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知科普>綜合知識>臉譜的讀後感怎麼寫

臉譜的讀後感怎麼寫

知科普 人氣:1.36W
1.京劇臉譜觀後感,急

京劇可是戲曲中的一種,也是中國的“國粹”。

臉譜的讀後感怎麼寫

京劇表演當然也少不了臉譜,而臉譜也有很多名堂,它的角色分為“生、旦、淨、醜”四種。並且每種顏色可代表人物不同的性格,而今天,我們便過了把“臉譜癮”。

首先,老師出示了一組可愛的卡通臉譜,我的目光急切的搜索着,忽然,目光落定在一個鬼神臉譜上,我心想:“好,就做這個。”於是,我拿出鉛筆,畫好那個臉譜大致的形狀和五官,接着,我又用黑筆鈎線,最後,我塗上顏色,一個臉譜大致完成。

而綁橡皮筋卻是最難的一步,因為一根橡皮筋根本不夠,於是,我拿出三根橡皮筋,可任憑我怎樣“五花綁”,也無法將橡皮筋幫在一起。這可使我犯了難。

這時,我的目光落定在雙面膠上,轉念一想:對呀!我可以用雙面膠粘貼。我一試,果真成功了。

OK,鬼神臉譜完成了。臉譜秀開始了。

首先上場的是張展。他演的角色是包公,只見他的臉譜滿臉通紅,瞪着一對大眼睛,還張大嘴巴,彷彿在吶喊,又好似在判案。

他這種秉公辦事的形象令我們萬分敬佩。只見他伸出一隻手,大喊着:“升——堂——”而我們也應聲道:“威——武——”隨後便是一陣鬨笑,也使我們身臨其境,來到判案的現場。

接着,老師點了我的名字,這真是令我意想不到。我戴上面具,只聽老師説我滿臉金黃,吊着獠牙,顯得十分殘暴,展現出凶神惡煞的形象。

隨後我張牙舞爪,嘴裏也發出恐怖的聲音,好像是真的似的。周仁罡和樓明霞也展示了各自的臉譜形象。

周仁罡扮演的是家喻户曉的孫悟空,他做了一個“招牌動作”——“撓頭皮”。體現了孫悟空的頑皮。

而樓明霞扮演的是穆桂英,這可真是栩栩如生,使我們彷彿看到了穆桂的英勇與英姿颯爽。這堂課不僅鍛鍊了我們的動手能力,更使我進一步瞭解京劇,真是受益無窮。

2.《花臉》讀後感200

《花臉》一文就是圍繞作者馮驥才小時候過年買花臉寫的。

回到家,大人們誇他買了個很威風的花臉和帥氣的大刀。作者聽了心裏美滋滋的,並認真學下京劇中的自我介紹。

他對寶貝愛不釋手,睡覺也捨不得放下。每到有客人來,便會出來表演。

但在一次表演是打破了祖傳的花瓶,爸爸並沒動手打“我”,但在我於妹妹搶瓜子後,兩賬一起算,並銷燬了“兇器”,使“我”從中受到了深刻的教訓和啟發。 的確,我也有過這樣的經歷。

過年時,我瘋狂的玩耍,惹出了很多麻煩,爸媽都忍氣吞聲,一言不發。但年剛過,便被他們把好幾件事連起來臭罵了一頓。

可見我們人做事都要有一個度,只有控制好這個度,年才會過得開開心心、快快樂樂。事後也會少點麻煩,但如果太過火的話,得及時調整過來,否則是不會有好果子吃的。

人都是在困難中成長起來的,從中尋找快樂,得到啟發,才能更進一步。説到這裏,我想到了一個生活事例。

從六年級開始,我每天都繞着體育場跑步。剛開始,還有點興趣,漸漸的,就覺得好累好累,並覺得是一種折磨。

可這種運動是增強體制的呀。於是,我決定用各種方法進行跑步,看那種省力就用那種。

最後我決定用數學書上小知識的教法,閉着眼睛跑。果然輕鬆了許多,並且能跑好幾圈。

如果剛看完一本書,可以邊跑邊回憶書的內容,這也算是一種另類的享受吧!但跑一段路要睜開眼看一下路,雖然不會碰到牆壁,但也會撞上人呀! 經驗就是在困難中尋找到的,沒有經歷挫折,是不會成功的。有這麼一句話,陽光總在風雨後,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

3.京劇臉譜孫悟空的感受

1.神話小説《西遊記》描寫的是唐僧師徒四人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去西天終於取回真經的故事。

在這漫長的取經路上,最勇敢,本領最大的當然要數孫悟空啦!他是一個光彩奪目的神話英雄。孫悟空英勇無畏,具有強烈的反抗精神。

他敢與至高至尊的玉皇大帝鬥,愣是叫響了“齊天大聖”的美名;敢與妖魔鬼怪鬥,火眼金睛決不放過一個妖怪,如意金箍棒下決不對妖怪留情;敢與重重困難鬥,決不退卻決不低頭。我們真應該學習孫悟空這種天不怕地不怕,頑強不屈的精神,敢與一切惡勢力鬥,敢與一切不良現象鬥,敢與一切困難鬥,永遠不拋棄,不放棄,不戰勝它,誓不罷休!孫悟空神通廣大,叫人讚歎不已。

他會七十二般變化,他變成美女讓豬八戒傻乎乎地揹着;他變成蜜蜂飛進妖精洞裏救出了師傅;他變成了牛魔王騙走了鐵扇公主的芭蕉扇,扇滅了火焰山的熊熊烈火……他還有騰雲駕霧的本領,一個筋斗能翻十萬八千里呢!他的火眼金睛更是厲害!能看穿妖魔鬼怪偽裝的伎倆。一棒一棒又一棒先後打死了白骨精變成的年輕女子、老婆婆、老翁。

真是見惡必除,除惡必盡啊!我們真應該向他學習,掌握各項本領,做個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好少年。孫悟空真是一個了不起的大英雄!他在我心中乃至所有人的心中都樹立了一個不朽的光輝形象2.國慶長假期間我重讀了一本名著:《西遊記》,我最喜歡的一篇是:“孫悟空三打白骨精”。

故事的內容是這樣的:唐僧去西天取經,路過一座荒山,山上有個白骨精,她聽説吃唐僧肉能長生不老,就變成了一個老婆婆,走到唐僧面前,被孫悟空看穿,又捱了孫悟空一棒,老婆婆死了,而白骨精化作一縷青煙飄走了。唐僧見老婆婆被孫悟空打死了,便念起緊箍咒來,孫悟空只得假裝求饒。

但他憑藉火眼金睛又先後識破了白骨精變成的老爺爺、少女,而一旦發現妖怪,孫悟空又毫不猶豫地打死白骨精變成的肉身,並最終使白骨精現出原形,葬身於金箍棒下。但唐僧不知三人均是白骨精所變,以為孫悟空一路害死那麼多無辜的人,又念起了緊箍咒,孫悟空實在受不了了,便暫時跑回了花果山。

看完這篇故事,我從孫悟空身上首先感受到的是他的責任心:因為只有他具備看穿妖魔的能力,所以不管唐僧念不念緊箍咒,孫悟空的原則都是:見妖魔就打。即使唐僧有錯怪他的時候,孫悟空還是在默默地保護着唐僧。

還有就是他執着的精神:雖然這次去東土大唐,路上千辛萬苦,但孫悟空從未因為一路上的磨難有過放棄的念頭,即使中途有過委屈,他也只是暫時回到花果山,一旦唐僧師徒有難,他便立刻回來出手相救。孫悟空的這些優點讓我聯想到:上學期我因為生病,雖然住院三個月,但我並沒有因此休學一年,而是在家自習,最後還是趕上了班級的學習進度,這不也是一種執着嗎?當然,未來學習的道路還很漫長,會遇到更多的艱苦,但我會時時想起孫悟空那般執着的精神,在自己想鬆懈的時候,我會時時提醒自己,不給自己找任何藉口,在老師和同學們的幫助下,取得長足的進步!【擴展閲讀篇】所謂“感”可以是從書中領悟出來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書中的內容啟發而引起的思考與聯想,可以是因讀書而激發的決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讀書而引起的對社會上某些醜惡現象的抨擊、諷刺。

讀後感的表達方式靈活多樣,基本屬於議論範疇,但寫法不同於一般議論文,因為它必須是在讀後的基礎上發感想。要寫好有體驗、有見解、有感情、有新意的讀後感,必須注意以下幾點:首先,要讀好原文“讀後感[1]”的“感”是因“讀”而引起的。

“讀”是“感”的基礎。走馬觀花地讀,可能連原作講的什麼都沒有了解,哪能有“感”?讀得膚淺,當然也感得不深。

只有讀得認真,才能有所感,並感得深刻。如果要讀的是議論文,要弄清它的論點(見解和主張),或者批判了什麼錯誤觀點,想一想你受到哪些啟發,還要弄清論據和結論是什麼。

如果是記敍文,就要弄清它的主要情節,有幾個人物,他們之間是什麼關係,以及故事發生在哪年哪月。作品涉及的社會背景,還要弄清楚作品通過記人敍事,揭示了人物什麼樣的精神品質,反映了什麼樣的社會現象,表達了作者什麼思想感情,作品的哪些章節使人受感動,為什麼這樣感動等等。

其次,排好感點只要認真讀好原作,一篇文章可以寫成讀後感的方面很多。如對原文中心感受得深可以寫成讀後感,對原作其他內容感受得深也可以寫成讀後感,對個別句子有感受也可以寫成讀後感。

總之,只要是原作品的內容,只要你對它有感受,都可能寫成讀後感,你需要把你所知道的都表示出來,這樣才能寫好讀後感。第三、選準感點一篇文章,可以排出許多感點,但在一篇讀後感裏只能論述一箇中心,切不可面面俱到,所以緊接着便是對這些眾多的感點進行篩選比較,找出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現實針對性最強、自己寫來又覺得順暢的一個感點,作為讀後感的中心,然後加以論證成文。

第四、敍述要簡既然讀後感是由讀產生感,那麼在文章裏就要敍述引起“感”的那些事實,有時還要敍述自己聯想到的一些事例。一句話,讀後感中少不了“敍”。

但是它不同於記敍文中“敍”的要。

4.有沒有寫《臉譜》的好句子

那一天爺爺領我去把京戲看 看見那舞台上面好多大花臉 紅白黃綠藍顏色油的臉 一邊唱一邊喊 哇呀呀呀呀 好象炸雷其實大家就像在耳邊 藍臉的多爾礅盜玉馬 紅臉的關公戰長沙 黃臉的典韋白臉的曹操 黑臉的張飛叫喳喳…… 喳喳哇…… 説實話京劇臉譜本來確實挺好看 可唱的説的全是方言怎麼聽也不懂 慢慢騰騰咿咿呀呀哼上老半天 樂隊伴奏一聽光是鑼鼓傢伙 嚨個哩個三大件 這怎麼能夠跟上時代跟上潮流 吸引當代小青年 紫色的天王託寶塔 綠色的魔鬼鬥夜叉 金色的猴王銀色的妖怪 灰色的精靈笑哈哈…… 好哇哇…… 我爺爺生氣説我純粹這是瞎搗亂 多沒的精彩藝術中華瑰寶 就連外國人也拍手叫好 一個勁的來稱讚 聲帶氣候唱點做打手眼身法功夫真是不簡單 你不懂戲曲胡説八道 氣的爺爺鬍子直往臉上翻 老爺爺你別生氣 允許我生臉 就算是山珍海味老吃也會煩 藝術與時代不能離太遠 要朝新要發展 哇呀呀…… 讓那老的少的男的女的大家都愛看 民族藝程一代一代往下傳 一幅幅鮮明的鴛鴦瓦 一羣羣生動的活菩薩 一地地鈎廟一點點誇大 一張張臉譜美佳佳…… 哇哈哈……。

5.臉譜怎麼寫介紹會好

雷震子。

於雷震中誕倚古墓,面如桃蕊,眼有光華。文王喜納之為第一百子。學藝中南山,七載後返救西伯候。後與哪吒等七人以肉身位列仙班。

還是那句話,古人的智慧,千萬別臆測。那句“藍臉的竇兒敦,盜御馬……”想必是老少能頌。但凡見了藍臉的,都手指一戳“嘿!嘿!嘿!這不俺家兄弟老竇麼……”。小心!惹火了人家,一個雷霹下來,最輕也是給你理個爆炸頭的新潮髮型。

識雷震子四招:

1.藍臉——果敢驍勇

2.尖窩眼,細長,眼角上翹——猙眉立目的兇惡人物。

3.雷公嘴——這可是臉譜的程式化。我覺得更多是“含蓄化”,其實就兩個字“獸胎”。

4.額中明鏡和眼邊雲紋。

各位看官對雷震子的印象,多來與《封神榜》,與夭夭一致。據説某個年齡的男孩,最羨慕的兩人便的孫猴子和雷震子,原因皆是倆能飛的主。但若是女子必在此二人中擇一夫婿,相比多半也是選那孫和尚了,為什麼?雷震子的模樣可讓人不敢恭維:《封神演義》中,雷震子偷食得紅杏果後,兩翼自生,出落的模樣嚇得他養父文王是魂不附體啊。“猛見一人面如藍靛,發如硃砂,巨口獠牙,眼如銅鈴,光華閃灼,嚇的魂不附體”

6.京劇臉譜的藝術賞析怎樣寫

臉譜藝術欣賞·京劇臉譜的形成與作用 京劇在我國戲曲各劇種中,是比較年輕的劇種,只有兩百多年的歷史,是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四大徽班(三慶、四喜、春台、和春) 陸續進京才逐漸形成、發展起來的,京劇臉譜也伴隨京劇的形成與發展而逐步完善。

京劇舞台臉譜是吸收了崑曲、弋腔、梆子、徽班的皮黃戲等臉譜的長處,經歷了由簡到繁、不斷創新、發展,逐步完善的歷程,成為京劇舞台上比較系統、規範的面部化粧藝術。可以説京劇臉譜是中華民族傳統戲曲臉譜的分支,是傳統京劇全部舞台藝術固有的組成部分。

京劇舞台臉譜具有共通性和本身的特性,離開了舞台,離開了要表現的具體人物、臉譜就失去了根本的意義。京劇舞台臉譜是寫在臉上的藝術,是演員用誇張的手法,運用色彩和線條的變化,在臉上勾畫出的各種圖譜,中國傳統京劇劇目,淨、醜和少數生、旦角色所扮演的歷史人物都有相對規格的臉譜,用來表現劇中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特點、容貌特徵,增強藝術感染力,助增表演效果,豐富舞台、美化舞台。

京劇臉譜還是一種舞台藝術技巧,觀眾一望臉譜就大致對這個人物有所瞭解,不必花費很多心思去探索劇情,更能專心的去欣賞演員的表演。這是一種非常高明的藝術技巧,是除中國戲曲以外的其他藝術門類沒有的。

如《空城計》中的司馬懿,勾白粉臉,他一出來,觀眾都知道他一定會中諸葛亮的計,不敢帶兵殺進空城,觀眾會自然而然地專心欣賞演員的唱、念等表演;又如《白良關》劇中的尉遲恭和尉遲寶林都是勾黑臉,觀眾一看就明白他們是父子的血緣關係,而勾紅色臉的劉國幀與尉遲寶林不存在血緣關係。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以來,對臉譜的認識有極大的差異,有些對臉譜不理解、不熟悉的人,提出這樣一種觀點,説臉譜與真人的面貌相距太遠,主張舞台上不要出現臉譜,近些年來,這種觀點又很流行,我認為中國戲曲從沒有臉譜到產生臉譜,到臉譜不斷豐富,是中華民族文化不斷髮展進步的過程,中國戲曲從來都是虛擬化而不是寫實的,關羽、蔣幹到底面貌如何,只有小説或者民間口頭文學裏有描述,戲曲把這些無形的形象昇華為形象藝術,不能不説是一種進步,一種提高, 如果演員不勾畫臉譜上台表演,淨、醜兩行先行消亡,再去掉形成程式的唱唸做打翻,中國戲曲恐怕就要丟光了,也就恢復到蘭陵王入陣曲戴面具上台的形式。

現在經常有許多朋友問京劇臉譜到底有多少個,這個問題實在難以回答,只從京劇劇目來説,有記載的傳統劇目就有幾千出之多,幾乎涵蓋了我國從傳説中的盤古開天地,到清王朝的幾千年歷史,京劇傳統劇目,涉及到多少個歷史人物很難統計, 如果按一定的規律分門別類,這個問題可能就迎刃而解了。

TAG標籤:#臉譜 #讀後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