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知科普>綜合知識>武夷茶説

武夷茶説

知科普 人氣:1.81W

武夷茶説

武夷茶是一種以福建武夷山為產區的名茶。武夷山地處閩南、閩西山區,山地起伏,土壤肥沃,氣候濕潤,適合茶樹生長。武夷茶因其獨特的產地環境和製作工藝,具有濃郁的芳香、甘醇的滋味和持久的回甘,被譽為“巖茶之王”。

武夷茶主要分為大紅袍、水仙、肉桂、鐵觀音等數個品種。其中,大紅袍是最為著名的一種,它具有獨特的巖韻味和芝香味,既濃烈又醇厚,是武夷茶中的佼佼者。

武夷茶有着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內涵,是中華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年的春、秋茶採摘季節,都吸引了眾多茶客前來採茶品嚐。同時,武夷山景區也成為了著名的旅遊勝地,吸引了大批遊客前來欣賞茶山美景、品嚐武夷茶。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茶序的武夷山功夫茶茶藝

武夷山是全人類的自然遺產和文化遺產,這裏物華天寶,人傑地靈,自古以來飲茶在武夷山就是帶有文化色彩的藝術。宋徽宗趙佶在(大觀茶論》中贊遭,武夷山一帶之茶“採擇之精、製作之工、品第之勝、烹點之妙,莫不盛造其極:”,大文豪范仲淹的《和章岷從事鬥茶歌》便是宋代的武夷茶藝的最好寫照。 本套茶藝編排中貫徹了三大特色:

一是茶道即人道,茶道最講人間真情。本套茶藝通過“母手相哺”、“夫妻和合”、“君子之交”等很俗的程序表達了之情,夫妻之愛和朋友之誼,很真切地給人以温馨的感受。

二是融知識性與趣味性為一體,藝術地再現了武夷山茶師在審評茶葉時“三看、三聞、三晶、三回味”的高超技巧,參與了這套茶藝後就真正懂得了武夷山茶人是如何審評茶葉的。

其三是重在參與。在本套茶藝中客人與主人圍桌而坐.共同候湯、鑑水、賞茶、聞香、觀色、品茗。每—個客人都是茶藝的創作者,而不是旁觀者。 1.焚香靜氣,活煮甘泉:

2.孔雀開屏,葉嘉酬賓。

3.大彬沐淋,烏龍入宮。

4.高山流水,春風拂面。

5.烏龍入海,重洗仙顏:

6.相哺,再注甘露。

7.祥龍行雨,鳳凰點頭。

8.夫妻和合,鯉魚翻身,

9.捧杯敬茶,眾手傳盅。

10.鑑賞雙色,喜聞高香。

11.三龍護鼎,初品奇茗。

12.再斟流霞,二探蘭芷,

13.二晶雲腴,喉底留甘。

14.三斟石乳,藹氣迴腸。

15。含英明華,領悟巖韻。

16.君子之交,水清味美。

17.名茶探趣,游龍戲水。

18.賓主起立,盡杯謝茶; 各位嘉賓,大家好,首先歡迎你們到武夷山來品茗賞藝。

風景秀甲東南的武夷山是烏龍茶的故鄉。宋代大文豪范仲淹曾寫詩讚美武夷茶説:“年年春白東南來,建溪先暖冰微開,溪邊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自古栽。”自古以來,武夷山人不但善於種茶、製茶,而且精於品茶。現在由我來為各位嘉賓表演武夷山的功夫茶茶藝,請大家靜下心來,和我共享茶藝的温馨和怡悦。功夫茶茶藝共有十八道程序,前九道由我來操作表演,後九道則請各位嘉賓和我密切配合,共同完成:

第一道:焚香靜氣,活煮甘泉

焚香靜氣,就是通過點燃這支香,來營造祥和、肅穆、無比温馨的氣氛:希望這沁人心脾的幽香,能使大家心曠神怡,也但願你肘心會伴隨着這悠悠裊裊的香煙,昇華到高雅而神奇的境界。宋代大文豪蘇東坡是一個精通茶道的茶人,他總結泡茶的經驗説:“活水還須活火烹:”恬煮甘泉,即用旺火來煮沸壺中的山泉水。

第二道:孔雀開屏,葉嘉酬賓

孔雀開屏是向同伴展示自己美麗的羽毛,我們藉助孔雀開屏這道程序,向嘉賓們介紹今天抱茶所用的精美的功

夫茶茶具。“葉嘉”是蘇東坡對茶葉的美稱,葉嘉酬賓,就是請大家鑑賞烏龍茶的外觀形狀。

第三道:大彬沐淋,烏龍入宮

大彬是明代製作紫砂壺的一代宗師,他所製作的紫砂壺被後代荼人歎為觀止,視為至寶,所以後人都把名貴的紫砂壺稱為大彬壺。大彬沐淋,就是用開水澆燙茶壺,其目的是洗壺並提高壺温。

第四道:高山流水,春風拂面

武夷茶藝講究“高沖水,低斟茶。”高山流水即將開水壺提高,向紫砂壺內沖水,使壺內的茶葉隨水浪翻滾,起到用開水洗茶的作用。

“春風拂面”是用壺蓋輕輕地颳去茶湯表面泛起的白色泡沫,使壺內的茶湯更加清沏潔淨。

第五道:烏龍入海,重洗仙頗

品飲武夷巖茶講究“頭泡湯,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華:”頭一泡衝出的茶湯我們一般不喝,直接注入茶海。因為茶湯呈琥珀色,從壺口流向茶誨好像蚊龍人海,所以稱之為烏龍人海。

“重洗仙顏”本是武夷九曲溪畔的一處摩崖石刻,在這裏意喻為第二次沖水。第二次沖水不僅要將開水注滿紫砂壺,而且在加蓋後還要用開水澆淋壺的外部,這樣內外加温,有利於茶香的散發。

第六道:母於相哺,再注甘露

沖泡武夷巖茶時要備有兩把壺,一把紫砂壺專門用於泡茶,稱為“泡壺”或“母壺”;另一把容積相等的壺用於儲存泡好的茶湯,稱之為“海壺”或子壺。現代也有人用“公道杯”代替海壺來儲備茶水。把母壺中泡好的茶水注入子壺,稱之為“相哺”:母壺中的茶水倒乾淨後,乘着壺熱再衝開水,稱之為“再注甘露”。

第七道:祥龍行雨,鳳凰點頭

將海壺中的茶湯快速而均勻地依次注入聞香杯,稱之為“祥龍行雨”,取其“甘霖普降”的吉祥之意。當海壺中的茶湯所剩不多時,則應將巡迴快速斟茶改為點斟,這時茶藝小姐的手勢一高一低有節奏地點斟茶水,形象地稱之為“鳳凰點頭”,象徵着向嘉賓行禮致敬。過去有人將這道程序稱之為“關公巡城”,“韓信點兵”,因這樣解説充滿刀光劍影,殺氣太重,有違茶道以“和”為貴的基本精神,所以我們予以揚棄。

第八道:夫妻和合,鯉魚翻身

聞香杯中斟滿茶後,將描有龍的品茗杯倒扣過來,蓋在描有風的聞香杯上,稱之為夫妻和合,也可稱為“龍風呈

樣”。把扣合的杯子翻轉過來,稱之為“鯉魚翻身”。中國古代神話傳説,鯉魚翻身躍過龍門可化龍而去。我們藉助這道程序祝福在座的各位嘉賓家庭和睦,事業發達。

第九道:捧杯敬茶,眾手傳盅

捧杯敬茶是茶藝小姐用雙手把龍風杯捧到齊眉高,然後恭恭敬敬地向右側的第—位客人行注目點頭禮後把茶傳給他。客人接到茶後不能獨自先品為快,應當也恭恭敬敬地向茶藝小姐點頭致謝,並按照茶藝小姐的姿勢依次將茶傳給下一位客人,直到傳到坐得離茶藝小姐最遠的一位客人為止。然後再從左側同樣依次傳茶。通過捧杯敬茶眾手傳盅,可使在座的賓主們心貼得更緊,感情更親近,氣氛更融洽。

第十道:鑑賞雙色,喜聞高香

鑑賞雙色是指請客人用左手把描有龍鳳圖案的茶杯端穩,用右手將聞香杯慢慢地提起來,這時聞香杯中的熱茶全部注人品茗杯,隨着晶茗杯温度的升高,由熱敏陶瓷制的烏龍圖案會從黑色變為五彩。這時還要注意觀察杯中的茶湯是否呈清亮豔麗的琥珀色。喜聞高香是武夷品茶三聞中的頭一聞,即請客人聞一聞杯底留香。第一聞主要是聞茶香的純度,看是否香高辛鋭無異味。

第十一道:三龍護鼎,初品奇茗

三龍護鼎是請客人用拇指、食指扶杯,用中指托住杯底,這樣拿杯既穩當又雅觀。三根手指頭喻為三龍.茶杯如鼎,故這樣的端杯姿勢稱為三龍護鼎。初品奇茗是武夷山品茶三品中的頭一品。茶湯入口後不要馬上嚥下,而是吸氣,使茶湯在口腔中翻滾流動,使茶湯與舌根、舌尖、舌面、舌側的味蕾都充分接觸,以便能更精確地品悟出奇妙的茶味。初晶奇茗主要是晶這泡茶的火功水平,看有沒有“老火”或“生青”。

第十二道:再斟流霞,二探蘭芷

再斟流霞是指為客人斟第二道茶。宋代范仲淹有詩云:“鬥茶味兮輕醍醐,鬥茶香兮薄蘭芷。”蘭花之香是世人公認的王者之香。二探蘭芷是請客人第二次聞香,請客人細細地對比,看看這清幽、淡雅、甜潤、悠遠、捉摸不定的茶香是否比單純的蘭花之香更勝一籌。

第十三道:二品雲腴,喉底留甘

“雲腴”是宋代書法家黃庭堅對茶葉的美稱,“二品雲腴”即請客人品第二道茶。二品主要品茶湯的滋味,看茶湯過喉是鮮爽、甘醇,還是生澀、平淡。

第十四遭:三斟石乳,蕩氣迴腸

“石乳”是元代武夷山貢茶中的珍品,後人常用來代表武夷茶。“三斟石乳”即斟第三道茶。“蕩氣迴腸”是第三次聞香。晶啜武夷巖茶,聞香講究“三口氣”,即不僅用鼻子聞,而且可用口大口地吸人茶香,然後從鼻腔呼出,連續三次,這樣可以全身心感受茶香,更細膩地辨別茶葉的香型特徵。茶人們稱這種聞香的方法為“蕩氣迴腸”。第三次聞香還在於鑑定茶香的持久性。

第十五道:含英咀華,領悟巖韻

“含英咀華”是品第三道茶。清代大才子袁枚在品飲武夷巖茶時説:“品茶應含英咀華井徐徐咀嚼而體貼之。”其中的英和華都是花的意思;含英咀華即在品茶時像是在嘴裏含着一朵小花一樣,慢慢地咀嚼,細細地玩味,只有這樣才能領悟到武夷巖茶所特有的“香、清、甘、活”,無此美妙的巖韻。

第十六道:君子之交,水清味美

古人講“君子之交淡如水”,而那淡中之味恰似在品飲了三道濃茶之後,再喝一口白開水。喝這口白開水千萬不可急急嚥下而應當像含英咀華一樣細細玩味,直到含不住時再吞下去。嚥下白開水後,再張口吸一口氣,這時您一定會感到浦口生津,回味甘甜,無比舒暢,多數人都會有“此時無茶勝有茶”的感覺。這道程序反映了人生的一個哲理——平平淡淡總是真。

第十七道:名茶探趣,游龍戲水

好的武夷巖茶七泡有餘香,九泡仍不失茶真味。名茶探趣是請客人自己動手泡茶。看一看壺中的茶泡到第幾泡還能保持茶的色香味。

“游龍戲水”是把泡後的茶葉放到清水杯中,讓客人觀賞泡後的茶葉,行話稱為“看葉底”。武夷巖茶是半發酵茶,葉底三分紅,七分綠。葉片的周邊呈暗紅色,葉片的內部呈綠色.稱之為“綠葉紅鑲邊”。在茶藝表演時,由於烏龍茶的葉片在清水中晃動很像龍在玩水,故名“游龍戲水”。

第十八道:賓主起立,盡杯謝茶

孫中山先生曾倡導以茶為國飲。魯迅先生曾説:“有好茶喝,會喝好茶是一種清福。”“飲茶之樂,其樂無窮”自古以來,人們視茶為健身的良藥、生活的享受、修身的途徑、友誼的紐帶,在茶藝表演結束時,請賓主起立,同乾了杯中的茶,以相互祝福來結束這次茶會。

試述武夷山茶文化的簡單介紹

武夷山有着獨特的茶 文化 ,那麼你們知道武夷山茶文化的基本資料嗎?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武夷山茶文化的介紹,一起來看看。

武夷山茶文化的介紹

  文化是“指人類 社會實踐 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那麼,茶文化就是茶的物質和精神的總和。

  但是,茶文化有“廣義”、“狹義”之説。我傾向“廣義” 觀點。因為不論那種説法,都離不開茶及其相關因素。如泡茶藝術中各種茶的泡法,就涉及到採摘、製作、品種等。所以武夷茶文化當是武夷茶的物質和精神的反映,它涵蓋着武夷茶的歷史、生長環境、栽種製作、品質特徵、品飲鑑賞、流通傳播,以及詩詞歌賦、 傳説 故事 、摩崖石刻、書畫楹聯、影視歌舞、風俗民情、軼聞舊事,等等。其中如茶園、茶樹、茶品、茶水、茶廠、設備、工具、茶具等系物質的;著作、字畫、 文章 、石刻、劇本等系文化的;製作技藝、沖泡品評、茶藝歌舞、表演傳唱等當是非物質文化,後兩種都屬於精神範疇。

  武夷茶及茶文化在古今中外的大部茶書中,都有其綽約身姿,而今更是在電視中頻頻出鏡,不愧為武夷文化瑰寶。所以局題字中強調“要多宣傳武夷茶文化”。筆者在此作個簡要概述:武夷茶的歷史。武夷茶歷史悠久,在漢代就有傳説,唐代見諸文字記載,宋代處於興盛,明代改制成散茶,清代創制出烏龍茶、紅茶,時間武夷山成為全國茶葉科研中心,新中國的又一崛起。期間雖有興有衰,但總的趨勢是朝茶類增多、品質提高、文化提升的方向發展,已至形成當今的“武夷風雅茶韻”、“大紅袍紅天下”的新局面。

  武夷茶在各個朝代都有文人雅士作詩賦文讚賞評説;飲者、茶家煎煮、品飲、操技、演藝、傳播、營運,等等。如唐代孫樵的《送茶與焦刑部書》、徐夤的《尚書惠蠟麪茶》,宋代范仲淹的《和章岷從事鬥茶歌》、蘇軾的《葉嘉傳》,元代暗都剌的《喊山台記》,明代徐火勃的《武夷茶考》,清代王草堂的《茶説》,林馥泉的《武夷茶葉之生產製造及運銷》,等等。舉不勝舉,出處可查,佐證可靠。

  武夷巖茶品質優異的原因。古今專家分析認為,主要有三點:優異的自然環境,傳到的製作工藝,選用優良的品種。

  武夷山獨特的自然環境,孕育了巖茶的優異品質。這裏講的以黃崗山等羣峯為屏幛而形成的“小天地”,含温度、雨量、濕度、霜期、雲霧、日照、風速、雲層等,上蒼造就的奇峯曲水、高山深壑,沉積風化爛石,以及良好的森林植被,等等。這就是人力無法造就的“一方水土”。這些不但有具體的數據查閲,而且有科學道理探索。

  武夷巖茶獨到的製作工藝,使其優異內質得以外揚。武夷巖茶傳統制作工藝,費時之宂長,工序之繁複,技藝之高超是罕見的。所以它被首批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它具有傳承性。它是從團餅茶,曬青蒸青散茶,炒青綠茶發展而來的;它包含着豐富的 經驗 性。如“看天做青,看青做青”,叫青葉“死去活來”,手試温度等等。它的原理被後來的製茶機器所應用;它具有高超的技藝性。如“開青”、“搖青”、“手炒”、“揚簸”、“分篩”等等。難度極大,有的人雖然肯於勤學苦練,但由於缺乏悟性,一輩子還是沒有學到這一手絕活。

  採用這種既促進發酵又要抑制發酵的循序漸進的 方法 製出的茶品,再加以炭焙,既具清香,又具甘醇,具有獨特的韻味。

  選用適宜的品種,才能充分汲收武夷山的靈氣。武夷山原生性的茶種名曰“菜茶”。由於過去採用茶籽繁育,產生了不少變異,派生出繁多的名叢、單叢。其樹形、葉形、葉色、枝幹、產品茶的滋味有所差別,被茶家、茶客、文人號以富有文彩的芳名,這是武夷茶的一大特色。

  關於巖茶的品飲方法。既要講究藝術形式,更要注重科學方法。如場所、茶具、選茶、水温、茶量、泡時,以及品嚐功夫等。當要糾正“洗茶”之説,武夷巖茶高温熱炒、炭火慢焙、乾燥存放,當是無菌之品。如要祛去火味、泡沫,促茶儘快出味,可迅 速倒掉第一道茶水,此當釋為“潤茶”。

  關於巖茶的保健功能。除了茶的普遍保健功能外,應從巖茶的產地環境、茶山管理、內含物種類和含量、製作工藝等方面進行講解巖茶特殊功能,不要過分誇大其效果。還要講清 飲茶 的禁忌。

  關於武夷茶的傳播。既有茶種之外傳,又有茶品及製作工藝的外傳。茶籽於清嘉慶年間(1810年)就傳到台灣台北桀(魚+桀)魚坑(即今台北瑞芳、石碇一帶);繼之又由印度茶葉委員會祕書戈登於1834年6月購運到印度阿薩姆 種植 ,並請去當地茶師製作。茶品先後傳到閩南、台灣及國外。

  關於烏龍茶、紅茶發源於武夷山的考證,要多從製作工藝及茶類特徵上去解説。既要舉證史料,並要分析其起因的原由。

  武夷山茶文化的起源歷史

  5000多年前,華夏先祖的神農氏遍嘗百草,發現了可以用來解毒的茶,讓《神農百草》留下了這樣的記載“茶味苦,飲之使人益思、少卧、輕身、明目”。神農氏作為南方諸族的大首領,恐怕南方各地都有他的部下。也許,正是從這時起,茶傳到了武夷山。

  武夷山發現第一棵茶樹的地方,被稱為茶洞。相傳,這個雲蒸霞蔚的洞天福地,是彭祖曾經居住的地方。而彭祖之所以長生不老,正是因為喝了武夷山的茶。這個傳説,不僅讓北宋文學家范仲淹留下了“溪邊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自古栽”的詩句,也讓武夷山人對茶的理解多了另一層含義。

  “茶”上面是草字頭,中文寫就是二十,下面是八十八。二十加八十八,一百零八,所以説茶道界都説祝您老喝茶得茶壽,茶壽就是一百零八歲。”

  事實上,直到唐代,茶才從最初的藥用完成到實用的轉變,成為被廣為接受的飲品出現在中國人的視野中。也正是這時,武夷茶開始大量種植。一個叫孫樵的唐朝進士在給友人的信札裏,曾經用擬人化的手法將武夷茶稱為晚甘侯。

  武夷山茶文化旅遊景點

  位於福建省西北部的武夷山,不僅擁有自然景觀的特色,還有吸引人的人文景觀,集聚奇、古、美、秀等特色,在1999年的時候還被聯合國教科組織列入了《世界遺產名錄》,後來名氣也是越來越大了。

  説起武夷山的茶,首先要説的就是名氣最大的大紅袍了,在這個具有茶樹品種王國稱呼的地方,大紅袍更是被譽為王中之王,大紅袍有四棵母樹,位於武夷山天心九龍窠的懸崖峭壁上,兩邊就是矗立着的巖壁,這裏日照時間不會特別長,有着適宜的温度,並且一年四季都能得到滋潤的泉水,每年苔蘚、枯葉等腐爛後形成的有機物會成為他們的養料,為茶樹補充足夠的養分,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母樹茁壯成長,大紅袍的茶葉衝到九泡都不會讓原茶香味(桂花香)消失,所以大紅袍景區也成為人們爭相去旅遊的勝地,都希望親眼瞧瞧這幾棵茶樹的面容。

  不得不説的是大紅袍每年的產量是非常少的,所以現在您在市面上見到的大紅袍都是二代大紅袍,也就是通過嫁接生長而成的,等級也是分為很多個的。在武夷山風景區內也能看到很多除了大紅袍之外的茶樹,比如鐵羅漢、水金龜、半天鷂、白雞冠等。

  武夷茶博園

  在武夷山的大街小巷都能看到很多茶館和茶店,所以茶業是武夷山人民除了旅遊業之外的另一個支柱產業,人們種茶、製茶、賣茶,所以茶早就成為平時生活中必須有的一部分,武夷山也特別重視武夷山茶文化的傳播,所以斥資近兩億建造了一座茶博園,不僅包括武夷山的茶文化歷史、傳説,還有武夷山茶的製作工藝。

  印象大紅袍

武夷山茶文化解説詞

武夷山茶文化解説詞

武夷山大紅袍之所以會被國家博物館鄭重的收藏,不僅是因為母樹大紅袍不再採摘,更是因為以它為代表的烏龍茶,在中國乃至是世界茶葉史上都有着極其深遠的影響。

烏龍茶又名青茶,與綠茶、紅茶並列為世界三大茶類,是一種介於綠茶與紅茶之間的半發酵茶類。其中,以大紅袍最為著名。

童啟慶(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顧問)“大紅袍受到海內外茶人的喜歡或者是很多顧客的喜歡,主要還是它的優良品質和精湛的加工工藝,使這個茶別有風味。”

武夷山,位於中國東南沿海的福建省北部武夷山市的境內,方圓7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650米。碧水丹山的武夷山是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地,自古就以其獨特的`丹霞地貌而位尊八閩、秀甲江南,更因為盛產茶葉而聞名於世,據統計,這裏有名有姓的茶葉就有三百多種,素有“茶葉王國”的美譽。

5000多年前,華夏先祖的神農氏遍嘗百草,發現了可以用來解毒的茶,讓《神農百草》留下了這樣的記載“茶味苦,飲之使人益思、少卧、輕身、明目”。神農氏作為南方諸族的大首領,恐怕南方各地都有他的部下。也許,正是從這時起,茶傳到了武夷山。

武夷山發現第一棵茶樹的地方,被稱為茶洞。相傳,這個雲蒸霞蔚的洞天福地,是彭祖曾經居住的地方。而彭祖之所以長生不老,正是因為喝了武夷山的茶。這個傳説,不僅讓北宋文學家范仲淹留下了“溪邊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自古栽”的詩句,也讓武夷山人對茶的理解多了另一層含義。

林治(茶葉專家)“我們祖先在造字的時候非常奇妙,你看茶上面是草字頭,中文寫就是二十,下面是八十八。二十加八十八,一百零八,所以説茶道界都説祝您老喝茶得茶壽,茶壽就是一百零八歲。”

事實上,直到唐代,茶才從最初的藥用完成到實用的轉變,成為被廣為接受的飲品出現在中國人的視野中。也正是這時,武夷茶開始大量種植。一個叫孫樵的唐朝進士在給友人的信札裏,曾經用擬人化的手法將武夷茶稱為晚甘侯。

字幕“晚甘侯十五人,遣侍齋閣。此徒皆請雷而摘,拜水而和。蓋建陽丹山碧水之鄉,月澗雲龕之品” 【送茶與焦刑部書】

葉燦(茶葉專家)“侯在古時候是一種尊稱,晚甘是指喝完以後回味上來的甘香馥郁,而不是當下的感覺。意思是説送你的十五個茶餅很好,不是入口就能夠喝到的,而是要去慢慢品味,回味甘香馥郁。那麼這個茶是哪裏出現的呢,請雷而栽,拜水而和,春天第一聲雷響的時候才能摘,長在九曲溪邊,用特殊的山川地理環境特殊的內質使它產生一種與眾不同的美妙感覺。”

從此,“晚甘侯”就成為武夷茶的代名詞,而這一稱呼,不僅與周敦頤把蓮花稱為“花之君子”有着異曲同工之妙,也是目前關於武夷茶最早的文字記載。

黃勇(福建武夷山 茶葉專家)“武夷山產茶歷史很悠久,整個武夷茶加工製作過程(的演變)也是中國茶葉加工製作方法的演變(縮影)。唐宋時期做蒸青團餅,明朝中後期做炒青綠茶,明末清初做烏龍茶。烏龍茶是一個介於紅茶跟綠茶之間的一種茶。”

武夷山,由三十六峯、九十九巖,以及九曲溪所組成,以石為神髓,以水為靈韻。羣峯連綿、秀拔奇偉,處處印證着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獨具匠心。或許是因為生活在靈山秀石之間的武夷山人,對巖與石的感情格外深厚,於是,他們把這種茶稱為“武夷巖茶”。

劉國英(茶葉專家)“(武夷巖茶)四大名叢,有大紅袍,有鐵羅漢、白雞冠、水金龜,四大名叢是最出名的,除了這些名叢之外,我們還有幾個當家的品種,比如水仙、肉桂,這都是武夷山的當家品種。”

武夷山大紅袍的神話傳説

  “大紅袍”自古是武夷巖茶至尊,現在是武夷巖茶的代名詞,也是武夷山的第二張名片.但因為歷史久遠,戰亂頻仍,文獻流失,“大紅袍”的身世和武夷山的船棺一樣,成了一個千古之謎,招引着人們去苦苦探尋和考證.但大都沒有結果,仍然停留在民間説法和神話傳奇的層面.關於武夷山大紅袍名字的來歷我整理了一下幾點,僅供參考。

  武夷山大紅袍的傳説之“皇后治病説”純屬無稽之談.歷史上離武夷山最近的京城是南宋的杭州城,依當時的信息和交通條件,從皇后“突然得病”(急性病),到找到“大紅袍”治好病,起碼要花費幾個月時間,遠水解不了近渴,這個説法顯然不符合一般的邏輯.

  “武夷山大紅袍傳説縣丞祭茶説”也十分牽強.武夷山雖然自古有喊山祭茶的習俗,但縣丞作為七品小官穿大紅袍祭茶也不合乎古代嚴格的着裝禮制.

  投保一億人民幣的“大紅袍母樹”雖然生長在巖壁上,但不至於高不可攀,早在3000多年前,武夷山的山民們都能把船棺安放到幾百米高的懸崖上,何況那區區的幾十米巖壁.無疑流行於廣東地區的“猴子採茶説”低估了武夷山人的智慧.

  最令人信服的還是“丁顯狀元報恩説”.武夷山大紅袍導遊詞(wuyishan dahongpao guide)中主要是持這個觀點,説是明朝福建籍舉子丁顯北上趕考,途經武夷山,中暑昏厥路邊,被天心寺僧人所救,以茶入藥為其治療.舉子病癒後高中狀元,迴天心寺報恩,方丈説救他性命的不是僧家,而是茶葉,囑其以紅袍披蓋茶樹,以表謝恩.“大紅袍”故事從此不脛而走.靖難之變後,朱棣奪取侄子建文的帝位,為追殺傳説出家為僧的建文帝,便派胡瀠遍訪寺院宮觀,以尋訪張三丰為名查詢建文帝的下落.胡瀠也因此到武夷山,入駐天心寺,愛喝茶的胡瀠聽了“大紅袍”的故事,明代胡瀠把天心禪茶帶回並進貢給朱棣.明成祖正式詔封天心禪茶,為“大紅袍”正名,降旨天心庵“精耕勤灌,嫩摘細制,世代相傳,歲貢入京”,同時敕封天心寺為“天心永樂禪寺”,現在武夷山天心永樂禪寺還能見到“永樂茶坊”的遺存.

  那麼大紅袍的到底怎樣呢?

  飲水思源,喝茶尋根.筆者花費大量的時間,跑遍了圖書館、資料室,查閲了許多相關的歷史文獻,採訪了多位權威茶人,掌握了第一手資料,對各種民間説法和神話傳説予以一一求證和排除,終於得以按圖索驥地把點滴的歷史碎片加以精心拼接,基本上還原出了“大紅袍”的本來面目,以飧世人.

    “大紅袍”因何得名

  顧名思義,大紅袍,就是紅色的袍服.在中國服飾的發展史上,衣着大紅色的袍服主要見於明朝.繼元之後,漢族統治者重新建立了延續近300年的明王朝,包括服裝制度在內的漢族禮制得到了全面的恢復.明朝洪武時期,依據周禮,參考漢、唐、宋歷代的服飾,花了20年時間確立了基本的官服定製.服裝的類別基本延續過去朝服、祭服、公服、常服的區分,官品、職位、身份在服裝的顏色和配飾上卻有更加明顯的辨別.《明史》記載:

  洪武三年,禮部言:“歷代異尚.夏黑,商白,周赤,秦黑,漢赤,唐服飾黃,旗幟赤.今國家承元之後,取法周、漢、唐、宋,服色所尚,於赤為宜.”

  在公服穿着上,明朝廷也明確規定“一至四品着緋袍,五至七品青袍,八、九品綠袍.”文中“赤”、“緋”都是指大紅色.因此,明以後紅袍漸漸成為清廉的代名詞.如成書於清代的《海公大紅袍傳》、《海公小紅袍傳》,描寫了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清官海瑞一生的遭際,刻畫了一個忠於職守、無私無畏、敢於鋤強誅暴、關心百姓疾苦、清廉耿介的清官形象.

  可見,“大紅袍”是明代清官的指代.那麼為什麼又引以借代武夷山的茶樹呢?可以推測:“大紅袍”茶出現於明代,並與當時某位清正廉明的或朝廷有一定的聯繫.

  這一推測與“狀元報恩説”比較接近. 説來巧合,武夷巖茶(wuyi rock tea)的產生和朱元璋的“罷龍團,改制散茶”的詔令有很大的關係

    “大紅袍”身世大揭祕

  如果按“命名説”,雖然有“大紅袍,三十二年,吳石仙題”的摩崖石刻,從而有人推測“大紅袍”得名於1943年,但《武夷山茶與風景》一書出版於三十三年(1944年),書中卻清楚地交代大紅袍“成名雖然出於品質的優良,但大半還是宣傳的功效.”假使大紅袍得名於1943年,但在命名不到一年,又值戰亂年代,顯然不可能有那麼大的宣傳功效.而且,在成書於1921年的《蔣叔南遊記》(蔣希召著)第一集《武夷山遊記》中寫道:“如大紅袍,其最上品也,每年所收天心不能一斤,天遊亦十數兩耳.”可見,在1921年之前武夷山便有“大紅袍茶”了.

  清朝道光年間,著名學者鄭光祖撰寫的百科全書《一斑祿·雜述》(1839年)卷四里説:“……若閩地產’紅袍’建旗,五十年來盛行於世”.“建”,即指建寧府(武夷山當時隸屬建寧府);“旗”,指的是茶(古代新採茶芽狀似旗、,古人常以“旗”、“”指代茶葉),按照“五十年來盛行於世”推算,“大紅袍”在清初就已經名揚天下了.這段文字的發現填補了清朝“大紅袍”文字記載的空白,把“大紅袍”有據可考的歷史至少往前推了二百年.

  經過茶葉科學部門檢測,現存母樹大紅袍的樹齡在360年以上.360年前,正是明末清初.現在“大紅袍母樹”僅剩一處,不排除天遊、北斗等他處的已故“大紅袍”母樹的樹齡超過360年的可能.如果這個推斷成立,那“大紅袍”的歷史就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明代.

  近年來,隨着“大紅袍祖庭”——天心永樂禪寺佛教文化和寺院歷史的深入挖掘,為“狀元報恩説”、“大紅袍”始於明代增添了諸多佐證.1991年,天心永樂禪寺大雄寶殿重建時,工地挖出兩個明代的聖旨碑、一對石龍和三尊石雕佛像.從中可以斷定天心永樂禪寺受明代朝廷敕封.那麼,天心永樂禪寺為什麼受封呢?

     《明史·胡瀠傳》記載:

  惠帝之崩於火,或言遁去,諸舊臣多從者,帝疑之.五年,遣瀠頒御製諸書,並訪仙人張邋遢,遍行天下州郡鄉邑,隱察建文帝安在.瀠以故在外最久,至十四年乃還.所至,亦間以民隱聞.母喪乞歸,不許,擢禮部左侍郎.十七年復出,巡江浙、湖、湘諸府.二十一年還朝,馳謁帝於宣府.帝已就寢,聞瀠至,急起召入.瀠悉以所聞對,漏下四鼓乃出.先瀠未至,傳言建文帝蹈海去,帝分遣內臣鄭和數輩浮海下西洋,至是疑始釋.

  這段文字説的是:明成祖奪取侄子建文帝的皇位後,有人説建文帝流落海外了,有人説建文帝出家當了和尚.為了趕盡殺絕,免除後患,明成祖派禮部胡瀠(1375—1463)與宦官鄭和分別以尋訪張邋遢(張三丰) 與“下西洋”為幌子,在國內與海外排查建文帝的下落.同時,文中“遣瀠頒御製諸書”之句,其實是指明成祖為了掩人耳目,收買人心,懺悔惡業,廣泛“頒御製諸書”敕封寺院宮觀.受封的寺院宮觀大都冠以“永樂”字號,至今在全國許多省市仍有許多以“永樂”年號命名的寺院.天心永樂禪寺於此際受敕封,自在情理之中.

  上文雖然只交代了胡瀠“十七年(公元1419年)復出,巡江浙、湖、湘諸府”,並沒有明確説明他來過武夷山.但在《武夷山志》(清·董天工著)專門記載來過武夷山的歷代名賢的篇章《名賢下·遺補》中有“胡瀠,字源潔,武進人,明建文庚辰進士,官禮部尚書”的記載.説明胡瀠確實來過武夷山.《武夷山志》還收錄了他的《題畫武夷圖》、《望武夷,因文公精舍在此,不勝感慨》詩兩首.此外,在佛教古籍《瑞巖實錄·詩偈》(清釋元賢著)中有胡源潔的《夜宿天心》詩:

  雲浮山際掩禪院,月湧天心透客居.

  幽徑不寒林影下,紅袍味裏夜可無?

  這首詩描述了作者胡瀠夜宿天心寺,徹夜品飲“大紅袍”的情形.可見在當時,尚在明初的時候,天心寺的茶就已經冠上了“大紅袍”之名.這些事實與“狀元報恩説”幾乎吻合.

  聖旨是古代最高規格的文書,頒發給寺院的聖旨一般是敕封或表彰功德.聖旨碑,一般是作為門坊等建築的構件,或單在顯眼的地方,告訴人們這裏曾經受過皇帝的敕封或嘉獎.但天心永樂禪寺為什麼有兩個幾乎一樣的聖旨碑呢?另一個是否是“狀元報恩説”所指的朝廷對“大紅袍”的敕封呢?

  據天心永樂禪寺住持澤道法師説,“狀元報恩説”原記載於《天心寺志》,後來寺志失傳於戰火,便由天心永樂禪寺僧人口頭代代相傳下來.該寺院後來還受過光緒敕封,林則徐、陳寶琛等朝廷命官先後為其題額,可見天心永樂禪寺在歷史上曾經十分顯赫.可以想象,這樣顯赫的寺院肯定有自己的寺志.“狀元報恩説”和其他版本的傳説相比,更具有歷史性、文化性、邏輯性、書面性,可見其確實出自正規的文獻,而且口頭相傳的時間跨度不會太長.因為故事情節、時間、人物、事件與以上考證的史實相符,並無走樣.綜合“狀元報恩説”和上述考證結果,“大紅袍”是否受過敕封便不得而知了.

  至此,上百年來眾説紛紜的“大紅袍”的身世終於大白.

介紹武夷茶文化的歷史

  武夷山是中國著名的茶鄉,武夷茶在元代就曾作為貢品進獻朝廷。武夷山“大紅袍”製作技藝又被列入首批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這是目前國內茶葉類惟一獲此殊榮者。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介紹武夷茶文化的歷史,一起來看看。

  介紹武夷茶文化的歷史

  “我國何時開始飲茶,人人言殊,莫衷一是。唯大體上可謂開始於漢,而盛行於唐。唐以前飲茶,陸羽《茶經》卷下《六茶之飲》概為言之,謂:“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於魯周公,齊有晏嬰,漢有揚雄、司馬相如,吳有韋曜,晉有劉琨、張載、遠祖納、謝安、左思之徒,皆飲焉。”但多非史實。縱是史實,非加申述,亦不易明。《茶經》雲:神農《食經》“茶茗久服,有力悦志”(劉源長《茶史》卷一)。陸羽《茶經》以為飲茶起於神農氏,然《食經》為偽書,盡人皆知,不足為據。《爾雅》有“苦荼”之句,世以《爾雅》為周公時作品,謬以為飲茶自周公始,不知《爾雅》非作於周公。不足為飲茶起始之證。

  《晏子春秋·內篇雜下》謂“晏子相齊,衣十升之布,食脱粟之食,五卵、苔菜而已”,以為飲茶(即茗)始於春秋時代。然《晏子春秋》亦非齊晏嬰所作,根本難以成立。且萬蔚亭輯《困學紀聞集證》卷八下雲:“(槐按)今本《晏子春秋·內篇雜下》作三弋五卯苔菜,考《御覽》卷八百六十七引作茗茶,載入茗事中……”雖作茗,然既言茗茶,恐非茗飲之茗。故茗飲之事不見於經。世又以詩之“誰為茶苦”,為飲茶之證,不知此茶乃苦菜之荼,非“荼苦”之茶,不能張冠李戴。似此春秋戰國恐無飲茶之風,故《周禮·天官·家宰第一》言漿人供王之六飲,一曰水,二日漿,三曰醴,四曰涼,五曰醫,六曰酉。尚未見飲茶。......自漢以後,飲茶之記載,時有所聞,三國時吳孫皓每飲羣臣酒,率以七升為限,韋曜不過兩升,或為裁減,或賜茶茗以當酒(《三國志·吳志·韋曜傳》),以時茶茗,恐已為招待賓客之用,不然,宴會中,何以有茶? 晉張華嘗謂“飲真茶,令人少眠”(張華《博物志》),是晉亦有飲茶之風,所以茶茗之起,由來已久,宋裴漢《茶述》謂:“茶起於東晉,盛於今朝(宋朝)。”固誤。《洛陽伽藍記》謂飲茶始南朝梁武帝天監年間,尤誤。所謂飲茶之風,開始於漢魏則可,盛行於漢魏則不可,因南北朝時,此風尚未普遍,何論於漢魏,關此《茶史雜錄》引逸事兩則如下:

  齊王蕭初入魏,不食羊肉酥漿,常飯鮮魚羹,渴飲茗汁,京師士子,見蕭一飲一斗,號為漏卮,後與高祖會食羊肉酪粥,高祖怪問之,對日,羊是陸畜之宗,魚是水族之長,所好不同,並各稱珍……唯茗不中,與酪作奴,高祖大笑,因號茗飲為酪奴,他日彭成王掘獻謂蕭曰:“……卿明日顧我為卿設荼莒之餐(即魚)亦有酪奴。”

  蕭正德歸降時,元義欲為設茗,先問卿於水厄多少,正德不曉其意,答日:下官生於水鄉,立身以來,未遭陽侯之難,坐客大笑。

  由前之説,北朝後魏京師士子,見齊王蕭飲茶,引為怪異,號為漏卮;由後之説,尤養特欲為蕭正德備茶,則一為少見多怪,一非家常用品,最少足以證明其非普通用物,不然,亦非北朝鮮卑族用物,此時飲茶,恐限於某地,行於某階級,實非普及民眾,故只能謂為飲茶之開始時期。而飲茶風氣之興,始於唐代。唐代民眾喝茶成癖。東坡詩云:“周詩記苦荼,茗飲出這世。”乃以今之茶為荼。自唐以來,茶以清頭目,上下好之,庶民日飲數碗,確成風矣。(摘自黃現璠著《古書解讀初探》,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

  確實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飲茶的習慣是從中國傳過去的。所以,很多人認為飲茶就是中國人首創的,世界上其它地方的飲茶習慣、種植茶葉的習慣都是直接或間接地從中國傳過去的。

  (1)神農時期:唐·陸羽《茶經》:“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在中國的文化發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與農業、與植物相關的事物起源最終都歸結於神農氏。歸到這裏以後就再也不能向上推了。也正因為如此,神農才成為農之神。

  (2)西周時期:晉·常璩《華陽國志·巴志》:“周武王伐紂,實得巴蜀之師,茶蜜皆納貢之。”這一記載表明在周朝的武王伐紂時,巴國就已經以茶與其他珍貴產品納貢與周武王了。《華陽國志》中還記載,那時已經有了人工栽培的茶園。

  (3)秦漢時期:西漢。王褒《僮約》:“烹荼盡具”,“武陽買荼”,經考該荼即今茶。近年長沙馬王堆西漢墓中,發現陪葬清冊中有"?一笥"和“?一笥"竹簡文和木刻文,經查證"?"即"檟"的異體字,説明當時湖南飲茶頗廣。 我們現在還飲用着與很古老的祖先如姜太公相同的飲料,確實是很使人心潮澎湃的事情。能夠給我們很多的遐想。

  在古代史料中,茶的名稱很多,但“茶”則是正名,“茶”字在中唐之前一般都寫作“荼”字。“荼”字有一字多義的性質,表示茶葉,是其中一項。由於茶葉生產的發展,飲茶的普及程度越來越高,茶的文字的使用頻率也越來越高,因此,民間的書寫者,為了將茶的意義表達的更加清楚、直觀,於是,就把“荼”字減去一劃,成了現在我們看到的“茶”字。

  “茶”字從“荼”中簡化出來的萌芽,始發於漢代,古漢印中,有些“荼”字已減去一筆,成為“茶”字之形了。不僅字形,“茶”的讀音在西漢已經確立。如現在湖南省的茶陵,西漢時曾是劉欣的領地,俗稱“荼”王城,是當時長沙國13個屬縣之一,稱為“荼”陵縣。在《漢書·地理志》中,“荼” 陵的“荼”,顏師古注為: 音弋奢反,又音丈加反。這個反切注音,就是現在“茶”字的讀音。從這個現象看,“茶”字讀音的確立,要早於“茶”字字形的確立。

  中國地大物博,民族眾多,因而在語言和文字上也是異彩紛呈,對同一事物有多種稱呼,對同一稱呼又有多種寫法。

  在古代史料中,有關茶的名稱很多,到了中唐時,茶的音、形、義已趨於統一,後來,又因陸羽《茶經》的廣為流傳,“茶”的字形進一步得到確立,直至今天。

  在中國古代文獻中,很早便有關於食茶的記載,而且隨產地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稱。中國的茶早在西漢時便傳到國外,漢武帝時曾派使者出使印度支那半島,所帶的物品中除黃金、錦帛外,還有茶葉。南北朝時齊武帝永明年間,中國茶葉隨出口的絲綢、瓷器傳到了土耳其。唐順宗永貞元年,日本最澄禪師回國,將中國的茶籽帶回日本。爾後,茶葉從中國不斷傳往世界各地,使許多國家開始種茶,並且有了飲茶的習慣。

  但是也有人能夠找到證據指出,飲茶的習慣不僅僅是中國人發明的,在世界上的其它一些地方也是飲茶的發明地,例如印度、非洲。

  1823年,一個英國侵略軍的少校在印度發現了野生的大茶樹,從而有人開始認定茶的發源地在印度,至少是也在印度。中國當然也有野生大茶樹的記載,都集中在西南地區,記載中也包含了甘肅、湖南的個別地區。茶樹是一種很古老的雙子葉植物,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

  在國內,也有關於茶樹的最早原產地的爭論,有好幾種説法。不少人認為在雲南,有一學者在認真研究考證以後斷言,雲南的西雙版納是茶樹的原產地。人工栽培茶樹的最早文字記載始於西漢的蒙山茶。這在《四川通志》中有記載。

  武夷茶文化的茶藝程序

  焚香靜氣葉嘉酬賓

  活煮山泉孟臣沐霖

  烏龍入宮懸壺高衝

  春風拂面重洗仙顏

  若琛出浴遊山玩水

  關公巡城韓信點兵

  三龍護鼎鑑賞三色

  喜聞幽香領略巖韻

  游龍戲水盡杯謝茶。

 

八張圖將武夷巖茶説清楚

武夷巖茶屬於半發酵的烏龍茶,產於福建武夷山一帶,是具有巖韻品質特徵的烏龍茶。大紅袍屬於武夷巖茶一個品類。

一、什麼是武夷巖茶

國標定義:武夷巖茶,產於武夷山市風景區範圍,由當地傳統樹種(包括水仙、肉桂、武夷菜茶、矮腳烏龍等。),經過武夷巖茶加工工藝製作而成。

二、武夷巖茶的產地範圍

按國標來講,巖茶產地範圍包括東至崇陽溪,南至南星公路,西至高星公路,北至黃柏溪的景區範圍。

按流行的山場觀點,武夷巖茶依生態條件分為正巖茶、半巖茶和洲茶,外山茶。其中正巖區號稱巖巖有茶,其中三坑兩澗最為著名,其餘坑澗也是各有特點。

三坑兩澗。三坑:牛欄坑、慧苑坑、倒水坑。兩澗:悟源澗、流香澗。

三、武夷巖茶生長環境

四、那些年我們喝過的巖茶

武夷巖茶不是一種,是一大類茶,家族龐大。根據林馥泉1943年的調查,僅“慧苑巖”茶樹品種有280種。

1、拼配大類

①.(商品)大紅袍: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陳德華研製出了商品大紅袍。它主要由純種大紅袍等武夷巖茶中質量優異者拼配而成。

②水仙系列:外形,條索壯結;滋味,濃爽鮮鋭;葉底,嫩軟亮。

③肉桂系列:色澤,油潤、砂綠明;湯色,金黃清澈明亮;葉底肥厚軟亮。

2、名叢系列

名叢指自然質量優異,具獨特風格的茶樹單叢,是從大量“菜茶”品種中經過長期選育而成。現有武夷巖茶中著名的四大名叢是(純種)大紅袍,水金龜,白雞冠,鐵羅漢。

3、奇種:由當地的菜茶品種採製而成。

五、武夷巖茶的工藝

傳統武夷巖茶工藝,大致分為:曬青→(涼青、搖青)→殺青→揉捻→烘乾(初烘、攤涼、復烘)→毛茶(撿剔)。

六、巖茶品飲

備器—温壺—投茶—沖水—出湯—分杯

七、巖茶品鑑

八、漲姿勢

武夷山茶的詳細資料

您慢慢看吧! 武夷巖茶在我國茶葉發展史上,譜寫了十分重要和光輝的一頁。武夷茶在南北朝時(公元479年),就以“晚甘侯”(茶名)著稱於世,唐代成為士大夫上層貴族饋贈佳品,宋元兩代入貢朝廷,盛極一時。元大德六年(公元1302年),就於九曲溪畔設置御茶園。明代罷造龍團,改蒸青團茶為炒青散茶,隨後又改制三紅七綠的烏龍茶,即現在所稱之巖茶。因而,武夷巖茶始於明朝,盛於清代,十七世紀遠銷西歐,蜚聲四海。

武夷山有茶可能在唐朝時期或者更早,但武夷茶是繼北苑茶而發展起來的。元朝大德六年1302年,在武夷四曲處設置了“御茶園”,龍團貢茶。直到明初,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罷造龍團改制散茶。明朝的武夷茶已代替了北苑茶,改變了加工工藝,成為品質優異的散茶,譽滿天下。所以,元朝以後的福建貢茶以武夷茶為最多,約佔全國貢額的四分之一。五口通商後,武夷茶大量出口,促進了武夷茶的快速發展。武夷山位於福建與江西相鄰的邊界,產茶歷史悠久,自蔡襄以後,山中所產的茶葉除寺僧供獻遊客外,主要作為貢品。元末明初罷貢之後仍為世人所重,爭先恐後地購銷於國內外市場,成為世界聞名的茶葉。約在十六七世紀,英國、荷蘭等歐洲國家的貴族階層,已把飲用武夷茶作為集會宴客的一種高尚禮節,事後逐漸推廣到各階層的人們中去。茶葉成為歐美各國普遍的飲料之一,從而使我國茶葉外銷不斷增長。18世紀中期,就有學者把武夷茶定名為武夷變種Var.bohea,從此,武夷茶譽滿全球,自那以後,西歐人還把茶稱為“武夷”,併成為習俗。

北宋太平興國初年,朝廷特置龍鳳模印,遣使到建州,監造團茶以別一般的庶飲,龍團鳳餅從此誕生。當然也包括產於碧水丹山的武夷奇茗。由於當時崇安尚未建縣,而建州的州治建安縣已為人們所熟知,所以龍鳳團茶也稱為北苑茶。北宋淳化五年(公元994年),崇安縣正式建縣,武夷山逐步走向興盛,文人墨客,達官顯宦,釋家羽士紛至沓來,名聲日高,武夷漸脱“北苑”之統稱而獨步傲立於茶壇,加之詩人的吟詠,武夷巖茶的名氣大盛。《崇安縣新志》載:“宋時范仲淹、歐陽修、梅聖俞、蘇軾、蔡襄、丁謂、劑子翬、朱熹等從而張之,武夷茶遂馳名天下。”蘇軾在詠茶詩中寫道:“君不見武夷溪邊粟粒芽,前丁後蔡相籠加。爭新買寵各出意,今年鬥品充官茶……”由此説明武夷巖茶已經脱穎而出,崛起於巖壑之間,為名家所津津樂道,並開始步入皇家宮室,享譽於朝廷。與此同時,武夷名叢如鐵羅漢、墜柳條也開始形成。清朝學者郭伯蒼在《閩產錄異》中曾記述:清時山中仍有這兩種名叢,皆為宋朝留存下來的茶樹,“各僅有一棵,年產少許,為無價寶。”

宋朝南渡以後,來武夷山遊覽、講學、隱居者日增,武夷山極為興盛。儒家羽士、文人墨客,薈萃山中,鬥茶品茗,以茶論文,以文論道,極一時之盛,茶事因之興旺。著名詩人陸游到此贊曰:“建溪官茶天下絕”。(按,建溪起源於武夷山,流經崇安、建陽至建甌。建溪泛指該三縣。)從這詩裏,足證武夷茶新軍突起,已與北苑茶同負盛名。朱熹在隱屏峯下構築精舍,著書立説,授經講學,聚友品茗,可謂是山中大隱者,頗具雅興,他利用九曲溪上的一塊有罅隙的天然石頭當做茶灶,以倡導茶事,並詠詩曰:“仙翁遺石灶,宛在水。飲罷方舟去,茶煙裊細香。”傳説隱屏峯下,舊有朱熹手植茶一株,因山僧不堪縣官銖求,潛以沸湯澆之遂枯的故事。有清人詩句為證:“縣官不解修祠祀,但索文公手植茶。”朱熹在寓居武夷山之時,還親自攜簍去茶園採茶,以此為樂事,並以《茶阪》為題賦詩曰:“攜籯北嶺西,採擷供茗飲。一啜夜心寒,跏趺謝衾影。”八仙之一的呂洞賓的遊武夷詩也詠及武夷茶:“所將白石與青精,漫燃龍竹閒烹煮。武夷之山秀且高,參元堪把死生逃。”(見《武夷山志》22卷)青精指武夷茶,這位雲遊道士對武夷山水、茶葉注滿情感。“兩腋清風起,我欲上蓬萊”,這是武夷著名道士白玉蟾的《水調歌頭·詠茶》中詞句,茶如靈丹,清人脾胃。

近年,武夷山市志辦方留章先生,收到來自蜀省萬源縣友人惠寄的信札、資料等,言及於1988年在該縣石窩鄉古社坪村,發現一方完整的石刻,記載着北宋元符二年(公元1099年)王雅父子從福建武夷山移植茶苗於本地種植的始未。碑雲“……時在元符二載,月應夾鍾,當萬卉萌芽之盛,陽和煦氣已發。前氏府君王雅與令男王敏,得建溪綠茗,於此種植……”。此碑中雖寫的是“建溪綠茗”,但在此的前幾十年,范仲淹詩已經説明“溪邊之茶”乃“武夷仙人從古栽”,因此説其是武夷之茶,並不牽強。可見,由於武夷茶在當時享譽極高,名聲遠播,身價不凡,為國人迢迢而求之品。其青出於藍,返回巴蜀,榮歸故里,理所當然。

武夷巖茶的種類介紹

武夷巖茶的種類介紹

  武夷巖茶是中國傳統名茶,是具有巖韻(巖骨花香)品質特徵的烏龍茶。產於福建閩北“秀甲東南”的武夷山一帶,茶樹生長在巖縫之中。武夷巖茶具有綠茶之清香,紅茶之甘醇,是中國烏龍茶中之極品。武夷巖茶屬半發酵的青茶,製作方法介於綠茶與紅茶之間。最著名的武夷巖茶是大紅袍茶。

  武夷巖茶的種類分類

  產於武夷山的烏龍茶,通稱為武夷巖茶。根據國家標準分類,武夷巖茶可分為:大紅袍、水仙、肉桂、名樅、奇種等五大系列。

  1、武夷巖茶大紅袍系列

  武夷巖茶大紅袍系列茶品,根據茶青產地不同,分為:正巖、半巖和洲茶。大紅袍武夷巖茶是烏龍茶中的代表茶,只有武夷山獨有。

  2、武夷巖茶水仙系列

  武夷水仙茶是武夷巖茶中的望族名茶,傳聞發現於祝仙洞下,而得名。武夷水仙系列茶品有淡淡的蘭花香氣,滋味濃醇。

  3、武夷巖茶肉桂系列

  武夷肉桂是以肉桂樹品種的茶樹來命名的`名茶,其系列茶品桂皮香明顯,香氣辛鋭持久,久泡猶存,入口醇厚鮮爽,回甘甜潤。

  4、武夷巖茶名樅系列

  名樅系列武夷巖茶,選取獨特風格的茶樹單樅製成,其成品茶獨具巖韻。武夷巖茶有四大名樅:鐵羅漢、水金龜、白雞冠和半天腰。大紅袍始前也是武夷山四大名樅之一,後才成為單獨品種。

  5、武夷巖茶奇種系列

  武夷巖茶奇種系列茶品,由當地的菜茶品種採製而成。這一系列的茶葉有天然的花香,細而含蓄;滋味醇厚鮮爽,候韻明顯。

相關文章:

1. 武夷巖茶傳統制作工藝介紹

2. 武夷巖茶肉桂有哪些保健功效

3. 武夷巖水仙茶是屬於什麼茶

4. 武夷巖茶肉桂的功效

5. 茶中之王武夷大紅袍的故事

6. 武夷山大紅袍等級如何分

7. 武夷山大紅袍的傳説

8. 喝武夷巖茶注意這五點

;

談到武夷巖茶你知道什麼?

武夷巖茶在中國的茶市場上地位是不可低估的,受到了很多人的青睞。每當人們提到武夷山時,總是會不自然的聊到武夷巖茶,這可以説是武夷山的一大標籤了,因為武夷山獨特的地理環境和茶農的工藝技術使得武夷巖茶的名氣越來越大。 

1、巖茶湯色越紅越好嗎?

因為巖茶的工藝是非常複雜的,即使是同一個師傅,做的每一批茶都不可能是一模一樣的。師傅在製作的過程中會因為不同茶的本質而靈活變換製作工藝。所以同一種茶會有等級之分,口感也會有所不同。一般情況下只要巖茶存放時間過長陳化或者火過重都會導致茶湯顏色偏紅,所以並不是茶湯越紅越好。

2、武夷巖茶只有大紅袍嗎?

其實武夷巖茶不是隻有大紅袍這一個品種,只能説大紅袍是武夷巖茶的當家品種,因為大紅袍名氣非常大,所以很多人將武夷巖茶統稱為大紅袍,很多對武夷巖茶不熟悉的朋友都認為只有大紅袍。其實不然,武夷巖茶還有肉桂,水仙等一系列茶,現在記錄在冊的巖茶品種,就達千餘種!

3、市面上的大紅袍是第幾代?

很多朋友在購買大紅袍時都會問這樣的問題,這款大紅袍是母樹上的嗎?其實母樹只有六顆,而且保護的都非常好。所以基本上現在所有出售的大紅袍肯定都是其後代,但質量如何則不能一味追求第幾代,應該是結合生長環境,天氣,及傳統的工藝,三者缺一不可。所以我認為我們沒必要去刻意追求是第幾代,茶無上品,適口為珍。我們應該問問自己的內心,到底那款才是真正適合自己的,根據自己的口感來購買。

4、炭火香味與花香味有什麼不同嗎?

這兩者在製作工藝上基本相同,只是炭火香的焙火會更重些,時間長些,香氣內斂馥郁,講求茶湯醇厚、甘活。花香味的茶是在做青過程中茶葉發酵較輕,烘焙時間較短温度較低。香氣清新,滋味甘爽,能將鮮葉的原味帶出來。但兩種茶都發醇在40%-60%之間,不傷胃。花香味的比較重視花香的純、香及水的柔滑。而炭香的則更注重水的回甘、生津、醇香。

武夷茶文化的發展歷史

武夷茶 文化 歷史悠久、底藴厚重,它的發展與武夷山的儒、釋、道三教文化有着不解的生命情緣。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武夷茶文化的發展歷史,一起來看看。

武夷茶文化的發展歷史

  武夷山是一座千古文化名山。它以博大的胸襟和非凡的氣度,同時接納了儒、釋、道三大教派,形成了三教同山、三花並蒂的獨特文化構築,展示了武夷山巨大的兼容性和厚重的生命內藴。武夷茶文化的產生、發展和繁榮,正是在這一大背景下贏得了全面的舒展。三教 飲茶 論道,感悟人生,共贊武夷茶,把各自的教派宗旨融進茶道的精神,為武夷茶文化的發展注入了一泓生命的清泉,也打開了一扇精神世界的窗口。

  武夷山的儒教理學鼎盛於南宋,最着名的代表人物當推朱熹,儒家們倡導的人生處世原則就是“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從某種意義上説,朱子理學這一思想體系正是源於武夷茶道的真傳。因為,朱熹在武夷山生活、講學、着書、立説達半個世紀之久。他吸納了武夷茶道所倡導的修身養性的生命理念,與理學思想形成了精神層面的高度融合與統一。無論是朱熹親手植茶的生動 故事 ,還是朱熹吟詠武夷茶的眾多詩文,抑或是朱熹品茗論道的靈感火花及茶事逸聞,均都透出了濃濃的文化色澤,鋪展出武夷茶獨具的神奇魅力。

  朱熹的《詠武夷茶》:“武夷高處是蓬萊,採取靈芽於自栽。地僻芬菲鎮長在,谷寒蜂蝶未全來。紅裳似欲留人醉,錦幛何妨為客開。咀罷醒心何處所,近山重疊翠成堆”。這是一幅何等寧靜且充滿濃郁生活氣息的採茶景象!透過這和美閒淡的畫面,我們可以看到朱熹心靈深處的淡定從容,感悟到朱熹精神世界的情感意藴。這就是朱熹與武夷茶的一種心靈默契和情感溝通。

  武夷禪茶也是武夷茶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自唐代以來,武夷山的寺廟遍佈山中,清越的梵音禪語與“六六三三疑道語”遙相呼應。“千萬峯中梵室開”是武夷山籍的北宋着名詞人柳永形容武夷山佛教鼎盛的詩句,形象地反映了唐宋時武夷山佛教香火旺盛、寺廟林立的景象。武夷僧人遠離塵世、歸隱山中,他們在這得天獨厚的環境中,伴着晨鐘暮鼓與繚繞的香火,把修身養性作為生命的最高境界來推崇。種茶、製茶和品茶已成為他們修行的一個重要載體,許許多多的頓悟都是在這茶事活動和品茗意藴中獲取靈魂的啟迪。武夷山的名僧翁藻光對武夷茶也是情有獨鍾,曾寫下許多讚美和感悟武夷茶的着名詩文。“扣冰沐浴,以冰烹茗”幾乎成了他人生的經 典故 事。他在荊棘荒蠻中坐禪靜悟“吃茶去”的佛理,最終獲取了“茶禪一味”的真諦。在武夷佛教的歷史上,幾乎沒有不與武夷茶結緣的寺廟,寺廟周遭的茶園幾乎與寺廟一樣悠久。這根源就在於武夷佛教所推崇的宗旨,與武夷茶的“藴和寓靜”的稟性有着異曲同工之妙,許多僧人就是通過品飲武夷茶,才悟出生命的真諦和世間萬象的玄機,最終修成正果,實現生命意藴的飛躍。

  武夷山道教與武夷茶也有着割捨不斷的生命情緣。武夷山的道教可追溯到漢武帝封禪武夷君這一歷史時期,以“清心寡慾為修道之本,以為一念無生即自由,心頭無物即仙佛”為修身宗旨,推崇的是天人合 一、羽化成仙的生命理念。其所藴含和營造的恬淡靜美的高遠意境,正好吻合了武夷道教所倡導的人與自然和諧靜美的思想意念,那“心靜則神安,神安則百病不生”的修道意念,正是從品飲武夷茶的意境中派生而出的。

  武夷山道教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白玉蟾。他在武夷山大王峯麓的止止庵修行多年,留下大量的詩文着作。其中不少是描寫讚美武夷茶的。他把對武夷茶的理解和感悟,深深地溶進了自己的血脈裏,便融會貫通地嫁接到道教的教義中去,形成了自己獨具的生命悟性。

  武夷山三大教派能夠友好相處、共求發展,形成三花並蒂的繁榮局面,其一要歸功於這座千古文化名山的博襟,其二要得益於武夷茶的鏈接。因為武夷茶“藴和寓靜”的稟性,與三教文化所推崇的宗旨完全達成心靈的共鳴,三大教派正是通過品飲武夷茶,讓靈魂在博大的意境中得以清洗過濾,最終贏得生命的昇華。所以説正是三大教派的鼎力推崇和讚美,武夷茶的發展才有了文化的底藴,才有了生命的光芒。

  佛教與武夷茶文化的關係

  茶與佛,因緣深長。茶最初為僧人提供了無可替代的飲料,而僧人促進了茶葉生產的發展和製茶技術的進步。向以“佛宗道源”著稱的武夷山,歷史悠久,儒釋道三教鼎盛,歷史文化沉積濃重。“天下名山僧佔遍,自古高僧愛鬥茶”。佛門寺廟的茶事活動,對提高茗飲技法,傳播茗飲習俗,都與茶文化結下不解之緣。

  “吳晉之際,佛教從中原傳入閩中,於是佛寺相繼興建。建州山水奇秀,巖壑幽勝,士人多創佛剎、落落相望”建州所領十一縣,到處有佛寺。此時,武夷山“寺觀廟宇僧人相繼種茶”。大凡是山巒起伏,翠峯疊嶂,佳木葱蘢,雲海縹緲的名山,差不多名山古剎都產茶。史稱“茶興於唐,盛於宋朝”唐朝茶葉的興盛,是在佛教特別是禪宗發展的基礎上興盛起來的。唐代武德六年(618年)就有僧人在武夷山雲窩創建石堂寺。從伏虎巖入司馬泉,四周石壁凌霄,中夷廠地十畝,產茶精良,因得名“茶洞”。武夷三十六峯,九十九巖,峯峯有寺,巖巖皆茶,建州是山皆有寺,是寺多產茶,無茶不成禪寺。

  “茶之為物,擅甌閩之秀,鐘山川之靈稟”和“茶味至寒,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佛教禪宗大興之後,它的教義與茶道精神相契合,又由於名茶多產自名山名水。自古來僧人多愛茶,嗜茶並以茶為修身靜慮之侶。為了滿足僧眾的日常飲用和待客之需,佛剎寺僧利用立足地的優越自然條件,寺廟多有自己的茶園,使佛門茶事大興。自唐朝以降,茶事一直成為佛教寺院中舉辦佛事的一個重要部分。僧人以茶貢佛祖(奠茶)、以茶敬施主(佛茶)以茶助禪(禪茶),以茶社交(茶宴),以及供僧眾日常飲用(普茶)。寺院內外也大量種茶、焙茶和研究種茶技術。古代許多名茶,如蒙頂石花茶、盧山雲霧茶、普陀白巖茶,峨嵋峨蕊茶、福州方山寺方山茶、建安能仁寺石巖白茶,都出於僧人手植。武夷造茶自古以“僧家所制者最為得法”。其茶質優佳,在全國同類茶品中,實屬上乘。

  唐代開元中(713-739年)泰山靈巖寺有降魔大師,大興禪教、學禪務於不寂,又不夕食,唯許飲茶,人自懷挾,到處煎煮,以此轉相仿效,遂成風俗。元和年間(806-820年)孫樵《送茶與焦刑部書》中的“碧水丹山”乃武夷專稱。“晚甘侯”即當時武夷山寺廟茶的雅號,通過地方官吏向朝廷官宦作“遣侍齋閣”之禮品,使寺廟茶走出深山寺廟到了皇宮官第。唐代建州佛寺確實很多,而且是佛教禪宗最發達的地方,素有“佛國僧多”之稱的建安北苑,南唐時便是佛教勝地,武夷寺廟茶是名冠天下的龍鳳茶的原料,多出自僧家,有詩云:“鳳團山上至,一飲可忘年”。

  五代閩國,福建“佛教獨盛於其時”。凡寺廟都有“奠茶”或“供佛茶”。《禪林象器箋》“凡禪林以奠茶、奠湯為恆例”。唐代僧人不僅以茶供佛,還以茶參禪,以茶釋經,以茶招待施主香客及以茶應酬文人,辦茶會,設茶宴,行茶禮,寫茶詩,甚至著茶書。提出佛理與茶德的主張,在寺廟中親身種茶,精心研究製茶技術,從而大大豐富了唐宋時代的武夷茶文化。

  扣冰古佛、釋名藻光。武夷山吳屯人。少年出家,夏則衣楮,冬則扣冰沐浴,以冰烹茗,於荊棘荒蠻中坐禪靜悟“吃茶去”佛理,深得茶禪一味”的真諦。瑞巖禪寺廟前有聯文雲:“冰壺影,靜澄懷,剎那靈山映瑞巖”。他的行狀載入佛典《五燈會元》。後唐天成三年(928年)閩王延鈞聘至福州,“敬事以王師”。在為王者講經時,建議在武夷造茶為國用與助禪,由於“王者之師”的策動下,閩國朝廷於龍啟中(933年)創建北苑茶焙,發展了建州的茶葉生產。

  德宗興元元年(784年)福建長樂籍禪師百丈懷海,整頓和建立新的禪宗戒律,鼓勵僧徒坐禪飲茶。在《百丈清規》中提出:出家人在修道同時,必須參加農業生產,自食其力。“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農禪並重”的作風。明確地把禪門飲茶的制度作了詳細規定,成為寺廟日常修行不可少的部分,進一步説明茶和佛教的密切關係。所以,在南方許多寺廟,特別是武夷山出現了廟廟種茶,無僧不茶的嗜茶風尚。唐代劉禹錫《西山蘭若試茶歌》雲“山僧後檐茶數叢,春來映竹抽新茸。宛然為客振衣起,自傍芳叢摘鷹爪。斯須炒成滿室香,便酌沏下金沙水”。寺廟的寺前廟後,院中牆外,往往都種之以茶、自種、自制、自飲。

  僧人為什麼選擇茶作為生活必備的飲料,並將之升為一種品行道德的部分。唐宋之際,建州茶葉處於發展時期,特別是寺廟中僧人,實行戒酒,提倡飲茶。僧人坐禪修行,息心靜坐,專注一境,從而開發智慧,體悟大道。僧侶認為“品茶如參禪”,將建州茶道轉化為禪道。茶聖陸羽《茶經》中指出:茶味至寒,最宜精行儉德之人。在佛教中普遍認為茶具有三德:一是坐神徹夜不眠,茶可提神益思;二是滿腹時能助消化,輕神氣;三是“不發”,即能抑制。所以飲茶是符合佛教的道德觀念,因此,茶自然受到佛教僧侶的青睞。

  佛教修行的內容,不外乎戒、定、慧三種。戒是修行首要律條,佛戒要求僧侶酒肉,予以戒除。要遵守不飲酒、非時不食(過午不食),戒葷吃素,以達到清與潔的本性。定與慧,簡單説來就是要僧人坐禪修行,息心靜坐、專注一境,從而開發智慧,體悟大道,以達到身心“輕安”,觀照“明淨”的心態。坐禪是要做到“跏趺而坐,頭正背直,不動不搖,不委不倚”。更不能昏沉入夢或臨牀睡眠,這樣長時間坐禪後,勢必產生疲勞、睏倦,此時需要清心提神。因此,茶具有提神益思,生津止渴藥理功能以及本身所含的豐富營養物質,對於坐禪修行進入“靜定”,纚發精神,敏於悟道。同時,茶湯清淡潔淨,即不違反佛門戒律,而且符合佛教寂靜淡泊的人生態度,茶便成了佛教僧侶必需品,而又符合佛教教義,佛教精神與茶性本質的內在共鳴,是茶與佛結緣的必然,形成了“茶佛一味”或“茶禪一味”的基礎。

  武夷山佛教禪宗僧侶,對茶甚為講究。寺中置有專門的“茶堂”或“茶寮”,即住持行禮之處,也叫方丈。方丈是供寺僧討論佛法義禮,招待施主,接待文人品飲香茗的地方。在寺廟演説佛法、皈戒的佛殿和法堂中,都設有鍾、鼓,常常鐘鼓長鳴。廟中一般有左鍾右鼓,如果增設“茶鼓”,應在西北角,一種用木頭雕成魚狀,體內鑿空,擊敲有聲的木鼓,是召集僧人飲“普茶”之用。詩人林逋詩云:“春煙寺院敲茶鼓,夕照樓台卓酒旗”。茶鼓是佛教崇尚茶葉的一種信據。

  武夷禪寺儀規:殿主晨起必須在佛祖前“奠茶”即敬供茶湯,僧侶每日早起盥洗之後,先飲茶再禮佛,然後坐香習禪。習禪分為六個階段,每一階段一支香畢開靜,僧人要飲茶以提神益思,寺廟監值都要“打茶”,行茶四五匝,藉以清心提神,古代早已成為寺院的定規。明代詩僧陸容詩云:“江南風致説僧家,石上清泉竹裏茶。法藏名僧知更好,香煙茶葷滿袈裟”。詩人把僧侶愛飲茶描寫得淋漓盡致。寺院儀規中還有“茶湯”一項。每當新任住持晉山升座時,有特定的點茶,點湯禮節。有的寺廟在佛的聖誕日盛典,專人以湯沐浴佛身叫“洗佛茶”,供香客取飲,祈求消災延年。較大的寺院的茶湯開筵,俗稱茶會,也有謂之“茶宴”。這種茶湯會的舉辦,到後來範圍更廣泛,既有寺廟用以招待施主與香客,也有檀越信眾用來與眾僧結緣。正是這種情況,寺院在茶湯會中舉行茶禮、湯禮,以及每逢佛祖忌日獻茶湯時,都要嗚“鍾茶鼓”集眾,以示佛法的莊嚴。寺廟多設在峻嶺之頂,沿山路設有茶亭供飲茶歇息。寺廟眾僧中有“種茶僧”、“製茶僧”,專司茶眾管理和製茶,廟內設有“茶頭,專門負責燒湯烹茶,門前配有“施茶僧”,為施主、香客、遊人惠施茶水等。

  由於茶被佛教界視為“神物”,飲茶之風傳遍大小寺廟,種茶、製茶成為僧侶一業。武夷山茶自問世以來,從藥用、禪飲、品茗:茶宴、鬥茶推向社會。佛教對促進茶業的發展,茶葉的傳播也起了一定的作用,所以自古以來茶與佛的因緣深長,就有“茶禪一味”與“茶佛一味”的説法。

  茶文化的飲用 方法

  新茶並非越新越好,喝法不當易傷腸胃,由於新茶剛採摘回來,存放時間短,含有較多的未經氧化的多酚類、醛類及醇類等物質,這些物質對健康人羣並沒有多少影響,但對胃腸功能差,

  尤其本身就有慢性胃腸道炎症的病人來説,這些物質就會刺激胃腸黏膜,原本胃腸功能較差的人更容易誘發胃病。因此新茶不宜多喝,存放不足半個月的新茶更不要喝。

TAG標籤:#武夷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