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知科普>綜合知識>日月潭的資料有哪些

日月潭的資料有哪些

知科普 人氣:1.49W

日月潭的資料有哪些

日月潭是臺灣著名的旅遊景點,以下是日月潭的資料:

1. 地址:臺灣南投縣魚池鄉

2. 面積:約7.93平方公里

3. 海拔:約765米

4. 特色:日月潭是一座高山湖泊,以“日出、日落、月出、月落”四景著稱。此外,還有摩梭人文化、漁獵文化和蝴蝶生態等多種特色。

5. 活動:在日月潭可以進行划船、游泳、潛水等水上活動,也可以騎行、徒步等陸地活動。還可以乘坐遊船遊覽日月潭周邊風光。

6. 名勝古蹟:日月潭周邊有多處名勝古蹟,如九族文化村、龍井仙洞、文武狀元碑等。

7. 交通:從臺中或臺北可乘坐客運巴士或火車到日月潭。在日月潭周邊也有租車、摩托車等交通工具可供選擇。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關於日月潭的資料有哪些

日月潭的資料有行政區類別、所屬地區、地理位置面積、氣候條件、著名景點、海拔、開放時間、門票價格、適宜遊玩季節、植被。

行政區類別:臺灣省中部;所屬地區:臺灣省南投縣;地理位置面積:南投縣魚池鄉,面積:7.73 km²;氣候條件:熱帶季風氣候,帶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文武廟、涵碧樓、慈恩塔;海拔:748m;開放時間:全天開放;門票價格:免費,聯票;適宜遊玩季節:四季皆宜。植被:帶常綠闊葉林。

日月潭的簡介

日月潭位於中國臺灣省阿里山以北、能高山之南的南投縣魚池鄉水社村,舊稱水沙連、龍湖、水社大湖、珠潭、雙潭,亦名水裡社。

日月潭湖面海拔748米,常態面積為7.93㎞²(滿水位時10㎞²),最大水深27米,湖周長約37千米,是中國臺灣外來種生物最多的淡水湖泊之一。它以光華島為界,北半湖形狀如圓日,南半湖形狀如彎月。

2009年,日月潭入選世界紀錄協會“中國臺灣最大的天然淡水湖”,在清朝時即被選為臺灣八大景之一,有“海外別一洞天”之稱。

日月潭的資料 日月潭的資料簡述

1、日月潭位於中國臺灣省阿里山以北、能高山之南的南投縣魚池鄉水社村,舊稱水沙連、龍湖、水社大湖、珠潭、雙潭,亦名水裡社。

2、日月潭湖面海拔748米,常態面積為7.93㎞2(滿水位時10㎞2),最大水深27米,湖周長約37千米,是中國臺灣外來種生物最多的淡水湖泊之一。它以光華島為界,北半湖形狀如圓日,南半湖形狀如彎月。

3、2009年,日月潭入選世界紀錄協會“中國臺灣最大的天然淡水湖”,在清朝時即被選為臺灣八大景之一,有“海外別一洞天”之稱。

日月潭的資料

日月潭 (臺灣省第一大天然湖泊)

日月潭位於臺灣阿里山以北、能高山之南的南投縣魚池鄉水社村,舊稱水沙連、龍湖、水社大湖、珠潭、雙潭,亦名水裡社。

日月潭湖面海拔748米,常態面積為7.93㎞²(滿水位時10㎞²),最大水深27米,湖周長約37千米,是臺灣外來種生物最多的淡水湖泊之一。它以光華島為界,北半湖形狀如圓日,南半湖形狀如彎月。

2009年,日月潭入選世界紀錄協會“臺灣最大的天然淡水湖”,在清朝時即被選為臺灣八大景之一,有“海外別一洞天”[1] 之稱。

日月潭的資料

日月潭的資料 舊稱水沙連,又名水社裡,位於阿里山以北、能高山之南的南投縣魚池鄉水社村。是臺灣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泊,堪稱明珠之冠。在清朝時即被選為臺灣八大景之一,有“海外別一洞天”之稱。區內依特色規劃有六處主題公園,包括景觀、自然、孔雀及蝴蝶、水鳥、宗教等六個主題公園,還有八個特殊景點,以及水社、德化社兩大服務區。 日月潭由玉山和阿里山漳的斷裂盆地積水而成。環潭周長35公里,平均水深30米,水域面積達900多公頃,比杭州西湖大三分之一左右。日月潭中有一小島,遠望好象浮在水面上的一顆珠子,名“珠子嶼”。抗戰勝利後,為慶祝臺灣光復,把它改名為“光華島”。島的東北面湖水形圓如日,稱日潭,西南面湖水形觚如月,稱月潭,統稱日月潭。 日月潭之美,在於它環湖皆山,重巒迭峰,鬱郁蒼蒼;湖面遼闊,水平如鏡,潭水湛藍;湖中有島,水中有山;波光嵐影;一年四季,晨昏景色,各有不同。在風和日麗的春天,翠山環繞,堤岸曲致,山水交映,變化多端,當晨曦初上時,萬籟俱寂,湖水放射出綺麗的色彩,倏忽變易,神祕莫測;每逢夕陽西下,日月潭畔霞四起,輕紗般的薄霧在湖面上飄蕩迴旋;若遇細雨濛濛。四周山巒猶如經地衝洗,顯得格外清淨,山光水色,更是碧綠得可愛;尤其是秋季的夜晚,明月照潭,清光滿湖,碧波素月一起交相輝映,寧靜優雅,置身其間,如臨仙境。清人曾作霖曾用“山中有水水中山,山自凌空水自閒”的詩句來讚美日月潭這“青山擁碧水,明潭抱綠珠”的美麗景觀。遊人常把它與西湖相比,究竟誰美?其實,祖國山河,何處不美!日月潭不僅是臺灣人的民驕傲,同胞亦為它那“萬山叢中突現明潭”的奇景而自豪。 日月潭湖中風光旖旎,景色如畫。湖畔的山麓上還建有許多亭臺樓閣,是觀賞湖光山色的極好場所。四周秀美的自然景緻中點綴著寺廟古塔,更顯得感想幽雅。其中最引人的是潭南青龍山麓的玄奘寺和潭北山腰的文武廟。山麓建有玄奘寺,供奉唐代高僧玄奘法師,寺中懸有“民族法師”匾額一方。寺前有一座白色柱子的門樓,畫棟雕樑的樓頂,飛簷挑角,富有民族特色。寺中三樓有一小塔,供奉著玄奘法師的頭頂靈骨。寺後的青龍山巔,幾年前建了一座九層高塔,名曰“慈恩塔”。塔仿遼宋古塔式樣,為八角寶塔,每層簷尾垂掛小鐘,迎風叮噹作響,登塔遠眺,明潭風光,盡收眼底。有人說,在天高雲淡時,於塔頂可望見西子湖畔六和塔的塔尖,雖近似神話,卻反映了人們對祖國的嚮往之情。 文武廟中間是孔子像,左右是文昌帝群和關羽神像,廟中還祭祀神農大帝、嶽王、玉皇大帝、元始天尊、三官大帝、城隍、海龍王等,可謂集神聖之大成,廟宇建築十分華麗,從湖邊山腳到廟門,共有陡峭石階365級,有人戲稱要走過“一年”才能到達,謂之“登天路”。 日月潭附近的德化社,是高山族聚居的村落,現已建為山地文化村,山胞歌舞翩翩,尤以表現春米的“杵舞”吸引著眾多遊客。日月潭西邊,是一座別緻的孔雀園林,養有數十對孔雀,每見豔裝遊人便競相開屏,羽羽五光十色,光彩耀目,更添遊人光致。 如今,環湖而遊,至西北岸山腳,遠遠就可聽見水流怒吼如雷鳴,原來就是日月潭水源的入水口。這是從濁水溪上游通過18公里長的大隧道引來的水,入水口噴出的水花,高達四五米至七八米,勢若蛟龍吐水,湍激排空。使日月潭有了源源不斷充足的水源,現在潭邊修堤築壩,湖面更加遼闊,成為一個水力發電站的蓄水池。雖然潭邊低地被水淹沒,月潭形狀變得像一片楓葉,日月潭名稱已名不副實,但其水光山色依然充滿詩情畫意,不愧為臺灣秀麗風景的突出代表。

臺灣日月潭的詳細資料?

全潭面積一百多平方公里,湖面周圍33公里,北半部形如日輪,南半部形如月鉤,故而得名。日月潭的水源來自濁水溪上游,而濁水溪發源於合歡山,故日月潭的源頭為合歡山。日月潭最美之處,即是層層山巒環抱,綠水疊著青山、挾著翠巒。這樣的景緻,與水庫形成原因有關。

與其它水庫湖泊不同的是,日月潭是在漥地中注入大量水而形成的,而不是堵水成潭。整個水域被山巒環繞著,一層疊出一層的景,遠眺近觀,處處是景,再加上地處760公尺的中海拔,時時有宛如潑墨山水畫的氤氳之氣,從清晨到日落,光線流轉,也為日月潭帶來萬千氣象。

擴充套件資料

歷史傳說

其一,相傳日月潭之發現歸功於一隻神鹿,300年前當地有40個山胞集體出獵,一隻體型巨大的白鹿竄向西北,於是尾隨追蹤。他們追了三天三夜,白鹿在高山富林中失去蹤影。山胞們又在山中搜了三天三夜。

第四天,他們越過山林,只見千峰萬嶺、翠綠森林的重重圍擁之中,一派澄碧湖水正在晴日下靜靜地閃耀著寶藍色的光芒,就像純潔的嬰兒甜蜜地偎依在母親懷中酣睡。山胞們又發現,碧水中有個樹林茂密的圓形小島,把大湖分為兩半,一半圓如太陽,其水赤色;一半曲如新月,其水澄碧。

於是他們把大湖稱為 “日月潭”,那小島叫做“珠仔島”。他們發現這裡水足土沃,森林茂密,宜耕宜狩,於是決定全社遷居此地,帶頭的部落首領就是今日邵族酋長“毛王爺”毛信學的祖先。 環潭一帶地方古稱水沙連,分屬南投縣魚池鄉,是高山族邵族人的聚居地。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新聞網-日月潭

日月潭的歷史資料

日月潭位於臺灣阿里山以北、能高山之南的南投縣魚池鄉水社村,舊稱水沙連、龍湖、水社大湖、珠潭、雙潭,亦名水裡社。下面由我帶領大家簡單瞭解一下。

  日月潭湖面海拔748米,常態面積為7.93㎞²(滿水位時10㎞²),最大水深27米,湖周長約37千米,是臺灣外來種 生物 最多的淡水湖泊之一。它以光華島為界,北半湖形狀如圓日,南半湖形狀如彎月。

  是八部合音中泛音的半音階唱法,便引起了民族音樂學界矚目,更因此列入世界人類 文化 遺產。

  1544年,幾個葡萄牙的冒險家們,行駛在波浪濤天的海洋中,在精疲力盡、近乎絕望的時候,忽然發現了一片蒼翠美麗的島嶼,這就是臺灣島,大家忘情地歡呼起來,葡萄牙人還以為發現了新,這是西方國家首次發現臺灣。說到臺灣,我們 自然 會想到日月譚,“高山青,澗水藍,”沒有見過它的人只能在歌聲中想像它的美麗。

  初識日月譚,感覺就像鄰家小因般親切可愛。雨過天睛,微風吹過,四面環山、湖水碧藍的日月譚更是明眸皓齒、楚楚動人。日月潭的美在於它的陰柔之美,也在於它的陽剛之氣。它四面環山、重巒疊峰、樹木鬱鬱蔥蔥,遼闊的湖面水平如鏡、波光嵐影,清代詩人曾作霖曾用“山中有水水中山,山自凌空水自閒”的詩句來讚美日月潭那青山擁碧水、明譚抱綠珠的美麗景緻。

  其實日月潭這個名字是在清朝後期才有的,當時日月譚地處臺灣水沙連地區的軸心地帶,隸屬南投縣魚池鄉,位於臺灣山脈的西麓,處在山地與西部平原之間,從日月潭的地形褶曲、斷層及河川侵蝕,我們可以追溯到第三紀紫色砂岩層時代,由於這一帶都是沉降地帶,形成大。小盆地,經過長年的蓄水,便形成了山間的湖泊。

  1931年,由於下游興建水電工程,日月譚由原來的4.4平方公里,擴大至11.6平方公里,湖面水位上升了21米,使原來的天然湖泊轉變成一個水庫型湖泊。在碧藍的湖中有一個樹林茂密的圓形小島,這一圓形小島名叫光華島,光華島把日月潭分割成南北貫通的兩部分,北面形如太陽,南面碧水彎曲如新月,於是人們叫它“日月潭”。之所以叫潭而不叫湖,也是有著很深厚的 歷史 背景。在歷史上這個地區是臺灣的高山族人居住地。高山族有很多的分支,當他們各個族人之間、各個不同的部落之間,遇到重大的事項或者重大的問題進行商議、進行決策的時候,都是選擇日月潭這個地方,所以日月潭不僅是一個符號的象徵,同時它在歷史上也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從地圖上看,日月譚在1999年9月21日的臺灣大地震中處於震中的附近,那場大地震使臺灣的很多地區的建築全部被毀‘很多地方的供電。供水全部中斷,很多已經用了多年的公路都被破壞得非常嚴重、非常慘烈。日月譚離震中的位置並不是很遠,可是很怪,它居然沒有受到很大的破壞和很大的干擾,實際上是和這個地區的地質形成有關係。因為臺灣這個海島,它是太平洋板塊斜括下去以後又把這個島抬起來的,當地殼板塊在抬升的過程中,一部分地塊在往高處走時它的前端又有一部分往下沉,沉下來的這部分,一塊一塊就形成了盆地,日月譚就在它沉下的一塊盆地裡面。沉下的地塊,它本身的性質是相近的,它的地塊都結合得比較完整,而且鋼性都比較硬、比較強。

  日月譚流傳著非常多的美麗 傳說 。傳說原來在這湖邊住著夫妻倆,他們靠打魚為生。有一天,忽然瞬間太陽沒有了,月亮也沒有了,原來是日月潭裡面住著很壞的一條黑龍,這條黑龍把太陽和月亮都給吞下去了。所以天空也變暗了,早晨再也沒有日出的現象了。勇敢的小夫妻倆就利用他們所能調動的一切工具與黑龍戰鬥,最後把黑龍打敗了,夫妻倆分別利用他們所能利用的工具以及他們的身軀把太陽和月亮從潭裡面搶救出來,舉得很高很高。千百年之後,他們夫妻倆就變成了現在的阿里山和玉山,他們在舉太陽、舉月亮時流了很多汗,這汗就積累成現在不斷放大的日月潭。

  說到日月潭,就不能不提到阿里山,“高山青,澗水藍”描述的就是這湖山一色之美景。

  阿里山的日出、雲海和晚霞聞名遐邇,是人間仙境,像世外桃源。1896年日本佔領了臺灣,給阿里山帶來了厄運。一百多年前阿里山曾是茂密的原始森林,涵養著日月譚清美、秀麗的湖水,這裡還大面積地生長著很多珍稀樹種,被臺灣人奉為阿里山神木的紅栓巨樹,便生長在這裡。紅檜木在臺灣是非常珍貴的,在世界森林的生態系統裡面也是非常昂貴的一個樹種,它主要生長在海拔1500一2500米的地帶這個地帶的樹木一般生長得比較慢,一個直徑長到50釐米左右的一棵樹,需要120一140年,所以其木材木質非常細膩。這種木材還會發出淡淡的香味,因此它成為造非常高階的宮殿、建築物甚至高檔傢俱的極好的木料。當1896年11月13日日本 登山 探險 隊採集到第一份紅檜木的標本送回日本後,便深得日本人的喜愛。從此日本人制定了一套開發阿里山的方針,阿里山15萬株紅檜木開始了長達40多年的悲慘命運。1912年11月兩輛園林車抵達阿里山腳下的北門站,開始大肆砍伐山裡的紅檜樹。大量紅檜木被運回日本後建了日本一些非常重要的設施,例如,日本的神社和皇宮裡面的一些重要建築。為了把阿里山的紅檜木又快又多地運回日本,日本人還修建了鐵路史上被稱之為“瘋狂設計”的阿里山登山鐵路工程。這條登山鐵路建於1912年,從海拔30米的嘉宜到海拔2274米的阿里山,全長72公里,被一些人稱為奇蹟。而創造這一奇蹟的目的卻是為了把阿里山數千年的森林搬到日本。1997年7月的幾場暴雨,使得阿里山中僅存的一些紅檜樹全部倒在了洪水中,今天阿里山的象徵——阿里山神木,已經成為歷史的影像。

  在阿里山下、日月潭邊生活著高山族人,高山族是居住在阿里山的一個原住民族。高山族有一個美麗的傳說一直流傳至今。傳說他們的祖先是邵族人的一個分支,在去打獵的時候在山上見到一隻又肥又大的白鹿,他們就追逐這隻白鹿,穿過叢林之後,追逐到一個低窪的地方,突然白鹿不見了,映入他們眼簾的是一汪非常清澈、碧綠的潭水,就是今天的日月潭。高山族的先民看到這麼美麗的地方,看到他們生活所必需的水草,以及周圍叢林的許多 動物 ,還有浸山遍野的可以採集的一些野菜、野果,精疲力盡的高山族先民就在這兒居住下來了。高山族共有雅美、阿美、泰雅、賽夏、魯凱、排灣、卑南、曹、不農等九大族群,他們至今仍保留著古樸、自然的生存方式,傳統的房舍用竹片、藤條、木材和石頭壘造,衣著是藍靛染織的相麻布衣,主食品仍是傳統的竹筒米飯、生烤紅薯等,臺灣的原住民族大多都以 捕魚 為生,他們崇尚祭祀,目的是為了祈求漁物豐收和家人平安。

  明朝末年,臺灣被荷蘭人佔領,臺灣人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1661年3月為了收復臺灣島,鄭 成功 親自率領2.5萬名將士,從金門出發,駛進鹿耳門登上臺灣島,與荷蘭軍隊持續了一年多的浴血奮戰,終於於第二年收復了臺灣。鄭成功到達臺灣後,漢人與當地的高山族和睦相處,並教他們學說漢話,這種友誼一直延續至今。

  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從中原發端,並形成了融匯四方、輻射四方的文化特徵,而臺灣文化也源於中原文化的傳播、繼承和發展,是中華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臺灣 民俗 記事中,除了 春節 、 元宵 、 中秋 節等傳統節以外,還有許多各具特色的祭祀活動,臺灣人一般都單獨供奉某神。因此,多廟宇、多信徒也是臺灣的一大人文特色景觀。在日月譚四周的山麓、林室間點綴著許多寺廟、古塔,比如巨集偉的文武廟、古樸的玄奘寺和慈恩塔等。其中的慈恩塔就是模仿西安著名的大雁塔而建的。民間流傳在天高雲談之時,站在慈恩塔上可以看見西子湖畔的六和塔塔尖。這雖然近似神話,卻蘊含著臺灣人民對祖國的深情。

  日月潭是美麗的,美在它的深邃。日月潭又是神祕的,因為它離我們既遙遠又近在咫尺,在臺灣有句俗語說:“人同根,語同音。”中華燦爛文化的基因、民族的血脈,在臺灣已經根深蒂固,也正是這種開放、包容與多元的文化特徵,使得中華文化與臺灣文化永遠都有根與葉的關係。

日月潭的資料

日月潭位處水沙連之軸心地帶,隸屬南投縣魚池鄉,位於臺灣脊樑山脈的西麓地帶,處在山地與西部平原之間,亦即潭西為平地,潭東即是高山重疊的山地。日月潭大約居南投縣之地帶,位於東經120度55分,北緯23度52分,北方接埔里鎮,東北鄰仁愛鄉,東南為信義鄉,西南接水里鄉,西北方毗連國姓鄉。

日月潭附近的地形受褶曲、斷層及河川侵蝕等作用,致使境內山丘遍佈,其間約羅布13個大小懸殊的盆地,許多的急陡斜坡及崩塌地。境內盆地是屬埔里盆地群的主要分佈區,以魚池盆地的面積為最大(21平方公里),僅日月潭(5.4平方公里)保持湖泊原貌,而魚池盆地周圍山峰,如過坑山(1331m)、大尖山(2016m)、水社大山(2120m)等屬埔里板岩山地,為烏溪支流南港溪的集水區,而日月潭以南的盆地如頭社(1.6平方公里)、銃櫃(0.7平方公里)等則屬濁水溪流域。

日月潭、頭社、魚池及埔里等地,原來均為湖泊,因為此地帶同為第三紀粘板岩層的陷沒地帶,也就是粘板岩層的斷層地帶,由於地殼的變動致不斷的褶曲及陷沒作用後,而形成大、小的盆地,然後蓄水,便形成了山間的湖沼。其蓄水的時期當在洪積世之同時,以後因日長月久於若干年代後,復經填充或決堤作用而乾涸,便又成了肥沃的盆地平原,如今頭社、魚池、埔里便是。其中日月潭被遺留在較高的位置,受盆地之切割作用和河川侵蝕最遲且最少,故仍能蓄存相當的水量,使之不致乾涸,同時又無外來的沙礫填充,並且尚有相當雨水量之流入,且流出之水量又極少,自然儲存了日月潭的湖水。

日月潭為臺灣第一大湖泊,以不規則的菱形的日潭與其西細長弧形之月潭構成,故得名。日月潭的邵語稱為zintun,可能是日月潭最早的稱呼。日月潭名稱首見於道光元年(1821)北路理番同知鄧傳安之〈游水里社記〉文中,在其所著《蠡測匯抄》一書中載有此游水里社記雲:「其水不知何來,瀦而為潭,長几十里,闊三之一,水分丹碧二色,故名為日月潭」 。

其後隨著漢人移墾水沙連,以及歷代的治理,和人墨客的文藻加以命名,日月潭逐有許多稱呼,諸如水社大湖、水裡湖、水裡社潭、水社海仔、竹湖、龍潭、龍湖等,晚清時更有洋人傳教士來到日月潭,試圖向邵族人傳教,亦將日月潭賦名為Dragon Lake、Lake Candidius 、Nin-Isivatan Lake等名稱。

日月潭中有一島,是邵族人的舊聚落,亦是邵族人最高祖靈pashala的居處,邵語稱為lalu,清代稱為珠嶼、珠仔嶼、珠山、珠仔山、珠潭浮嶼等名稱。又有一說,謂邵語稱為kunbariz附近之青龍山與邵語稱為titabu之侖龍山,此二山恰好將lalu島銜在相對之,形如二龍戲珠之狀,故稱為珠嶼等名,清光緒來此的洋人,則有pearl islet(珍珠島)之稱呼,日治時期則稱玉島、水中島,臺灣光復後被稱為光華島。

88年「921大地震」後,南投縣將光華島正名為拉魯島(Lalu),以表對邵族人的尊重,並且由觀光局日月潭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規劃為邵族的祖靈島,於89年10月12日,藉由「千人植樹、千人護樹」活動,由邵族人種上最高祖靈居處的茄苳樹。

日月潭以南投縣日月潭為中心,北臨魚池鄉都市計劃界線,東至水社大山之山脊線為界,南側以臺21線省道與水里鄉之都市計畫為界,總面積約為9,000公頃。區內含括原日月潭特定區之範圍及九族文化村、頭社社群、車埕、水社大山、集集大山、水裡溪等據點。

日月潭國家風景區涵蓋600公尺至2000公尺的山區,地勢東高西低,地形由綿延的山脈、起伏的丘陵、蜿蜒的溪流和平坦的盆地所組成,其中盆地地形屬於「埔里盆地群」的一部份,由北到南分別是魚池盆地、日月潭盆地和頭社盆地,而日月潭則是埔里盆地群中唯一保留有水漾湖盆狀態的高山湖泊。

日月潭因地理位置正好在臺灣的中心點,附近又有豐富的南投觀光帶與景點,因此不僅吸引了臺灣各地遊客,更以其獨特的觀光資源與魅力,向國外遊客招手。

日月潭的資料簡短 日月潭的簡短資料介紹

1、日月潭是我國臺灣省最大的一個湖。它在臺灣中部的山區。那裡群山環繞,樹木茂盛,周圍有許多名勝古蹟。日月潭湖面海拔748米,常態面積為7.93㎞2(滿水位時10㎞2),最大水深27米,湖周長約37千米,是中國臺灣外來種生物最多的淡水湖泊之一。

2、日月潭湖水碧綠,湖有個美麗的小島,把湖水分成兩半,北邊像圓圓的太陽,叫日潭;南邊像彎彎的月亮,叫月潭。日月潭因此而得名。

3、2009年,日月潭入選世界紀錄協會“中國臺灣最大的天然淡水湖”,在清朝時即被選為臺灣八大景之一,有“海外別一洞天”之稱。

關於日月潭的資料

推薦答案

2010-9-11 20:57 日月潭 臺灣地區最大的天然湖泊,又稱龍湖,亦為聞名遐邇之山水佳勝。位於南投縣中部魚池鄉之水社村,地處玉山山脈之北、能高瀑布之南,介於集集大山(潭之西)與水社大山(潭之東)之間。潭面遼闊,海拔約760公尺(2,495呎),面積約900餘公頃。舊稱水沙連、龍湖、水社大湖、珠潭、雙潭,亦名水裡社。潭中有小島名拉魯島(舊名珠嶼島、光華島),以此島為界,潭面北半部形如日輪,南半部形似月鉤,故名日月潭。潭水碧藍無垠,青山蔥翠倒映,環山抱水,形勢天然。該潭除可泛舟遊湖、賞心悅目外,其環湖勝景殊多,諸如涵碧樓、慈恩塔(9層塔,高約45公尺〔148呎〕,建於海拔955公尺〔3,133呎〕之青龍山上,為環湖風景區之最高點)、玄奘寺、文武廟、德化社、山地文化村及孔雀園等。

[編輯本段]景區簡介

所在地區:臺灣省 南投縣 魚池鄉

面積:7.73平方公里

深度:最大深度 21.00米

成因型別:構造湖

[編輯本段]文化

日月潭是臺灣的“天池”,湖周35公里,水域9平方公里多,為全省最大的天然湖泊,也是全國少數著名的高山湖泊之一。其地環湖皆山,湖水澄碧,湖中有天然小島浮現,圓若明珠,形成“青山擁碧水,明潭抱綠珠”的美麗景觀。清人曾作霖說它是“山中有水水中山,山自凌空水自閒”;陳書遊湖,也說是“但覺水環山以外,居然山在水之中”。300年來,日月潭就憑著這“萬山叢中,突現明潭”的奇景而成為寶島諸勝之冠,馳名於五洲四海。

環潭一帶地方古稱水沙連,分屬南投縣魚池鄉,是高山族邵族人的聚居地。相傳日月潭之發現要歸功於一隻神鹿:300年前嘉義縣有40個山胞集體出獵,發現一隻體型巨大的白鹿竄向西北,於是尾隨追蹤。他們追了三天三夜,白鹿在高山富林中失去蹤影。山胞們又在山中搜尋了三天三夜。第四天,他們越過山林,面前豁然開朗,只見千峰萬嶺、翠綠森林的重重圍擁之中,一派澄碧湖水正在晴日下靜靜地閃耀著寶藍色的光芒,就像純潔的嬰兒甜蜜地偎依在母親懷中酣睡。山胞們又發現:碧水中有個樹木茂密的圓形小島,把大湖分為兩半,一半圓如太陽,其水赤色;一半曲如新月,其水澄碧。於是他們把這大湖稱為“日月潭”,那小島叫做“珠仔嶼”。他們發現這裡水足土沃,森林茂密,宜耕宜狩,於是決定全社遷居此地,帶頭的部落首領就是今日邵族酋長“毛王爺”毛信學的祖先。

往遊日月潭,若自嘉義乘搭專線汽車運往,只需一個多小時旅程。環湖建有遊覽公路,道旁綠樹成蔭,宜行宜憩。但多數遊者仍喜學古人“泛棹出渡”,深入各風景點去充分領略湖山風情。

日月潭晨間景色“出渡”先上珠仔嶼。小舟一盪開槳,人便直入琉璃明鏡。上下天光,碧水粼粼,令人頓有憑虛凌空、飛入仙境之感。舟泊珠嶼,上島遊覽。這小島昔日甚大,後因日本人建水電站而大部分被淹沒,變得很小。不過正因其小,方更增“一嶼孤浮四面空”之曠朗。小小珠嶼,既是點綴碧湖的綠珠,又是觀賞日月潭的極佳地點。

泛棹往北,可泊山麓崖邊。這裡有磴道上山,共365級,俗稱“走一年”而到山上的文武廟。廟內集諸神之大成,濟濟一堂,居中為孔子,此外有文昌帝君、關公、神農大帝、三官大帝、元始天尊,乃至魁星、城隍、土地公、海龍王等等。在山門前遠眺潭景,若披展圖畫,繞岸皆山,雲水四合,“風光不減巫山峽”。

文武廟山後有羊腸小徑,迂迴下抵潭東北角的孔雀園。園中飼養150多隻孔雀,每見豔裝遊人便意相開屏,羽翎五光十色,光彩耀目。

自孔雀園無論迴圈湖公路或返渡頭泛舟,均可到曹族部落德化社(現名忠孝村)。村在潭東南岸,村民數百,均為曹族。村中有山胞文物陳列館,展出高山諸族的生活用具、藝術雕刻,兼售一些山胞手工藝品。村中又有歌舞組織,經常為慕名而來的人表演民族歌舞,其中《杵舞》表現山胞婦女豐年舂米時的歡愉,節奏輕快,歌聲清越,舞姿曼妙,是曹族歌舞中的最佳傳統節目。

從德化社環湖往南濱,即到玄光寺。寺中塑唐三藏法師全身,曾是玄奘法師靈骨暫藏之所。寺後有石徑,登1300多級臺階才到山腰的玄奘寺。玄奘寺是為紀念唐三藏法師玄奘而建的寺廟。寺中大殿三層,三樓有小塔曰“玄奘塔”,玄奘法師的頭頂靈骨就安藏於塔中。

玄奘寺後的青龍山巔,建了一座九層高塔,名曰“慈恩塔”。塔仿遼宋古塔式樣,為八角寶塔。據說塔基至塔頂高45米,加上青龍山高955米,恰恰為1000米。登塔遠眺,日月潭風光通覽無遺。有人說在塔上可望見西子湖畔六和塔尖,這固然有如神話,卻也頗蘊深情。

環湖而遊,至西北岸山腳,遠遠就可聽見水流怒吼雷鳴,原來不遠就是從濁水溪上游通過18公里長的大隧道引水入湖的入水口。這就是日月潭的水源。入水口噴出的水花,高達四五米至七八米,勢若蛟龍吐水,湍傲排空,較之濟南的趵突泉更加壯觀。

距“水口”不遠有一處探向湖面的小半島,位在潭的西北。當日月潭水位上升而淹沒珠嶼大部分時,嶼上的曹族人即遷來此半島居住,現已拓建成充滿現代色彩的觀光旅遊中心地。專線汽車、環湖公路、遊湖路線等多以此為起點或終站。這裡旅社建築頗多,最巨集大而高階的建築當推“教師會館”和“涵碧樓”。教師會館是臺灣教育界人士休假療養中心,巨集大新穎,裝置完善。涵碧樓則是達到國際水平的大旅社,三面向潭,四面凌空。在樓上閒眺日月潭的山光嵐影,朝暉夕陽,令人氣爽神怡。

[編輯本段]地理

舊稱水沙連,又名水社裡和龍湖,位於阿里山以北、能高山之南的南投縣魚池鄉水社村。是臺灣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泊,堪稱明珠之冠。在清朝時即被選為臺灣八大景之一,有“海外別一洞天”之稱。區內依特色規劃有六處主題公園,包括景觀、自然、孔雀及蝴蝶、水鳥、宗教等六個主題公園,還有八個特殊景點,以及水社、德化社兩大服務區。

日月潭由玉山和阿里山漳的斷裂盆地積水而成。環潭周長35公里,平均水深30米,水域面積達900多公頃,比杭州西湖大三分之一左右。日月潭是臺灣著名的風景區,是臺灣八景中的絕勝,也是臺灣島上唯一的天然湖泊,其天然風姿可與杭州西湖媲美。湖面海拔740米,面積7.73平方公里,潭中有一小島名珠仔嶼,亦名珠仔山,海拔745米。以此島為界,北半湖形狀如圓日,南半湖形狀如一彎新月,日月潭因此而得名。

日月潭本來是兩個單獨的湖泊,後來因為發電需要,在下游築壩,水位上升,兩湖就連為一體了。潭中有一個小島,遠看好像浮在水面上的一顆珠子,故名珠仔島,現在叫光華島或拉魯島。以此島為界,北半湖形如日輪,南半狀似上弦之月,因名日月潭。舊臺灣八景之一的「雙潭秋月」就是由此而來。

日月潭之美在於環湖重巒疊峰,湖面遼闊,潭水澄澈;一年四季,晨昏景色各有不同。七月平均氣溫不高於攝氏二十二度,一月不低於攝氏十五度,夏季清爽宜人,為避暑勝地。

潭東的水社大山高逾二千公尺,朝霞暮靄,山峰倒影,風光旖旎。潭北山腰有一座文武廟,自廟前遠眺,潭內景色,盡收眼底。南面青龍山,地勢險峻,山麓中有幾座寺廟,其中玄奘寺供奉唐代高僧唐玄奘的靈骨。西畔有一座孔雀園,養有數十對孔雀,能表演開屏、跳舞,使人倍添遊興。東南的邵族居民聚落,有專供旅客觀賞的民族歌舞表演。泛舟遊湖,在輕紗般的薄霧中飄來蕩去,優雅寧靜,別具一番情趣。

日月潭又名雙潭,過去稱水社湖或龍湖。潭中有一小島,此島以北湖形如日輪,以南似新月,所以才稱為日月潭,現因蓄水建造發電廠,湖形變得像一張楓葉。攔河大壩長91 米,高48.5米,蓄水量為1.47 億立方米的水庫,水庫的洩水通過15公里長的隧洞注入日月潭,起到枯水時補充水源的作用。在未建水電站前,日月潭的湖水面積為4.4 平方公里,平均水深約4 米,湖面海拔726.8 米。電站建成後提高水位30 餘米,潭邊低地盡被水淹,湖水面積擴大了70%,達到7.73 平方公里,平均水深達19.1 米,湖周長35公里,平均水深40米。

[編輯本段]風景

日月潭是臺灣島最著名的風景區。它位於西部的南投縣,是臺灣省最大的天然湖泊,臥伏在玉山和阿里山之間的山頭上。湖岸周長35千米,面積7.7平方千米,水深二三十米。水面比中國另一個著名湖泊——杭州西湖略大,水深卻超過西湖10多倍。

臺灣省天然湖泊很少,最大和最有名的就是日月潭,水域面積9平方公里,平時水深30多米。日月潭中有一個小島,遠看好像浮在水面上的一顆珠子,所以這個小島被叫做“珠子嶼”,現在也叫拉魯島。以這個島為界,湖的北半部分圓圓的像太陽,湖的南半部分彎彎的像月牙,這就是日月潭名字的來源。

日月潭本來是兩個單獨的湖泊,後來因為發電需要,在下游築壩,水位上升,兩湖就連為一體了。潭中有一個小島,遠看好像浮在水面上的一顆珠子,故名珠仔島,現在叫光華島。以此島為界,北半湖形如日輪,南半狀似上弦之月,因名日月潭。舊臺灣八景之一的「雙潭秋月」就是由此而來。

日月潭四周青山環抱,山巒層疊,水映著山,湖面宛似一個巨大的碧玉盤。遠遠望去,潭中的美麗小島——珠仔島,卻像玉盤託著的一顆珠子。珠仔島把湖面分為南北兩半:東北面的形狀好像圓日,故叫日潭;西南邊的如同一彎新月,故稱月潭。抗日戰爭勝利後,為了慶祝臺灣光復,珠仔島已改名為光復島。

日月潭美景如畫,春夏秋冬,晨昏晴雨,景色變幻無窮。尤其是秋天夜晚,湖面輕籠著薄霧,明月倒映湖中,景色更為佳麗動人。每年中秋圓月當空時,高山族的青年男女扛著又長又粗的竹竿,帶著綵球,來到潭邊跳起古老的民間舞蹈。他們重演著征服惡龍的民間故事,把太陽和月亮頂上天,讓日月潭永遠享有日月的光輝。

日月潭四周,點綴著許多亭臺樓閣和寺廟古塔。山腰的玄奘寺記憶體放著唐僧玄奘的部分遺骨。當地氣候四季宜人,冬天平均氣溫在15℃以上,夏季7月份只有22℃左右,是避暑勝地。

潭東的水社大山高逾二千公尺,朝霞暮靄,山峰倒影,風光旖旎。潭北山腰有一座文武廟,自廟前遠眺,潭內景色,盡收眼底。南面青龍山,地勢險峻,山麓中有幾座寺廟,其中玄奘寺供奉唐代高僧唐玄奘的靈骨。西畔有一座孔雀園,養有數十對孔雀,能表演開屏、跳舞,使人倍添遊興。東南的邵族居民聚落,有專供旅客觀賞的民族歌舞表演。泛舟遊湖,在輕紗般的薄霧中飄來蕩去,優雅寧靜,別具一番情趣。

日月潭之所以美麗,是因為它的四周是一座座長滿綠樹的山,而湖水又靜靜的,藍藍的,像一面鏡子,反周圍的山色倒映在湖裡。另外,一年四季,早晨晚上,映在湖裡的景色也不一樣,變來變去,就像傳說中的仙境。

日月潭四周的群山還有幾處名勝古蹟。其中潭北山腰有文武廟,廟中有孔子像,左右有文昌君與關羽像,從廟裡看出去,日月潭左右兩個湖,都看得清清楚楚。

[編輯本段]美麗傳說

寶島明珠——日月潭

關於日月潭的名字,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哩。話說很久以前,這個大潭裡住著兩條惡龍,有一天太陽走過天空,公龍飛躍起來,一口將太陽吞食下肚。晚上月亮走過天空,母龍也飛躍起來,一口將月亮吞下。這對惡龍在潭裡游來游去,把太陽和月亮一吐一吞,一碰一擊的,像玩大珠球。他們只圖自己好玩,卻沒想到人世間沒有了太陽和月亮,分不清白天和黑夜,樹木枯萎了,鳥兒不叫了,稻田裡快成熟的稻穗也乾癟了,家家戶戶的糧食吃光了,牛羊快餓死了,日子過不下去了……

日月潭捕魚郎這時,當地一對青年男女,聰明勇敢的大尖哥和水社姐,決心為人世間找回太陽和月亮。可是怎樣才能殺死惡龍呢?大尖哥和水社姐悄悄地鑽進惡龍居住的巖洞裡,從惡龍的談話中偷聽到他們最怕埋在阿里山底下的金斧頭和金剪刀。大尖哥和水社姐歷盡艱險,頂風冒雨,跋山涉水,終於來到阿里山下,從山底下挖出了金斧頭和金剪刀。然後他們又回到大潭邊,恰好兩條惡龍正在潭裡玩耍太陽和月亮,大尖哥跳下潭去,揮起金斧頭,把惡龍砍得滿頭是血,遍體鱗傷,水社姐看準時機,用金剪刀剪斷了惡龍的肚子。兩條惡龍死了,可是太陽和月亮還是沉在潭裡。大尖哥摘下公龍的眼珠,一口吞下肚;水社姐摘下母龍的眼珠,也一口吞下肚。他們變成了巨人,站在潭裡像兩座高山,大尖哥用勁把太陽拋起來,水社姐就拔起潭邊的棕櫚樹向上託著太陽,把太陽頂上天空。接著水社姐用勁把月亮拋上了天空,大尖哥也用棕櫚樹把月亮頂上天空。太陽和月亮又高掛在天上,光耀大地,萬物復甦。草木活了,樹上的鳥兒又歌唱了,田野裡稻穀又結穗了,人們歡呼雀躍。而大尖哥和水社姐從此變成了兩座雄偉的大山,永遠矗立在潭邊。

後來,人們就把這個大潭叫做日月潭,把這兩座大山叫做大尖山和水社山。直到現在,每年秋天仍然可以看到人們穿著美麗的服裝,拿起竹竿和綵球來到日月潭邊玩託球舞,學著大尖哥和水社姐的樣子,把綵球拋向天空,然後用竹竿頂著不讓它落下來,以此來紀念大尖哥和水社姐這對青少年英雄。

[編輯本段]電視劇《愛在日月潭》

導 演:李保平

編 劇:葉鳳英

主要人物: 林心如 飾 安 安

文 章 飾 孟 廷柯叔元 飾 江中鶴

蔣 欣 飾 江 荷高 潔 飾 方 蘋

趙 靜 飾 孟 母

兩岸分隔的數十年造成多少遺憾,一道海峽深深埋葬了多少真情,時代造成的悲劇,讓江中鶴在嬸婆臨終前踏上尋親之旅,也讓他在臺灣遇上一生的摯愛,然而,嬸婆與叔公五十年的離別與相思,讓中鶴面對真愛卻不敢追尋,人們心底最深的祕密與矛盾,就在劇情裡逐一展開。但是什麼都擋不住兩岸的人心求統一,血永遠濃於水……

[編輯本段]動畫片《日月潭》1996 中國

外文名稱 Ri Yue Tan

導演: 閻善春 Shanchun Yan

編劇: 凌紓 Shu Ling

影片型別: 動畫

片長:20分鐘

國家/地區: 中國

色彩: 彩色

上映 1996年

攝影 Cinematography:金志成 Zhicheng Jin

製作公司: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 [中國]

劇情

很久以前,在寶島臺灣住著勇敢的青年大尖和美麗的姑娘水社,他們相互愛慕,常常在大樹下相會。突然有一天,整個大地陷入一片黑暗,原來是住在黑水潭的妖龍把太陽和月亮偷走了。大尖和水社跋山涉水找到金斧頭和金剪刀,殺死了妖龍,救出了太陽和月亮。後來,他們變成了兩座大山守護在潭水邊保護太陽和月亮,人們便叫它日月潭。

日月潭的資料

日月潭(邵語:Zintun),簡稱明潭,位於臺灣南投縣魚池鄉日月村,為臺灣第二大湖泊(僅次於曾文水庫)及第一大(半)天然湖泊兼發電水庫。

湖面海拔748公尺,常態面積7.93平方公里(滿水位8.4平方公里),最大水深27公尺,自然生態豐富,但亦為最多外來種生物的淡水湖泊之一。

日月潭景色優美,「雙潭秋月」為臺灣八景之一。

日月潭也是臺灣原住民邵族的居住地。

由於過去平埔族稱居住於山裡的原住民為「沙連」,而內山以日月潭一區為最大的積水盆地,故日月潭舊稱又為水沙連。

TAG標籤:#日月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