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知科普>財經金融>增值税銷項税額的算法

增值税銷項税額的算法

知科普 人氣:1.18W

增值税銷項税額的算法

增值税銷項税額的計算公式有多種,其中比較常見的有兩種。

一種是根據含税銷售額計算,公式為:銷項税額=(含税)銷售額/(1+税率)*税率;另一種是根據不含税銷售額計算,公式為:銷項税額=(不含税)銷售額*税率。

此外,根據增值税計算公式,還可以通過計算含税銷售收入和銷售額來計算銷項税額,具體公式如下:銷項税額=含税銷售收入/(1+税率)*税率=銷售額*税率。

在實際操作中,應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計算公式。

增值税銷項税額的計算公式有多種,其中比較常見的有兩種。

一種是根據含税銷售額計算,公式為:銷項税額=(含税)銷售額/(1+税率)*税率;另一種是根據不含税銷售額計算,公式為:銷項税額=(不含税)銷售額*税率。

此外,根據增值税計算公式,還可以通過計算含税銷售收入和銷售額來計算銷項税額,具體公式如下:銷項税額=含税銷售收入/(1+税率)*税率=銷售額*税率。

在實際操作中,應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計算公式。

1、增值税銷項税額的計算方法分兩種情況,一種是含税的銷項税額計算和不含税的銷項税額計算。

計算公式:銷項税額=(含税)銷售額/(1+税率)×税率、銷項税額=(不含税)銷售額×税率。

2、銷項税額是銷售方根據納税期內的銷售額計算出來的,並向購買方收取的增值税税額。

銷項税額是納税人按規定自行計算出來的,計算依據是不含增值税的銷售額。

3、銷售額包括向購買方收取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

與銷售有因果連帶關係的價外收費都應看作是含税銷售額,即向購買方收取的價外費用應視為含税收入,在徵税時換算成不含税收入,再併入銷售額計税。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增值税銷項税額計算公式

1.納税人銷售貨物和應交税勞務,按照銷售額和適用税率計算並向購買方收取的税額,此謂銷項税額。

2.銷項税額的計算方法分兩種情況,一種是含税的銷項税額計算和不含税的銷項税額計算。

3.計算公式:

銷項税額=(含税)銷售額/(1+税率)×税率

銷項税額=(不含税)銷售額×税率

【例題·計算題】

某企業庫存產成品銷售業務:    

(1)銷售給甲公司某商品50000件,每件售價為18元,另外收取運費5850元。   

(2)銷售給乙公司同類商品15000件,每件售價為20.5元,交給A運輸公司運輸,代墊運輸費用680元,運費已轉交給乙公司。       

【解析】

(1)銷項税=[50000×18+5850÷(1+17%)]×17%=153850(元)   

(2)銷項税=15000×20.50×17%=52275(元) 

增值税銷項税額計算公式

銷項税額計算公式:銷項税額=銷售額×税率=含銷售額÷(1+税率)×税率。銷項税額是銷售方根據納税期內的銷售額計算出來的,並向購買方收取的税額。銷項税額是納税人按規定自行計算出來的,計算依據是不含的銷售額。

銷售額包括向購買方收取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與銷售有因果連帶關係的價外收費都應看作是含税銷售額,即向購買方收取的價外費用應視為含税收入,在徵税時換算成不含税收入,再併入銷售額計税。

所謂價外費用,包括價外向購買方收取的手續費、補貼、基金、集資費、返還利潤、獎勵費、違約金、滯納金、延期付款利息、賠償金、代收款項、代墊款項、包裝費、優質費以及其他各種性質的價外收費。

價格構成公式:價格=成本+利潤+税金(價內税)

價內税:税金是價格的組成部分,如消費税、資源税等。

價外税:税金不屬於價格組成部分,如。

增值税銷項税額如何算

銷項税額是指納税人發生應税銷售行為時,按照銷售額與規定税率計算並向購買方收取的税額。計算方式如下:

1、如果收入是含税收入時,銷項税額=(含税)銷售額/(1+税率)×税率、

2、如果收入是不含税收入時,其銷項税額=(不含税)銷售額×税率。

增值税銷項税額怎樣計算

法律主觀:

税額的計算公式為應納税額=當期銷項税額一當期進項税額;銷項税額=銷售額×適用税率;小規模納税人應納税額的計算公式為:應納税額=銷售額×徵收率。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十三條 混合銷售行為依照本細則第五條規定應當繳納的,其銷售額為貨物的銷售額與非應税勞務營業額的合計。 《中華人民共和國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十四條 一般納税人銷售貨物或者應税勞務,採用銷售額和銷項税額合併定價方法的,按下列公式計算銷售額:銷售額=含税銷售額÷(1+税率)。

增值税銷項税額的計算公式

銷項税額的計算公式:

1、一般納税人計算公式為:應納税額=當期銷項税額-當期進項税額

銷項税額=銷售額乘以税率

銷售額=含税銷售額除以1+税率

2、小規模納税人計算公式:應納税額=銷售額乘以徵收率

銷售額=含税銷售額除以1+徵收率

個人所得税納税範圍:

1、工資、薪金所得個人所得税

工資、薪金所得,是指個人因任職或受僱而取得的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以及與任職或受僱有關的其他所得;

2、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

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是指個人承包經營、承租經營以及轉包、轉租取得的所得,包括個人按月或者按次取得的工資、薪金性質的所得;

3、勞務報酬所得

勞務報酬所得,是指個人從事設計、裝潢、安裝、製圖、化驗、測試、醫療、法律、會計、諮詢、講學、新聞、廣播、翻譯、審稿、書畫、雕刻、影視、錄音、錄象、演出、表演、廣告、展覽、技術服務、介紹服務、經濟服務、代辦服務以及其他勞務取得的所得;

4、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利息、股息、紅利所得,是指個人擁有債權、股權而取得的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利息是指個人的存款利息、貨款利息和購買各種債券的利息。股息,也稱股利,是指股票持有人根據股份制公司章程規定,憑股票定期從股份公司取得的投資利益。

綜上所述,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税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餘額,為應納税所得額。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暫行條例》第四條

除本條例第十一條規定外,納税人銷售貨物、勞務、服務、無形資產、不動產(以下統稱應税銷售行為),應納税額為當期銷項税額抵扣當期進項税額後的餘額。應納税額計算公式:

應納税額=當期銷項税額-當期進項税額

當期銷項税額小於當期進項税額不足抵扣時,其不足部分可以結轉下期繼續抵扣。

第五條

納税人發生應税銷售行為,按照銷售額和本條例第二條規定的税率計算收取的額,為銷項税額。銷項税額計算公式:

銷項税額=銷售額乘以税率

增值税銷項税額怎麼算

額的計算公式如下:

1、一般計税方法,當期應納税額=當期銷項税額-當期准予抵扣的進項税額;當期銷項税額=不含銷售額*適用税率=含銷售額除以(1+適用税率)*適用税率;

2、簡易計税方法,當期應納税額=不含税銷售額*徵收率=含税銷售額除以(1+徵收率)*徵收率;

3、進口環節,進口非應税消費品,應納税額=組成計税價格*税率=(關税完税價格+關税税額)*税率;進口應税消費品應納税額=組成計税價格*税率=(關税完税價格+關税税額+消費税税額)*税率;的概念:

(1)是以商品(含應税勞務、應税行為)在流轉過程中實現的增值額作為計税依據而徵收的一種流轉税;

(2)按照我國現行制度的規定,在我國境內銷售貨物、加工修理修配勞務、服務、無形資產和不動產以及進口貨物的企業、單位和個人為的納税人;

(3)根據經營規模大小及會計核算水平的健全程度,納税人分為一般納税人和小規模納税人。計算的方法分為一般計税方法和簡易計税方法。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税收徵收管理法》第一條

為了加強税收徵收管理,規範税收徵收和繳納行為,保障國家税收收入,保護納税人的合法權益,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凡依法由税務機關征收的各種税收的徵收管理,均適用本法。

第三條

税收的開徵、停徵以及減税、免税、退税、補税,依照法律的規定執行;法律授權規定的,依照制定的行規的規定執行。任何機關、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法律、行規的規定,擅自作出税收開徵、停徵以及減税、免税、退税、補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規相牴觸的決定。

如何計算增值税的銷項税額?

的計算公式如下:

1、是價外税,價税合計(含税價)=價款(不含税價)+

2、税額=價款(不含税價)×税率

3、價税合計(含税價)=價款+價款×税率

不含税價=價税合計÷(1+税率)

下面,我們舉個例子説明下13%税率計算公式:

例如:已知含税價100,税率13%,税額計算為:

税額=價税合計÷(1+税率)× 税率=100÷(1+13%)×13%=11.50

納税人銷售貨物、勞務、有形動產租賃服務或者進口貨物,除本條第二項、第四項、第五項另有規定外,税率為13%。

1、依據不含税收入與適用税率,額的計算公式為:

額=不含税收入乘以適用税率;如果10000元收入為不含税收入,那麼税額為:額=10000乘以13%=1300元

2、依據含税收入與適用税率,額的計算公式為:

額=含税收入除以(1+適用税率)乘以適用税率;如果10000元收入為含税收入,那麼税額為:額=10000÷(1+13%)乘以13%=1150.44元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暫行條例》第四條

除本條例第十一條規定外,納税人銷售貨物或者提供應税勞務(以下簡稱銷售貨物或者應税勞務),應納税額為當期銷項税額抵扣當期進項税額後的餘額。

應納税額計算公式:

應納税額=當期銷項税額-當期進項税額

當期銷項税額小於當期進項税額不足抵扣時,其不足部分可以結轉下期繼續抵扣。

銷項税額的計算方法是什麼?

銷項税額是指納税人在銷售貨物、商品、無形資產、不動產,提供服務或加工修理時,根據銷售額和適用税率計算後向購買方收取的税額。對於銷項税額,應如何計算?

銷項税額計算公式

銷項税額=(不含税)銷售額×税率

銷項税額=(含税)銷售額/(1+税率)×税率

一般情況下應税銷售額包含的內容:

(1)企業向購買方銷售貨物或提供應税勞務所取得的價款,一般包括貨物的購買價款,不可抵扣的税費等等。

(2)向購買方所收取的價外費用。包括:違約金,包裝費,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包裝物租金,手續費,儲備費,代收價款等等。

結轉銷項税額的會計分錄怎麼做?

借:應交税費-應交(銷項税額)

貸:應交税費-應交(轉出未交)

銷項税和進項税有什麼區別?

1、概念不同

銷項税額是指公司向客户銷售貨物開出的專用記載的税額。

進項税額是指公司向供應商購進貨物取得專用記載的税額。

2、計算公式不同

銷項税額=銷售額(不含税)×税率;銷項税額=銷售額(含税)/(1+税率)×税率。

進項税額=(外購原料、燃料、動力)*税率。

增值税銷項税額如何計算?

銷售額計算的公式如下:

1、銷售額=銷售量×平均銷售價格。

2、不含税銷售額=含税銷售額/(1+税率或徵收率)。

3、含税的銷售額=銷售額*(1+税率)。

4、銷售額=含税銷售額/(1+税率或徵收率)。

5、銷售額為納税人銷售貨物或者應税勞務向購買方收取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但是不包括收取的銷項税額。

6、價外費用是指納税人向購買方價外收取的手續費、補貼、基金、集資費、返還利潤、獎勵費、違約金、延期付款利息、包裝費、包裝物租金、儲備費、優質費、運輸裝卸費、代收款項、代墊款項及其他各種性質的價外收費。

銷售額的確定

一般情況下的銷售額的確定:

1、銷售額是指納税人銷售貨物或者提供應税勞務向購買方收取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

2、價外費用(即銷售方的價外收入)是指價外向購買方收取的手續費、補貼、基金、集資費、返還利潤、獎勵費、違約金、延期付款利息、滯納金、賠償金、包裝物租金、儲備費、優質費、運輸裝卸費、代收款項、代墊款項及其他各種性質的價外收費。但下列不包括在內:

①向購買方收取的銷項税額。

②受託加工應徵消費税的貨物,而由受託方代收代繳的消費税。

③同時符合以下兩個條件的代墊運費。

增值税銷項税額怎麼算

的計算方式如下:

基本公式為:應納税額=銷項税額-進項税額

計算公式:不含税銷售額×(1+税率)=含税銷售額

不含税銷售額×税率=應納銷項税額

開票20000,銷項税=20000/1.16*16%=2905.98

如無進項,則應繳税金=2905.98

如有10000進項,則進項税=10000/1.16*16%=1452.99

則應交税金=2905.98-1452.99=1452.99

簡單的説:

1、小規模納税人,應繳=本月開票金額/1.03*0.03。

2、一般納税人應繳=本月銷項税額-本月進項税額-前期進項税留抵金額,如果是正數就繳税,如果是負數,就形成留抵本期不用交税。

擴展資料:

的計税方法分為直接計算法和間接計算法兩種類型。

加法,是把企業在計算期內實現的各項增值項目一一相加,求出全部增值額,然後再依率計算。增值項目包括工資、獎金、利潤、利息、租金以及其他增值項目。這種加法只是一種理論意義上的方法,實際應用的可能性很小,甚至不可能。

這是因為:

(1)由於企業實行的財務會計制度不同,致使確定增值項目與非增值項目的標準也不盡相同,在實際工作中容易造成爭執,難於執行。

(2)增值額本身就是一個比較模糊的概念,很難準確計算。如企業支付的各種罰款、沒收的財物或接收的捐贈等是否屬於增值額有時難以確定。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

TAG標籤:#銷項税額 #增值税 #算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