為奇特之處是近懷者因香濃不間其香,遠懷者倒倍覺芬芳;當地民俗,不僅以茶當酒款待客人,而且作為除痰去病、益壽延年之佳品,家家必備,人人皆飲。有人讚頌“形若碧雲茸若霜,巧奪天工芽中藏;清湯綠葉醉人眼,越夜長留齒頰香”,故1981年在湖南省名優茶評選會上被評為“名茶”、1989年被農業部評為“全國優質茶”,到1991年連續8屆被評為省名茶。

(3)官莊毛尖

唐陸羽《茶經》中引東晉《坤元錄》雲:“辰州漵浦縣西北三百五十里無射山,雲蠻俗當吉慶之時,親族集會歌舞于山上,山多茶樹”,官莊即屬此區域內。歷史上的貢茶“介亭毛尖”就出在官莊附近的黃金坪,沅陵縣誌記載“官莊介亭毛尖唐代盛行,清乾隆時期作為貢品”。

官莊毛尖產區林深谷幽,常年雲霧繚繞,氣候温和,雨量充沛,紫紅色板頁巖土壤肥沃,是湖南出產優質茶的重要產區。官莊毛尖外形條索緊細微曲,色澤翠綠,白毫顯露完整,香氣清高持久,湯色晶瑩綠亮,滋味濃爽,經久耐泡,葉底嫩勻明淨;含茶多酚23.42%、氨基酸2.26%、咖啡鹼4.91%、兒茶素總量15.73%、水溶性物總量37.62%;1981年、1982年連續兩屆評為省優名茶。

(4)安化黑茶

黑茶生產始於明朝,嘉靖三年(1524年)在有關奏章中就提到了黑茶。最早生產黑茶是四川,是由綠色茶做色後蒸壓而成;湖南黑茶生產在四川之後,由於四川黑茶產量有限,而湖南黑茶產量大,價格低廉,於是在16世紀四川黑茶逐漸為湖南黑茶實際上是安化黑茶所代替。

安化黑茶是由特殊製茶工藝生產的茶葉,據傳有兩種方法:一是安化邊江劉姓家庭不向外傳的神祕產品;二是清道光初年一張姓晉商和安化黃沙坪當地製茶師傅花費數年工夫研製而成。總之採製工藝十分講究。

黑茶的茶葉原料採摘於資江兩岸雅沙垃、黃沙坪、溪州、江南、小淹等村鎮崇山峻嶺的淺變質碎屑巖土壤之茶園(照片3-21),有的還是次野生茶園(多年無培管)。

黑茶中有一種叫“千兩茶”者,它是以優質黑毛茶為原料,用棍錘築制在長筒形的篾簍中,築造成高147cm,直徑20cm,重約37kg,將其置於涼架上,經夏秋季節約50d左右的日曬夜露(不能淋雨),在自然條件催化下,自行發酵、乾燥,吸“天地之靈氣,納宇宙之精華”於茶體內,再進入長期陳放期,陳放越久,質量越好,品位越佳。據説1953年生產的“千兩茶”,專家估價48萬元,在電視台上播出(照片3-22~3-25)。

3.震旦寒武系淺變質砂質板巖、板巖和砂巖紅壤類型

主要分佈在湘南的桂東、汝城、江華等縣,是省內紅茶、黑茶產區,其中如江華毛尖、五蓋山米茶等也是省內很有名氣的優質茶葉。

照片3-21 安化黑茶茶園

照片3-22 安化千兩茶

照片3-23 安化千兩茶

照片3-24 身價數十萬元的1953年生產的千兩茶

照片3-25 電視台播放1953年千兩茶的專家價估

(1)五蓋山米茶

據明《萬曆郴州志》記載:“五蓋山東州東南三十里,周圍百八十里,有五個山峯聳之常年時有云、霧、雨、露、雪所蓋,故稱五蓋山”。全山總面積20餘萬畝,廣佈野生茶樹,產茶豐富,品質優異,據清嘉慶《郴縣縣誌》記述“茶,郴屬均產,以五蓋為佳也”,其中以海拔1000~1400m的碧雲庵、萬惠庵、兩江口一帶所產為冠。

五蓋山茶早在明代已被列為貢品,當時多系清明時採摘“未”的嫩芽製成。相傳所製茶葉“一升茶有一升米重”,故稱米芽。

五蓋山米芽品質特點是外形細嫩勻稱,色彩銀光隱翠,全系芽尖,茸毛貼身,內質姨香持久,湯色清澈,滋味鮮而甘醇,葉底嫩而明亮。產品經湖南省名茶評比,被譽為湖南名茶中的“明珠”。

(2)江華毛尖

屬我國曆史名茶,據有關文獻記載,清乾隆年間(1779年)前後,江華毛尖主產於縣境東的大圩區貓仔衝一帶,以後發展到兩岔河上游河路口一帶的雲霧山腰和溪谷之旁。

江華毛尖外形條索肥厚,緊結捲曲,白毫顯露,內質湯色晶瑩,香氣清高,滋味濃醇甘爽,葉底嫩綠;含茶多酚27.40%、兒茶素總量13.29%、咖啡鹼4.37%、氨基酸4.01%、水溶物總量45.30%。1987~1989年連續三年獲“湖南省名茶獎”。

(二)碳酸鹽巖土壤類型

湖南省碳酸鹽巖的地質時代主要為泥盆紀至二疊紀,其地層分佈在湘中、湘南廣大丘陵地區,所衍生的土壤為紅壤;此外在湘西也大片出露寒武紀碳酸鹽巖地層,所衍生的土壤為黃壤。在上述地區多種植茶樹,但大片茶園分佈則是在土層厚度大、脱鈣化作用徹底的紅壤和黃壤區域,如湘中邵東宋家塘、婁底萬寶、漣源茶園山等地,多有正規茶場生產,故產量在湖南省內佔有重要地位,是主要的紅茶產區,但是質量平平,現未見有優良茶葉品種報道。

(三)紫色碎屑巖(紅層)土壤類型

紫色碎屑巖土壤類型省內分佈廣,少有茶葉種植,尚無名茶產出報道,但是江西武夷丹霞地貌之紫紅碎屑巖土壤類型中有國內外聞名的“烏龍茶”(照片3-26、照片3-27)。

照片3-26 武夷山景區中的烏龍茶茶園

照片3-27 武夷山的茶文化

(四)第四系紅土土壤類型

第四系紅土土壤類型湖南省內分佈較廣,但多處於平地丘崗,沿洞庭湖周邊及河流階地分佈。所產名茶甚多,有的在歷史上就是名茶,有的則是20世紀50年代以來開闢茶園逐漸發展創立名牌的,有代表性的列舉如下。

(1)君山銀針、君山毛尖

前述君山銀針時,根據“巖縫石隙露數株(茶樹)”,認為君山茶是種植在淺變質碎屑巖土壤類型中,但後來的《茶經》對君山茶的記述中,談到君山大小72個山頭全種有茶,直至現在仍如此。這72個山頭全是“泥沙質,透水力很強,降水向下滲透,將水儲存在數十米厚的細砂土層中,下面又有透水能力不強的巖石作底板,茶樹就生長在這個地下水水庫之上”[13]。

據第四紀地層學研究,數十米的細砂土層是第四系晚更新統紅土土壤類型(照片3-28)。晚更新世紅土是風成的,唐代方千詩《題君山》有“元是崑崙山頂石,海風吹落洞庭湖”句,此句與君山第四系晚更新統風成砂,雖然是偶合,但也似有道理。

照片3-28 君山第四系晚更新統紅土土壤類型上的茶樹

從已有資料看來,君山銀針的茶樹種植環境有三點是很清楚的:一是淺變質碎屑巖土壤類型;二是第四系更新統紅土土壤類型;三是茶樹春來長在雲霧中。

(2)洞庭春

洞庭春茶產在瀕湖丘陵地段的岳陽黃沙街,茶園面積2400畝(照片3-29,3-30),以成土母質第四紀中更新世紅土衍生成的紅壤。

照片3-29 洞庭春茶葉

照片3-30 洞庭春茶園

洞庭春茶系著名茶葉專家、全國農業勞模劉先知、肖玲夫婦研製而成的名茶,形美質優,外形條索緊結微曲,肥碩勻齊,白毫滿枝,內質香氣鮮濃特大,滋味醇厚鮮爽,湯色清澈明淨,葉底嫩綠明亮。經農業部國家茶葉質量監督檢測中心分析,其內含物豐富,各項衞生指針均符合國家標準,被定為釣魚台國賓館招待外國首相一級的禮金。因此,1985年參加南京全國名茶評比會,被評為全國十一大部級名茶之一;1990年在廣州國家級名茶評比會上,以總分102.33名列全國第二,獲國家銀質獎;曾四次獲部優、五次獲省優金獎,被譽為湘北第一有機茶。

(3)東湖銀毫

東湖銀毫是湖南農業大學(原湖南農學院)實驗農場茶園實行科學種茶,在第四系中更新世紅壤丘崗上培育的名茶。該茶具有色碧綠,毫閃光、鮮嫩澈、湯清澈味醇爽形優美的特點。據分析,含氨基酸4.54%,葉綠素0.162%,茶多酸19.00%,1981年、1982年、1985年參加三屆湖南名優茶評比,連續獲得省名茶稱號。

(4)蘭嶺有機茶

湘陰縣六塘鄉蘭嶺產綠茶,早在14年前成立了湖南蘭嶺茶葉責任有限公司,由它建立了示範基地,引導農民種茶,主要在第四系中更新世紅土丘崗開羣茶園1萬餘畝(照片3-29);同時創建了蘭嶺茶葉生物防治研究所,各個生產環節實行“有機化”管理,不施農藥、化肥;創立了有機茶品牌,獲得了國家綠色食品、國家有機食品以及德國BCS 有機食品的認證,成為國內同行業唯一進入美國超市的有機綠色食品。1998年同志喝了蘭嶺茶後,連聲説“好喝,好喝”(照片3-31,3-32)。

(5)其他

長沙縣大漁茶園(照片3-33,3-34)、汨羅天馬山茶園、瀏陽淳口茶園、汨羅天井茶園(照片3-35)、茶陵洣江茶園(照片3-36)等都是在第四系更新統網紋紅土土壤類型上培植的茶園,都有省優部優名茶產出,有的歷史悠久。如茶陵洣江所產茶葉,早在南北朝的《茶陵圖經》中就提及“茶陵者,所謂陵谷生茗焉”;1871年的《茶陵州志》記載:“景陽山在州東,接江西吉安府永新縣界一名茶山,以陵谷間多生茶茗,故名”。景陽山名茶山,從景陽流經茶陵的一條水,稱洣水,又稱茶陵江,由此可見茶陵洣江一帶產茶已有1500餘年了。

照片3-31 第四系更新統網紋紅土土壤類型

照片3-32 蘭嶺茶及茶具

照片3-33 長沙縣大漁茶場

照片3-34 長沙縣大漁茶場第四系網紋紅土土壤剖面

照片3-35 汨羅市天井茶場第四系網紋紅土土壤剖面

照片3-36 茶陵洣江茶場

TAG標籤:#江華 #毛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