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知科普>綜合知識>真正聰明的人,在這2個方面從來不急,所以做...

真正聰明的人,在這2個方面從來不急,所以做...

知科普 人氣:1.8W

這段時間,因為疫情的影響,妻子沒有工作,當然也就沒有收入了,全家的生活重擔都壓在我一個人身上,我是搞自媒體寫作的,因為壓力比較大,我每天超負荷運轉,一天要寫多篇稿子,但是正因為這樣,我的稿子通過率很低,自然收入也就降低了。

真正聰明的人,在這2個方面從來不急,所以做...

我很焦急,就在前一天的深夜裏,打電話聯繫了一位朋友,嘰裏呱啦説了一大堆,他笑呵呵地説:你説得這麼快,我一句也沒聽懂,有話慢慢説,有事慢慢做唄。然後説了許多安撫我的話,待我情緒緩解一下,我仔細想了一下,只覺得朋友説的這一句話,真是至理名言啊。

是啊,生活中有許多令我們猝不及防的事發生,比如這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打亂了我們原來的生活節奏,讓我們有許多焦慮和恐慌,可是我們如果不調整狀態,那麼就不能適應這種情況。

比如這次疫情帶給我的們的焦慮和急躁,就是首當其中要解決的情緒問題,如果我們被這種負面情緒綁架了,那麼我們就只會是忙中出錯、亂中出亂。那麼該如何面對呢?解決方法就是朋友説的那一句話。

第一,  有話慢慢説

如果我們生活中,遇到一個心直口快的成年人,那麼將是一個災難,他們説話從來不過腦子,為啥呢?因為急躁嘛,他們説話往往很快,有時不該説的也説出去了,有時説話還被人取笑,當然了,大多數把人得罪了,還不知道。所以這樣的人,是一個愚蠢的人,只會亂事。

從前,我們村子裏有一個口快的人,家裏辦喜事,邀請了各位鄉鄰,還有一位鄉里的幹部來,等大家快開席的時候,這位鄉幹部可能很忙,還沒有來入席,這時,他老婆説:菜都做好了,快開席了吧?

這位口快的人,不假思索的説:菜都做好了,這該來的還不來。

一位年齡比較大的人説:你這麼説,那我是不該來的來了喲。説完拂袖而去,大家面面相覷。

這個人更急了,又脱口一句:唉,這是咋回事啊,不該走的倒走了。

這時,大家一聽這話,心裏更不是滋味,於是説:那我們是該走的人了。説完,大家全都走了。

你瞧,這個人就是説話不過腦子,口直心快,説話太急躁了,把大家都得罪了,結果宴席也沒辦好,還成了大家的笑柄。

説話是思想活動的表現,你心裏怎麼想的,會通過語言表達出來,如果你説話太過急躁,那麼只能説明你內心很慌亂,大家都知道,一個人在慌亂的時候,是最容易出錯的時候,所以聰明的人不會在慌亂的時候,做出決定。

而一個人明知道自己很慌亂,當別人跟他們説話互動時,聰明人會調整呼吸,儘量讓自己沉靜下來,然後感知自己的念頭,當覺得可以説時,才沉穩的説出心中要説的話,這種對話會讓對方感到安定踏實,從而給人一種安全成熟的感覺。

當控制了自己語速,調整了情緒,很好地表達了語義語氣,那麼他內心的慌亂會一點點消失,從而逐漸控制住自身,恢復到一個正常的水平。這就是有話慢慢説的真實作用。

第二,  有事慢慢做

當手頭有一項緊急的事要做時,我們會立馬調動全身能量,專心致志的去做事,這個時候,我們做事的速度會比平時快得多,但是這種快並非是好事,有可能讓我們忙中出錯。

還記得我們高考時的情況嗎?考數學時,剛開始題容易,做得很順利,可是題太多了,又遇到一個比較難的題,一時就卡住了,這時我們就慌亂起來,會不停地看考場上的大鐘表,當時間一點點過去了,而那個難題還沒有解開,我們的大腦一片空白,於是更緊張了,越是這樣越容易出錯,有好幾道題,在最後的時間裏,是糊塗做的,於是我們得出結論,這次高考,數學沒考好。

如果我們考試時,靈活運用,那個難題放在最後,我們也不會這麼急躁和焦慮,對,就是這兩種情緒讓我們不自覺的陷入進去,我們哪怕抽出一分鐘,調整呼吸,讓自己迴歸平靜,那麼,我們的應激水平就回到正常的水平,不至於連會做的題也出錯。

有事慢慢做的真正作用,是讓我們能全然的把控自己,不讓自己受到外界的不良影響,當有事情讓我們急躁時,不會受其牽絆,從而影響我們的工作效率,當我們能夠按照自己的節奏,來做事時,那麼我們就掌握了主動權。而慢慢做事,就是讓我們主動的最有效法寶。

認真思索朋友的話後,我調整了心態,以不求成功,只求努力的心態來工作,相反我們的內心平靜踏實了許多,我感覺重新找回了自己,渾身又充滿了戰鬥力,這才是我想要的結果。

TAG標籤:#從來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