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知科普>生活妙招>gdp到底是什麼意思?

gdp到底是什麼意思?

知科普 人氣:8.85K

GDP就是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縮寫,即是國內生產總值。

凡是看過新聞的人,對GDP這幾個字母想必不會陌生,可熟悉歸熟悉,您知道它到底有什麼用嘛?不知道也沒關係,看了下面的解釋,您就會明白

gdp到底是什麼意思?

方法

首先,國內生產總值(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是指一個國家或者地區所有常駐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所有最終產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

GDP就是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縮寫,即是國內生產總值。

gdp到底是什麼意思? 第2張

GDP是國民經濟核算的核心指標,也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總體經濟狀況重要指標。

GDP是指在一定時期內(一個季度或一年),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中所生產出的全部最終產品和勞務的價值。它不但可反映一個國家的經濟表現,還可以反映一國的國力與財富。常被公認為衡量國家經濟狀況的最佳指標。 通俗的意思就是一年或者一個季度,

gdp到底是什麼意思? 第3張

然後説平均GDP:除資源國以外的絕大多數工業化國家,人均GDP比較客觀地反映了一定國家社會的發展水平和發展程度。一方面,就中日比較而論,人均GDP雖不能正確反映中日兩國綜合國力,但確實表明日本在社會保障、醫療衞生、教育和人口壽命以及環境和生態建設等方面的發展水平要高於中國,尤其是日本城鄉發展的相對均衡以及農村農業基本上“水旱無憂”的抗災能力與抗災水平,更是讓中國望塵莫及。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城市化、工業化進程加快,農村農業的滯後發展恰恰拖了我國人均GDP的後腿,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短板,最終也深刻影響了我國的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另一方面,以閻教授提出的2009年人均GDP排名前八位的盧森堡等經濟體為例,儘管它們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不能與排在第137位的印度相比,但是就教育、醫療衞生、社會保障等指標而言,盧森堡等國家的社會發展水平及其城鄉均衡發展程度卻是印度所不可企及的

GDP就是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縮寫,即是國內生產總值。

gdp到底是什麼意思? 第4張

人均GDP本身具有社會公平和平等的含義。人均GDP雖然不能直接等同於居民的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但構成了一國居民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的主要物質基礎,是提高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生活水平的重要參照指標。事實上,強調人均GDP的國家,一般也比較注重提高本國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和社會公平程度。人均GDP觀念及其人均GDP狀況直接決定和影響着一個國家在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及其社會建設方面的投入取向、投入能力與投入水平

指的是一個國家/地區在一定時間內創造的價值。 GDP就是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縮寫,即是國內生產總值。它是按市場價格計算的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全部最終產品和服務價值的總和。常被認為是衡量國家或地區經濟狀

gdp到底是什麼意思? 第5張

人均GDP與工業化進程和社會穩定,具有一定內在聯繫。據亨廷頓分析,在一定階段,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增長與社會安定、社會和諧成正比。發展理論也把人均1000-3000美元認定為工業化起飛階段,4000-6000美元為工業化中期。工業化起飛後,相對於傳統社會,社會不安定因素增加,尤其在人均GDP達到4000-6000美元時,一些現代化進程中國家往往進入高危階段。但人均GDP一旦達到6000-8000美元,尤其在8000美元以後,除阿根廷以外,基本都進入一種新的社會穩定狀態。閻文提到人均GDP在3萬美元以上的法國和意大利似乎並不比人均GDP1000-3000美元的36個國家更穩定,顯然混淆了國家基本穩定與領導更換政府更迭之間的巨大差別。不論左派還是右派,只要不抱偏見,應該承認,包括西歐國家在內的這種民主條件下的某些不穩定表現,與轉型社會民主化進程中的社會不穩定,存在本質不同

國內生產總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簡稱GDP) 國內生產總值是指在一定時期內(一個季度或一年),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中所生產出的全部最終產品和勞務的價值,常被公認為衡量國家經濟狀況的最佳指標。它不但可反映一個國家的經濟表現,更可以反

gdp到底是什麼意思? 第6張

值得注意的是,一方面,在國內外知名的發展理論研究者中,即使最推崇人均GDP指標的人,也只是把人均GDP作為某種發展水平、狀況的重要參照指標之一,並沒有誰把人均GDP簡單等同於一個國家的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力;另一方面,人均GDP雖然具有虛擬性,但是我們不能因為虛擬經濟是導致美國金融危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全盤否定虛擬經濟,更不能由此把虛擬經濟作為否定人均GDP的依據之一

GDP意思是國內生產總值,是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縮寫。 GDP是反映一個國家和地區所有的常住單位在一年之內或者一定時期內新創造出來全部產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的總和,中國近14億人口超過1億户的市場主體,基礎數據需求量很大,所以季後20天

gdp到底是什麼意思? 第7張

擴展閲讀,以下內容您可能還感興趣。

GDP GPI是什麼意思?

GDP即英文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縮寫,也就是國內生產總值(港台地區有翻譯為國內生產毛額、本地生產總值)。通常對GDP的定義為:一定時期內(一個季度或一年),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中所生產出的全部最終產品和提供勞務的市場價值的總值。在經濟學中,常用GDP和GNP(國民生產總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共同來衡量該國或地區的經濟發展綜合水平通用的指標。這也是目前各個國家和地區常採用的衡量手段。GDP是宏觀經濟中最受關注的經濟統計數字,因為它被認為是衡量國民經濟發展情況最重要的一個指標。一般來説,國內生產總值有三種形態,即價值形態、收入形態和e799bee5baa6e58685e5aeb931333339663966產品形態。從價值形態看,它是所有常駐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全部貨物和服務價值與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資產貨物和服務價值的差額,即所有常駐單位的增加值之和;從收入形態看,它是所有常駐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直接創造的收入之和;從產品形態看,它是貨物和服務最終使用減去貨物和服務進口。

GDP的計算方法

現在通常採用三種測算法:生產法,收入法,支出法,

1.生產法:

GDP=∑各產業部門的總產出-∑各產業部門的中間消耗

2.收入法:

GDP=∑各產業部門勞動者報酬+∑各產業部門固定資產折舊+∑各產業部門生產税淨額+∑各產業部門營業利潤

3.支出法:

GDP=總消費+總投資+政府支出+淨出口(C+I+G+X-M)。

一般最常使用支出法或收入法。

GDP的確定

國家統計局每年公佈GDP數據計算需要經過以下幾個過程:初步估計過程、初步核實過程和最終核實過程。初步估計過程一般在每年年終和次年年初進行。它得到的年度GDP數據只是一個初步數,這個數據有待於獲得較充分的資料後進行核實。初步核實過程一般在次年的第二季度進行。初步核實所獲得的GDP數據更準確些,但因仍缺少GDP核算所需要的許多重要資料,因此相應的數據尚需要進一步核實。最終核實過程一般在次年的第四季度進行。這時,GDP核算所需要的和所能蒐集到的各種統計資料、會計決算資料和行政管理資料基本齊備。與前一個步驟相比,它運用了更全面、更細緻的資料,所以這個GDP數據顯得就更準確些。

此外,GDP數據還需要經過一個歷史數據調整過程,即當發現或產生新的資料來源、新的分類法、更準確的核算方法或更合理的核算原則時,要進行歷史數據調整,以使每年的GDP具有可比性,這是國際慣例。如美國在1929年至1999年之間就進行過11次歷史數據調整。

總之,每個時段公佈的GDP都有其特定階段的含義和特定的價值,不能因為在不同時間公佈的數據不同,而懷疑統計數據存在問題。當然,我國在GDP的計算體系上也有一些缺憾,例如我國長期採用的原產生於前蘇聯和東歐國家的統計核算體系,從實際情況看,不少地方已經滯後於時代的發展了。

附註:

1、一定時期強調的是該年度內“新”增加的最終產品和提供的勞務,往年的不算。例如二手車,二手房等都不算今年的國內生產總值。

2、中間產品可以認為是一種原材料產品,是用於生產最終產品用的,也就是説本年度內它生產出來後還要在該年度繼續加工生產;如果它被擺到貨價上直接銷售,被消費者購買並直接用了,那另當別論,是特殊情況,計入總值,否則不能計入。

3、這是一個流量的概念,而非存量的概念,並非今年公佈的數字就是從建國到現在的總額,這是錯誤的,它僅指該時期內新生產出來的東西。

4、市場價值意味的是用貨幣作為單位去統計形成的貨幣總額,因為商品種類太多,噸,個,件,台等等單位沒法加總,所以用該年度的貨幣單位來統計並加總。所謂該年度的貨幣單位是指這些商品這一年的價格。

GDP指標分析

一國的GDP大幅增長,反映出該國經濟發展蓬勃,國民收人增加,消費能力也隨之增強。在這種情況下,該國中央銀行將有可能提高利率,緊縮貨幣供應,國家經濟表現良好及利率的上升會增加該國貨幣的吸引力。反過來説,如果一國的GDP出現負增長,顯示該國經濟處於衰退狀態,消費能力減低。這時,該國中央銀行將可能減息以刺激經濟再度增長,利率下降加上經濟表現不振,該國貨幣的吸引力也就隨之降低了。因此,一般來説,高經濟增長率會推動本國貨幣匯率的上漲,而低經濟增長率則會造成該國貨幣匯率下跌。例如,1995--1999年,美國GDP的年平均增長率為4.1%,而歐元區11國中除愛爾蘭(9.0%)較高外,法、德、意等主要國家的GDP增長率僅為2.2%、1.5%和1.2%,大大低於美國的水平。這促使歐元自1999年1月1日啟動以來,對美元匯率一路下滑,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裏貶值了30%。但實際上,經濟增長率差異對匯率變動產生的影響是多方面的:

一是一國經濟增長率高,意味着收入增加,國內需求水平提高,將增加該國的進口,從而導致經常項目逆差,這樣,會使本國貨幣匯率下跌。

二是如果該國經濟是以出口為導向,經濟增長是為了生產更多的出口產品,則出口的增長會彌補進口的增加,減緩本國貨幣匯率下跌的壓力。

三是一國經濟增長率高,意味着勞動生產率提高很快,成本降低,因而改善本國產品的競爭地位而有利於增加出口,抑制進口;並且經濟增長率高使得該國貨幣在外匯市場上被看好,因而該國貨幣匯率會有上升的趨勢。

在美國,國內生產總值由商務部負責分析統計,慣例是每季估計及統計一次。每次在發表初步預估數據(the preliminary estimates)後,還會有兩次的修訂公佈(the first revision & the final revision),主要發表時間在每個月的第三個星期。國內生產總值通常用來跟去年同期作比較,如有增加,就代表經濟較快,有利於其貨幣升值;如減少,則表示經濟放緩,其貨幣便有貶值的壓力。以美國來説,國內生產總值能有3%的增長,便是理想水平,表明經濟發展是健康的,高於此水平表示有通脹壓力;低於1.5%的增長,就顯示經濟放緩和有步人衰退的跡象。

"gdp8%究竟是一個什麼概念

GDP8%,對於任何一個歐美國家來説,都是可遇不可求的高增長率,那意味着充滿活力的經濟活動,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即便是在日本和亞洲四小龍的高速增長時期,GDP8%也不是一個很低的速度。但令人困惑的是,中國GDP8%卻是另一番景象,很像是經濟景氣與不景氣之間的一條分界線。大量事實似乎表明,中國經濟很難承受GDP低於8%的增長速度,為此才有了政府穩增長和所謂“保八”的經濟政策。那麼,GDP8%究竟是一個什麼概念?

1.GDP8%的困惑。

近十年來,中國GDP年增長率都保持在8%以上。從季度數據上看,GDP低於8%的情況近期也只發生過二次。一次發生於2008年第四季度至2009年上半年,由於受到歐美金融危機的影響,GDP連續三個季度低於8%。另一次就是2012年的第二季度,GDP增長7.6%。但令人看不懂的是,一旦GDP略低於8%,經濟不景氣的一系列特徵便呈現出來。首先是需求疲軟。原材料和工業產品大量積壓,一些中小企業*停工或倒閉,就業壓力明顯加大。其次是發電量、能源和交通貨運增長緩慢,甚至負增長。比如2012年4月和5月火力發電量都出現了十分罕見的負增長,致使大量煤炭積壓於港口。接下來就是貨幣通縮。比如,2008年12月和2009年上半年PPI均為負值,2009年2-6月CPI也為負值,2012年第二季度每個月的PPI都是負值,CPI也一路下滑至6月份的2.2%。

本來2012年年初,中央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主動調低了2012年GDP的目標,為7.5%。但當第二季度GDP7.6%也只是略低於8%,還高於年初的目標,整個經濟形勢便嚴峻起來,中央高層就坐不住了,紛紛下省市調研,重提穩增長和“保八”的口號,央行居然出人意料地在一個月內二次降息,發改委也急忙安排投資項目。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種怪異的現象?難道GDP8%真成了中國經濟增長的底線,可高不可低?低一點就一定會出問題嗎?

2.GDP8%有沒有水分?

由於對於其他國家來説,經濟景氣與不景氣之間的分界線一般是GDP零增長,或1-2%的低速增長,所以一些學者質疑中國官方GDP8%是否有水分。如果有水分的話,帶有水分的中國GDP8%是否就相當於其他國家的零增長或低速增長呢?

一種質疑源於各省市GDP之和明顯高於全國GDP,二者相差近10%。由此還可以進一步推論,各縣GDP之和很可能也會高於一個省GDP。2007年7月12日原國家統計局局長謝伏瞻在一次新聞發佈會上聲稱要自揭瘡疤,比較詳細地解釋了為何國家核算GDP和地方核算GDP之間存在差異。(《國新辦就2006年中國單位GDP能耗情況舉行發佈會文字實錄》,《中國網》2007年7月12日)僅從技術層面上看,謝伏瞻的解釋是很有道理的。但問題是,地方政府,尤其是在經濟下行時,很可能浮誇虛報GDP。用許小年的話來説,“地方為何虛報?這是公開的祕密。GDP乃最重要的政績指標,關係到上司的仕途和官位,地方統計局焉能不知?領導的高升就是下屬們的未來,數據就成為烘托和造勢的工具。”(許小年:《制度性數據失真》,《許小年搜狐博客》2010年8月4日)如果在經濟下行時,地方政府浮誇虛報GDP,那麼層層上報彙總後,不論國家統計局做什麼樣的技術調整,GDP8%也還會有一定的水分。

另一種質疑源於GDP數據與發電量數據之間不匹配。許小年做了一幅很有意思的圖,描述近二十多年GDP增長與生產性電力消耗增長之間的關係。許小年發現,在1990年的經濟下行中,GDP增速4%低於電力消耗增速5%,而在1998年的經濟下行中,GDP增速約為8%,則顯著高於電力消耗的2%。其實在2012年第二季度再次發生了類似的情況,GDP增長7.6%,顯著高於電力消耗增長。因為發電量數據很難被造假,由此許小年提出了一個GDP虛報週期假説:“經濟下行時,高報一點兒,以維持比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59b9ee7ad9431333339656534金子還貴的信心;經濟過熱時,低報一點,以緩解政府內外要求緊縮的壓力。”(許小年:《再談制度性數據失真》,《許小年搜狐博客》2010年8月12日)當然,這仍然是一個很有爭議的問題,因為畢竟在經濟下行時,高能耗的產業如鋼鐵、水泥等表現得尤為低迷。

總之,在經濟下行時,GDP8%很可能有一定的水分。至於水分有多少確實很難説清。但可以肯定的是,GDP8%還不至於相當於零增長或低速增長,因為如果使用商業、銀行和財政等部門的數據來相互驗證,GDP8%並不代表着整個經濟處於一個停滯狀態。

3.GDP8%與經濟增長方式。

如果説在經濟下行時,GDP8%雖有水分,但還不太離譜,那麼為什麼一旦GDP低於8%經濟形勢會如此嚴峻呢?突出的問題很可能是就業。充分就業是宏觀經濟政策的重要目標之一,如果失業問題嚴重,將會直接威脅到社會穩定。張嶺做了一項很有創意的研究。在比較2008-2009年中美兩國GDP和失業率的數據後,張嶺發現了一個事實:在2008年歐美金融危機爆發的情況下,中國GDP8%時的失業率與美國GDP1.5%時的失業率大體相當。(張嶺:《中國經濟增長為什麼要“保八”》,《經濟導刊》2010年第3期,第94-95頁)

就業問題突出在很大程度上源於經濟增長方式。中國經濟增長從根本上説是依賴政府主導大規模投資拉動的。近年來,外需疲軟是不爭的事實,消費需求也起不到太大的作用。各級政府主導的投資主要集中於資本密集型的工業項目和基礎設施,或是直接流入大型國企,甚至還可能搞一些面子工程。雖然這些項目在建設過程中能夠提供大量的就業機會,但在建成後卻不能提供足夠的就業崗位。比如,一座新的大橋,一條新的高鐵線路,要投入巨資才能完成,可又能解決多少人的就業呢?再比如,一座奢華的新政府辦公大樓提供的新增就業崗位恐怕接近於零。姑且不論政府主導的投資項目有沒有效率,就解決就業問題而言,其作用是十分有限的。然而在另一方面,能夠吸納大量就業的中小民企和服務業不僅很難得到政府在資金上的支持,相反卻受到來自權力部門各種不公正的*,過多過重的税費,甚至是勒索。可以説,這些勞動密集型中小民企和服務業的生存環境是相當困難的,用周天勇的話來説,“90%的企業不偷税漏税肯定會倒閉。”(周天勇:《90%的企業不偷税漏税肯定會倒閉》,《網易財經》2011年12月19日)這就是為什麼當經濟下行到GDP8%以下時就業問題便非常嚴重的根本原因。

4.GDP8%與分配結構。

GDP8%的困惑還與分配結構密切相關。時寒冰有一段話説得很到位:“為什麼西方國家因為GDP增長3%而歡呼雀躍,而我們卻要以“保八”為基本底線?恰恰是經濟發展未能讓民眾受益的結果。因為社會保障未能建立和完善,缺乏最基本的緩衝,民眾一失業馬上面臨生存危機。另一方面,財富大量向少數權貴集中,導致民眾只能分享一點點殘羹冷炙,西方經濟增長3%、2%甚至1%,讓民眾得到的財富已足以享受中產的富足,過上有尊嚴的生活,而我們的經濟增長速度達到8%民眾分享到的發展成果還非常有限,低於8%根本無法維持。”(時寒冰:《保8是財富分配不合理導致的畸形產物》,《鳳凰網財經》2010年8月16日)時寒冰的言辭多少有些激烈,但卻點出了問題的本質。

財富分配不公平,再加上各種權力*,已成為當今中國最為嚴重的社會問題。在不合理的分配結構下,體制外民眾,尤其是農民和農民工,儘管付出了艱辛的勞動,卻很難分享到經濟增長的成果。在缺少福利和社會保障的條件下,他們大多集中就業於勞動密集型中小民企和服務業。所以,在經濟下行時,他們受到的衝擊最大,從而很可能引發社會不穩定。相比之下,經濟下行對體制內的影響就很小。一方面,體制內有良好的福利待遇。另一方面,即便GDP低於8%,財政收入也能保持大幅增長,根本無需擔憂體制內的收入水平會增長緩慢,同時大型國企員工的收入也是有保障的。

5.結束語。

中國經濟就像被綁在一輛高速行駛的列車上,想慢下來都不行,GDP8%成為了底線。要改變這種危險局面,所需要做的無非是政府經常掛在嘴邊上卻又很難實施的兩項政策: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和調整分配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最起碼要求各級政府減收減支,以加大中小民企的盈利空間,以提高居民消費需求的份額,這是既得利益集團不可能接受的。而調整分配結構最起碼要做到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剷除養老、醫療的雙軌制,這同樣是既得利益集團不可能接受的。儘管執政黨的黨章中仍保留着“同羣眾同甘共苦”和“吃苦在前,享受在後”的説法,但是近十年來既得利益集團已經做大做強,很難妥協和讓步。

gdp 究竟是什麼意思

最低0.27元/天開通百度文庫會員,可在文庫查看完整內容>

原發布者:zy_outdo

國內生產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4b893e5b19e31333433623763總值的含義

國內生產總值(GrossDomesticProduct)是指在一定時期內(一個季度或一年),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中所生產出的全部最終產品和勞務的價值,常被公認為衡量國家經濟狀況的最佳指標。它不但可反映一個國家的經濟表現,更可以反映一國的國力與財富。一般來説,國內生產總值共有四個不同的組成部分,其中包括消費、私人投資、政府支出和淨出口額。用公式表示為:

GDP=C+I+C+X式中:C為消費、I為私人投資、C為政府支出、X為淨出口額。

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究竟處於增長抑或衰退階段,從這個數字的變化便可以觀察到。一般而言,GDP公佈的形式不外乎兩種,以總額和百分比率為計算單位。當GDP的增長數字處於正數時,即顯示該地區經濟處於擴張階段;反之,如果處於負數,即表示該地區的經濟進入衰退時期了。由於國內生產總值是指一定時間內所生產的商品與勞務的總量乘以“貨幣價格”或“市價”而得到的數字,即名義國內生產總值。名義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等於實際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與通脹率之和。因此,總產量即使沒有增加,僅價格水平上升,名義國內生產總值仍然是會上升的,在價格上漲的情況下,國內生產總值的上升只是一種假象。然而,有實質性影響的卻是實際國內生產總值變化率,所以使用國內生產總值這個指標時,還必須通過GDP縮減指數,對名義國內生產總值做出調整,從而精確地反映產出的實際變動。因此,一個季度GDP縮減指數的增加,便足以表明

國民生產總值是什麼意思???

最低0.27元/天開通百度文庫會員,可在文庫查看完整內容>

原發布者:zy_outdo

國內生產總值的含義

國內生產總值(GrossDomesticProduct)是指在一定時期內(一個季度或一年),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中所生產出的全部最終產品和勞務的價值,常被公認為衡量國家經濟狀況的最佳指標。它不但可反映一個國家的經濟表現,更可以反映一國的國力與財富。一般來説,國內生產總值共有四個不同的組成部分,其中包括消費、私人投資、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1333433623763政府支出和淨出口額。用公式表示為:

GDP=C+I+C+X式中:C為消費、I為私人投資、C為政府支出、X為淨出口額。

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究竟處於增長抑或衰退階段,從這個數字的變化便可以觀察到。一般而言,GDP公佈的形式不外乎兩種,以總額和百分比率為計算單位。當GDP的增長數字處於正數時,即顯示該地區經濟處於擴張階段;反之,如果處於負數,即表示該地區的經濟進入衰退時期了。由於國內生產總值是指一定時間內所生產的商品與勞務的總量乘以“貨幣價格”或“市價”而得到的數字,即名義國內生產總值。名義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等於實際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與通脹率之和。因此,總產量即使沒有增加,僅價格水平上升,名義國內生產總值仍然是會上升的,在價格上漲的情況下,國內生產總值的上升只是一種假象。然而,有實質性影響的卻是實際國內生產總值變化率,所以使用國內生產總值這個指標時,還必須通過GDP縮減指數,對名義國內生產總值做出調整,從而精確地反映產出的實際變動。因此,一個季度GDP縮減指數的增加,便足以表明

GDP增長率是什麼意思怎麼計算

GDP增長率(即經濟增長率)計算分為兩種:

1、年度經濟增長率:年度經濟增長率衡量的是兩年之間經濟的變化。

計算較簡單,就是後一年的經濟指標(如GDP或人均GDP)減去前一年的經濟指標再除以前一年的經濟指標,如果我們用百分數來表示的話還要再乘上百分百。

比如我國2003年的GDP是61687.9億元(按1990年價格計算,以下同),而2004年的GDP是 67548.2億元,因此2004年的經濟增長率就是0.095,用百分數來表示就是9.5%。

2、年均經濟增長率:年均經濟增長率衡量的是若干年來經濟的平均變化情況。計算就比較複雜,為了準確起見,用數學符號和公式來表述。

假設一個經濟變量y的值由初始值y0經過n個時間段(比如年、月、日等)後變為yn,則在每個時間段裏y的平均增長率應該是g= n√yn/y0-1。

比如,按1990年價格計算,中國1952年人均GDP為,2004年人均GDP為5196.5元,則按照這個公式計算,這52 年人均GDP年均增長率為6.07%。

但是如果年均經濟增長率比較小的話,也可以按照指數的形式來計算,計算公式是g=(In·yn/y0)/n。比如, 以1996年美元來衡量,美國的真實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從1870年的3340美元上升到2000年的33330美元,則按照這個公式計算,美國這130年的人均年均增長率是1.8%。

擴展資料:

GDP增長率的相關分析:

1、零增長與負增長:

零增長,有時候會表示為GDP與往年持平。而負增長則表示本年度的GDP低於往年,往往會被形容為“不景氣”或經濟衰退。零增長有時會被認為也是負增長,因為考慮到通貨膨脹以及物價上漲的原因,同樣數量的貨幣的購買力會低於往年。

2、經濟增長≠發展:

經濟增長並不一定代表發展。批評家們往往會質疑經濟增長的實際意義,其原因是e799bee5baa6e58685e5aeb931333431353966因為經濟增長的衡量尺度是GDP,而GDP的增長不一定代表了生產力的發展。

舉例來講,A國每生產1噸鋼材需要2噸的煤,而同樣生產1噸鋼材B國只要1噸的煤,那麼從GDP的角度講,假設這就是兩國全部的經濟事件,那麼A國的GDP=1噸鋼材+2噸煤,而B國的GDP=1噸鋼材+1噸煤。

所以A國的GDP是大過B國的,但是很顯然A國的生產效率是落後於B國。另外一個著名的例子,假如美國高速公路上相向而來兩輛汽車錯身而過則對本年度GDP統計上不會有任何的影響。

反而,如果兩輛車發生了車禍,則需要出動警車,消防車,救護車,並且增加了清理路面的工作,保險金的賠償以及未來新車的需求,這在GDP上可能會有上百萬美元的增加。然而這一事件的本質是一個意外,而不是生產力的發展。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經濟增長率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國內生產總值

TAG標籤:#gd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