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知科普>綜合知識>夢遊天姥吟留別百度翻譯

夢遊天姥吟留別百度翻譯

知科普 人氣:1.97W

夢遊天姥吟留別百度翻譯

譯文:海外來客們談起瀛洲,煙波渺茫實在難以尋求。越中來人説起天姥山,在雲霧忽明忽暗間有時可以看見。天姥山彷彿連接着天遮斷了天空,山勢高峻超過五嶽,遮掩過赤城山。天台山雖高四萬八千丈,面對着它好像要向東南傾斜拜倒一樣。我根據越人説的話夢遊到吳越,一天夜晚飛渡過明月映照下的鏡湖。鏡湖上的月光照着我的影子,一直伴隨我到了剡溪。謝靈運住的地方如今還在,清澈的湖水盪漾,猿猴清啼。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夢遊天姥吟留別翻譯及原文

夢遊天姥吟留別翻譯及原文如下:

《夢遊天姥吟留別》是唐代大詩人李白的一首詩,以夢遊天姥山為主題,描繪了神仙世界的奇異景色和自己的幻想,表達了對超越塵世、達到仙境的嚮往和對光明、自由的追求。

以下是對這首詩的翻譯、介紹和知識擴展。

一、翻譯:

我夢遊天姥山,遙望天上的仙境,碧波萬頃,雲霧繚繞。月光照耀着千峯萬嶺,山林間彷彿有神靈出沒。身臨其中,彷彿聽到了天雞高唱,泉水潺潺。神仙們乘坐着風、雲、雷、電,冉冉而去,千姿百態,洋洋大觀。

我想要攀登天梯,穿越雲海,前往青雲之上。身臨仙境,彷彿置身於一個奇妙的世界。仙人們在碧空中翱翔,歡歌笑語,相互追逐。我亦彷彿成了神仙,和他們一起縱情歡樂,不知歸期。

二、介紹:

《夢遊天姥吟留別》是李白的一首詩,具有濃郁的浪漫主義色彩。詩人以夢遊天姥山的方式,描繪了一個神仙世界,表達了對光明、自由的嚮往和對世俗生活的厭倦。詩中通過幻想和誇張的手法,展示了神仙世界的瑰麗奇特,表達了詩人對超越塵世、達到仙境的嚮往。

三、知識擴展:

天姥山:位於浙江新昌縣東,是一座以奇峯、怪石、飛瀑、幽洞等景點為主要特色的風景名勝區。李白在詩中通過夢遊的方式,將天姥山描繪成一個神仙世界,成為了後人所熟知的文化遺產。

神仙世界: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神仙世界是一個超越塵世的理想境界。詩人在詩中通過幻想和誇張的手法,將神仙世界描繪成一個光明、自由的理想國度,表達了對這個理想境界的嚮往。

光明與自由:詩人在詩中表達了對光明和自由的追求。光明代表着真理、智慧和美好,而自由則是人生的最高價值。詩人通過夢遊的方式,將自身帶入了一個充滿光明和自由的世界,表達了對這個理想境界的嚮往和對世俗生活的厭倦。

詩歌藝術:李白的詩歌具有濃郁的浪漫主義色彩,善於運用誇張、幻想等手法,將現實與幻想相互交織,創造出獨特的詩歌藝術風格。《夢遊天姥吟留別》是李白詩歌藝術的代表作之一,展示了詩人獨特的想象力和詩歌才華。

總結

總之,《夢遊天姥吟留別》作為李白的一首代表作,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和藝術價值。通過詩歌中的描繪和表達,詩人將一個充滿光明、自由和美好的神仙世界展現在讀者面前,表達了對超越塵世、達到仙境的嚮往和對光明、自由的追求。同時,這首詩也展示了詩人獨特的詩歌才華和浪漫主義的詩歌藝術風格。

夢遊天姥吟留別翻譯

前言

夢遊天姥是一首唐代詩歌,作者是李白。這首詩歌描繪了作者在夢中登上天姥山,遊覽神仙之地的經歷。這首詩歌不僅是文學上的經典之作,也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本文中,我們將通過翻譯和解析這首詩歌,來深入瞭解中國文化和詩歌藝術。

夢遊天姥的翻譯

夢遊天姥,吾以故鄉為天姥。姥,山之神也。吟,詠也。留別,告別也。

夢遊天姥,是我在夢中登上了天姥山,這裏是我的故鄉。天姥山是山神的居所。吟詠,是我在這裏吟詠詩歌。留別,是我告別這裏,離開天姥山。

夢遊天姥的解析

這首詩歌描繪了李白在夢中登上天姥山,遊覽神仙之地的經歷。在詩歌中,李白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神仙文化,表達了對神祕和超凡的嚮往。

首先,詩歌中提到的天姥山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個重要象徵。天姥山是道教中的神山,被認為是天上的居所。在中國文化中,山是神靈的居所,也是人們嚮往的聖地。因此,李白將自己的故鄉想象成天姥山,表達了他對神祕和超凡的嚮往。

其次,詩歌中描繪了天姥山的自然景觀。李白在詩歌中描繪了山峯、雲霧、流水等自然景觀,這些景觀不僅美麗壯觀,也富有神祕感和超凡感。這些景觀的描繪,表達了李白對自然的熱愛和對超凡的嚮往。

最後,詩歌中還描繪了神仙文化。李白在詩歌中提到了神仙、仙女、仙人等,這些都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元素。神仙文化代表了中國人對超凡和神祕的嚮往,也代表了中國文化的獨特魅力。

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原文及翻譯

  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原文及翻譯

  【作者介紹 】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

  【原文】

  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越人語天姥,雲霞明滅或可睹。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天台一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渡鏡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謝公宿外今尚在,淥水盪漾清猿啼。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千巖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龍吟殷巖泉,慄深林兮驚層巔。雲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列缺霹靂,丘巒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開。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台。霓為衣兮風為馬,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動,怳驚起而長嗟。惟覺時之枕蓆,失向來之煙霞。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字詞解釋】

  (1).殷璠《河嶽英靈集》收此詩題為《夢遊天姥山別東魯諸公》。後世版本或題為《夢遊天姥吟留別諸公》,或作《夢遊天姥吟留別》,或作《別東魯諸公》。天姥山:在今浙江新昌縣東五十里,東接天台山。傳説曾有登此山者聽到天姥(老婦)歌謠之聲,故名。選自《李太白全集》。唐玄宗天寶三年(744),李太白在長安受到權貴的排擠,被放出京。第二年,他將由東魯(現在山東)南遊吳越,寫了這首描繪夢中游歷天姥山的詩,留給在東魯的朋友,所以也題作《夢遊天姥山別魯東諸公》。

  (2).海客:浪跡海上之人。瀛洲:傳説中的東海仙山。《史記·封禪書》:"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萊、方丈、瀛洲三神山者,其傳在渤海中,去人不遠。患且至則船風引而去。蓋嘗有至者,諸仙人及不死之藥皆在焉"。煙濤:波濤渺茫,遠看像煙霧籠罩的樣子。微茫:景象模糊不清。信:實在。難求:難以尋訪。

  (3).越:指今浙江紹興一帶。明滅:時明時暗。

  (4).勢拔五嶽掩赤城:山勢超過五嶽,遮掩住了赤城 拔:超出。五嶽:東嶽泰山,西嶽華山,中嶽嵩山,北嶽恆山,南嶽衡山。赤城:山名,在今浙江天台縣北,為天台山的南門,土色皆赤。

  (5).天台(tāi):山名,在今浙江天台縣北。《十道山川考》:"天台山在台州天台縣北十里,高萬八千丈,周旋八百里,其山八重,四面如一。"一萬八千丈:形容天台山很高,是一種誇張的説法,並非實數。此:指天姥山。兩句意為:巍然高聳的天台山同天姥山一比,好像矮了一截。

  (6).之:天姥山及其傳説。鏡湖:又名鑑湖,在今浙江紹興城南。

  (7).剡(shàn)溪:水名,在今浙江嵊州市南,曹娥江上游。

  (8).謝公:指謝靈運,東晉末年劉宋初年的文學家,詩人。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縣)人,曾任永嘉太守,後移居會稽。他遊覽天姥山時曾在剡溪住過,所作《登臨海嶠》詩有"瞑投剡中宿,明登天姥岑"之句。淥水:清水。

  (9).謝公屐:指謝靈運遊山時穿的一種特製木鞋,鞋底下安着活動的鋸齒,上山時抽去前齒,下山時抽去後齒。青雲梯:形容高聳入雲的山路。

  (10).半壁:半山腰。天雞:《述異記》卷下:"東南有桃都山,上有大樹名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天雞。日初出照此木,天雞則鳴,天下之雞皆隨之鳴。

  (11).暝:黃昏。

  (12).熊咆兩句可解為:熊咆龍吟,震盪着山山水水,使深林和山峯都驚懼戰慄。也可解為:在這樣熊咆龍吟的山林中,人的心靈被震驚了。殷:這裏作動詞,震響。

  (13).列缺:閃電。

  (14).洞天:神仙所居的洞府,意謂洞中別有天地。石扉:即石門。訇(hōng)然:形容聲音很大。

  (15).青冥:青天。金銀台:神仙所居之處。《史記?封禪書》載:據到過蓬萊仙境的人説,那裏“黃金銀為宮闕”。

  (16).金銀台:金銀築成的宮闕,指神仙居住的地方。郭璞《遊仙詩》“神仙排雲出,但見金銀台”

  (17).霓為衣兮:屈原《九歌·東君》:"青雲衣兮白霓裳"。傅玄《吳楚歌》:"云為車兮風為馬"。

  (18).虎鼓瑟兮鸞回車:猛虎彈瑟,鸞鳥挽車。鸞:傳説中鳳凰一類的鳥。如麻:形容很多。

  (19).忽魂悸以:從夢中驚醒,長歎不已。

  (20).惟覺時:夢醒後只剩下眼前的枕蓆,剛才夢中的煙霞美景都已消失。

  (21).君:指東魯友人。且放句:我且把白鹿放養在青山上,欲遠行時就騎它去訪問名山。

  (22).折腰:陶淵明曾歎“我豈能為五斗米向鄉里小兒折腰!”

  (23)向天橫:遮住天空。橫,遮斷

  (24)對此欲倒東南傾:對着(天姥)這座山,(天台山)就好像要拜倒在它的東面一樣。意思是天台山和天姥山相比,就顯得更低了。

  (25)淥:清

  (26)青雲梯:指直上雲霄的山路。

  (27)慄深林兮驚層巔:使深林戰慄,使層巔震驚

  (28)青青:黑沉沉的

  (29)東流水:(像)東流水一樣(一去不復返)

  【譯文】

  海外來的客人談起瀛洲,(大海)煙波渺茫,(瀛洲)實在難以尋求。吳越一帶的人談起天姥山,在雲霧忽明忽暗有時還能看見。天姥山彷彿連接着天遮斷了天空。山勢高峻超過五嶽,遮掩過赤城山。天台山雖高一萬(一萬為正確版本,四萬經考證為誤傳)八千丈,對着天姥山,(卻矮小得)好像要向東南傾斜拜倒一樣。

  我根據越人説的話夢遊到吳越,一天夜晚飛渡過明月映照下的鏡湖。鏡湖上的月光照着我的影子,一直伴隨我到了剡溪。謝靈運住的地方如今還在,清澈的湖水盪漾,猿猴清啼。我腳上穿着謝公當年特製的木鞋,攀登直上雲霄的山路。(上到)半山腰就看見了從海上升起的太陽,在半空中傳來天雞報曉的叫聲。無數山巖重疊,道路盤旋彎曲,方向不定,迷戀着花,依倚着石頭,不覺天色已經晚了。

  熊在怒吼,龍在長鳴,巖中的泉水在震響,使森林戰慄,使山峯驚顫。雲層黑沉沉的,像是要下雨,水波動盪生起了煙霧。電光閃閃,雷聲轟鳴,山峯好像要被崩塌似的。仙府的石門,訇的一聲從中間打開。洞中蔚藍的天空廣闊無際,看不到盡頭,日月照耀着金銀做的宮闕。用彩虹做衣裳,將風作為馬來乘,雲中的神仙們紛紛下來。老虎彈奏着琴瑟,鸞鳥駕着車。仙人們成羣結隊密密如麻。忽然(我)魂魄驚動,猛然驚醒,不禁長聲歎息。醒來時只有身邊的枕蓆,剛才夢中所見的煙霧雲霞全都消失了。

  人世間的歡樂也是像夢中的幻境這樣,自古以來萬事都像東流的水一樣一去不復返。告別諸位朋友遠去(東魯)啊,什麼時候才能回來?暫且把白鹿放牧在青崖間,等到要遠行時就騎上它訪名山。豈能卑躬屈膝,去侍奉權貴,使我不能舒心暢意,笑逐顏開。

  【對照翻譯】

  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越人語天姥,雲霞明滅或可睹。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天台一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航海的人談起瀛洲,大海波濤渺茫確實不易尋求;吳越一帶的人談起天姥山,雲霞忽明忽暗(天姥山)有時可以看到。天姥山彷彿連接着天遮斷了天空,(它)山勢高過五嶽,遮蔽了赤城山。天台山雖高一萬八千丈,對着這天姥山,(卻矮小得)象要向東南方傾倒一樣。

  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渡鏡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謝公宿外今尚在,淥水盪漾清猿啼。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千巖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龍吟殷巖泉,慄深林兮驚層巔。雲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列缺霹靂,丘巒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開。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台。霓為衣兮風為馬,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動,怳驚起而長嗟。惟覺時之枕蓆,失向來之煙霞。

   我想根據這(傳説),夢遊一趟越地(的天姥山),夢中,一個夜晚飛渡過月光映照下的鏡湖。湖上的月光映照着我的身影,送我到剡溪。詩人謝靈運遊天姥山時住宿的地方現在還存在,清澈的溪流水波盪漾,山中的猿猴叫聲極為悽清。(我)腳穿謝公遊山時穿的木屐,親自攀登直入雲霄的天梯(高峻陡峭的山路)。在半山腰就看見從海上升起的太陽,在山頂上可以聽到天雞啼鳴。

   無數山巖重疊,道路曲折迴旋,沒有一定(的方向)。(由於)迷戀奇花,倚着山石,不覺已經天黑了。巖泉發出的響聲,象熊在怒吼,龍在長鳴,使幽靜的樹林戰慄使層層山巖震驚,烏雲黑沉沉啊要下雨了,水波盪漾升起陣陣煙霧。閃電迅雷,使山巒崩裂。仙府的石門,轟隆一聲從中間打開了,洞中蔚藍的天空廣闊無際,看不到盡頭,日月的光輝照耀着金銀築成的宮殿。雲中的神仙用彩虹做衣裳,把清風當作馬,一個接一個地下來了;老虎彈奏着琴瑟,鸞鳥駕着車,仙人成羣結隊多得象麻一樣。猛然間(我)心驚膽顫,神志恍惚,一驚而起,不禁長聲歎息,醒來時見到的只有枕頭牀蓆還在,剛才夢中的煙霧雲霞消失了。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人世間行樂也是象夢中的幼境這樣,自古以來萬事都象東流的水一樣一去不復返。告別諸位朋友離開(東魯)啊,什麼時候才能再回來?暫且把白鹿放在青青的山崖間,要想遠行時就騎上它去探訪名山。怎麼能低頭彎腰侍奉權貴,使我不能舒心暢意,高高興興地過日子!

  【韻譯】

  海上來客,談起東海仙山瀛洲,説它在煙濤浩渺中,實難尋求。

  越中來人,説起那裏的天姥山,儘管雲霞或明或暗,間或可見。

  天姥山高聳入雲,象橫卧天際,高超五嶽遮蓋赤城,其勢無比。

  天台山,傳説高達四萬八千丈,面對天姥山,象拜倒東南隅下。

  我想遊天姥,因而夢遊了吳越。一夜飛越,夢裏見到鏡湖明月。

  明月清輝,把我身影映在湖裏,不久又把我的身影,送到剡溪。

  當年謝靈運的住處,至今猶在,清波盪漾猿猴長啼,景緻悽悽。

  我腳穿着,謝靈運的登山木屐,攀登峻峭峯巒,如上青天雲梯。

  在雲間的山腰,可見東海日出,身體懸在半空,可聽天雞鳴啼。

  山中盡是巖,道路千回萬轉,迷戀倚石賞花,忽覺天色已晚。

  熊吼聲龍吟聲,在巖泉間震響,深林為之驚,峯巒火為之抖顫。

  烏雲沉沉低垂,似乎快要落雨,水波淡淡盪漾,湖面騰起雲煙。

  閃電劃破長空,一聲驚雷巨響,山丘峯巒,彷彿突然崩裂倒塌。

  神仙石府的石門,在隆隆聲中打開。

  洞裏天空青暝暝,望不到邊際,日月交相輝映,照耀着金銀台。

  雲神們以彩虹為衣,以風作馬,他們踩踏祥雲,紛紛飄然而下。

  老虎奏起琴瑟,鸞鳥拉着車駕,仙人翩翩起舞,列隊縱橫如麻。

  忽然令人膽顫,不由魂飛魄散,恍恍惚惚驚醒,不免惋惜長歎。

  醒來時看見的,身邊唯有枕蓆,方才美麗煙霞,已經無影無跡。

  世間行樂之事,實在如同夢幻,萬事從古都象,東去流水一般。

  我與諸君作別,不知何時回還?

  暫且放養白鹿,在那青崖之間,要走隨即騎去,訪問名川大山。

  我豈能低頭彎腰,去事奉權貴,使我心中鬱鬱寡歡,極不舒坦!

夢遊天姥吟留別翻譯

夢遊天姥吟留別翻譯

海外來客們談起瀛洲,煙波渺茫實在難以尋求。越中來人説起天姥山,在雲霧忽明忽暗間有人可以看見。天姥山彷彿連接着天遮斷了天空,山勢高峻超過五嶽,遮掩過赤城山。天台山雖高一萬八千丈,面對着它好像要向東南傾斜拜倒一樣。

我根據越人説的話夢遊到吳越,一天夜晚飛渡過明月映照下的鏡湖。

擴展資料

  我根據越人説的話夢遊到吳越,一天夜晚飛渡過明月映照下的鏡湖。鏡湖上的月光照着我的影子,一直伴隨我到了剡溪。謝靈運住的地方如今還在,清澈的湖水盪漾,猿猴清啼。我腳上穿着謝公當年特製的木鞋,攀登直上雲霄的山路。

  上到半山腰就看見了從海上升起的.太陽,在半空中傳來天雞報曉的叫聲。無數山巖重疊,道路盤旋彎曲,方向不定,迷戀着花,依倚着石頭,不覺天色已晚。熊在怒吼,龍在長鳴,巖中的泉水在震響,使森林戰慄,使山峯驚顫。雲層黑沉沉的,像是要下雨,水波動盪生起了煙霧。

  電光閃閃,雷聲轟鳴,山峯好像要被崩塌似的。仙府的石門,“訇”的一聲從中間打開。

  洞中蔚藍的天空廣闊無際,看不到盡頭,日月照耀着金銀做的宮闕。用彩虹做衣裳,將風作為馬來乘,雲中的神仙們紛紛下來。老虎彈奏着琴瑟,鸞鳥駕着車,仙人們成羣結隊密密如麻。

  忽然魂魄驚動,我猛然驚醒,不禁長聲歎息。醒來時只有身邊的枕蓆,剛才夢中所見的煙霧雲霞全都消失了。人世間的歡樂也是像夢中的幻境這樣,自古以來萬事都像東流的水一樣一去不復返。告別諸位朋友遠去東魯啊,什麼時候才能回來?

  暫且把白鹿放牧在青崖間,等到要遠行時就騎上它訪名山。豈能卑躬屈膝去侍奉權貴,使我不能有舒心暢意的笑顏!

  《夢遊天姥吟留別》是唐代大詩人李白的詩作,抒寫了對自由的渴求,對黑暗現實的不滿,表現了蔑視權貴、不卑不屈的叛逆精神。

TAG標籤:#夢遊 #留別 #百度 #翻譯 #天姥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