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知科普>綜合知識>陋室銘原文以及翻譯

陋室銘原文以及翻譯

知科普 人氣:1.53W

陋室銘原文以及翻譯

山不在於高,有了神仙就會有名氣。水不在於深,有了龍就會有靈氣。這是簡陋的房子,只是我品德好就感覺不到簡陋了。苔痕碧綠,長到台上,草色青葱,映入簾裏。到這裏談笑的都是博學之人,交往的沒有知識淺薄之人,可以彈奏不加裝飾的琴,閲讀珍貴的經文。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陋室銘原文及翻譯

《陋室銘》原文: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廉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閲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譯文】: 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就著名了。水不一定要深,有了龍就靈異了。這雖是簡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美好(就不感到簡陋了)。青苔碧綠,長到台階上,草色青葱,映入簾子中。與我談笑的是博學的人,往來的沒有不懂學問的人。

可以彈奏樸素的古琴,閲讀珍貴的佛經。沒有嘈雜的音樂擾亂兩耳,沒有官府公文勞累身心。它好比南陽諸葛亮的茅廬,西蜀揚子云的玄亭。孔子説:“有什麼簡陋的呢?”

《愛蓮説》原文: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靜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譯文】: 水面上和陸地上各種草木的花,值得喜愛的有很多。晉朝的陶淵明唯獨喜愛菊花;從唐朝以來,世人很喜愛牡丹;我唯獨 喜愛蓮花從淤泥里長出來卻不受污染,在清水裏洗滌過卻不顯得妖媚,它的莖內空外直,不牽牽連連,不枝枝節節, 香氣遠播,更顯得清香,潔淨地挺立在那裏。

可以在遠處觀賞,卻不能貼近去玩弄呢。 我認為菊是花中的隱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貴者;蓮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對於菊花的喜愛,陶淵明以後就很少聽到了。對於蓮花的喜愛,像我一樣的還有什麼人呢?對於牡丹的喜愛,人當然是很多了。

擴展資料:

1.《陋室銘》賞析

《陋室銘》為唐代詩人劉禹錫所作,銘本是古代刻於金屬器具和碑文上用以敍述生平事蹟的一些讚頌或警戒性的文字,多用於與昭申鑑戒。《陋室銘》只有短短的81字。永貞九年,劉禹錫再度被徵召上京,後又因玄都觀詩諷刺了保守派而外遷。

外遷至今屬廣東省的連州任剌史,後又遷任今屬四川的夔州,今屬安徽的和州任剌史。陋室是劉禹錫和州剌史任上所造,時間在長慶四年即公元824年至寶曆二年即公元826年之間。《陋室銘》大約就寫於這段時間或之後不久。

陋室,就是劉禹錫任和州剌史時所建的簡陋的房子。所謂銘,是古代的一種文體,用於述功紀行或警戒勸勉,它一般短小,文辭精粹;句式上多用對偶句,且合乎一定的韻律,讀起來鏗鏘有力。作者所記為陋室,陋室有何所記。

可見他記這陋室是有目的的,也就是不為一般所記而記,其中一定隱含着作者的思想與懷抱。所以,此文雖是銘文,卻主要是為了表述自己的抱負和情操,字裏行間也流露出諷刺現實的意味。

文章前三句從“山”與“水”寫起,再寫到劉禹錫自己所居的陋室,這裏運用了“比興”手法。不高的山有了仙人居住就會有名聲;不深的水有了龍的存在也會有名氣。那麼,陋室如果有德行的人居住也會聲名遠播。

很顯然,作者從“山”“水”寫起,是鋪墊,也是類比,表明既是陋室,只要有“德”的人住着,陋室是名聲也是很好的。名山勝水如此,陋室亦然。作者在文章一開頭就提出了自己的觀點與看法,使文章很有氣勢。

這篇銘文的特點可以用陸機説的“博約而温潤”(《文賦》)來概括。博,指內容廣博;約,指文辭簡約,概括性極強;温,指氣度温和,從容不迫;潤,指語調温順。劉禹錫的《陋室銘》在這幾個方面都具有這些特點。

這篇銘文短短的八十一字,內容廣博,既述懷抱,又明心志;氣度温和,既所託有所指,而又含而不露,實在是千古銘文的第一篇

2.《愛蓮説》賞析

周敦頤一生喜愛蓮花,所以寫下了這篇借花喻人的優美小品文。它巧妙地將蓮花的生活環境、特殊性狀和君子的高尚品格聯繫起來,表達了作者“主靜、無慾”的道德觀,體現了一種高潔的情操和人格美的力量。

蓮花所體現的君子風度,至今仍有現實意義,它啟示人們:做人應做像蓮花那樣高潔正直的君子,要講求精神文明。新的時代要求人們有理想、有道德,我們也可以從《愛蓮説》中汲取營養,結合實際,加強自身的修養。

本文作者賦予牡丹以“富貴”的品評,並對這種品格持保留態度,這是為了表達對趨炎附勢的世俗風氣的不滿。孔子説:“不仁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只反對為富不仁,鄙視用不仁的手段攫取富貴,並不將富貴視為。

人類社會的發展就是以追求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日益充足為動力的。富貴的品格,恰恰是牡丹贏得人民大眾喜愛的本質內涵。 本文在寫作技巧方面有兩個顯著特點:

一、詞句簡潔流暢,旨意含蓄豐富。全文分三層意思,有愛菊、愛牡丹的概説,有對蓮的描繪;有對三種花的品評,有自己的感慨,層層銜接,構思精巧。在三層意思中重點在第一層中對蓮的描繪上,約佔全篇三分之一,突出了“愛蓮”的主旨。

這一部分寫好了,既可得到以蓮花喻君子的含蓄而深廣的意境,又可使其他二層意思節省筆墨。全文雖只有119個字,卻立意高遠,表現了豐富的思想。

二、文章運用了擬人、對比、比喻等多種修辭手法。根據菊花傲霜雪的特點,將它比擬為隱士;根據牡丹濃豔、馥郁的特點來象徵榮華富貴,將它比擬為富貴之人;根據蓮花的生活環境,生理習性來象徵人的高潔,將它比擬為君子,無不巧妙貼切。

為了突出“蓮”,文章始終以菊、牡丹作對比,對牡丹作者持保留態度,對“菊”作者持有褒有貶的態度,因為隱士不問世事,雖自我清高,然無補於世,根據作者一生的經歷看,他是在積極入世中保持自己情操的,即“出淤泥而不染”,這種精神是蓮獨具的。因此,菊、牡丹將蓮襯托得更加高潔、可愛。

陋室銘原文及翻譯

閲金經:閲讀泥金書寫的佛經。

原文:

《陋室銘》

【作者】劉禹錫 【朝代】唐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閲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譯文 

山不在於高,有了神仙就出名。水不在於深,有了龍就顯得有了靈氣。這是簡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覺不到簡陋了)。

長到台階上的苔痕顏色碧綠;草色青葱,映入簾中。到這裏談笑的都是知識淵博的大學者,交往的沒有知識淺薄的人,平時可以彈奏清雅的古琴,閲讀泥金書寫的佛經。

沒有奏樂的聲音擾亂雙耳,沒有官府的公文使身體勞累。南陽有諸葛亮的草廬,西蜀有揚子云的亭子。孔子説:“這有什麼簡陋呢?”

擴展資料:

《陋室銘》是唐代詩人劉禹錫所創作的一篇託物言志駢體銘文。全文短短八十一字,作者借讚美陋室抒寫自己志行高潔,安貧樂道,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意趣。

文章層次明晰,先以山水起興,點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主旨,接着從室外景、室內人、室中事方面着筆,渲染陋室不陋的高雅境界,並引古代俊彥之居,古代聖人之言強化文意,以反問作結,餘韻悠長。

創作背景:

《陋室銘》作於和州任上(824—826年)。《歷陽典錄》:“陋室,在州治內,唐和州刺史劉禹錫建,有銘,柳公權書碑。”

作者因在任監察御史期間,曾經參加了王叔文的“永貞革新”,反對宦官和藩鎮割據勢力。革新失敗後,被貶至安徽和州縣當一名小小的通判。

按規定,通判應在縣衙裏住三間三廂的房子。可和州知縣見作者被貶,故意刁難之。和州知縣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作者不但無怨言,反而很高興,還隨意寫下兩句話,貼在門上:“面對大江觀白帆,身在和州思爭辯。”

和州知縣知道後很生氣,吩咐衙裏差役把作者的住處從縣城南門遷到縣城北門,面積由原來的三間減少到一間半。新居位於德勝河邊,附近垂柳依依,環境也還可心,作者仍不計較,並見景生情,又在門上寫了兩句話:“垂柳青青江水邊,人在歷陽心在京。”

那位知縣見其仍然悠閒自樂,滿不在乎,又再次派人把他調到縣城中部,而且只給一間只能容下一牀、一桌、一椅的小屋。半年時間,知縣強迫作者搬了三次家,面積一次比一次小,最後僅是斗室。作者遂憤然提筆寫下這篇《陋室銘》,並請人刻上石碑,立在門前。

陋室銘原文及註釋

《陋室銘》原文及翻譯註釋如下:

原文: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閲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銘》註釋:

1、陋室:簡陋的屋子。

2、銘: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稱述功德的文字,叫“銘”,後來就成為一種文體。這種文體一般都是用駢句,句式較為整齊,朗朗上口。

3、在:在於。

4、名:出名,著名,名詞用作動詞。

5、靈:神奇;靈異。

6、斯是陋室:這是簡陋的屋子。斯:指示代詞,此,這;是:表肯定的判斷動詞。

7、惟吾德馨(xīn):只因為住屋的人品德好就不感到簡陋了。惟:只;吾:我;馨:散佈很遠的香氣,這裏指品德高尚。《尚書·君陳》:“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8、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苔痕碧綠,長到階上;草色青葱,映入簾裏。上:長到;入:映入。

9、鴻儒:大儒,這裏指博學的人。鴻:同“洪”,大;儒:舊指讀書人。

10、白丁:平民,這裏指沒有什麼學問的人。

11、調(tiáo)素琴:彈奏不加裝飾的琴。調:調弄,這裏指彈(琴)。素琴:不加裝飾的琴。

12、金經:現今學術界仍存在爭議,有學者認為是指佛經(《金剛經》),也有人認為是儒家經典。金:珍貴的。

13、絲竹:琴瑟、簫管等樂器的總稱,這裏指奏樂的聲音。絲:指絃樂器;竹:指管樂器。

14、之:語氣助詞,不譯。用在主謂間,取消句子的性。

15、亂耳:擾亂雙耳。亂: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亂,擾亂。

16、案牘(dú):官府的公文,文書。

17、勞形:使身體勞累。勞: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勞累;形:形體、身體。

18、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南陽有諸葛亮的草廬,西蜀有揚子云的亭子。南陽:地名,今河南省南陽市。諸葛亮在出山之前,曾在南陽卧龍崗中隱居躬耕;

劉禹錫《陋室銘》原文及翻譯

  你讀過劉禹錫的《陋室銘》嗎?這首詩又寄託了詩人哪些情感呢?下面是的我為大家整理的“劉禹錫《陋室銘》原文及翻譯”,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劉禹錫《陋室銘》原文及翻譯

   劉禹錫《陋室銘》原文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閲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譯文及註釋

   譯文

  山不在於高,有了神仙就出名。水不在於深,有了龍就顯得有了靈氣。這是簡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覺不到簡陋了)。長到台階上的苔痕顏色碧綠;草色青葱,映入簾中。到這裏談笑的都是知識淵博的大學者,交往的沒有知識淺薄的人,可以彈奏不加裝飾的古琴,閲讀佛經。沒有奏樂的聲音擾亂雙耳,沒有官府的公文使身體勞累。南陽有諸葛亮的草廬,西蜀有揚子云的亭子。孔子説:有什麼簡陋的呢?

   註釋

  (1)陋室:簡陋的屋子。銘: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稱述功德的文字,叫“銘”,後來就成為一種文體。這種文體一般都是用駢句,句式較為整齊,朗朗上口。

  (2)在(zài):在於,動詞。

  (3)名(míng):出名,著名,名詞用作動詞。

  (4)靈(líng):名詞作動詞,顯得有靈氣。

  (5)斯是陋室(lòu shì):這是簡陋的屋子。斯:指示代詞,此,這。是:表肯定的判斷動詞。陋室:簡陋的屋子,這裏指作者自己的屋子。

  (6)惟吾德馨(xīn):只因為(陋室銘)的銘文(就不感到簡陋了)。惟:只。吾:我,這裏是指(陋室銘)的銘文。馨:散佈很遠的香氣,這裏指(品德)高尚。《尚書·君陳》:“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7)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苔痕碧綠,長到階上;草色青葱,映入簾裏。上:長到;入:映入。

  (8)鴻儒(hóng rú):大儒,這裏指博學的人。鴻:同“洪”,大。儒,舊指讀書人。

  (9)白丁:平民。這裏指沒有什麼學問的人。

  (10)調(tiáo)素琴:彈奏不加裝飾的琴。調:調弄,這裏指彈(琴)。素琴:不加裝飾的琴。

  (11)金經:現今學術界仍存在爭議,有學者認為是指佛經(《金剛經》),也有人認為是裝飾精美的經典(《四書五經》),但就江蘇教育出版社的語文書則指的是佛經(《金剛經》)而安徽考察則是後者。金:珍貴的。金者貴義,是珍貴的意思,儒釋道的經典都可以説是金經。

  (12)絲竹:琴瑟、簫管等樂器的總稱,“絲”指絃樂器,“竹”指管樂器。這裏指奏樂的聲音。

  (13)之:語氣助詞,不譯。用在主謂間,取消句子的性。

  (14)亂耳:擾亂雙耳。亂: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亂,擾亂。

  (14)案牘(dú):(官府的)公文,文書。

  (15)勞形:使身體勞累(“使”動用法)。勞: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勞累。形:形體、身體。

  (16)南陽:地名,今河南省南陽市。諸葛亮在出山之前,曾在南陽卧龍崗中隱居躬耕。

  (17)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南陽有諸葛亮的草廬,西蜀有揚子云的亭子。這兩句是説,諸葛廬和子云亭都很簡陋,因為居住的人很有名,所以受到人們的景仰。諸葛亮,字孔明,三國時蜀漢丞相,著名的家和軍事家,出仕前曾隱居南陽卧龍崗中。揚雄,字子云,西漢時文學家,蜀郡成都人。廬:簡陋的小屋子。

  (18)孔子云:孔子説,雲在文言文中一般都指説。選自《論語·子罕》篇:“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作者在此去掉君子居之,體現他謙虛的品格。

  (19)何陋之有:即“有何之陋”,屬於賓語前置。之,助詞,表示強烈的反問,賓語前置的標誌,不譯。全句譯為:有什麼簡陋的呢?孔子説的這句話見於《論語·子罕》篇:“君子居之,何陋之有?”這裏以孔子之言,亦喻自己為“君子”,點明全文,這句話也是點睛之筆,全文的文眼。

  (20)談笑有鴻儒:談笑間都是學識淵博的人。鴻:大

   鑑賞

  文章內容包括三層意思。

  第一層(從開頭至“惟吾德馨”)以類比的方式引出文章主旨。文章開篇即以“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的大氣之語開篇,既顯得出手不凡,也為以後的陋室埋下了伏筆。山可以不在高低,水可以不在深淺,只要有了仙、龍就可以出名,那麼陋室因為有道德品質高尚的人存在當然也能出名。“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由山、水、仙、龍入題,作者筆鋒一轉,直接切入了主題,看似有些突兀,但回頭一看,卻又渾然一體,因為上面的對比句恰好為這句的引論鋪下了基礎。山、水的平凡因仙、龍而生靈秀,那麼陋室當然也可借道德品質高尚之士播灑芬芳。以類比的方式開頭,引出陋室的寓意,以“德馨”統領全篇。以下文字皆由此生髮。

  第二層(“苔痕上階綠“至無案牘之勞形”)描寫居室環境即日常生活。作者從周圍景色入手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描寫環境寧靜、雅緻,令人賞心悦目。“淡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是寫室主人交往之雅。來來往往的都是飽學之士,沒有平頭百姓。這些人可以高談闊論,縱情暢懷。“可以調素琴,閲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閒下來在室中可以撫琴弄弦,展卷讀經修身養性。以上是作者從三方面對於一個道德品質高尚之士的生活總結。他以“苔痕上階綠”的淡雅之色,隱寓作者的恬淡之心,又馬上以“草色入簾青”的生機盎然點明恬淡中充滿生機的鮮活生活狀態。交朋識友,皆是同道高潔之士,撫琴研經,生活從容且又多姿。遠離嘈雜的音樂,遠離傷神的公務,這種閒暇的生活實在讓人羨慕。這種既像隱士,又存在塵世的生活方式,是道德高尚之士羨慕的,也是凡夫俗子們嚮往的。也讓我們看到了作者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第三層:(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運用類比,指出此室可以與古代名賢的居室比美。作者借南陽諸葛亮的草廬,西蜀揚雄的舊居來對比自己的陋室,有引諸葛亮與揚雄為自己同道的意思,也表明了作者以這二人為自己的楷模,説明自已也有他們一樣的德操與才能。以陋室比古賢的居室,不僅説明了陋室不陋,又進一步表達了作者的高潔傲岸的志趣與抱負。從諸葛亮閒居卧龍草廬以待明主、揚雄淡薄於功名富貴,潛心修學來看,劉禹錫引用此二人之意,是否還有既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污,又想逢明主一展抱負,若無明主,也甘於平淡的那種志向呢?第四層(最後一句),總結全文,説明陋室不陋。“何陋之有?”一句,語出《論語·子罕》,原話是“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作者截取後一句引為證據,作全文的總結,暗含着以“君子”自居的意思而又不陋痕於文字上,更進一步突出了他那高潔傲岸的志趣與抱負。“何陋之有”迴應上文。陋室不陋,關鍵在於“君子居之”,也即銘文一開頭所説“惟吾德馨”。這個結語引經據典,顯得警策有力,把個“陋”字徹底翻過來了。銘文一般都壓韻,並常用排比、對偶句。本文為駢體文,就用了名、靈、馨、青、丁、經、形、亭等字韻腳,使文章句式整齊,節奏分明,音韻諧美;而又變化有致,不拘一格,讀起來抑揚頓挫,毫無呆板之感。除末句外,全篇都是駢句,韻腳是 名、靈、馨、青、丁、經、形、亭等字。

TAG標籤:#原文 #翻譯 #陋室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