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知科普>綜合知識>山中相送別

山中相送別

知科普 人氣:1.32W

山中相送別

山中送別 :

  山中送別   王維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綠,王孫歸不歸。   【註釋】:【註解】:   1、柴扉:柴門。   2、王孫:貴族的子孫,這裏指送別的友人。   【韻譯】:   在山中送走了你以後,   夕陽西墜我關閉柴扉。   春草明年再綠的時候,   遊子呀你能不能迴歸?   【評析】:   這首送別詩,不寫離亭餞別的依依不捨,卻更進一層寫冀望別後重聚。這是超出   一般送別詩的所在。開頭隱去送別情景,以“送罷”落筆,繼而寫別後回家寂寞之情   更濃更稠,為望其再來的題意作了鋪墊,於是想到春草再綠自有定期,離人迴歸卻難   一定。惜別之情,自在話外。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真是匠心別運,高人一籌。   【賞析】   這首《山中送別》詩,不寫離亭餞別的情景,而是匠心別運,選取了與一般送別詩全然不同的下筆着墨之點。   詩的首句“山中相送罷”,在一開頭就告訴讀者相送已罷,把送行時的話別場面、惜別情懷,用一個看似毫無感情色彩的“罷”字一筆帶過。這裏,從相送到送罷,跳越了一段時間。而次句從白晝送走行人一下子寫到“日暮掩柴扉”,則又跳越了一段更長的時間。在這段時間內,送行者的所感所想是什麼呢?詩人在把生活剪接入詩篇時,剪去了這一切,都當作暗場處理了。   對離別有體驗的人都知道,行人將去的片刻固然令人黯然魂消,但一種寂寞之感、悵惘之情往往在別後當天的日暮時會變得更濃重、更稠密。在這離愁別恨最難排遣的時刻,要寫的東西也定必是千頭萬緒的;可是,詩只寫了一個“掩柴扉”的舉動。這是山居的人每天到日暮時都要做的極其平常的事情,看似與白晝送別並無關連。而詩人卻把這本來互不關連的兩件事連在了一起,使這本來天天重複的行動顯示出與往日不同的意味,從而寓別情於行間,見離愁於字裏。讀者自會從其中看到詩中人的寂寞神態、悵惘心情;同時也會想:繼日暮而來的是黑夜,在柴門關閉後又將何以打發這漫漫長夜呢?這句外留下的空白,更是使人低迴想象於無窮的。   詩的三、四兩句“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從《楚辭。招隱士》“王孫遊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句化來。但賦是因遊子久去而歎其不歸,這兩句詩則在與行人分手的當天就惟恐其久去不歸。唐汝詢在《唐詩解》中概括這首詩的內容為:“扉掩於暮,居人之離思方深;草綠有時,行人之歸期難必。”而“歸期難必”,正是“離思方深”的一個原因。“歸不歸”,作為一句問話,照説應當在相別之際向行人提出,這裏卻讓它在行人已去、日暮掩扉之時才浮上居人的心頭,成了一個並沒有問出口的懸念。這樣,所寫的就不是一句送別時照例要講的話,而是“相送罷”後內心深情的流露,説明詩中人一直到日暮還為離思所籠罩,雖然剛剛分手,已盼其早日歸來,又怕其久不歸來了。前面説,從相送到送罷,從“相送罷”到“掩柴扉”,中間跳越了兩段時間;這裏,在送別當天的日暮時就想到來年的春草綠,而問那時歸不歸,這又是從當前跳到未來,跳越的時間就更長了。   王維善於從生活中拾取看似平凡的素材,運用樸素、自然的語言,來顯示深厚、真摯的感情,往往味外有味,令人神遠。這首《山中送別》詩就是這樣。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山中送別的古詩

山中送別的古詩如下:

作品原文

版本一

山中送別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⑴。

春草明年綠⑵,王孫歸不歸⑶? 

版本二

送別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綠,王孫歸不歸?

註釋譯文

詞句註釋

⑴掩:關閉。柴扉:柴門,用荊條或樹枝編扎的簡陋的門。

⑵明年:一作“年年”。

⑶王孫:貴族的子孫,這裏指送別的友人。

白話譯文

在深山中送走了好友,夕陽落下把柴門半掩。

春草到明年催生新綠,朋友啊你能不能回還?

整體賞析

這首《山中送別》詩,不寫離亭餞別依依不捨的情景,而是匠心別運,選取了與一般送別詩全然不同的下筆着墨之點。

詩的首句“山中相送罷”,在一開頭就告訴讀者相送已罷,把送行時的話別場面、惜別情懷,用一個看似毫無感彩的“罷”字一筆帶過。這裏,從相送到送罷,跳越了一段時間。

而次句從白晝送走行人一下子寫到“日暮掩柴扉”,則又跳越了一段更長的時間。詩人在把生活接入詩篇時,剪去了在這段時間內送行者的所感所想,都當作暗場處理了。

第二句“日暮掩柴扉”,不寫與友人話別的情景,也不渲染分手之際的環境氣氛,而偏寫送走友人之後日暮掩上柴扉的舉動。

對離別有體驗的人都知道,行人將去的片刻固然令人黯然魂消,但一種寂寞之感、悵惘之情往往在別後當天的日暮時會變得更濃重、更稠密。在這離愁別恨最難排遣的時刻,要寫的東西也定必是千頭萬緒的;

可是,詩只寫了一個“掩柴扉”的舉動。這是山居的人每天到日暮時都要做的極其平常的事情,看似與白晝送別並無關連。

而詩人卻把這本來互不關連的兩件事連在了一起,使這本來天天重複的行動顯示出與往日不同的意味,從而寓別情於行間,見離愁於字裏,使詩人感到一種寂寞與孤獨,

自然會追憶友人的音容笑貌,眼前浮現友人在山中時朝夕相處的歡樂,同時,也一定會想象友人出山後的行蹤,而且更盼望友人早日歸來重聚。

一句話,詩人身雖在柴扉之內,心卻在柴扉之外。但所有這些,詩人都沒有直接説出來,讓讀者自己從“掩柴扉”這一動作細節中體會。詩有“空白”,就耐人咀嚼。

唐詩:王維《送別/山中送別》原文譯文賞析   《送別/山中送別》

  唐代:王維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明年一作:年年)

  【譯文】

  在深山中送走了好友,夕陽西墜把柴門關閉。

  待到明年春草又綠的時候,朋友啊你能不能回還?

  【註釋】

  掩:關閉。柴扉:柴門。

  明年:一作“年年”。

  王孫:貴族的子孫,這裏指送別的友人。

  【賞析】

  全詩含蓄深厚,曲折別緻,獨具匠心,耐人尋味。這首送別詩,不寫離亭餞別的依依不捨,卻更進一層寫冀望別後重聚。這是超出一般送別詩的所在。開頭隱去送別情景,以“送罷”落筆,繼而寫別後回家寂寞之情更濃更稠,為望其再來的題意作了鋪墊,於是想到春草再綠自有定期,離人迴歸卻難定。惜別之情,自在話外。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真是匠心別運,高人一籌。

  詩的首句“山中相送罷”,在一開頭就告訴讀者相送已罷,把送行時的話別場面、惜別情懷,用一個看似毫無感彩的“罷”字一筆帶過。這裏,從相送到送罷,跳越了一段時間。而次句從白晝送走行人一下子寫到“日暮掩柴扉”,則又跳越了一段更長的時間。詩人在把生活接入詩篇時,剪去了在這段時間內送行者的所感所想,都當作暗場處理了。

  對離別有體驗的人都知道,行人將去的片刻固然令人黯然魂消,但一種寂寞之感、悵惘之情往往在別後當天的日暮時會變得更濃重、更稠密。在這離愁別恨最難排遣的時刻,要寫的東西也定必是千頭萬緒的;可是,詩只寫了一個“掩柴扉”的舉動。這是山居的人每天到日暮時都要做的極其平常的事情,看似與白晝送別並無關連。而詩人卻把這本來互不關連的兩件事連在了一起,使這本來天天重複的行動顯示出與往日不同的意味,從而寓別情於行間,見離愁於字裏。讀者自會從其中看到詩中人的寂寞神態、悵惘心情;同時也會想:繼日暮而來的是黑夜,在柴門關閉後又將何以打發這漫漫長夜呢?這句外留下的空白,更是使人低迴想象於無窮的。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從《楚辭·招隱士》“王孫遊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句化來。但賦是因遊子久去而歎其不歸,這兩句詩則在與行人分手的當天就惟恐其久去不歸。唐汝詢在《唐詩解》中概括這首詩的內容為:“扉掩於暮,居人之離思方深;草綠有時,行人之歸期難必。”而“歸期難必”,正是“離思方深”的一個原因。“歸不歸”,作為一句問話,照説應當在相別之際向行人提出,這裏卻讓它在行人已去、日暮掩扉之時才浮上居人的心頭,成了一個並沒有問出口的懸念。這樣,所寫的就不是一句送別時照例要講的話,而是“相送罷”後內心深情的流露,説明詩中人一直到日暮還為離思所籠罩,雖然剛剛分手,已盼其早日歸來,又怕其久不歸來了。前面説,從相送到送罷,從“相送罷”到“掩柴扉”,中間跳越了兩段時間;這裏,在送別當天的日暮時就想到來年的春草綠,而問那時歸不歸,這又是從當前跳到未來,跳越的時間就更長了。

  王維善於從生活中拾取看似平凡的素材,運用樸素、自然的語言,來顯示深厚、真摯的感情,令人神遠。這首《山中送別》詩就是這樣的。

  擴展閲讀:人物生平介紹

  王維於武則天長安元年(701年)出生在蒲州(今運城永濟市)。

  王維才華早顯,與其小一歲的弟弟王縉幼年均聰明過人。十五歲時去京城應試,由於他能寫一手好詩,工於書畫,而且還有音樂天賦,所以少年王維一至京城便立即成為京城王公貴族的寵兒。有關他在音樂上的天賦,《唐國史補》曾有這樣一段故事:一次,一個人弄到一幅奏樂圖,但不知為何題名。王維見後回答説:“這是《霓裳羽衣曲》的第三疊第一拍。”請來樂師演奏,果然分毫不差(根據沈括《夢溪筆談》卷十七“書畫”的考證,《霓裳羽衣曲》第三疊並沒有拍,是散曲,白居易的句子“中序擘騞初入拍”也可以説明這一點。沈括精通音律,其言可信。王維工於音律,是正史所載之事,但這個故事卻是編造的)。

  唐玄宗開元十九年(731年),王維狀元及第(一説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因伶人舞黃獅子受累,貶為濟州司倉參軍。

  開元二十三年(735年),張九齡執政,拔擢王維為右拾遺。

  開元二十四年(736年),調任監察御史,後奉命出塞,擔任涼州河西節度幕判官。

  出仕後,王維利用官僚生活的空餘時間,在京城的南藍田山麓修建了一所別墅,以修養身心。該別墅原為初唐詩人宋之問所有,那是一座很寬闊的去處,有山有湖,有樹林也有溪谷,其間散佈着若干館舍。王維與他的知心好友度着悠閒自在的生活,過着半官半隱的生活。

  天寶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亂爆發。

  至德元載(756年),長安被叛軍攻陷,王維被捕後出任偽職。戰亂平息後,王維被下獄,交付有司審訊。按理投效叛軍當斬,但因他被俘時曾作《凝碧池》抒發亡國之痛和思念朝廷之情,又因其弟刑部侍郎王縉平反有功請求削籍為兄贖罪,王維才得寬宥,降為太子中允,後兼遷中書舍人,官終尚書右丞。

  上元二年(761年),王維逝世。臨終時,他仍作書向親友辭別,完成後便安然離世。

  王維早年有過積極的抱負,希望能作出一番大事業,後值政局變化無常而逐漸消沉下來,吃齋唸佛。四十多歲的時候,他特地在長安東南的藍田縣輞川營造了別墅和在終南山上,過着半官半隱的生活。《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這首詩是他隱居生活中的一個篇章,主要內容是“言志”,寫詩人遠離塵俗,繼續隱居的願望。詩中寫景並不刻意鋪陳,自然清新,如同信手拈來,而淡遠之境自見,大有淵明遺風。

  王維在詩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無論邊塞、山水詩、律詩還是絕句等都有流傳人口的佳篇。

原文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王維《山中送別》“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原文賞析及翻譯

《山中送別》是唐代大詩人王維的作品。此詩寫送別友人,題材非常普遍,構思卻獨具匠心,極有特色。其最顯著的特點在於並非就“送別”二字做文章,而着墨於送別後的行動與思緒,並表達了詩中人期盼來年春草再綠時能與友人團聚的情懷。全詩語言樸素自然,感情深厚真摯,耐人尋味,令人神遠。

送別

唐·王維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作者簡介]

王維(701-761),一作(698-759)唐代傑出畫家、計人。字摩詰,原籍太原祁(今山西祁縣境)人。後遷居蒲州(今山西永濟),遂為河東人。工詩善書,尤以畫名,開元進士,官至尚書右丞,故人稱“王右丞”。其作品魄力雄大,一變古來的鈎斫畫法,創渲談的破墨法。宋蘇東坡曾説:“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註釋]

送別:又題,《山中送別》

山中:指王維隱居輞川別墅的所在地藍田山。

掩:關閉。

柴扉:柴門,這裏指作者的輞川別墅。

明年:一作“年年”。

王孫:貴族的子孫,這裏指送別的友人。。《楚辭招隱士》:“王孫遊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這是用語的出處 。連上兩句是説。春草年年是要重綠的你明年回來還是不回來呢?

[譯詩、詩意]

(一)

在山中送走了你以後,夕陽西墜我關閉柴扉。春草明年再綠的時候,遊子呵你能不能迴歸?

(二)

我在山中為友人送行後,傍晚,關上院中的那扇柴門。今春的小草明年還會變綠,不知那時我的朋友會不會回來。

【思想感情】懷念友人、盼望友人快快回來的思想感情。

[賞析]

這首《山中送別》詩,不寫離亭餞別的情景,而是匠心別運,選取了與一般送別詩全然不同的下筆着墨之點。

詩的首句“山中相送罷”,在一開頭就告訴讀者相送已罷,把送行時的話別場面、惜別情懷,用一個看似毫無感彩的“罷”字一筆帶過。這裏,從相送到送罷,跳越了一段時間。而次句從白晝送走行人一下子寫到“日暮掩柴扉”,則又跳越了一段更長的時間。在這段時間內,送行者的所感所想是什麼呢?詩人在把生活剪接入詩篇時,剪去了這一切,都當作暗場處理了。

對離別有體驗的人都知道,行人將去的片刻固然令人黯然魂消,但一種寂寞之感、悵惘之情往往在別後當天的日暮時會變得更濃重、更稠密。在這離愁別恨最難排遣的時刻,要寫的東西也定必是千頭萬緒的;可是,詩只寫了一個“掩柴扉”的舉動。這是山居的人每天到日暮時都要做的極其平常的事情,看似與白晝送別並無關連。而詩人卻把這本來互不關連的兩件事連在了一起,使這本來天天重複的行動顯示出與往日不同的意味,從而寓別情於行間,見離愁於字裏。讀者自會從其中看到詩中人的寂寞神態、悵惘心情;同時也會想:繼日暮而來的是黑夜,在柴門關閉後又將何以打發這漫漫長夜呢?這句外留下的空白,更是使人低迴想象於無窮的。

詩的三、四兩句“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從《楚辭·招隱士》“王孫遊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句化來。但賦是因遊子久去而歎其不歸,這兩句詩則在與行人分手的當天就惟恐其久去不歸。唐汝詢在《唐詩解》中概括這首詩的內容為:“扉掩於暮,居人之離思方深;草綠有時,行人之歸期難必。”而“歸期難必”,正是“離思方深”的一個原因。“歸不歸”,作為一句問話,照説應當在相別之際向行人提出,這裏卻讓它在行人已去、日暮掩扉之時才浮上居人的心頭,成了一個並沒有問出口的懸念。這樣,所寫的就不是一句送別時照例要講的話,而是“相送罷”後內心深情的流露,説明詩中人一直到日暮還為離思所籠罩,雖然剛剛分手,已盼其早日歸來,又怕其久不歸來了。前面説,從相送到送罷,從“相送罷”到“掩柴扉”,中間跳越了兩段時間;這裏,在送別當天的日暮時就想到來年的春草綠,而問那時歸不歸,這又是從當前跳到未來,跳越的時間就更長了。

王維善於從生活中拾取看似平凡的素材,運用樸素、自然的語言,來顯示深厚、真摯的感情,往往味外有味,令人神遠。這首《山中送別》詩就是這樣。

《山中送別》古詩原文及賞析

《山中送別》是唐代大詩人王維的作品。此詩寫送別友人,表達了對友人的依依不捨之情,題材非常普遍,構思卻獨具匠心,極有特色。以下是我收集整理了《山中送別》古詩原文及賞析,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詩句】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出處】唐·王維《三中送別》。

【譯註】送別友人,回到山中。天剛剛黑,便關 上了柴門。“罷”字作結,凝練地概括了詩人依依話別的情景。“日 暮”便“掩柴扉”更為含蓄,它委婉地暗示出詩人的孤寂和對友人的無限 深情。繼日暮而來的漫漫長夜,詩人將如何排遣那深重的離愁?這令人 神傷的場面也都飽溢在詩句中,可謂力透紙背。

注: 山中,王維隱居輞川別墅所在地藍田。

【全詩】

《山中送別》

[唐]· 王維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綠,王孫歸不歸。

【註釋】

①柴扉:柴門。

②年年:一作“明年”。王孫:貴族子孫,這裏指送別的友人。

【翻譯】

在山中送走了你以後,

夕陽西墜我關閉柴扉。

春草明年再綠的時候,

遊子呵你能不能迴歸?

【全詩賞讀】

這首《山中送別》乍讀會讓人感到特別: 題為《送別》,卻不寫送別, 起首一句便是“山中相送罷”,説今天曾有過“送別”那麼一回事,已經過 去了。至於行者為誰,前往何處,離別情景,一概略去,僅以一個並無感情 色彩的“罷”字一帶而過,大有漫不經心的意味。次句接以“日暮掩柴 扉”,柴扉,指山居常見的白板門。山中生活簡靜,既昏便息,“掩柴扉” 是每天到日暮時分都要做的極其平常的`事情,這似乎也與白晝送別沒有多少 關聯; 而詩人卻把這本不相關的兩件事連在一起,真讓人疑心這是不是在寫 送別。“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三、四句從《楚辭·招隱士》 “王孫 遊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化來。《招隱士》兩句原意是因遊子久去而歎其 不歸; 王維這兩句則在與行人分手的當天就惟恐其久去不歸。這是詩人“掩 柴扉”以後的心理活動,正面抒惜別之情。經過後面這麼一問,通首詩豁然 開朗,變得神采飛動。“歸不歸”作為一句問話,按常情應在相別之際向行 人提出,這裏卻讓它在行人已去、日暮掩扉之時才浮上居人的心頭,這説明 它是詩人“相送罷”後內心深情的流露,他一直到日暮還為離思所籠罩,雖 然剛剛分手,已盼其早日歸來; 又擔心其久不歸了。正是“扉掩於暮,居人 之離思方深;草綠有時,行人之歸期難必” (唐汝詢《唐詩解》)。正因為日 暮是離愁別緒最難排解的時刻,所以“掩柴扉”這一看似平常的舉動就顯示 出與往日不同的意味,被塗上濃重的感彩。讀者不僅可以從中看到詩中 人寂寞低迴的神態,推想其悵然若失之情,進而還能設身處地地想象詩人在柴 扉關閉後何以打發那漫漫長夜。至於到“春草明年綠”時,那又要費幾多時 日,何況“王孫歸不歸”還在未卜之中。

繞開相送直寫送罷,由“相送罷”直接“日暮掩柴扉”,又從當天的 “日暮”遙接來年的“春草綠”,而問那時“歸不歸”,時間上連續跳躍, 而離愁別緒也在這跳躍中被逐步加強。“以送罷始,以盼歸終,抒別後相思 之意,彌見當前惜別之情。”(劉拜山評語)語言樸素、自然,而感情深厚、 真摯,可謂寄至味於平淡。

作者簡介

王維像王維,唐代詩人。字摩詰。原籍祁(今屬山西),其父遷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濟西),遂為河東人。開元(唐玄宗年號,713—741)進士。累官至給事中。安祿山叛軍陷長安時曾受職,亂平後,降為太子中允。後官至尚書右丞,故亦稱王右丞。晚年居藍田輞川,過着亦官亦隱的優遊生活。詩與孟浩然齊名,並稱“王孟”。前期寫過一些以邊塞題材的詩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則為山水詩,通過田園山水的描繪,宣揚隱士生活和佛教禪理;體物精細,狀寫傳神,有獨特成就。兼通音樂,工書畫。有《王右丞集》。

TAG標籤:#送別 #山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