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知科普>綜合知識>茶藝表演解說文稿

茶藝表演解說文稿

知科普 人氣:1.69W

茶藝表演解說文稿

歡迎各位來到我們的茶藝表演現場。在這裏,我們將爲大家帶來一場精彩的茶藝表演。

茶藝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獨具特色的一種表現形式,它以茶爲媒介,透過精湛的技藝和藝術品位展示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在茶藝表演中,我們會使用多種工具和姿勢,來展示茶的韻味和美妙。

首先,我們會向大家介紹不同的茶葉品種及它們的功效。茶葉品種繁多,每一種茶葉都有其獨特的特點和功效。例如,綠茶可以幫助解渴、去火;普洱茶可以減肥、降壓;紅茶可以提神醒腦等等。在茶藝表演中,我們會選用不同種類的茶葉,來滿足不同人羣的需求和口味。

其次,我們將向大家展示製茶工具及如何使用它們。在製茶過程中,我們需要使用到茶具、水壺、茶葉罐、茶匙、茶杯等等工具。茶藝表演中,我們會展示如何使用這些工具,將茶葉製作成一杯香濃可口的茶水。

最後,我們將表演一些茶道動作及禮儀。茶道動作象徵着茶道精神和禮儀,它們通常包括互飲、獻茶、品茶等。我們會向大家展示這些茶道動作,並講解其背後的意義和價值。

在結束之前,我們希望透過這場茶藝表演,帶給大家一份寧靜、平和和美好。茶道不只是一種表演形式,更是一種生活態度和精神追求。感謝大家的聆聽和觀賞。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茶藝表演的解說詞

  篇一:茶藝表演的解說詞

  各位嘉賓,大家好!下面您將欣賞到的是來自中國茉莉花之鄉廣西茉莉花茶茶道表演:

  茉莉花茶是再加工茶類,以綠茶茶作茶坯,用新鮮茉莉花窨制而成,茶引花香,花增茶味,茶香與花香相得益彰,因茉莉花香氣爲廣大飲者喜愛,被列爲窨制花茶的四大名花之首,宋代詩人江奎在《茉莉》詩中贊日:他年我若修花史,列作人間第一香。廣西橫縣是全國最大的茉莉花茶生產基地,被譽爲“中國茉莉花之都”,這次爲你表演的是以大佛龍井爲原料,透過傳統的窨花工藝窨制而成的茉莉龍井,請欣賞。

   1、潔具淨心。

  清泉可清心,用開水把所有的茶具清洗一次,既有潔淨茶具的作用,也利於茶具的升溫,對於泡茶器來說,更有激發茶香,醒茶的作用。同時透過細心的清潔茶具,也利於我們把在這個塵俗世界流浪的心收回來。

   2、玉潔冰清。

  素手仙顏重出世,一片冰心在玉壺。經過精心的清潔,所有的茶具都潔淨無比,仿若剛剛出山的仙子一樣,一塵不染。

   3、佳期有約。

  與每一個人的相遇是一種緣分,與每一杯茶的相遇也是一種緣分。茉莉龍井作爲花茶中的極品,具有龍井茶的王者之氣,經過窨制之後,更添一種溫柔之香,既保持了濃郁爽口的茶味,又有鮮靈芬芳的花香,沖泡品啜,花香襲人,甘芳滿口,令人心曠神怡。今天,讓我們與茉莉龍井展開美麗的約會吧。

   4、飛天神韻。

  飛天是佛教中的天樂神,是主管奏樂歌舞的神。她給人總是帶來愉悅和快樂。現在,美麗和快樂的飛天即將開始給我們一段美麗的視覺和精神之旅。茉莉龍井講究香醇,我們投茶3克。該茶香氣濃郁,外形秀美,滋味醇和,爽口宜人,一面世,就深受愛茶人的熱愛。

   5、春光乍現。

  仙子降臨人間,帶來了人間最美麗的季節——春天。以迴轉手法將少量的水注入杯中,使茶葉充分浸潤,輕柔溫暖的水象春風使茶芽舒展,宛如人間綠色漸染,給我們無限的遐思。春天已來,期待我們與滿目春色與燦爛春光的親密接觸吧。

   6、碧波生風。

  用搖香手法令茶葉充分被水浸潤,此時杯中的花茶散發出陣陣香味。而杯中晃動的茶湯就像春風吹動一池碧水,蕩起陣陣漣漪。

   7、美人沐浴。

  滿眼春色醉八方,一杯香茗待佳賓。泡茶的水溫因茶而異,沖泡花茶的水溫宜控制在95撮氏度左右。

  依次向蓋碗內注入約容量1/4的開水,此時的茶葉在水的浸潤下完全展開。此時再衝入熱水至七分。俗話說:酒滿敬人,茶滿欺人。茶主和,性儉。茶斟七分,留下三分是人情。也就是說,我們喝茶的時候,講究的是和,是人和人之間的情誼。

   8、情深款款。

  不如仙山一啜好,泠然便欲乘風飛。茶能提神,可清心茶中有道。茶已泡好,安靜候君來。

   9、顧盼生輝。

  現在我們爲您奉上這次沖泡的茉莉龍井。

   10、天姿國色。

  一握春山翠欲滴,香自天然情滿懷。我們可以輕輕地擡起蓋子,輕嗅茉莉龍井誘人的香氣,小抿一口,慢慢體會她對我們口腔,乃至心靈的呵護和體貼。

   11、回眸一笑。

  有緣再相聚,所有的別離都是爲了將來的相聚而準備的。期待在未來的日子裏,我們有更多的機會和時間與大家相遇,相聚;有更多的時間和機會與茶,與茉莉龍井相遇相聚。更期待大家與茶相知,相惜,甚至相愛。

  篇二:茶藝表演的解說詞

  風景秀甲的武夷山是烏龍茶的故鄉。宋代大文豪范仲淹曾寫詩讚美武夷巖茶:"年年春自東南來,建溪先暖冰微開,溪邊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自古栽。"自古以來,武夷山人不但善於種茶、製茶,而且精於品茶。現在由茶藝小姐爲各位嘉賓表演武夷山的功夫茶茶藝,請大家靜下心來,和其一起共享茶藝的溫馨與愉悅。功夫茶茶藝共有十八道程序,前九道由其操作表演,後九道請各位嘉賓和其密切配合,共同完成。

  武夷山功夫茶茶藝的基本程序如下:

   第一道:焚香靜氣、活煮甘泉。

  焚香靜氣,就是透過點燃這炷香,來營造祥和、肅穆、無比溫馨的氣氛。希望這沁人心脾的幽香,能使大家心曠神怡,也但願你的心會伴隨着這悠悠嫋嫋的香菸,昇華到高雅而神奇的境界。

  宋代大文豪蘇東坡是一個精通茶道的茶人,他總結泡茶的經驗說:"活水還須活火烹。"活煮甘泉,即用旺火來煮沸壺中的山泉水。

   第二道:孔雀開屏、葉嘉酬賓。

  孔雀開屏,是向同伴們展示自己美麗的羽毛,我們藉助孔雀開屏這道程序,向嘉賓們介紹今天泡茶所用的精美的功夫茶茶具。

  “葉嘉”是蘇東坡對茶葉的美稱。葉嘉酬賓,就是請大家鑑賞烏龍茶的外觀形狀。

   第三道:大彬沐淋、烏龍入宮。

  大彬是明代製作紫砂壺的一代宗師,他所製作的紫砂壺被後代茶人歎爲觀止,視爲至寶,所以後人都把名貴的紫砂壺稱爲大彬壺。大彬沐淋,就是用開水澆燙茶壺,其目的是洗壺並提高壺溫。烏龍入宮,把茶葉放入壺中。

   第四道:高山流水、春風拂面。

  武夷茶藝講究"高沖水,低斟茶"。高山流水,即將開水壺提高,向紫砂壺內沖水,使壺內的茶葉隨水浪翻滾,起到用開水洗茶的作用。

  春風拂面,是用壺蓋輕輕地颳去茶湯表面泛起的白色泡沫,使壺內的茶湯更加清澈潔淨。

   第五道:烏龍入海、重洗仙顏。

  品飲武夷巖茶講究"頭泡湯,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華"。頭一泡衝出的茶湯我們一般不喝,直接注入茶海。因爲茶湯呈琥珀色,從壺口流向茶海好像蛟龍入海,所以稱之爲烏龍入海。

  重洗仙顏,原本是武夷九曲溪畔的一處摩崖石刻,在這裏意喻爲第二次沖水。第二次沖水不僅要將開水注滿紫砂壺,而且在加蓋後還要用開水澆淋壺的外部,這樣內外加溫,有利於茶香的散發。

   第六道:相哺、再注甘露。

  沖泡武夷巖茶時要備有兩把壺,一把紫砂壺專門用於泡茶,稱爲"泡壺"或"母壺";另一把容積相等的壺用於儲存泡好的茶湯,稱之爲"海壺"或"子壺"。現代也有人用"公道杯"代替海壺來儲備茶水。把母壺中泡好的茶水注入子壺,稱之爲"相哺"。母壺中的茶水倒乾淨後,趁着壺熱再衝開水,稱之爲"再注甘露"。

   第七道:祥龍行雨、鳳凰點頭。

  將海壺中的茶湯快速而均勻地依次注入聞香杯,稱之爲"祥龍行雨",取其"甘霖普降"的吉祥之意。

  當海壺中的茶湯所剩不多時,則應將巡迴快速斟茶改爲點斟,這時茶藝小姐的手勢一高一低有節奏地點斟茶水,形象地稱之爲"鳳凰點頭",象徵着向嘉賓們行禮致敬。

  當海壺中的茶湯所剩不多時,則應過去有人將這道程序稱之爲"關公巡城"、"韓信點兵",因這樣解說充滿刀光劍影,殺氣太重,有違茶道以"和"爲貴的基本精神,所以我們予以揚棄。

  第八道:夫妻和合、鯉魚翻身。

  聞香杯中斟滿茶後,將描有龍的品茗杯倒扣過來,蓋在描有鳳的聞香杯上,稱之爲夫妻和合,也可稱爲"龍鳳呈祥"。

  把扣合的杯子翻轉過來,稱之爲“鯉魚翻身”。中國古代神話傳說,鯉魚翻躍過龍門可化龍而去,我們藉助這道程序祝福在座的各位嘉賓家庭和睦、事業發達。

   第九道:捧杯敬茶、衆手傳盅。

  捧杯敬茶是茶藝小姐用雙手把龍鳳杯捧到齊眉高,然後恭恭敬敬地向右側第一位客人行注目點頭禮,並把茶傳給他。客人接到茶後不能獨自先品爲快,應當也恭恭敬敬向茶藝小姐點頭致謝,並按照茶藝小姐的姿勢依次將茶傳給下一位客人,直到傳到坐得離茶藝小姐最遠的一位客人爲止,然後再從左側同樣依次傳茶。透過捧杯敬茶衆傳盅,可使在座的賓主們心貼得更緊,感情更親近,氣氛更融洽。

   第十道:鑑賞雙色、喜聞高香。

  鑑賞雙色是指請客人用左手把描有龍鳳圖案的茶杯端穩,用右手將聞香杯慢慢地提起來,這時聞香杯中的熱茶全部注入品茗杯,隨着品茗杯溫度的升高,由熱敏陶瓷制的烏龍圖案會從黑色變成五彩。這時還要觀察杯中的茶湯是否呈清亮豔麗的琥珀色。

  喜聞高香是武夷巖茶三聞中的頭一聞,即請客人聞一聞杯底留香。第一聞主要聞茶香的純度,看是否香高辛銳無異味。

   第十一道:三龍護鼎、初品奇茗。

  三龍護鼎是請客人用拇指、食指托杯,用中指托住杯底。這樣拿杯既穩當又雅觀。三根手指頭喻爲三龍,茶杯如鼎,故這樣的端杯姿勢稱爲三龍護鼎。

  初品奇茗是武夷山品茶三品中的頭一品。茶湯入口後不要馬上嚥下,而是吸氣,使茶湯在口腔中翻滾流動,使茶湯與舌根、舌尖、舌側的味蕾都充分接觸,以便能更精確地悟出奇妙的茶味。初品奇茗主要是品這泡茶的火功水平,看有沒有“老火”或“生青”。

   第十二道:再斟流霞、二探蘭芷。

  再斟流霞,是指爲客人斟第二道茶。

  宋代范仲淹有詩云:幹茶味兮輕醍醐,幹茶香兮薄蘭芷。

  蘭花之香是世人公認的王者之香。二探蘭芷,是請客人第二次聞香,請客人細細地對比,看看這清幽、淡雅、甜潤、悠遠、捉摸不定的茶香是否比單純的蘭花之香更勝一籌。

   第十三道:二品雲腴、喉底留甘。

  “雲腴”是宋代書法家黃庭堅對茶葉的美稱。“二品雲腴”即請客人品第二道茶。二品主要品茶湯的滋味,看茶湯過喉是否鮮爽、甘醇,還是生澀、平淡。

   第十四道:三斟石乳、蕩氣迴腸。

  “石乳”是元代武夷山貢茶中的珍品,後人常用來代替武夷茶。三斟石乳,即斟第三道茶。蕩氣迴腸,是第三次聞香。品啜武夷巖茶,聞香講究"三口氣",即不僅用鼻子聞,而且可用口大口地吸入茶香,然後從鼻腔呼出,連續三次,這樣可全身心感受茶香,更細膩地辨別茶葉的香型特徵。茶人們稱這種聞香的方法爲"蕩氣迴腸"。第三次聞香還在於鑑定茶香的持久性。

   第十五道:含英咀華、領悟巖韻。

  含英咀華,是品第三道茶。清代大才子袁枚在品飲武夷巖茶時說"品茶應含英咀華並徐徐咀嚼而體貼之。"其中的英和華都是花的意思。含英咀華即在品茶時像是在嘴裏含着一朵小蘭花一樣,慢慢地咀嚼,細細地玩味,只有這樣才能領悟到武夷山岩茶特有的“香、清、甘、活”無比美妙的韻味。

   第十六道:君子之交、水清味美。

  古人講"君子之交淡如水",而那淡中

  之味恰似在品了三道濃茶之後,再喝一口白開水。喝這口白開水千萬不可急急地嚥下去,應當像含英咀華一樣細細玩味,直到含不住時再吞下去。嚥下白開水後,再張口吸一口氣,這時您一定會感到滿口生津,回味甘甜,無比舒暢。多數人都會有"此時無茶勝有茶"的感覺。這道程序反應了人生的一個哲理:平平淡淡總是真。

   第十七道:名茶探趣、游龍戲水。

  好的武夷巖茶七泡有餘香,九泡仍不失茶真味。名茶探趣,是請客人自己動手泡茶。看一看壺中的茶泡到第幾泡還能保持茶的色、香、味。

  游龍戲水,是把泡後的茶葉放到清水杯中,讓客人觀賞泡後的'茶葉,行話稱爲"看葉底"。武夷巖茶是半發酵茶,葉底三分紅、七分綠。葉片的周邊呈暗紅色,葉片的內部呈綠色,稱之爲"綠葉紅鑲邊"。在茶藝表演時,由於烏龍茶的葉片在清水中晃動很像龍在玩水,故名"游龍戲水"。

   第十八道:賓主起立、盡杯謝茶。

  孫中山先生曾倡導以茶爲國飲。魯迅先生曾說:"有好茶喝,會喝好茶是一種清福。"飲茶之樂,其樂無窮。"自古以來,人們視茶爲健身的良藥、生活的享受、修身的途徑、友誼的紐帶,在茶藝表演結束時,請賓主起立,同乾了杯中的茶,以相互祝福來結束這次茶會

  篇三:茶藝表演的解說詞

  中國茶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五千年的發展歷史,孕育出不同風格的茶藝文化。今天我們爲大家表演的是功夫茶藝,請大家靜下心來,品茗賞藝,和我們共享茶藝的溫馨和怡悅。

   一、展示茶具。

  1、茶船主泡小姐端起的底盤部分叫做茶船,是用來盛放茶具和方便接水的。茶船上的是一套造型古樸別緻的紫砂茶具。

  (1)茶壺:是用來沖泡茶葉的。

  (2)茶盅(公道杯):是用來傳遞茶湯和均勻茶湯濃淡的公用器具,意爲啓發做人公正,隨遇而安。

  (3)聞香杯:杯體細長,便於籠住香氣,是用來聞香的。

  (4)品茗杯:用來品茶湯和觀色之用。

  2、隨手泡:用來保溫或增溫,因沖泡不同的茶對水溫的要求是不同的。

  3、茶具組合:

  (1)茶則:撮取幹茶和觀賞茶葉之用。

  (2)茶匙: 用來輕輕撥取幹茶的。

  (3)茶針:是疏通壺口的備用品。

  (4)茶漏:放在壺口上以免茶葉外漏的。

  (5)茶筷:用來夾洗杯子的。

  所有這一切,放在茶盒裏就是一套茶具組合。

  最後是茶巾,用來擦乾茶汁。

   二、鑑賞佳茗。

  茶小姐用茶則從茶盒裏取出幹茶,置於賞茶盤中。有請茶藝小組以示各位來賓觀賞幹茶。我國茶葉種類繁多,琳琅滿目,有綠茶、黃茶、黑茶、白茶、烏龍茶、紅茶六大茶類。今天茶藝表演所選用的茶葉是烏龍茶的一種——安溪鐵觀音。鐵觀音茶條捲曲、沉重勻整、色澤油亮,有沙綠帶白霜的特徵。還有“青蒂綠腹蜻蜓頭,美如觀音重如鐵”之說。

  在泡茶之前,我們的茶藝小姐要先淨手,以示尊敬和聖潔之意。

   三、燙壺溫杯。

  因沖泡烏龍茶需100℃高溫,所以在泡茶前先用開水燙壺,提高壺溫,將壺水倒入茶盅內,再依次倒入聞香杯和品茗杯內。

   四、烏龍入宮。

  用茶則從茶盒中撮取幹茶,用茶匙輕輕撥入茶壺內約1/2。

   五、烏龍初展。

  這是初泡也叫溫潤泡。用開水浸泡茶葉使茶葉舒展,並提高壺溫,然後迅速將茶水倒入茶盅內,又叫洗茶。

   六、高山流水。

  用懸壺高衝法激盪茶葉,使茶葉上下翻滾,茶湯濃淡均勻,味道純正。

   七、抽眉推泡。

  用壺蓋將壺口泡沫推掉,雅稱——春風拂面。

   八、重洗仙顏。

  用剛纔的茶湯再次淋壺,既可以將茶渣茶沫沖掉又可以提高壺溫。

   九、清潔茶具(此程序約3分鐘)。

  現在開始清洗杯子,要用茶筷來夾洗。清雅幽玄,是中國茶藝追求的意境美,茶人在人格上追求清高,在氣質上追求含蓄,在茶藝上追求清幽,以清爲美,表現爲茶的清香、水的青純、器的清潔、境的清雅、心的清閒。

   十、烏龍入海。

  經過一道清洗茶具程序,我們的茶也泡好了。將茶湯倒入茶盅內,最後幾滴是精華部分,也要滴入茶盅內。

   十一、祥龍行雨。

  將茶盅內的茶湯依次斟入聞香杯中稱之爲祥龍行雨,取其“甘霖普降”之意,茶只倒七分左右,俗語有云“七分茶,三分情”。

   十二、鯉魚翻身。

  將品茗杯蓋在聞香杯上稱夫妻和合,食指和中指夾緊香杯,拇指摁緊品茗杯,翻轉手腕,這個過程又稱“倒轉乾坤”。中國古代神話傳說,鯉魚在座的各位求賓家庭和睦,事業發達。

   十三、敬奉香茗。

  請茶藝小姐爲各位來賓奉茶。我國是“茶的祖國”,飲茶之久,茶區之廣,茶藝之精,名茶之多,堪稱世界第一,是我們祖國的光榮,品茶也稱爲一門藝術。茶類不同,色澤不同,香氣也不同,聞聞鐵觀音的香氣,那天然馥郁的蘭香、桂花香、清香四溢,飲後讓您雅盎然,超凡入聖,心曠神怡。

  先將聞香杯緩緩提起,沿杯沿收集香氣,再移至鼻端嗅聞茶香,雅稱——喜聞幽香。用三龍護鼎手法端起品茗杯,先觀色金黃明亮,再分三口飲下這懷好茶:先潤脣 柔軟含香再潤舌 鮮醇清香後潤喉 三口品下,回喉甘甜。

  結束語最後,敬勸各位來賓“少吸菸,少喝酒,多飲茶,飲好茶”。

  我們的茶藝的表演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茶藝表演主持解說詞

茶藝表演是在茶藝的基礎上產生的,它是透過各種茶葉沖泡技藝的形象演示,科學地、生活化地、藝術地展示泡飲過程,下面是我爲大家整理的關於茶藝表演主持解說詞,歡迎查閱!

↓↓↓點擊獲取更多“茶藝”相關內容↓↓↓

★ 茶藝彙報主持詞開場白 ★

★ 茶文化講座主持詞   ★

★ ★ 茶道的基本知識 ★ ★

★ ★   茶藝與茶文化   ★ ★

茶藝表演主持解說詞1

茶室設計理念:

普洱茶,來自崇山峻嶺,經歷了馬背的蹉跎,歲月的磨礪後她變得圓融、平和,經歷了滄桑依舊那麼美麗、那麼自然。幾千年以來勤勞勇敢的普洱人們爲茶而歌,爲茶而舞,敬茶如神,使得普洱茶擁有“香飄千里外,味醇一杯中”的美譽。

茶室設計:

茶室以一幅品茗下棋的畫面爲背景,下棋之人的悠閒與典雅的生活品味盡顯其中,突出茶室設計的主題。一套精緻古樸的紫砂壺茶具象徵着普洱茶的歷史滄桑,品茗杯排成一彎月牙形置於正前方以示對來自五湖四海青睞普洱的朋友們的歡迎,茶荷置於右上方以示對茶的尊敬,隨手泡置於右下方,便於取用。胸前的茶巾,用於清潔。

動態演示語

各位評委教師午時好,我是-號考生---,請欣賞茶室設計《迷情普洱》。普洱茶,從嗜茶、名土的墨香中走出來,從皇室宮闈的尊寵中走出來。昔日王謝堂前燕,如今最終飛到咱們百姓家,她那超然脫俗的茶香,會把我們誘入禪境,讓我們品悟到淡然無極之美

一溫杯雪盞:茶性本潔,用煮沸的泉水來溫潤清洗泡茶所用的茶具,賦予茶具必須的溫度,恰如人的心靈需要不斷的反省,清除心中的塵埃,讓心靈潔淨與溫暖起來,同時也表示對客人的尊敬。

二鑑賞幹茶:好的普洱茶色澤褐紅,條索緊結,有淡淡的檳榔香、樟香、桂圓香等,並伴有特殊的陳香。

三普洱入宮:將約3科普洱熟茶置於紫砂壺中,片片普洱茶緩緩進入壺中,猶如回到久違的故鄉,甘願融入其中,樂在其中,期待奉獻那一縷茗香,一品高貴。

四游龍戲水:茶來於自然,盛開於壺中,用溫的清泉潤澤將其從美妙的夢境裏喚起,振奮其精神。洗去鉛華,返璞歸真,開啓一段美妙的奉獻之旅,一段最有價值的時光。

五甌裏醞香:水爲茶之母,器爲茶之父,好茶、好水、好器皿,是茶藝沖泡中必要的條件,此外,還需要泡茶人用心去沖泡,心與 手相 通,技與藝相融。選用甘甜清的普洱泉水,加熱至沸,緩緩衝入激盪出普洱茶的真香與妙義。

六鳳凰行禮:把紫砂壺中剩餘的茶湯全部瀝入公道杯中,以鳳凰三點頭姿勢向客人行禮致意。

七普降甘霖:將公道杯中的茶湯倒入品茗杯中,每杯倒七分滿爲度。

八敬奉佳茗:來到普洱茶鄉,怎能不品飲一杯普洱茶。普洱茶代表了茶鄉人民的款款深情。開湯現紅寶,入口成妙詩。

九時光倒流(聞香)普洱茶的香氣隨着沖泡的次數在不斷變化,細聞茶香的變化,茶香會把你帶到逝去的歲月,讓你感悟到人世間滄海桑田的變幻

十瞬間煙雲(觀色)

普洱茶茶湯豔麗亮紅,表面一層淡淡的薄霧乳白朦朧,令人浮想聯翩。

十一品茗

“美酒千杯難成知己,清茶一盞也能醉人”。啜飲一口普洱茶,體會普洱茶的滋味,回味普洱茶的歷史。縷縷茶香讓我沉醉。普洱茶是一個歷史彌新的傳奇茶品,帶着原野的芬芳,帶着濮人的情懷,帶着馬背上的記憶,沿着禮貌的軌跡,穿越歷史的塵煙,走近你我的心間。

十二謝禮

難忘,難忘普洱茶的醇厚回甘,戀,戀普洱茶的陳香悠遠,喜觀,喜觀普洱茶的養生保健。直是“妙茗長自銀生城,日月山川育香魂,世間第一風流事,唯有陳香蕩魂魄。”各位評委教師,我們的茶藝表演到此結束,願這縷縷茶香給你們留下一個甜蜜的回憶,同時也祝大家養生有道,福壽同存,心想事成。

茶藝表演主持解說詞2

中國茶 文化 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五千年的發展歷史,孕育出不一樣風格的茶藝文化。

今日我們爲大家表演的是功夫茶藝,請大家靜下心來,品茗賞藝,和我們共享茶藝的溫馨和怡悅。

1展示茶具

1茶船主泡小姐端起的底盤部分叫做茶船,是用來盛放茶具和方便接水的。茶船上的是一套造型古樸別緻的紫砂茶具。

(1)茶壺是用來沖泡茶葉的。

(2)茶盅(公道杯)是用來傳遞茶湯和均勻茶湯濃淡的公用器具,意爲啓發做人公正,隨遇而安。

(3)聞香杯杯體細長,便於籠住香氣,是用來聞香的。

(4)品茗杯用來品茶湯和觀色之用。

2隨手泡用來保溫或增溫,因沖泡不一樣的茶對水溫的要求是不一樣的。

3茶具組合

(1)茶則撮取幹茶和觀賞茶葉之用。

(2)茶匙用來輕輕撥取幹茶的。

(3)茶針是疏通壺口的備用品。

(4)茶漏放在壺口上以免茶葉外漏的。

(5)茶筷用來夾洗杯子的。

所有這一切,放在茶盒裏就是一套茶具組合。

最終是茶巾,用來擦乾茶汁。

2鑑賞佳茗

茶小姐用茶則從茶盒裏取出幹茶,置於賞茶盤中。有請茶藝小組以示各位來賓觀賞幹茶。我國茶葉種類繁多,琳琅滿目,有綠茶、黃茶、黑茶、白茶、烏龍茶、紅茶六大茶類。今日茶藝表演所選用的茶葉是烏龍茶的一種--安溪鐵觀音。鐵觀音茶條捲曲、沉重勻整、色澤油亮,有沙綠帶白霜的特徵。還有[青蒂綠腹蜻蜓頭,美如觀音重如鐵"之說。

在泡茶之前,我們的茶藝小姐要先淨手,以示尊敬和聖潔之意。

3燙壺溫杯

因沖泡烏龍茶需100℃高溫,所以在泡茶前先用開水燙壺,提高壺溫,將壺水倒入茶盅內,再依次倒入聞香杯和品茗杯內。

4烏龍入宮

5烏龍初展

這是初泡也叫溫潤泡。用開水浸泡茶葉使茶葉舒展,並提高壺溫,然後迅速將茶水倒入茶盅內,又叫洗茶。

6高山流水

用懸壺高衝法激盪茶葉,使茶葉上下翻滾,茶湯濃淡均勻,味道純正。

7抽眉推泡

用壺蓋將壺口泡沫推掉,雅稱--春風拂面。

8重洗仙顏

用剛纔的茶湯再次淋壺,既能夠將茶渣茶沫沖掉又能夠提高壺溫。

9清潔茶具(此程序約3分鐘)

此刻開始清洗杯子,要用茶筷來夾洗。清雅幽玄,是中國茶藝追求的意境美,茶人在人格上追求清高,在氣質上追求含蓄,在茶藝上追求清幽,以清爲美,表現爲茶的清香、水的青純、器的清潔、境的清雅、心的清閒。

10烏龍入海

經過一道清洗茶具程序,我們的茶也泡好了。將茶湯倒入茶盅內,最終幾滴是精華部分,也要滴入茶盅內。

11祥龍行雨

將茶盅內的茶湯依次斟入聞香杯中稱之爲祥龍行雨,取其[甘霖普降"之意,茶只倒七分左右,俗語有云[七分茶,三分情"。

12鯉魚翻身

將品茗杯蓋在聞香杯上稱夫妻和合,食指和中指夾緊香杯,拇指摁緊品茗杯,翻轉手腕,這個過程又稱[倒轉乾坤"。中國古代神話 傳說 ,鯉魚在座的各位求賓家庭和睦,事業發達。

13敬奉香茗

請茶藝小姐爲各位來賓奉茶。

我國是[茶的祖國", 飲茶 之久,茶區之廣,茶藝之精,名茶之多,堪稱世界第一,是我們祖國的光榮,品茶也稱爲一門藝術。茶類不一樣,色澤不一樣,香氣也不一樣,聞聞鐵觀音的香氣,那天然馥郁的蘭香、桂花香、清香四溢,飲後讓您雅盎然,超凡入聖,心曠神怡。

先將聞香杯緩緩提起,沿杯沿收集香氣,再移至鼻端嗅聞茶香,雅稱--喜聞幽香。用三龍護鼎手法端起品茗杯,先觀色金黃明亮,再分三口飲下這懷好茶:先潤脣柔軟含香再潤舌鮮醇清香後潤喉三口品下,回喉甘甜。

結束語最終,敬勸各位來賓[少吸菸,少喝酒,多飲茶,飲好茶"。

我們的茶藝的表演到此結束,多謝大家!

茶藝表演主持解說詞3

五千年的華夏禮貌與茶息息相通,其發乎神農氏,聞於魯周公,興於唐而勝於宋,貴在情操高潔的內在品性。此刻就請各位領略中國茶文化,欣賞鐵觀音茶藝表演。

先來介紹一下茶具:隨手泡,茶葉罐,茶荷,茶道六君子(包括茶桶、茶則、茶針、茶匙、茶漏、茶夾),茶洗,杯託,茶船,紫砂壺,公道杯,品茗杯,濾網,茶寵,茶巾。

1.孟臣沐淋:孟臣是明代人,他製作的紫砂壺令後人歎爲觀止,所以後人將名貴的紫砂壺稱爲孟臣壺。此步也稱爲溫杯洗盞。茶聖陸羽認爲泡茶用水“山水爲上,江水爲中,井水爲下”,如今根據便利條件選用純淨的礦泉水爲宜。

2.孟臣奪冠:開啟壺蓋,將茶漏置於壺口。

3.觀音現身:鐵觀音屬烏龍茶,產於福建安溪,形似觀音重如鐵,綠葉紅鑲邊,七泡有餘香。

4.烏龍入宮:茶則用來導取幹茶,將茶葉緩緩投入壺中。

5.高山流水:向壺內注水使緊卷的茶葉鬆散,更好地發揮香氣和滋味。

6.春風拂面:用壺蓋輕輕颳去壺表面的白色泡沫,令茶湯更加均勻透亮。

7.觀音出海:將茶湯注入公道杯中,俗話說一泡水,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華,此泡茶湯稱之爲溫潤泡,所以我們不喝。

8.重洗仙顏:再次向壺中注入沸水,沖泡鐵觀音的水溫較高爲宜。

9.烏龍蘊香:把溫潤泡的茶湯澆淋在壺表面,既能養護紫砂壺又能提高壺溫。

10.普降甘霖:均勻地分配茶湯正如待人交友之道,以彰顯中國茶人博大無私之胸懷,我們把分茶時的動作比喻爲關公巡城和韓信點兵。

11.敬奉佳茗: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以茶會友,一盞香茗奉知己。

12.三龍護鼎:用食指和拇指夾住品茗杯身,中指拖住杯底,這樣拿杯的姿勢穩妥大方,我們雅稱爲三龍護鼎。

13.聞香觀色:空谷幽蘭般的香氣和金黃明亮的湯色令人賞心悅目心曠神怡。

14.三品得趣:品字是由三個口字組成,我們提議大家將茶湯也分三口來品,第一口輕啜茶湯,讓舌尖與味蕾充分接觸,感受茶湯的鮮美醇和;第二口讓茶湯在舌尖與齒縫間反覆遊蕩,去體會茶之六味,酸甜苦澀香甘;第三口將茶湯一口飲下,由喉滑至腹內,享受酣暢淋漓脣齒留香的感覺。

15.謝茶,行禮。

16.恭祝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茶藝表演主持解說詞4

第一道:焚香靜氣、活煮甘泉

焚香靜氣是經過點燃一支香來營造溫馨的氣氛,使大家放鬆精神。活煮甘泉意思是用旺火煮沸壺中的水。

第二道:孔雀開屏、葉嘉酬賓

孔雀開屏是指向來賓們介紹泡茶所用的精美茶具。葉嘉酬賓指向來賓們介紹茶葉。

第三道:孟臣沐霖、烏入宮

孟臣沐淋意思是指用開水澆燙茶壺,茶壺燙洗乾淨之後,把茶葉放入壺內,叫做烏龍入宮。

第四道:高山流水、春風拂面

高山流水指向紫砂壺內沖水,使壺內的茶葉隨着沸水水翻滾,起到洗茶的作用。然後用壺蓋輕輕地颳去茶湯表面的白色泡沫,使壺內的茶湯更加清新、乾淨,喻爲春風拂面。

第五道:烏龍入海、重洗仙顏

通常把第一次泡的茶湯直接倒入茶海,稱爲烏龍入海。重洗仙顏意思爲第二次沖水泡茶。

第六道:玉液移壺、再注甘露

玉液移壺是指把泡壺中的茶湯倒入海壺,趁着茶壺還熱,再次向壺中加入開水,稱爲再注甘露。

第七道:祥龍行雨、鳳凰點頭

祥龍行雨是指把海壺中的茶湯快速而均勻地按順序倒入聞香杯裏,當海壺中的茶湯基本倒完時,使用點斟的手法,喻爲鳳凰點頭。

第八道:珠聯璧合、鯉魚翻身

珠聯璧合指把品茗杯倒扣在聞香杯上,之後把兩個緊扣的杯輕輕翻轉過來稱爲鯉魚翻身。

第九道:捧杯敬茶、衆手傳盅

相互傳遞手中的茶,讓大家的感情跟親近,氣氛更融洽。

第十道:喜聞幽香、鑑賞三色

輕輕拿起聞香杯,聞其茶香,觀其杯中上、中、下三種顏色。

第十一道:三龍護鼎、初品奇茗

用拇指、食指扶杯、中指拿杯,這種端杯姿勢稱爲三龍護鼎,初品奇茗只要是指品茶的火攻水平。

第十二道:再斟流霞、二探蘭芷

再斟流霞意思是指爲客人斟第二道茶,二探蘭芷,是請客人第二次聞香。

第十三道:二品雲膄、喉底留甘

二品雲膄即是指請客人品第二道茶,感受茶湯是否鮮爽、甘醇。

第十四道:三斟石乳、蕩氣迴腸

三斟石乳是指斟第三道茶,蕩氣迴腸,是請客人第三次聞香。

第十五道:含英咀華、領悟巖韻

含英咀華是指品第三道茶,慢慢品飲,領悟茶特有的“香、清、甘、活”。

第十六道:君子之交、水清味美

品飲了三道濃茶之後,再喝一口白開水,會令人滿口生津、回味甘甜,無比舒暢。

第十七道:名茶探趣、游龍戲水

請來賓們自我動手泡茶,然後把泡後的茶葉放到清水杯中,讓來賓們觀賞泡後的茶。

第十八道:賓主起立、盡杯謝茶

請來賓們起立,同乾了杯中的茶,彼此祝福之後結束這次茶會。

茶藝表演主持解說詞5

各位嘉賓你們好!(行禮)歡迎來到沁和會館品茗賞藝,我是沁和會館的茶藝員---,今日由我和我的助泡爲大家演藝綠茶茶藝,。今日爲大家帶來的是江蘇吳縣的碧螺春。

一、巧布器皿

1.茶道組:茶匙,用於量取茶葉;茶夾,用於洗杯潔具;茶撥,用於把茶葉匯入壺中;茶針,用於疏通壺嘴,使出水通暢;茶漏,放置茶壺上,避免投茶時茶葉外漏。

2.茶樣罐:用於盛裝茶葉;

3.賞茶荷:控制投茶量的器皿,觀看幹茶樣和擲茶分樣用;

4.茶巾:用於擦洗抹拭茶具、抹乾濺出的水滴、託墊壺底、吸乾壺底、杯底之殘水;

5.玻璃杯:沖泡高檔綠茶要用透明的玻璃杯,以便更好地欣賞茶葉在水中上下翻飛、翩翩起舞的仙姿和碧綠的湯色;

6.水盂:用於盛裝廢棄水、茶渣等;

7.提樑壺:燒水器皿。

二、葉嘉酬賓

請大家鑑賞幹茶的外觀形狀:碧螺春外觀條索纖細、捲曲成螺、滿身披毫、銀白隱翠。

三、冰心去凡塵(洗杯)

茶,至清至潔,是天函地育的靈物,泡茶要求所用的器皿也必須是至清至潔。“冰心去凡塵”就是用開水燙洗一遍潔淨的玻璃杯,做到冰清玉潔,一塵不染,以表示對各位的崇敬之心。

四、清宮迎佳人(投茶)

蘇東坡有詩云:“戲作小詩君勿笑,從來佳茗似佳人”。“清宮迎佳人”就是用茶導把茶葉撥入到冰清玉潔的玻璃杯中。

五、甘露潤蓮心(潤茶)

好的綠茶外觀如蓮心,乾隆皇帝把茶葉稱爲“潤心蓮”。“甘露潤蓮心”就是在開泡前先向杯中注入少許熱水,起到潤茶的作用。

六、鳳凰行禮

沖泡綠茶時也講究高沖水,在沖水時提樑壺有節奏的三起三落,好比是鳳凰在想客人點頭致意。

七、碧玉沉清江

衝入熱水後,茶先是浮在水面上,而後慢慢沉入杯底,我們稱之爲“碧玉沉清江”。

八、觀音捧玉瓶

佛教 故事 中傳說觀音菩薩常捧着一個白玉淨瓶,淨瓶中的甘露可消災祛病,救苦救難。茶藝小姐把泡好的茶敬奉給客人,我們稱之爲“觀音捧玉瓶”,意在祝福各位一生平安。

九、春波展旗

這道程序是綠茶茶藝的特色程序。杯中的熱水如春波盪漾,在熱水的浸泡下,茶芽慢慢的舒展開來,尖尖的葉芽如,展開的葉片如旗。一芽一葉的稱爲旗,一芽兩葉的稱爲“雀舌”。在品綠茶之前先觀賞在清碧澄清的茶水中,千姿百態的茶芽在玻璃杯中隨波晃盪,好像生命的綠精靈在舞蹈十分生動趣味。

十、會心悟茶香

品綠茶要一看、二聞、三品位,在欣賞“春波展旗”之後,要聞一聞茶香。綠茶與花茶、烏龍茶不一樣,它的茶香更加清幽淡雅,必須用心靈去感悟,才能夠聞到那春天的氣息,以及清醇幽遠、難以言傳的生命之香。

十一、淡中品致味

綠茶的茶湯清醇甘鮮,淡而有味,它雖然不像紅茶那樣濃豔醇厚,也不像烏龍茶那樣巖韻醉人,可是隻要你用心去品,就必須能從淡淡的綠茶香中品出天地見至清、至醇、至真、至美的韻味來。

十二、謝客

品茶有三樂,獨品得神、對飲得趣、衆品得慧。在品了頭道茶之後,請嘉賓自斟自飲,來感受修身養性,品位人生的無窮樂趣。

多謝各位嘉賓!(行禮)

茶藝表演主持解說詞相關 文章 :

★ 茶藝表演主持解說詞

★ 茶藝表演主持詞開場白範文

★ 茶道表演串詞

★ 茶藝表演主持詞範文

★ 功夫茶道茶藝表演解說詞

★ 茶藝彙報主持詞開場白5篇

★ 茶藝文化主持詞開場白

★ 茶道表演解說詞

★ 茶藝表演主持稿結尾

★ 茶文化優秀主持詞開場白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baidu.com/hm.js?fff14745aca9358ff875ff9aca1296b3";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茶藝解說詞 意境美

茶,天地間的靈性植物,生於明山秀水之間,與清山爲伴,以明月、清風、雲霧爲侶,以天地之精華而造福於人類。茶,發乎神農,聞於魯周公,興於唐朝,盛在宋代,如今已成爲風靡世界的三大飲料之一。以下是小編整理茶藝表演解說詞開場白的資料,歡迎閱讀參考。

茶藝表演解說詞開場白

茶藝表演解說詞開場白1

解說詞:

各位來賓大家下午好,歡迎您來到“****”參觀、品茗、賞藝。我是***的茶藝師×××,今天爲大家帶來的是綠茶茶藝表演。(行禮)

1、恭請上座:

整理茶具

在泡茶之前首先爲大家介紹一下泡茶所用的精美器具:茶道組合:內有茶漏、茶針、茶夾、茶則、茶匙,這是泡茶的輔助用具,下面爲大家介紹一下它們分別的作用。茶漏:用來擴大壺口面積,以防茶葉外漏;茶針:用來疏通壺嘴,使流水更通暢;茶夾:用來夾取茶杯及茶葉;茶則:用來量取幹茶;茶匙:用來撥動和挑選茶葉。儲茶罐:用來存儲幹茶;

賞茶荷:形似荷葉,用來鑑賞幹茶色澤及形狀;

玻璃杯:玻璃杯是沖泡綠茶的最佳器皿,使我們能夠更好的欣賞茶舞;

茶盤:用來放臵茶具的基座;

電水壺:又名隨手泡,是用來燒製開水的器具;水盂:用來盛放廢水。

2、佳茗共賞:今天爲大家選泡的是日照綠茶,日照綠茶產于山東省日照市,其外形曲而不卷,條索肥壯,色澤油潤深綠,有熟板栗香。請大家賞幹茶。

3、迴旋燙杯:茶性至清至潔,是天涵地孕的靈物,所以要求泡

茶用具也要一塵不染,用沸水再次燙洗杯子,以表示對客人的尊敬之情。

4、龍入晶宮:即投茶入杯。

5、溼潤心扉:用少量熱水擊打茶芽,猶如輕輕釦開少女的心扉。

6、旋香沁壁:輕杯環繞,綠色的茶葉猶如綠色的精靈一般在春波中翩翩起舞。

7、有鳳來儀:用鳳凰三點頭的手法下傾上提反覆三次猶如吉祥的鳳凰向客人點頭致敬。

8、敬奉香茗:

綠茶之所以受人們歡迎,不僅因爲它是一種生津止渴、提神益思的飲料,還由於綠茶中的化學成分對人體能起到一定的保健和治療作用。綠茶防癌,抗氧化,抗輻射,提高人體免疫力的功能已得到國際上廣泛的.認可,常飲有益健康。

茶藝表演解說詞開場白2

第一道:點香 焚香除妄念

俗話說:“泡茶可修身養性,品茶如品味人生。”古今品茶都講究要平心靜氣。“焚香除妄念”就是透過點燃這支香,來營造一個安靜、祥和、溫馨的

鐵觀音茶道表演解說詞

鐵觀音茶道表演步驟是什麼樣子的?鐵觀音茶道的表演解說詞怎麼寫?下面是我精心爲你整理的鐵觀音茶道表演解說詞,一起來看看。

鐵觀音茶道表演解說詞

  安溪是世界名茶鐵觀音的發源地。安溪鐵觀音,體現了和諧健康新生活的時尚追求。

  誰人尋得觀音韻,便是百歲不老人。安溪鐵觀音品飲藝術,講究茶葉之優質、泉水之純淨、茶具之精美、茶藝之高雅、茶境之和諧。

  安溪鐵觀音茶藝,源於民間工夫茶,濃縮着中華茶藝的精華。細膩優美的動作,傳達的是純、雅、禮、和的安溪茶道精神,體現了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和諧相處的神妙境界,使人們在品茶的過程中,得到美的享受,啓發人們走向和諧健康的新生活境界。

  下面請大家欣賞安溪鐵觀音茶藝。

  1.神入茶境

  首先造就一種寧靜平和的品茶氛圍。

  2.茶具展示

  下面,向大家展示的是安溪鐵觀音功夫茶茶具:炭爐、水壺、若琛甌、茶杯、茶罐、茶匙、茶鬥、茶夾。

  3.烹煮泉水

  好茶需要好水,山泉上,河水中,井水下。同時要用100攝氏度的沸水沖泡,效果最佳。

  4.沐淋甌杯

  也就是用開水燙洗甌蓋和茶杯。

  5.觀音入宮

  藉助茶鬥和茶匙將鐵觀音茶葉放人蓋杯中。

  6.懸壺高衝

  鐵觀音沖泡講究高沖水低斟茶。懸壺高衝,可以使茶葉在蓋甌中翻滾,促使早出香韻。

  7.春風拂面

  用杯蓋輕輕颳去茶葉表面的浮沫。

  8.甌裏蘊香

  安溪鐵觀音素有綠葉紅鑲邊,七泡有餘香之美稱,是茶中極品。其生產環境得天獨厚,採製技藝十分精湛,是天、地、人、種四者的有機結合。茶葉入甌沖泡,必須等待一至兩分鐘,方能斟茶。

  9.三龍護鼎

  用右手的拇指、中指夾緊甌蓋邊沿,食指壓住甌蓋頂端,便於出水。

  10.行雲流水

  提起甌蓋,循托盤邊沿繞一週,讓在甌底附近的水滴落。

  11.觀音出海

  也稱關公巡城,就是端起甌蓋,按序低斟入杯。

  1 2.點水流香

  也稱韓信點兵,將甌中的茶水點斟各杯。觀音出海和點水留香是爲了保持每杯茶水的濃淡均勻,也是爲了表達對各位品茗者的平等和尊敬。

  13.敬奉香茗

  姑娘們敬茶、品茶。這裏做示範性表演:鐵觀音品飲,需要“五官並用,六根共識",鑑賞湯色、細聞幽香、品啜甘霖,呷上幾口緩緩品啜,您會覺得味道甘鮮、齒頰留香、回味無窮。

  從來佳茗似佳人,喝茶要喝鐵觀音。安溪鐵觀音茶藝,演繹的是和諧自然,體現的是健康快樂。

  誰能品出鐵觀音的特殊香韻,那真是人生的一件快事,願今天的茶藝表演能給各位嘉賓留下美好的回憶,願鐵觀音的香韻永駐您的心田。

  鐵觀音茶道品飲技巧

  1)純正鐵觀音的葉形橢圓,葉緣齒疏而鈍,葉面呈波浪狀隆起,具明顯骨形,略向背面翻,葉肉肥厚,葉色濃綠光潤,葉基部稍鈍,葉尖端向左稍歪,略下垂,嫩芽紫色,因此有“紅芽歪尾桃”之稱;

  2)安溪鐵觀音應突出“觀音韻”來。古人有“未嘗甘露味,先聞聖妙香”之說,細啜一口,舌根輕轉,可感茶湯醇厚甘滑鮮爽;緩慢下嚥,回甘帶蜜韻味無窮。至於獨特的觀音韻何解?雖然說法很多,但應在香氣和滋味上突出鐵觀音品種,且品飲後有回味(喉韻),水中有香,香中含水,餘韻猶存,齒頰留芳;3)外形上,安溪鐵觀音茶條索捲曲、壯結、沉重、呈青蒂綠腹蜻蜓頭狀,色澤鮮潤,砂綠顯,紅點明,葉錶帶白霜;

  4)聲音上,取少量安溪鐵觀音茶葉放入茶壺,可聞“鏗當鏗當”之聲,其聲清脆爲上,聲啞者爲次;5)香氣上,安溪鐵觀音香屬馥香型,有如空谷幽蘭,清高雋永,靈妙鮮爽,使人雅興悠遠,詩意盎然。(注意:有些香氣初聞很衝,但不細膩,不能歸爲上品茶);

  6)滋味上,十分濃郁,但濃而不澀,鬱而不膩,餘味回甘,猶如陸游詩句“舌根常留甘盡日”的感受;7)顏色上,安溪鐵觀音湯色金黃,濃豔清澈,茶葉沖泡展開後葉底肥厚明亮(安溪鐵觀音茶葉特徵之一爲葉向葉背翻卷),具綢面光澤,此爲上,湯色暗紅者次之;

  8)耐沖泡(沖泡多遍後安溪鐵觀音的香氣、滋味、湯色都應保持一致)和耐貯藏的安溪鐵觀音爲上,反而次之;

  9)同時,要結合不同季節、不同山頭、不同風格的具體情況而論,這樣才能較全面地對安溪鐵觀音進行審評。

  鐵觀音茶道沖泡 方法

  對於沖泡藝術而言,是講究理趣並存的程序,講究形神兼備。茶的沖泡程序可分爲:備茶、賞茶、置茶、沖泡、奉茶、品茶、續水、收具。

  鐵觀音最好用蓋碗的陶瓷茶具沖泡,儘量用純淨水,每次沖泡都要沸水爲佳,第1道水洗茶和暖杯,第2道水15秒至30秒爲香,到第5道後浸泡時間稍加延長。

  不超過7道茶水,若是春茶基本是5道,無明顯茶香後屬茶渣,雖有味實無保健之效。鐵觀音非越久越好喝,茶香回味爲好茶獨有,所以品茶以新茶爲佳,且上好鐵觀音有酸度,若久存則酸度漸失去。

  在泡行茶過程中,身體保持良好的姿態,頭要正、肩要平,動作過程中眼神與動作要和諧自然。在泡茶過程中要沉肩、垂肘、提腕。要用手腕的起伏帶動手的動作,切忌肘部高高擡起。

  沖泡過程中左右手要儘量交替進行,不可總用一隻手去完成所有動作,並且左右手儘量不要有交叉動作。

正山小種紅茶茶藝表演解說詞

正山小種紅茶茶藝表演解說詞

  正山小種紅茶誕生於明末清初;產於風景秀麗,環境優美的“世界雙世遺產地”中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福建武夷山,是中國著名的歷史名茶。下面,我爲大家分享正山小種紅茶茶藝表演解說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賞識茶具——【逐個展示茶具,四個品茗杯一字排開 四個聞香杯田字形擺放。】

  茶爲靈物,茶具亦然。茶器相通,茶人相容。這裏是:茶船、茶道組——又稱”茶道六君子”、紫砂壺、聞香杯、品茗杯、茶荷。

  2.觀賞佳茗——【用旋轉法取茶放入茶荷,給客人展示】

  正山小種紅茶,外形條索肥實,內質香氣醇厚。因爲用當地的馬尾松熏製而成,所以色澤烏潤,有着非常濃烈的香味。每一片茶葉從發芽到採摘再到成茶,在不可知的時間裏期待着,終於在今天與我們相遇,這就是緣。

  3.沐霖醒壺——【低角度向紫砂壺環繞內衝開水,水滿後蓋上蓋,再衝水。爲壺、杯升溫】

  靜靜的放置的紫砂壺,如沉睡的仙子。傾盡一泉溫熱,是輕輕的'呼喚。

  4.高山流水——【高角度將紫砂壺分別均勻倒入品茗杯和聞香杯,洗杯。】

  昔日高山聽流水,伯牙遇子期。今日流水依舊,知音何求?

  5.香茗入宮——【將茶葉分三次放入紫砂壺中】

  香茗似佳人,輕移蓮步,滿室生香。

  6.芳草回春——【低角度向紫砂壺中沖水、先沿壺口旋轉註入 1/3的水,使茶浸潤,再懸壺高衝。】

  沖泡正山小種紅茶的水溫以沸水爲宜。

  7.側耳聽泉——【將聞香杯和品茗杯裏的水,雙手拿起,旋轉着把水淋到紫砂壺上。】

  質本潔來還潔去,還一份清潔,還一份暖意。

  8.祥龍行雨——也稱關公巡城。【將紫砂壺中的茶湯 分入聞香杯。】【甘霖普降】

  茶 只倒七分左右,俗語有云“七分茶,三分情”。

  9.韓信點兵——【當茶湯即將倒淨時收起,搖動紫砂壺後,向每個聞香杯中點一滴茶湯。】

  緣份讓我們相聚,好東西大家分享。 茶到盡處香最濃,滴滴精華相與共。

  10.敬奉香茗——【將品茗杯和聞香杯一起放入茶托。送給客人。】

  這款煙正山小種紅茶,傳承了四百多年前的傳統做法,所以,我們今天我們將品嚐的茶香,依然是四百年前的味道。

  11.龍鳳呈祥——請客人與茶藝員一起做:將品茗杯蓋到聞香杯上。祝福今天的茶人茶友,在新年裏風調雨順。

  12.倒轉乾坤——食指和中指夾2緊聞香杯,拇指摁緊品茗杯,翻轉手腕,這個過程又稱“鯉魚躍龍門”,祝福在座的各位嘉賓,家庭和睦,事業發達。

  13.側耳聽濤——輕輕的提起聞香杯,我們可以聽到叮咚的水聲。

  14.喜聞幽香——將聞香杯放於雙手掌心,輕輕吸聞杯中香氣。

  15.欣賞湯色——正山小種紅茶,湯色紅濃,香氣高長。

  16.共品佳茗——三口爲品,故三口喝完茶湯。徐徐品味,慢慢下嚥,煙正山小種紅茶,有松煙香,三四泡以後,是桂圓香,滋味醇厚。

  17.重賞餘韻——再次嗅聞杯底的餘香,細細品味,去感受茶香撲面而來、徐徐而去的神奇意境。

  18.收杯謝客——

  緣來緣去,有始有終。

  祝有緣人天長地久,祝朋友們幸福綿長。正山小種紅茶茶道表演完畢。

;

紅茶茶藝表演解說詞

  茶之爲飲,發乎神農氏,聞於魯周公,興於唐而勝於宋,傳承五千年,是華夏兒女不可遺忘的文化瑰寶。 紅茶,顧名思義,葉紅湯紅,在六大茶類中,發酵最重,濃度最高,包容性最強。她原產自中國,卻爲世界之茶,全球百分之七十的人都在品飲紅茶,她更是西方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紅茶,不喜計較,肚大能容,酸如檸檬,辛如桂圓,甜如蜜糖,潤如牛奶,調配紅茶,皆爲佳品。

  祁門紅茶產於中國安徽省祁門縣,清光緒年間開始仿照閩紅試製生產。最終因其內質優異,與閩紅、寧紅齊名,國外也有將祁門紅茶與印度大吉嶺茶、斯里蘭卡烏伐的季節茶並稱爲世界三大高香茶。

  下面爲大家介紹祁門紅茶茶藝表演:

   1、“寶光”初現

  祁門紅茶條索緊秀,鋒苗好,色澤並非人們常說的紅色,而是烏黑潤澤。國際通用紅茶的'名稱爲“Blacktea”,即因紅茶幹茶的烏黑色澤而來。請來賓欣賞其色被稱之爲“寶光”的祁門紅茶。

   2、清泉初沸

  熱水壺中用來沖泡的泉水經加熱,微沸,壺中上浮的水泡,彷彿“蟹眼”已經生。

   3、溫熱壺盞

  用初沸之水,注入瓷壺及杯中,爲壺、杯升溫。

   4、“王子”入宮

  用茶匙將茶荷或者賞茶盤中的紅茶輕輕撥入壺中。祁門紅茶也被譽爲“王子茶”。

   5、懸壺高衝

  這是沖泡祁門紅茶的關鍵。沖泡祁門紅茶的水溫要在100攝氏度,剛纔初沸的水,此時已經是“蟹眼已經過魚眼生”,正好用於沖泡。而高衝可以讓祁門紅茶茶葉在水的激盪下,充分浸潤,以利於色、香、味的充分發揮。

   6、分杯敬客

  用循環斟茶法,將壺中之茶均勻的分入每一杯中,使杯中之茶的色、味一致。

   7、喜聞幽香

  一杯茶到手,先要聞香。祁門紅茶是世界公認的三大高香茶之一,其香濃郁高長,又有“茶中英豪”、“羣芳最”之譽。香氣甜潤中蘊藏着一股蘭花之香。

   8、觀賞湯色

  紅茶的紅色,表現在沖泡好的茶湯中。祁門紅茶的湯色紅豔,杯沿有一道明顯的“金圈”。茶湯的明亮度和顏色,表明紅茶的發酵程度和茶湯的鮮爽度。再觀葉底,嫩軟紅亮。

   9、品味鮮爽

  聞香觀色後即可緩啜品飲。祁門紅茶以鮮爽、濃醇爲主,與紅碎茶濃強的刺激性口感有所不同。滋味醇厚,回味綿長。

   10、再賞餘韻

  一泡之後,可再衝泡第二泡茶。

   11、三品得趣

  祁門紅茶通常可沖泡三次,三次的口感各不相同,細飲慢品,徐徐體味茶之真味,方得茶之真趣。

   12、收杯謝客

  祁門紅茶性情溫和,收斂性差,易於交融,因此通常用之調飲。祁門紅茶同樣適於調飲。然清飲更難領略祁門紅茶先特殊的“祁門香”香氣,領略其獨特的內質、雋永的回味、明豔的湯色。感謝來賓的光臨,願所有的愛茶人都像這紅茶一樣,相互交融,相得益彰。

花茶茶藝表演解說詞「」

花茶茶藝表演解說詞「推薦」

  花茶(Scented tea),又名香片, 即將植物的花或葉或其果實泡製而成的茶,是中國特有的一類再加工茶。下面,我爲大家分享花茶茶藝表演解說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春江水暖鴨先知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是蘇東坡的一句名詩。蘇東坡不僅是一個多才多藝的大文豪,而且是一個至情至性的茶人。

  藉助蘇東坡的這句詩描述燙杯,請各位嘉賓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看一看在茶盤中經過開水燙洗之後,冒着熱氣的、潔白如玉的茶杯,像不像一隻只在春江中游泳的小鴨子?

  香花綠葉相扶持

  賞茶也稱爲“目品”。“目品”是花茶三品(目品、鼻品、口品)中的頭一品,目的即觀察鑑賞花茶茶坯的質量,主要是觀察茶坯的品種、工藝、細嫩程度及保管質量。

  今天請大家品的是特級茉莉花茶,這種花茶的茶坯多爲優質綠茶,茶坯色綠質嫩,在茶中還混合有少量的茉莉花幹,花乾的色澤應白淨明亮,這稱之爲“錦上添花”。

  在用肉眼觀察了茶坯之後,還要幹聞花茶的香氣。透過上述鑑賞,我們一定會感到好的花茶確實是“香花綠葉相扶持”,極富詩意,令人心醉。

  落英繽紛玉杯裏

  落英繽紛”是晉代文學家陶淵明先生在《桃花源記》一文中描述的美景。當我們用茶匙把花茶從茶荷中撥進潔白如玉的茶杯時,花乾和茶葉飄然而下,恰似“落英繽紛”。

  春潮帶雨晚來急

  沖泡花茶也講究“高沖水”。沖泡特級茉莉花茶時,要用90℃左右的開水。熱水從壺中直泄而下,注入杯中,杯中的花茶隨水浪上下翻滾,恰似“春潮帶雨晚來急”。

  三才化育甘露美

  沖泡花茶一般要用“三才杯”,茶杯的蓋代表“天”,杯託代表“地”,中間的茶杯代表“人”。茶人們認爲茶是“天涵之,地載之,人育之”的.靈物。悶茶的過程象徵着天、地、人三才合一,共同化育出茶的精華。

  一盞香茗奉知己

  敬茶時應雙手捧杯,舉杯齊眉,注目嘉賓並行點頭禮,然後從右到左,依次一杯一杯地把沏好的茶敬奉給客人,最後一杯留給自己。

  杯裏清香浮清趣

  聞香也稱爲“鼻品”,這是三品花茶的第二品,品花茶講究“未嘗甘露味,先聞聖妙香”。聞香時“三才杯”的天、地、人不可分離,應用左手端起杯託,右手輕輕地將杯蓋掀開一條縫,從縫隙中去聞香。

  聞香時主要看三項指標:

  一聞香氣的鮮靈度

  二聞香氣的濃郁度

  三聞香氣的純度

  細心地聞優質花茶的茶香,是一種精神享受。您一定會感悟到在“天、地、人”之間,有一股新鮮、濃郁、純正、清和的花香伴隨着清悠高雅的茶香,氤氳上升,沁人心脾,使人陶醉。

  舌端甘苦人心底

  品茶是指三品花茶的最後一品——口品。在品茶時依然是天、地、人三才杯不分離,依然是用左手托杯,右手將杯蓋的前沿下壓,後沿翹起,然後從開縫中品茶。

  品茶時應小口喝人茶湯,使茶湯在口腔中稍事停留,這時輕輕用口吸氣,使茶湯在舌面流動,以便茶湯充分與味蕾接觸,有利於更精細地品悟出茶韻。然後閉緊嘴巴,用鼻腔呼氣,使茶香直貫腦門,只有這樣才能充分領略花茶所獨有的“味輕醍醐,香薄蘭芷”的花香與茶韻。

  茶味人生細品悟

  茶人們認爲一杯茶中有人生百味,有的人“啜苦可勵志”,有的人“咽甘思報國”。無論茶是苦澀、甘鮮還是平和、醇厚,從一杯茶中茶人們都會有良多的感悟和聯想,所以品茶重在回味。

  飲罷兩腋清風起

  唐代詩人盧仝在他的傳頌千古的《走筆謝孟柬議寄新茶》一詩中寫出了品茶的絕妙感受。

  他寫道:“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輕,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茶是祛襟滌滯,致清導和,使人神清氣爽,延年益壽的靈物,讓我們共同幹了這頭道茶後,再請各位嘉賓慢慢自斟自品,去尋找盧仝七碗茶後“兩腋習習清風生”的感覺。

;

茉莉龍珠茶藝表演解說詞

茉莉龍珠茶藝表演解說詞

  茉莉花茶是花茶的代表,它既是香味芬芳的飲料,又是高雅的藝術品。茉莉鮮花潔白高貴,香氣清幽,近暑吐蕾,入夜放香,花開香盡。下面,我爲大家分享茉莉龍珠茶藝表演解說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春江水暖鴨先知——溫杯

  溫杯的目的是爲了增加碗的溫度,提高茶香發揮的速度,而且可以再清潔一次杯具。溫杯時茶杯須傾斜45度,並要溫到整個杯壁,但不能讓水溢出來。

  落英繽紛玉杯裏——投茶

  沖泡茉莉花茶投茶採用的.是中投法。即在開泡前先往杯中注入少許熱水,用茶匙將花茶從茶則中撥進茶杯時,茶葉飄然而下,恰似“落英繽紛”。端杯逆時針方向轉動數圈,讓茶葉充分吸收水分,舒展開來,起到潤茶的作用。

  春潮帶雨晚來急——沖水

  沖泡花茶採用“鳳凰三點頭”的手法。即高提水壺,讓熱水從壺中直瀉而下注入杯中,接着利用手腕的力量,上下提拉注水,反覆三次。杯中的花茶隨水波上下翻滾,恰似“春潮帶雨晚來急”。

  三才化育甘露美——悶茶

  沖泡花茶一般要用“三才杯”,也就是平常所說的“蓋碗”。茶杯的蓋代表“天”,杯託代表“地”,中間的茶杯代表“人”。人們認爲茶是“天涵之,地載之,人育之”的靈物。悶茶的過程象徵着天、地、人三才合一,共同化育出茶的精華。

  杯裏清香浮清趣——聞香

  聞茶也稱爲“鼻品”,這是三品花茶的第二品。聞香時輕輕地將杯蓋揭開,細心地嗅聞。會感到有一股幽香純正的花香伴隨着茶香,氤氳上升,沁人心脾。時應小口啜飲茶湯,使茶湯在口腔中稍事停留,然後用鼻腔吸氣,使茶香直灌腦門,只有這樣才能充分領略到花茶所特有的“味輕醍醐,香薄蘭芷”的花香與茶韻。

  飲罷兩腋清風起——謝茶

  唐代詩人盧仝寫出了品茶的絕妙感受:“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四碗發輕汗,五碗肌骨輕、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惟覺兩腋習習輕風生。”

;

綠茶茶藝表演解說詞

綠茶茶藝表演解說詞

  中國茶藝表演解說詞有哪些?今天我爲大家詳細地介紹下中國的茶藝表演解說詞,一起來看看吧。

  中國茶藝表演解說詞

  第一道:焚香靜氣、活煮甘泉

  焚香靜氣是透過點燃一支香來營造溫馨的氣氛,使大家放鬆精神。活煮甘泉意思是用旺火煮沸壺中的水。

  第二道:孔雀開屏、葉嘉酬賓

  孔雀開屏是指向來賓們介紹泡茶所用的精美茶具。葉嘉酬賓指向來賓們介紹茶葉。

  第三道:孟臣沐霖、烏入宮

  孟臣沐淋意思是指用開水澆燙茶壺, 茶壺燙洗乾淨之後,把茶葉放入壺內,叫做烏龍入宮。

  第四道:高山流水、春風拂面

  高山流水指向紫砂壺內沖水,使壺內的茶葉隨着沸水水翻滾,起到洗茶的作用。然後用壺蓋輕輕地颳去茶湯表面的.白色泡沫,使壺內的茶湯更加清新、乾淨,喻爲春風拂面。

  第五道:烏龍入海、重洗仙顏

  通常把第一次泡的茶湯直接倒入茶海,稱爲烏龍入海。重洗仙顏意思爲第二次沖水泡茶。

  第六道:玉液移壺、再注甘露

  玉液移壺是指把泡壺中的茶湯倒入海壺,趁着茶壺還熱,再次向壺中加入開水,稱爲再注甘露。

  第七道:祥龍行雨、鳳凰點頭

  祥龍行雨是指把海壺中的茶湯快速而均勻地按順序倒入聞香杯裏,當海壺中的茶湯基本倒完時,使用點斟的手法,喻爲鳳凰點頭。

  第八道:珠聯璧合、鯉魚翻身

  珠聯璧合指把品茗杯倒扣在聞香杯上,接着把兩個緊扣的杯輕輕翻轉過來稱爲鯉魚翻身。

  第九道:捧杯敬茶、衆手傳盅

  相互傳遞手中的茶,讓大家的感情跟親近,氣氛更融洽。

  第十道:喜聞幽香、鑑賞三色

  輕輕拿起聞香杯,聞其茶香,觀其杯中上、中、下三種顏色。

  第十一道:三龍護鼎、初品奇茗

  用拇指、食指扶杯、中指拿杯,這種端杯姿勢稱爲三龍護鼎,初品奇茗只要是指品茶的火攻水平。

  第十二道:再斟流霞、二探蘭芷

  再斟流霞意思是指爲客人斟第二道茶,二探蘭芷,是請客人第二次聞香。

  第十三道:二品雲膄、喉底留甘

  二品雲膄即是指請客人品第二道茶,感受茶湯是否鮮爽、甘醇。

  第十四道:三斟石乳、蕩氣迴腸

  三斟石乳是指斟第三道茶,蕩氣迴腸,是請客人第三次聞香。

  第十五道:含英咀華、領悟巖韻

  含英咀華是指品第三道茶,慢慢品飲,領悟茶特有的“香、清、甘、活”。

  第十六道:君子之交、水清味美

  品飲了三道濃茶之後,再喝一口白開水,會令人滿口生津、回味甘甜,無比舒暢。

  第十七道:名茶探趣、游龍戲水

  請來賓們自己動手泡茶,然後把泡後的茶葉放到清水杯中,讓來賓們觀賞泡後的茶。

  第十八道:賓主起立、盡杯謝茶

  請來賓們起立,同乾了杯中的茶,彼此祝福之後結束這次茶會。

  以上內容就是中國茶藝表演解說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很有詩意的茶藝解說詞

解說詞:

本次茶藝表演主題是夏日的清涼,2020年的開始讓人驚慌失措,在高度的配合和無比的信任中我們從緊張的狀態恢復平靜。

本次選茶爲古樹白毫銀針,茶葉壯碩,白毫長密,由春天茶樹新生的嫩芽製造,極其珍貴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以此爲此次疫情做隱喻。起伏後的平靜就像此茶沖泡出的乾淨透亮的茶湯,細細品嚐,輕輕撫慰,給人帶來身心雙重的平靜和清涼。

設計思路:

本次選擇的茶具爲琉璃蓋碗和茶則,玻璃公道,蓮花杯託和蓮花汝窯水盂,喻意內外澄澈、淨無瑕穢;經歷過風浪後的內心淡然坦蕩如砥且透亮。

選曲爲平靜的喜悅,一如白茶的味,沒有普洱的霸氣凜冽,沒有紅茶的甘醇爽滑,一口品飲,皆是本味,帶來的也是沁入心田的喜悅。

茶席選用藏青色和嫩青色搭配,營造出一種沉穩中有張力的感覺。藏青色爲底,嫩青在上,結合琉璃蓋碗、綠植,似大地孕育萬物,一切生機始於此。整體呈現清雅的感覺,呼應白茶不炒不揉,既有綠茶的鮮香,卻又能於常溫下儲存,有後發酵的空間。看似清雅恬淡卻不失一分內涵。

生活中我們總是會經歷紛紛擾擾,有時這些甚至籠罩在了心間,得不到一絲的寬慰,但是也許就真的只要一碗這樣的茶湯,它似清泉般輕柔幹順,有着盈盈毫香裹挾着淡淡花香,就這樣輕輕撫慰,給燥熱緊悶的心帶來由內而外的清涼。

沖泡流程:

煮水:使用天然泉水,顯出古樹銀針的清甜甘冽。

溫杯:用開水溫杯,增加蓋碗、公道等泡茶器的溫度,凸顯銀針香氣。

賞茶: 古樹銀針,採用頭春古樹原料製作而成,芽頭肥壯

聞茶: 幹茶有淡淡花香,和微微毫香

出湯; 出湯時注意瀝盡,否則會影響下一泡茶湯滋味。

分湯:將公道杯中的茶湯從左到右依次分如品茗杯,注意七分滿。

奉茶:敬奉香茗,請諸位茶友共同品飲。

品茗:入口花果香馥郁,毫香,茶香層次豐富,回甘清冽綿柔

茶藝表演的解說詞

  篇一:茶藝表演的解說詞

  各位嘉賓,大家好!下面您將欣賞到的是來自中國茉莉花之鄉廣西茉莉花茶茶道表演:

  茉莉花茶是再加工茶類,以綠茶茶作茶坯,用新鮮茉莉花窨制而成,茶引花香,花增茶味,茶香與花香相得益彰,因茉莉花香氣爲廣大飲者喜愛,被列爲窨制花茶的四大名花之首,宋代詩人江奎在《茉莉》詩中贊日:他年我若修花史,列作人間第一香。廣西橫縣是全國最大的茉莉花茶生產基地,被譽爲“中國茉莉花之都”,這次爲你表演的是以大佛龍井爲原料,透過傳統的窨花工藝窨制而成的茉莉龍井,請欣賞。

   1、潔具淨心。

  清泉可清心,用開水把所有的茶具清洗一次,既有潔淨茶具的作用,也利於茶具的升溫,對於泡茶器來說,更有激發茶香,醒茶的作用。同時透過細心的清潔茶具,也利於我們把在這個塵俗世界流浪的心收回來。

   2、玉潔冰清。

  素手仙顏重出世,一片冰心在玉壺。經過精心的清潔,所有的茶具都潔淨無比,仿若剛剛出山的仙子一樣,一塵不染。

   3、佳期有約。

  與每一個人的相遇是一種緣分,與每一杯茶的相遇也是一種緣分。茉莉龍井作爲花茶中的極品,具有龍井茶的王者之氣,經過窨制之後,更添一種溫柔之香,既保持了濃郁爽口的茶味,又有鮮靈芬芳的花香,沖泡品啜,花香襲人,甘芳滿口,令人心曠神怡。今天,讓我們與茉莉龍井展開美麗的約會吧。

   4、飛天神韻。

  飛天是佛教中的天樂神,是主管奏樂歌舞的神。她給人總是帶來愉悅和快樂。現在,美麗和快樂的飛天即將開始給我們一段美麗的視覺和精神之旅。茉莉龍井講究香醇,我們投茶3克。該茶香氣濃郁,外形秀美,滋味醇和,爽口宜人,一面世,就深受愛茶人的熱愛。

   5、春光乍現。

  仙子降臨人間,帶來了人間最美麗的季節——春天。以迴轉手法將少量的水注入杯中,使茶葉充分浸潤,輕柔溫暖的水象春風使茶芽舒展,宛如人間綠色漸染,給我們無限的遐思。春天已來,期待我們與滿目春色與燦爛春光的親密接觸吧。

   6、碧波生風。

  用搖香手法令茶葉充分被水浸潤,此時杯中的花茶散發出陣陣香味。而杯中晃動的茶湯就像春風吹動一池碧水,蕩起陣陣漣漪。

   7、美人沐浴。

  滿眼春色醉八方,一杯香茗待佳賓。泡茶的水溫因茶而異,沖泡花茶的水溫宜控制在95撮氏度左右。

  依次向蓋碗內注入約容量1/4的開水,此時的茶葉在水的浸潤下完全展開。此時再衝入熱水至七分。俗話說:酒滿敬人,茶滿欺人。茶主和,性儉。茶斟七分,留下三分是人情。也就是說,我們喝茶的時候,講究的是和,是人和人之間的情誼。

   8、情深款款。

  不如仙山一啜好,泠然便欲乘風飛。茶能提神,可清心茶中有道。茶已泡好,安靜候君來。

   9、顧盼生輝。

  現在我們爲您奉上這次沖泡的茉莉龍井。

   10、天姿國色。

  一握春山翠欲滴,香自天然情滿懷。我們可以輕輕地擡起蓋子,輕嗅茉莉龍井誘人的香氣,小抿一口,慢慢體會她對我們口腔,乃至心靈的呵護和體貼。

   11、回眸一笑。

  有緣再相聚,所有的別離都是爲了將來的相聚而準備的。期待在未來的日子裏,我們有更多的機會和時間與大家相遇,相聚;有更多的時間和機會與茶,與茉莉龍井相遇相聚。更期待大家與茶相知,相惜,甚至相愛。

  篇二:茶藝表演的解說詞

  風景秀甲的武夷山是烏龍茶的故鄉。宋代大文豪范仲淹曾寫詩讚美武夷巖茶:"年年春自東南來,建溪先暖冰微開,溪邊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自古栽。"自古以來,武夷山人不但善於種茶、製茶,而且精於品茶。現在由茶藝小姐爲各位嘉賓表演武夷山的功夫茶茶藝,請大家靜下心來,和其一起共享茶藝的溫馨與愉悅。功夫茶茶藝共有十八道程序,前九道由其操作表演,後九道請各位嘉賓和其密切配合,共同完成。

  武夷山功夫茶茶藝的基本程序如下:

   第一道:焚香靜氣、活煮甘泉。

  焚香靜氣,就是透過點燃這炷香,來營造祥和、肅穆、無比溫馨的氣氛。希望這沁人心脾的幽香,能使大家心曠神怡,也但願你的心會伴隨着這悠悠嫋嫋的香菸,昇華到高雅而神奇的境界。

  宋代大文豪蘇東坡是一個精通茶道的茶人,他總結泡茶的經驗說:"活水還須活火烹。"活煮甘泉,即用旺火來煮沸壺中的山泉水。

   第二道:孔雀開屏、葉嘉酬賓。

  孔雀開屏,是向同伴們展示自己美麗的羽毛,我們藉助孔雀開屏這道程序,向嘉賓們介紹今天泡茶所用的精美的功夫茶茶具。

  “葉嘉”是蘇東坡對茶葉的美稱。葉嘉酬賓,就是請大家鑑賞烏龍茶的外觀形狀。

   第三道:大彬沐淋、烏龍入宮。

  大彬是明代製作紫砂壺的一代宗師,他所製作的紫砂壺被後代茶人歎爲觀止,視爲至寶,所以後人都把名貴的紫砂壺稱爲大彬壺。大彬沐淋,就是用開水澆燙茶壺,其目的是洗壺並提高壺溫。烏龍入宮,把茶葉放入壺中。

   第四道:高山流水、春風拂面。

  武夷茶藝講究"高沖水,低斟茶"。高山流水,即將開水壺提高,向紫砂壺內沖水,使壺內的茶葉隨水浪翻滾,起到用開水洗茶的作用。

  春風拂面,是用壺蓋輕輕地颳去茶湯表面泛起的白色泡沫,使壺內的茶湯更加清澈潔淨。

   第五道:烏龍入海、重洗仙顏。

  品飲武夷巖茶講究"頭泡湯,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華"。頭一泡衝出的茶湯我們一般不喝,直接注入茶海。因爲茶湯呈琥珀色,從壺口流向茶海好像蛟龍入海,所以稱之爲烏龍入海。

  重洗仙顏,原本是武夷九曲溪畔的一處摩崖石刻,在這裏意喻爲第二次沖水。第二次沖水不僅要將開水注滿紫砂壺,而且在加蓋後還要用開水澆淋壺的外部,這樣內外加溫,有利於茶香的散發。

   第六道:相哺、再注甘露。

  沖泡武夷巖茶時要備有兩把壺,一把紫砂壺專門用於泡茶,稱爲"泡壺"或"母壺";另一把容積相等的壺用於儲存泡好的茶湯,稱之爲"海壺"或"子壺"。現代也有人用"公道杯"代替海壺來儲備茶水。把母壺中泡好的茶水注入子壺,稱之爲"相哺"。母壺中的茶水倒乾淨後,趁着壺熱再衝開水,稱之爲"再注甘露"。

   第七道:祥龍行雨、鳳凰點頭。

  將海壺中的茶湯快速而均勻地依次注入聞香杯,稱之爲"祥龍行雨",取其"甘霖普降"的吉祥之意。

  當海壺中的茶湯所剩不多時,則應將巡迴快速斟茶改爲點斟,這時茶藝小姐的手勢一高一低有節奏地點斟茶水,形象地稱之爲"鳳凰點頭",象徵着向嘉賓們行禮致敬。

  當海壺中的茶湯所剩不多時,則應過去有人將這道程序稱之爲"關公巡城"、"韓信點兵",因這樣解說充滿刀光劍影,殺氣太重,有違茶道以"和"爲貴的基本精神,所以我們予以揚棄。

  第八道:夫妻和合、鯉魚翻身。

  聞香杯中斟滿茶後,將描有龍的品茗杯倒扣過來,蓋在描有鳳的聞香杯上,稱之爲夫妻和合,也可稱爲"龍鳳呈祥"。

  把扣合的杯子翻轉過來,稱之爲“鯉魚翻身”。中國古代神話傳說,鯉魚翻躍過龍門可化龍而去,我們藉助這道程序祝福在座的各位嘉賓家庭和睦、事業發達。

   第九道:捧杯敬茶、衆手傳盅。

  捧杯敬茶是茶藝小姐用雙手把龍鳳杯捧到齊眉高,然後恭恭敬敬地向右側第一位客人行注目點頭禮,並把茶傳給他。客人接到茶後不能獨自先品爲快,應當也恭恭敬敬向茶藝小姐點頭致謝,並按照茶藝小姐的姿勢依次將茶傳給下一位客人,直到傳到坐得離茶藝小姐最遠的一位客人爲止,然後再從左側同樣依次傳茶。透過捧杯敬茶衆傳盅,可使在座的賓主們心貼得更緊,感情更親近,氣氛更融洽。

   第十道:鑑賞雙色、喜聞高香。

  鑑賞雙色是指請客人用左手把描有龍鳳圖案的茶杯端穩,用右手將聞香杯慢慢地提起來,這時聞香杯中的熱茶全部注入品茗杯,隨着品茗杯溫度的升高,由熱敏陶瓷制的烏龍圖案會從黑色變成五彩。這時還要觀察杯中的茶湯是否呈清亮豔麗的琥珀色。

  喜聞高香是武夷巖茶三聞中的頭一聞,即請客人聞一聞杯底留香。第一聞主要聞茶香的純度,看是否香高辛銳無異味。

   第十一道:三龍護鼎、初品奇茗。

  三龍護鼎是請客人用拇指、食指托杯,用中指托住杯底。這樣拿杯既穩當又雅觀。三根手指頭喻爲三龍,茶杯如鼎,故這樣的端杯姿勢稱爲三龍護鼎。

  初品奇茗是武夷山品茶三品中的頭一品。茶湯入口後不要馬上嚥下,而是吸氣,使茶湯在口腔中翻滾流動,使茶湯與舌根、舌尖、舌側的味蕾都充分接觸,以便能更精確地悟出奇妙的茶味。初品奇茗主要是品這泡茶的火功水平,看有沒有“老火”或“生青”。

   第十二道:再斟流霞、二探蘭芷。

  再斟流霞,是指爲客人斟第二道茶。

  宋代范仲淹有詩云:幹茶味兮輕醍醐,幹茶香兮薄蘭芷。

  蘭花之香是世人公認的王者之香。二探蘭芷,是請客人第二次聞香,請客人細細地對比,看看這清幽、淡雅、甜潤、悠遠、捉摸不定的茶香是否比單純的蘭花之香更勝一籌。

   第十三道:二品雲腴、喉底留甘。

  “雲腴”是宋代書法家黃庭堅對茶葉的美稱。“二品雲腴”即請客人品第二道茶。二品主要品茶湯的滋味,看茶湯過喉是否鮮爽、甘醇,還是生澀、平淡。

   第十四道:三斟石乳、蕩氣迴腸。

  “石乳”是元代武夷山貢茶中的珍品,後人常用來代替武夷茶。三斟石乳,即斟第三道茶。蕩氣迴腸,是第三次聞香。品啜武夷巖茶,聞香講究"三口氣",即不僅用鼻子聞,而且可用口大口地吸入茶香,然後從鼻腔呼出,連續三次,這樣可全身心感受茶香,更細膩地辨別茶葉的香型特徵。茶人們稱這種聞香的方法爲"蕩氣迴腸"。第三次聞香還在於鑑定茶香的持久性。

   第十五道:含英咀華、領悟巖韻。

  含英咀華,是品第三道茶。清代大才子袁枚在品飲武夷巖茶時說"品茶應含英咀華並徐徐咀嚼而體貼之。"其中的英和華都是花的意思。含英咀華即在品茶時像是在嘴裏含着一朵小蘭花一樣,慢慢地咀嚼,細細地玩味,只有這樣才能領悟到武夷山岩茶特有的“香、清、甘、活”無比美妙的韻味。

   第十六道:君子之交、水清味美。

  古人講"君子之交淡如水",而那淡中

  之味恰似在品了三道濃茶之後,再喝一口白開水。喝這口白開水千萬不可急急地嚥下去,應當像含英咀華一樣細細玩味,直到含不住時再吞下去。嚥下白開水後,再張口吸一口氣,這時您一定會感到滿口生津,回味甘甜,無比舒暢。多數人都會有"此時無茶勝有茶"的感覺。這道程序反應了人生的一個哲理:平平淡淡總是真。

   第十七道:名茶探趣、游龍戲水。

  好的武夷巖茶七泡有餘香,九泡仍不失茶真味。名茶探趣,是請客人自己動手泡茶。看一看壺中的茶泡到第幾泡還能保持茶的色、香、味。

  游龍戲水,是把泡後的茶葉放到清水杯中,讓客人觀賞泡後的'茶葉,行話稱爲"看葉底"。武夷巖茶是半發酵茶,葉底三分紅、七分綠。葉片的周邊呈暗紅色,葉片的內部呈綠色,稱之爲"綠葉紅鑲邊"。在茶藝表演時,由於烏龍茶的葉片在清水中晃動很像龍在玩水,故名"游龍戲水"。

   第十八道:賓主起立、盡杯謝茶。

  孫中山先生曾倡導以茶爲國飲。魯迅先生曾說:"有好茶喝,會喝好茶是一種清福。"飲茶之樂,其樂無窮。"自古以來,人們視茶爲健身的良藥、生活的享受、修身的途徑、友誼的紐帶,在茶藝表演結束時,請賓主起立,同乾了杯中的茶,以相互祝福來結束這次茶會

  篇三:茶藝表演的解說詞

  中國茶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五千年的發展歷史,孕育出不同風格的茶藝文化。今天我們爲大家表演的是功夫茶藝,請大家靜下心來,品茗賞藝,和我們共享茶藝的溫馨和怡悅。

   一、展示茶具。

  1、茶船主泡小姐端起的底盤部分叫做茶船,是用來盛放茶具和方便接水的。茶船上的是一套造型古樸別緻的紫砂茶具。

  (1)茶壺:是用來沖泡茶葉的。

  (2)茶盅(公道杯):是用來傳遞茶湯和均勻茶湯濃淡的公用器具,意爲啓發做人公正,隨遇而安。

  (3)聞香杯:杯體細長,便於籠住香氣,是用來聞香的。

  (4)品茗杯:用來品茶湯和觀色之用。

  2、隨手泡:用來保溫或增溫,因沖泡不同的茶對水溫的要求是不同的。

  3、茶具組合:

  (1)茶則:撮取幹茶和觀賞茶葉之用。

  (2)茶匙: 用來輕輕撥取幹茶的。

  (3)茶針:是疏通壺口的備用品。

  (4)茶漏:放在壺口上以免茶葉外漏的。

  (5)茶筷:用來夾洗杯子的。

  所有這一切,放在茶盒裏就是一套茶具組合。

  最後是茶巾,用來擦乾茶汁。

   二、鑑賞佳茗。

  茶小姐用茶則從茶盒裏取出幹茶,置於賞茶盤中。有請茶藝小組以示各位來賓觀賞幹茶。我國茶葉種類繁多,琳琅滿目,有綠茶、黃茶、黑茶、白茶、烏龍茶、紅茶六大茶類。今天茶藝表演所選用的茶葉是烏龍茶的一種——安溪鐵觀音。鐵觀音茶條捲曲、沉重勻整、色澤油亮,有沙綠帶白霜的特徵。還有“青蒂綠腹蜻蜓頭,美如觀音重如鐵”之說。

  在泡茶之前,我們的茶藝小姐要先淨手,以示尊敬和聖潔之意。

   三、燙壺溫杯。

  因沖泡烏龍茶需100℃高溫,所以在泡茶前先用開水燙壺,提高壺溫,將壺水倒入茶盅內,再依次倒入聞香杯和品茗杯內。

   四、烏龍入宮。

  用茶則從茶盒中撮取幹茶,用茶匙輕輕撥入茶壺內約1/2。

   五、烏龍初展。

  這是初泡也叫溫潤泡。用開水浸泡茶葉使茶葉舒展,並提高壺溫,然後迅速將茶水倒入茶盅內,又叫洗茶。

   六、高山流水。

  用懸壺高衝法激盪茶葉,使茶葉上下翻滾,茶湯濃淡均勻,味道純正。

   七、抽眉推泡。

  用壺蓋將壺口泡沫推掉,雅稱——春風拂面。

   八、重洗仙顏。

  用剛纔的茶湯再次淋壺,既可以將茶渣茶沫沖掉又可以提高壺溫。

   九、清潔茶具(此程序約3分鐘)。

  現在開始清洗杯子,要用茶筷來夾洗。清雅幽玄,是中國茶藝追求的意境美,茶人在人格上追求清高,在氣質上追求含蓄,在茶藝上追求清幽,以清爲美,表現爲茶的清香、水的青純、器的清潔、境的清雅、心的清閒。

   十、烏龍入海。

  經過一道清洗茶具程序,我們的茶也泡好了。將茶湯倒入茶盅內,最後幾滴是精華部分,也要滴入茶盅內。

   十一、祥龍行雨。

  將茶盅內的茶湯依次斟入聞香杯中稱之爲祥龍行雨,取其“甘霖普降”之意,茶只倒七分左右,俗語有云“七分茶,三分情”。

   十二、鯉魚翻身。

  將品茗杯蓋在聞香杯上稱夫妻和合,食指和中指夾緊香杯,拇指摁緊品茗杯,翻轉手腕,這個過程又稱“倒轉乾坤”。中國古代神話傳說,鯉魚在座的各位求賓家庭和睦,事業發達。

   十三、敬奉香茗。

  請茶藝小姐爲各位來賓奉茶。我國是“茶的祖國”,飲茶之久,茶區之廣,茶藝之精,名茶之多,堪稱世界第一,是我們祖國的光榮,品茶也稱爲一門藝術。茶類不同,色澤不同,香氣也不同,聞聞鐵觀音的香氣,那天然馥郁的蘭香、桂花香、清香四溢,飲後讓您雅盎然,超凡入聖,心曠神怡。

  先將聞香杯緩緩提起,沿杯沿收集香氣,再移至鼻端嗅聞茶香,雅稱——喜聞幽香。用三龍護鼎手法端起品茗杯,先觀色金黃明亮,再分三口飲下這懷好茶:先潤脣 柔軟含香再潤舌 鮮醇清香後潤喉 三口品下,回喉甘甜。

  結束語最後,敬勸各位來賓“少吸菸,少喝酒,多飲茶,飲好茶”。

  我們的茶藝的表演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茶藝表演主持解說詞

茶藝表演是在茶藝的基礎上產生的,它是透過各種茶葉沖泡技藝的形象演示,科學地、生活化地、藝術地展示泡飲過程,下面是我爲大家整理的關於茶藝表演主持解說詞,歡迎查閱!

↓↓↓點擊獲取更多“茶藝”相關內容↓↓↓

★ 茶藝彙報主持詞開場白 ★

★ 茶文化講座主持詞   ★

★ ★ 茶道的基本知識 ★ ★

★ ★   茶藝與茶文化   ★ ★

茶藝表演主持解說詞1

茶室設計理念:

普洱茶,來自崇山峻嶺,經歷了馬背的蹉跎,歲月的磨礪後她變得圓融、平和,經歷了滄桑依舊那麼美麗、那麼自然。幾千年以來勤勞勇敢的普洱人們爲茶而歌,爲茶而舞,敬茶如神,使得普洱茶擁有“香飄千里外,味醇一杯中”的美譽。

茶室設計:

茶室以一幅品茗下棋的畫面爲背景,下棋之人的悠閒與典雅的生活品味盡顯其中,突出茶室設計的主題。一套精緻古樸的紫砂壺茶具象徵着普洱茶的歷史滄桑,品茗杯排成一彎月牙形置於正前方以示對來自五湖四海青睞普洱的朋友們的歡迎,茶荷置於右上方以示對茶的尊敬,隨手泡置於右下方,便於取用。胸前的茶巾,用於清潔。

動態演示語

各位評委教師午時好,我是-號考生---,請欣賞茶室設計《迷情普洱》。普洱茶,從嗜茶、名土的墨香中走出來,從皇室宮闈的尊寵中走出來。昔日王謝堂前燕,如今最終飛到咱們百姓家,她那超然脫俗的茶香,會把我們誘入禪境,讓我們品悟到淡然無極之美

一溫杯雪盞:茶性本潔,用煮沸的泉水來溫潤清洗泡茶所用的茶具,賦予茶具必須的溫度,恰如人的心靈需要不斷的反省,清除心中的塵埃,讓心靈潔淨與溫暖起來,同時也表示對客人的尊敬。

二鑑賞幹茶:好的普洱茶色澤褐紅,條索緊結,有淡淡的檳榔香、樟香、桂圓香等,並伴有特殊的陳香。

三普洱入宮:將約3科普洱熟茶置於紫砂壺中,片片普洱茶緩緩進入壺中,猶如回到久違的故鄉,甘願融入其中,樂在其中,期待奉獻那一縷茗香,一品高貴。

四游龍戲水:茶來於自然,盛開於壺中,用溫的清泉潤澤將其從美妙的夢境裏喚起,振奮其精神。洗去鉛華,返璞歸真,開啓一段美妙的奉獻之旅,一段最有價值的時光。

五甌裏醞香:水爲茶之母,器爲茶之父,好茶、好水、好器皿,是茶藝沖泡中必要的條件,此外,還需要泡茶人用心去沖泡,心與 手相 通,技與藝相融。選用甘甜清的普洱泉水,加熱至沸,緩緩衝入激盪出普洱茶的真香與妙義。

六鳳凰行禮:把紫砂壺中剩餘的茶湯全部瀝入公道杯中,以鳳凰三點頭姿勢向客人行禮致意。

七普降甘霖:將公道杯中的茶湯倒入品茗杯中,每杯倒七分滿爲度。

八敬奉佳茗:來到普洱茶鄉,怎能不品飲一杯普洱茶。普洱茶代表了茶鄉人民的款款深情。開湯現紅寶,入口成妙詩。

九時光倒流(聞香)普洱茶的香氣隨着沖泡的次數在不斷變化,細聞茶香的變化,茶香會把你帶到逝去的歲月,讓你感悟到人世間滄海桑田的變幻

十瞬間煙雲(觀色)

普洱茶茶湯豔麗亮紅,表面一層淡淡的薄霧乳白朦朧,令人浮想聯翩。

十一品茗

“美酒千杯難成知己,清茶一盞也能醉人”。啜飲一口普洱茶,體會普洱茶的滋味,回味普洱茶的歷史。縷縷茶香讓我沉醉。普洱茶是一個歷史彌新的傳奇茶品,帶着原野的芬芳,帶着濮人的情懷,帶着馬背上的記憶,沿着禮貌的軌跡,穿越歷史的塵煙,走近你我的心間。

十二謝禮

難忘,難忘普洱茶的醇厚回甘,戀,戀普洱茶的陳香悠遠,喜觀,喜觀普洱茶的養生保健。直是“妙茗長自銀生城,日月山川育香魂,世間第一風流事,唯有陳香蕩魂魄。”各位評委教師,我們的茶藝表演到此結束,願這縷縷茶香給你們留下一個甜蜜的回憶,同時也祝大家養生有道,福壽同存,心想事成。

茶藝表演主持解說詞2

中國茶 文化 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五千年的發展歷史,孕育出不一樣風格的茶藝文化。

今日我們爲大家表演的是功夫茶藝,請大家靜下心來,品茗賞藝,和我們共享茶藝的溫馨和怡悅。

1展示茶具

1茶船主泡小姐端起的底盤部分叫做茶船,是用來盛放茶具和方便接水的。茶船上的是一套造型古樸別緻的紫砂茶具。

(1)茶壺是用來沖泡茶葉的。

(2)茶盅(公道杯)是用來傳遞茶湯和均勻茶湯濃淡的公用器具,意爲啓發做人公正,隨遇而安。

(3)聞香杯杯體細長,便於籠住香氣,是用來聞香的。

(4)品茗杯用來品茶湯和觀色之用。

2隨手泡用來保溫或增溫,因沖泡不一樣的茶對水溫的要求是不一樣的。

3茶具組合

(1)茶則撮取幹茶和觀賞茶葉之用。

(2)茶匙用來輕輕撥取幹茶的。

(3)茶針是疏通壺口的備用品。

(4)茶漏放在壺口上以免茶葉外漏的。

(5)茶筷用來夾洗杯子的。

所有這一切,放在茶盒裏就是一套茶具組合。

最終是茶巾,用來擦乾茶汁。

2鑑賞佳茗

茶小姐用茶則從茶盒裏取出幹茶,置於賞茶盤中。有請茶藝小組以示各位來賓觀賞幹茶。我國茶葉種類繁多,琳琅滿目,有綠茶、黃茶、黑茶、白茶、烏龍茶、紅茶六大茶類。今日茶藝表演所選用的茶葉是烏龍茶的一種--安溪鐵觀音。鐵觀音茶條捲曲、沉重勻整、色澤油亮,有沙綠帶白霜的特徵。還有[青蒂綠腹蜻蜓頭,美如觀音重如鐵"之說。

在泡茶之前,我們的茶藝小姐要先淨手,以示尊敬和聖潔之意。

3燙壺溫杯

因沖泡烏龍茶需100℃高溫,所以在泡茶前先用開水燙壺,提高壺溫,將壺水倒入茶盅內,再依次倒入聞香杯和品茗杯內。

4烏龍入宮

5烏龍初展

這是初泡也叫溫潤泡。用開水浸泡茶葉使茶葉舒展,並提高壺溫,然後迅速將茶水倒入茶盅內,又叫洗茶。

6高山流水

用懸壺高衝法激盪茶葉,使茶葉上下翻滾,茶湯濃淡均勻,味道純正。

7抽眉推泡

用壺蓋將壺口泡沫推掉,雅稱--春風拂面。

8重洗仙顏

用剛纔的茶湯再次淋壺,既能夠將茶渣茶沫沖掉又能夠提高壺溫。

9清潔茶具(此程序約3分鐘)

此刻開始清洗杯子,要用茶筷來夾洗。清雅幽玄,是中國茶藝追求的意境美,茶人在人格上追求清高,在氣質上追求含蓄,在茶藝上追求清幽,以清爲美,表現爲茶的清香、水的青純、器的清潔、境的清雅、心的清閒。

10烏龍入海

經過一道清洗茶具程序,我們的茶也泡好了。將茶湯倒入茶盅內,最終幾滴是精華部分,也要滴入茶盅內。

11祥龍行雨

將茶盅內的茶湯依次斟入聞香杯中稱之爲祥龍行雨,取其[甘霖普降"之意,茶只倒七分左右,俗語有云[七分茶,三分情"。

12鯉魚翻身

將品茗杯蓋在聞香杯上稱夫妻和合,食指和中指夾緊香杯,拇指摁緊品茗杯,翻轉手腕,這個過程又稱[倒轉乾坤"。中國古代神話 傳說 ,鯉魚在座的各位求賓家庭和睦,事業發達。

13敬奉香茗

請茶藝小姐爲各位來賓奉茶。

我國是[茶的祖國", 飲茶 之久,茶區之廣,茶藝之精,名茶之多,堪稱世界第一,是我們祖國的光榮,品茶也稱爲一門藝術。茶類不一樣,色澤不一樣,香氣也不一樣,聞聞鐵觀音的香氣,那天然馥郁的蘭香、桂花香、清香四溢,飲後讓您雅盎然,超凡入聖,心曠神怡。

先將聞香杯緩緩提起,沿杯沿收集香氣,再移至鼻端嗅聞茶香,雅稱--喜聞幽香。用三龍護鼎手法端起品茗杯,先觀色金黃明亮,再分三口飲下這懷好茶:先潤脣柔軟含香再潤舌鮮醇清香後潤喉三口品下,回喉甘甜。

結束語最終,敬勸各位來賓[少吸菸,少喝酒,多飲茶,飲好茶"。

我們的茶藝的表演到此結束,多謝大家!

茶藝表演主持解說詞3

五千年的華夏禮貌與茶息息相通,其發乎神農氏,聞於魯周公,興於唐而勝於宋,貴在情操高潔的內在品性。此刻就請各位領略中國茶文化,欣賞鐵觀音茶藝表演。

先來介紹一下茶具:隨手泡,茶葉罐,茶荷,茶道六君子(包括茶桶、茶則、茶針、茶匙、茶漏、茶夾),茶洗,杯託,茶船,紫砂壺,公道杯,品茗杯,濾網,茶寵,茶巾。

1.孟臣沐淋:孟臣是明代人,他製作的紫砂壺令後人歎爲觀止,所以後人將名貴的紫砂壺稱爲孟臣壺。此步也稱爲溫杯洗盞。茶聖陸羽認爲泡茶用水“山水爲上,江水爲中,井水爲下”,如今根據便利條件選用純淨的礦泉水爲宜。

2.孟臣奪冠:開啟壺蓋,將茶漏置於壺口。

3.觀音現身:鐵觀音屬烏龍茶,產於福建安溪,形似觀音重如鐵,綠葉紅鑲邊,七泡有餘香。

4.烏龍入宮:茶則用來導取幹茶,將茶葉緩緩投入壺中。

5.高山流水:向壺內注水使緊卷的茶葉鬆散,更好地發揮香氣和滋味。

6.春風拂面:用壺蓋輕輕颳去壺表面的白色泡沫,令茶湯更加均勻透亮。

7.觀音出海:將茶湯注入公道杯中,俗話說一泡水,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華,此泡茶湯稱之爲溫潤泡,所以我們不喝。

8.重洗仙顏:再次向壺中注入沸水,沖泡鐵觀音的水溫較高爲宜。

9.烏龍蘊香:把溫潤泡的茶湯澆淋在壺表面,既能養護紫砂壺又能提高壺溫。

10.普降甘霖:均勻地分配茶湯正如待人交友之道,以彰顯中國茶人博大無私之胸懷,我們把分茶時的動作比喻爲關公巡城和韓信點兵。

11.敬奉佳茗: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以茶會友,一盞香茗奉知己。

12.三龍護鼎:用食指和拇指夾住品茗杯身,中指拖住杯底,這樣拿杯的姿勢穩妥大方,我們雅稱爲三龍護鼎。

13.聞香觀色:空谷幽蘭般的香氣和金黃明亮的湯色令人賞心悅目心曠神怡。

14.三品得趣:品字是由三個口字組成,我們提議大家將茶湯也分三口來品,第一口輕啜茶湯,讓舌尖與味蕾充分接觸,感受茶湯的鮮美醇和;第二口讓茶湯在舌尖與齒縫間反覆遊蕩,去體會茶之六味,酸甜苦澀香甘;第三口將茶湯一口飲下,由喉滑至腹內,享受酣暢淋漓脣齒留香的感覺。

15.謝茶,行禮。

16.恭祝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茶藝表演主持解說詞4

第一道:焚香靜氣、活煮甘泉

焚香靜氣是經過點燃一支香來營造溫馨的氣氛,使大家放鬆精神。活煮甘泉意思是用旺火煮沸壺中的水。

第二道:孔雀開屏、葉嘉酬賓

孔雀開屏是指向來賓們介紹泡茶所用的精美茶具。葉嘉酬賓指向來賓們介紹茶葉。

第三道:孟臣沐霖、烏入宮

孟臣沐淋意思是指用開水澆燙茶壺,茶壺燙洗乾淨之後,把茶葉放入壺內,叫做烏龍入宮。

第四道:高山流水、春風拂面

高山流水指向紫砂壺內沖水,使壺內的茶葉隨着沸水水翻滾,起到洗茶的作用。然後用壺蓋輕輕地颳去茶湯表面的白色泡沫,使壺內的茶湯更加清新、乾淨,喻爲春風拂面。

第五道:烏龍入海、重洗仙顏

通常把第一次泡的茶湯直接倒入茶海,稱爲烏龍入海。重洗仙顏意思爲第二次沖水泡茶。

第六道:玉液移壺、再注甘露

玉液移壺是指把泡壺中的茶湯倒入海壺,趁着茶壺還熱,再次向壺中加入開水,稱爲再注甘露。

第七道:祥龍行雨、鳳凰點頭

祥龍行雨是指把海壺中的茶湯快速而均勻地按順序倒入聞香杯裏,當海壺中的茶湯基本倒完時,使用點斟的手法,喻爲鳳凰點頭。

第八道:珠聯璧合、鯉魚翻身

珠聯璧合指把品茗杯倒扣在聞香杯上,之後把兩個緊扣的杯輕輕翻轉過來稱爲鯉魚翻身。

第九道:捧杯敬茶、衆手傳盅

相互傳遞手中的茶,讓大家的感情跟親近,氣氛更融洽。

第十道:喜聞幽香、鑑賞三色

輕輕拿起聞香杯,聞其茶香,觀其杯中上、中、下三種顏色。

第十一道:三龍護鼎、初品奇茗

用拇指、食指扶杯、中指拿杯,這種端杯姿勢稱爲三龍護鼎,初品奇茗只要是指品茶的火攻水平。

第十二道:再斟流霞、二探蘭芷

再斟流霞意思是指爲客人斟第二道茶,二探蘭芷,是請客人第二次聞香。

第十三道:二品雲膄、喉底留甘

二品雲膄即是指請客人品第二道茶,感受茶湯是否鮮爽、甘醇。

第十四道:三斟石乳、蕩氣迴腸

三斟石乳是指斟第三道茶,蕩氣迴腸,是請客人第三次聞香。

第十五道:含英咀華、領悟巖韻

含英咀華是指品第三道茶,慢慢品飲,領悟茶特有的“香、清、甘、活”。

第十六道:君子之交、水清味美

品飲了三道濃茶之後,再喝一口白開水,會令人滿口生津、回味甘甜,無比舒暢。

第十七道:名茶探趣、游龍戲水

請來賓們自我動手泡茶,然後把泡後的茶葉放到清水杯中,讓來賓們觀賞泡後的茶。

第十八道:賓主起立、盡杯謝茶

請來賓們起立,同乾了杯中的茶,彼此祝福之後結束這次茶會。

茶藝表演主持解說詞5

各位嘉賓你們好!(行禮)歡迎來到沁和會館品茗賞藝,我是沁和會館的茶藝員---,今日由我和我的助泡爲大家演藝綠茶茶藝,。今日爲大家帶來的是江蘇吳縣的碧螺春。

一、巧布器皿

1.茶道組:茶匙,用於量取茶葉;茶夾,用於洗杯潔具;茶撥,用於把茶葉匯入壺中;茶針,用於疏通壺嘴,使出水通暢;茶漏,放置茶壺上,避免投茶時茶葉外漏。

2.茶樣罐:用於盛裝茶葉;

3.賞茶荷:控制投茶量的器皿,觀看幹茶樣和擲茶分樣用;

4.茶巾:用於擦洗抹拭茶具、抹乾濺出的水滴、託墊壺底、吸乾壺底、杯底之殘水;

5.玻璃杯:沖泡高檔綠茶要用透明的玻璃杯,以便更好地欣賞茶葉在水中上下翻飛、翩翩起舞的仙姿和碧綠的湯色;

6.水盂:用於盛裝廢棄水、茶渣等;

7.提樑壺:燒水器皿。

二、葉嘉酬賓

請大家鑑賞幹茶的外觀形狀:碧螺春外觀條索纖細、捲曲成螺、滿身披毫、銀白隱翠。

三、冰心去凡塵(洗杯)

茶,至清至潔,是天函地育的靈物,泡茶要求所用的器皿也必須是至清至潔。“冰心去凡塵”就是用開水燙洗一遍潔淨的玻璃杯,做到冰清玉潔,一塵不染,以表示對各位的崇敬之心。

四、清宮迎佳人(投茶)

蘇東坡有詩云:“戲作小詩君勿笑,從來佳茗似佳人”。“清宮迎佳人”就是用茶導把茶葉撥入到冰清玉潔的玻璃杯中。

五、甘露潤蓮心(潤茶)

好的綠茶外觀如蓮心,乾隆皇帝把茶葉稱爲“潤心蓮”。“甘露潤蓮心”就是在開泡前先向杯中注入少許熱水,起到潤茶的作用。

六、鳳凰行禮

沖泡綠茶時也講究高沖水,在沖水時提樑壺有節奏的三起三落,好比是鳳凰在想客人點頭致意。

七、碧玉沉清江

衝入熱水後,茶先是浮在水面上,而後慢慢沉入杯底,我們稱之爲“碧玉沉清江”。

八、觀音捧玉瓶

佛教 故事 中傳說觀音菩薩常捧着一個白玉淨瓶,淨瓶中的甘露可消災祛病,救苦救難。茶藝小姐把泡好的茶敬奉給客人,我們稱之爲“觀音捧玉瓶”,意在祝福各位一生平安。

九、春波展旗

這道程序是綠茶茶藝的特色程序。杯中的熱水如春波盪漾,在熱水的浸泡下,茶芽慢慢的舒展開來,尖尖的葉芽如,展開的葉片如旗。一芽一葉的稱爲旗,一芽兩葉的稱爲“雀舌”。在品綠茶之前先觀賞在清碧澄清的茶水中,千姿百態的茶芽在玻璃杯中隨波晃盪,好像生命的綠精靈在舞蹈十分生動趣味。

十、會心悟茶香

品綠茶要一看、二聞、三品位,在欣賞“春波展旗”之後,要聞一聞茶香。綠茶與花茶、烏龍茶不一樣,它的茶香更加清幽淡雅,必須用心靈去感悟,才能夠聞到那春天的氣息,以及清醇幽遠、難以言傳的生命之香。

十一、淡中品致味

綠茶的茶湯清醇甘鮮,淡而有味,它雖然不像紅茶那樣濃豔醇厚,也不像烏龍茶那樣巖韻醉人,可是隻要你用心去品,就必須能從淡淡的綠茶香中品出天地見至清、至醇、至真、至美的韻味來。

十二、謝客

品茶有三樂,獨品得神、對飲得趣、衆品得慧。在品了頭道茶之後,請嘉賓自斟自飲,來感受修身養性,品位人生的無窮樂趣。

多謝各位嘉賓!(行禮)

茶藝表演主持解說詞相關 文章 :

★ 茶藝表演主持解說詞

★ 茶藝表演主持詞開場白範文

★ 茶道表演串詞

★ 茶藝表演主持詞範文

★ 功夫茶道茶藝表演解說詞

★ 茶藝彙報主持詞開場白5篇

★ 茶藝文化主持詞開場白

★ 茶道表演解說詞

★ 茶藝表演主持稿結尾

★ 茶文化優秀主持詞開場白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baidu.com/hm.js?fff14745aca9358ff875ff9aca1296b3";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茶藝解說詞 意境美

茶,天地間的靈性植物,生於明山秀水之間,與清山爲伴,以明月、清風、雲霧爲侶,以天地之精華而造福於人類。茶,發乎神農,聞於魯周公,興於唐朝,盛在宋代,如今已成爲風靡世界的三大飲料之一。以下是小編整理茶藝表演解說詞開場白的資料,歡迎閱讀參考。

茶藝表演解說詞開場白

茶藝表演解說詞開場白1

解說詞:

各位來賓大家下午好,歡迎您來到“****”參觀、品茗、賞藝。我是***的茶藝師×××,今天爲大家帶來的是綠茶茶藝表演。(行禮)

1、恭請上座:

整理茶具

在泡茶之前首先爲大家介紹一下泡茶所用的精美器具:茶道組合:內有茶漏、茶針、茶夾、茶則、茶匙,這是泡茶的輔助用具,下面爲大家介紹一下它們分別的作用。茶漏:用來擴大壺口面積,以防茶葉外漏;茶針:用來疏通壺嘴,使流水更通暢;茶夾:用來夾取茶杯及茶葉;茶則:用來量取幹茶;茶匙:用來撥動和挑選茶葉。儲茶罐:用來存儲幹茶;

賞茶荷:形似荷葉,用來鑑賞幹茶色澤及形狀;

玻璃杯:玻璃杯是沖泡綠茶的最佳器皿,使我們能夠更好的欣賞茶舞;

茶盤:用來放臵茶具的基座;

電水壺:又名隨手泡,是用來燒製開水的器具;水盂:用來盛放廢水。

2、佳茗共賞:今天爲大家選泡的是日照綠茶,日照綠茶產于山東省日照市,其外形曲而不卷,條索肥壯,色澤油潤深綠,有熟板栗香。請大家賞幹茶。

3、迴旋燙杯:茶性至清至潔,是天涵地孕的靈物,所以要求泡

茶用具也要一塵不染,用沸水再次燙洗杯子,以表示對客人的尊敬之情。

4、龍入晶宮:即投茶入杯。

5、溼潤心扉:用少量熱水擊打茶芽,猶如輕輕釦開少女的心扉。

6、旋香沁壁:輕杯環繞,綠色的茶葉猶如綠色的精靈一般在春波中翩翩起舞。

7、有鳳來儀:用鳳凰三點頭的手法下傾上提反覆三次猶如吉祥的鳳凰向客人點頭致敬。

8、敬奉香茗:

綠茶之所以受人們歡迎,不僅因爲它是一種生津止渴、提神益思的飲料,還由於綠茶中的化學成分對人體能起到一定的保健和治療作用。綠茶防癌,抗氧化,抗輻射,提高人體免疫力的功能已得到國際上廣泛的.認可,常飲有益健康。

茶藝表演解說詞開場白2

第一道:點香 焚香除妄念

俗話說:“泡茶可修身養性,品茶如品味人生。”古今品茶都講究要平心靜氣。“焚香除妄念”就是透過點燃這支香,來營造一個安靜、祥和、溫馨的

鐵觀音茶道表演解說詞

鐵觀音茶道表演步驟是什麼樣子的?鐵觀音茶道的表演解說詞怎麼寫?下面是我精心爲你整理的鐵觀音茶道表演解說詞,一起來看看。

鐵觀音茶道表演解說詞

  安溪是世界名茶鐵觀音的發源地。安溪鐵觀音,體現了和諧健康新生活的時尚追求。

  誰人尋得觀音韻,便是百歲不老人。安溪鐵觀音品飲藝術,講究茶葉之優質、泉水之純淨、茶具之精美、茶藝之高雅、茶境之和諧。

  安溪鐵觀音茶藝,源於民間工夫茶,濃縮着中華茶藝的精華。細膩優美的動作,傳達的是純、雅、禮、和的安溪茶道精神,體現了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和諧相處的神妙境界,使人們在品茶的過程中,得到美的享受,啓發人們走向和諧健康的新生活境界。

  下面請大家欣賞安溪鐵觀音茶藝。

  1.神入茶境

  首先造就一種寧靜平和的品茶氛圍。

  2.茶具展示

  下面,向大家展示的是安溪鐵觀音功夫茶茶具:炭爐、水壺、若琛甌、茶杯、茶罐、茶匙、茶鬥、茶夾。

  3.烹煮泉水

  好茶需要好水,山泉上,河水中,井水下。同時要用100攝氏度的沸水沖泡,效果最佳。

  4.沐淋甌杯

  也就是用開水燙洗甌蓋和茶杯。

  5.觀音入宮

  藉助茶鬥和茶匙將鐵觀音茶葉放人蓋杯中。

  6.懸壺高衝

  鐵觀音沖泡講究高沖水低斟茶。懸壺高衝,可以使茶葉在蓋甌中翻滾,促使早出香韻。

  7.春風拂面

  用杯蓋輕輕颳去茶葉表面的浮沫。

  8.甌裏蘊香

  安溪鐵觀音素有綠葉紅鑲邊,七泡有餘香之美稱,是茶中極品。其生產環境得天獨厚,採製技藝十分精湛,是天、地、人、種四者的有機結合。茶葉入甌沖泡,必須等待一至兩分鐘,方能斟茶。

  9.三龍護鼎

  用右手的拇指、中指夾緊甌蓋邊沿,食指壓住甌蓋頂端,便於出水。

  10.行雲流水

  提起甌蓋,循托盤邊沿繞一週,讓在甌底附近的水滴落。

  11.觀音出海

  也稱關公巡城,就是端起甌蓋,按序低斟入杯。

  1 2.點水流香

  也稱韓信點兵,將甌中的茶水點斟各杯。觀音出海和點水留香是爲了保持每杯茶水的濃淡均勻,也是爲了表達對各位品茗者的平等和尊敬。

  13.敬奉香茗

  姑娘們敬茶、品茶。這裏做示範性表演:鐵觀音品飲,需要“五官並用,六根共識",鑑賞湯色、細聞幽香、品啜甘霖,呷上幾口緩緩品啜,您會覺得味道甘鮮、齒頰留香、回味無窮。

  從來佳茗似佳人,喝茶要喝鐵觀音。安溪鐵觀音茶藝,演繹的是和諧自然,體現的是健康快樂。

  誰能品出鐵觀音的特殊香韻,那真是人生的一件快事,願今天的茶藝表演能給各位嘉賓留下美好的回憶,願鐵觀音的香韻永駐您的心田。

  鐵觀音茶道品飲技巧

  1)純正鐵觀音的葉形橢圓,葉緣齒疏而鈍,葉面呈波浪狀隆起,具明顯骨形,略向背面翻,葉肉肥厚,葉色濃綠光潤,葉基部稍鈍,葉尖端向左稍歪,略下垂,嫩芽紫色,因此有“紅芽歪尾桃”之稱;

  2)安溪鐵觀音應突出“觀音韻”來。古人有“未嘗甘露味,先聞聖妙香”之說,細啜一口,舌根輕轉,可感茶湯醇厚甘滑鮮爽;緩慢下嚥,回甘帶蜜韻味無窮。至於獨特的觀音韻何解?雖然說法很多,但應在香氣和滋味上突出鐵觀音品種,且品飲後有回味(喉韻),水中有香,香中含水,餘韻猶存,齒頰留芳;3)外形上,安溪鐵觀音茶條索捲曲、壯結、沉重、呈青蒂綠腹蜻蜓頭狀,色澤鮮潤,砂綠顯,紅點明,葉錶帶白霜;

  4)聲音上,取少量安溪鐵觀音茶葉放入茶壺,可聞“鏗當鏗當”之聲,其聲清脆爲上,聲啞者爲次;5)香氣上,安溪鐵觀音香屬馥香型,有如空谷幽蘭,清高雋永,靈妙鮮爽,使人雅興悠遠,詩意盎然。(注意:有些香氣初聞很衝,但不細膩,不能歸爲上品茶);

  6)滋味上,十分濃郁,但濃而不澀,鬱而不膩,餘味回甘,猶如陸游詩句“舌根常留甘盡日”的感受;7)顏色上,安溪鐵觀音湯色金黃,濃豔清澈,茶葉沖泡展開後葉底肥厚明亮(安溪鐵觀音茶葉特徵之一爲葉向葉背翻卷),具綢面光澤,此爲上,湯色暗紅者次之;

  8)耐沖泡(沖泡多遍後安溪鐵觀音的香氣、滋味、湯色都應保持一致)和耐貯藏的安溪鐵觀音爲上,反而次之;

  9)同時,要結合不同季節、不同山頭、不同風格的具體情況而論,這樣才能較全面地對安溪鐵觀音進行審評。

  鐵觀音茶道沖泡 方法

  對於沖泡藝術而言,是講究理趣並存的程序,講究形神兼備。茶的沖泡程序可分爲:備茶、賞茶、置茶、沖泡、奉茶、品茶、續水、收具。

  鐵觀音最好用蓋碗的陶瓷茶具沖泡,儘量用純淨水,每次沖泡都要沸水爲佳,第1道水洗茶和暖杯,第2道水15秒至30秒爲香,到第5道後浸泡時間稍加延長。

  不超過7道茶水,若是春茶基本是5道,無明顯茶香後屬茶渣,雖有味實無保健之效。鐵觀音非越久越好喝,茶香回味爲好茶獨有,所以品茶以新茶爲佳,且上好鐵觀音有酸度,若久存則酸度漸失去。

  在泡行茶過程中,身體保持良好的姿態,頭要正、肩要平,動作過程中眼神與動作要和諧自然。在泡茶過程中要沉肩、垂肘、提腕。要用手腕的起伏帶動手的動作,切忌肘部高高擡起。

  沖泡過程中左右手要儘量交替進行,不可總用一隻手去完成所有動作,並且左右手儘量不要有交叉動作。

正山小種紅茶茶藝表演解說詞

正山小種紅茶茶藝表演解說詞

  正山小種紅茶誕生於明末清初;產於風景秀麗,環境優美的“世界雙世遺產地”中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福建武夷山,是中國著名的歷史名茶。下面,我爲大家分享正山小種紅茶茶藝表演解說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賞識茶具——【逐個展示茶具,四個品茗杯一字排開 四個聞香杯田字形擺放。】

  茶爲靈物,茶具亦然。茶器相通,茶人相容。這裏是:茶船、茶道組——又稱”茶道六君子”、紫砂壺、聞香杯、品茗杯、茶荷。

  2.觀賞佳茗——【用旋轉法取茶放入茶荷,給客人展示】

  正山小種紅茶,外形條索肥實,內質香氣醇厚。因爲用當地的馬尾松熏製而成,所以色澤烏潤,有着非常濃烈的香味。每一片茶葉從發芽到採摘再到成茶,在不可知的時間裏期待着,終於在今天與我們相遇,這就是緣。

  3.沐霖醒壺——【低角度向紫砂壺環繞內衝開水,水滿後蓋上蓋,再衝水。爲壺、杯升溫】

  靜靜的放置的紫砂壺,如沉睡的仙子。傾盡一泉溫熱,是輕輕的'呼喚。

  4.高山流水——【高角度將紫砂壺分別均勻倒入品茗杯和聞香杯,洗杯。】

  昔日高山聽流水,伯牙遇子期。今日流水依舊,知音何求?

  5.香茗入宮——【將茶葉分三次放入紫砂壺中】

  香茗似佳人,輕移蓮步,滿室生香。

  6.芳草回春——【低角度向紫砂壺中沖水、先沿壺口旋轉註入 1/3的水,使茶浸潤,再懸壺高衝。】

  沖泡正山小種紅茶的水溫以沸水爲宜。

  7.側耳聽泉——【將聞香杯和品茗杯裏的水,雙手拿起,旋轉着把水淋到紫砂壺上。】

  質本潔來還潔去,還一份清潔,還一份暖意。

  8.祥龍行雨——也稱關公巡城。【將紫砂壺中的茶湯 分入聞香杯。】【甘霖普降】

  茶 只倒七分左右,俗語有云“七分茶,三分情”。

  9.韓信點兵——【當茶湯即將倒淨時收起,搖動紫砂壺後,向每個聞香杯中點一滴茶湯。】

  緣份讓我們相聚,好東西大家分享。 茶到盡處香最濃,滴滴精華相與共。

  10.敬奉香茗——【將品茗杯和聞香杯一起放入茶托。送給客人。】

  這款煙正山小種紅茶,傳承了四百多年前的傳統做法,所以,我們今天我們將品嚐的茶香,依然是四百年前的味道。

  11.龍鳳呈祥——請客人與茶藝員一起做:將品茗杯蓋到聞香杯上。祝福今天的茶人茶友,在新年裏風調雨順。

  12.倒轉乾坤——食指和中指夾2緊聞香杯,拇指摁緊品茗杯,翻轉手腕,這個過程又稱“鯉魚躍龍門”,祝福在座的各位嘉賓,家庭和睦,事業發達。

  13.側耳聽濤——輕輕的提起聞香杯,我們可以聽到叮咚的水聲。

  14.喜聞幽香——將聞香杯放於雙手掌心,輕輕吸聞杯中香氣。

  15.欣賞湯色——正山小種紅茶,湯色紅濃,香氣高長。

  16.共品佳茗——三口爲品,故三口喝完茶湯。徐徐品味,慢慢下嚥,煙正山小種紅茶,有松煙香,三四泡以後,是桂圓香,滋味醇厚。

  17.重賞餘韻——再次嗅聞杯底的餘香,細細品味,去感受茶香撲面而來、徐徐而去的神奇意境。

  18.收杯謝客——

  緣來緣去,有始有終。

  祝有緣人天長地久,祝朋友們幸福綿長。正山小種紅茶茶道表演完畢。

;

紅茶茶藝表演解說詞

  茶之爲飲,發乎神農氏,聞於魯周公,興於唐而勝於宋,傳承五千年,是華夏兒女不可遺忘的文化瑰寶。 紅茶,顧名思義,葉紅湯紅,在六大茶類中,發酵最重,濃度最高,包容性最強。她原產自中國,卻爲世界之茶,全球百分之七十的人都在品飲紅茶,她更是西方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紅茶,不喜計較,肚大能容,酸如檸檬,辛如桂圓,甜如蜜糖,潤如牛奶,調配紅茶,皆爲佳品。

  祁門紅茶產於中國安徽省祁門縣,清光緒年間開始仿照閩紅試製生產。最終因其內質優異,與閩紅、寧紅齊名,國外也有將祁門紅茶與印度大吉嶺茶、斯里蘭卡烏伐的季節茶並稱爲世界三大高香茶。

  下面爲大家介紹祁門紅茶茶藝表演:

   1、“寶光”初現

  祁門紅茶條索緊秀,鋒苗好,色澤並非人們常說的紅色,而是烏黑潤澤。國際通用紅茶的'名稱爲“Blacktea”,即因紅茶幹茶的烏黑色澤而來。請來賓欣賞其色被稱之爲“寶光”的祁門紅茶。

   2、清泉初沸

  熱水壺中用來沖泡的泉水經加熱,微沸,壺中上浮的水泡,彷彿“蟹眼”已經生。

   3、溫熱壺盞

  用初沸之水,注入瓷壺及杯中,爲壺、杯升溫。

   4、“王子”入宮

  用茶匙將茶荷或者賞茶盤中的紅茶輕輕撥入壺中。祁門紅茶也被譽爲“王子茶”。

   5、懸壺高衝

  這是沖泡祁門紅茶的關鍵。沖泡祁門紅茶的水溫要在100攝氏度,剛纔初沸的水,此時已經是“蟹眼已經過魚眼生”,正好用於沖泡。而高衝可以讓祁門紅茶茶葉在水的激盪下,充分浸潤,以利於色、香、味的充分發揮。

   6、分杯敬客

  用循環斟茶法,將壺中之茶均勻的分入每一杯中,使杯中之茶的色、味一致。

   7、喜聞幽香

  一杯茶到手,先要聞香。祁門紅茶是世界公認的三大高香茶之一,其香濃郁高長,又有“茶中英豪”、“羣芳最”之譽。香氣甜潤中蘊藏着一股蘭花之香。

   8、觀賞湯色

  紅茶的紅色,表現在沖泡好的茶湯中。祁門紅茶的湯色紅豔,杯沿有一道明顯的“金圈”。茶湯的明亮度和顏色,表明紅茶的發酵程度和茶湯的鮮爽度。再觀葉底,嫩軟紅亮。

   9、品味鮮爽

  聞香觀色後即可緩啜品飲。祁門紅茶以鮮爽、濃醇爲主,與紅碎茶濃強的刺激性口感有所不同。滋味醇厚,回味綿長。

   10、再賞餘韻

  一泡之後,可再衝泡第二泡茶。

   11、三品得趣

  祁門紅茶通常可沖泡三次,三次的口感各不相同,細飲慢品,徐徐體味茶之真味,方得茶之真趣。

   12、收杯謝客

  祁門紅茶性情溫和,收斂性差,易於交融,因此通常用之調飲。祁門紅茶同樣適於調飲。然清飲更難領略祁門紅茶先特殊的“祁門香”香氣,領略其獨特的內質、雋永的回味、明豔的湯色。感謝來賓的光臨,願所有的愛茶人都像這紅茶一樣,相互交融,相得益彰。

花茶茶藝表演解說詞「」

花茶茶藝表演解說詞「推薦」

  花茶(Scented tea),又名香片, 即將植物的花或葉或其果實泡製而成的茶,是中國特有的一類再加工茶。下面,我爲大家分享花茶茶藝表演解說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春江水暖鴨先知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是蘇東坡的一句名詩。蘇東坡不僅是一個多才多藝的大文豪,而且是一個至情至性的茶人。

  藉助蘇東坡的這句詩描述燙杯,請各位嘉賓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看一看在茶盤中經過開水燙洗之後,冒着熱氣的、潔白如玉的茶杯,像不像一隻只在春江中游泳的小鴨子?

  香花綠葉相扶持

  賞茶也稱爲“目品”。“目品”是花茶三品(目品、鼻品、口品)中的頭一品,目的即觀察鑑賞花茶茶坯的質量,主要是觀察茶坯的品種、工藝、細嫩程度及保管質量。

  今天請大家品的是特級茉莉花茶,這種花茶的茶坯多爲優質綠茶,茶坯色綠質嫩,在茶中還混合有少量的茉莉花幹,花乾的色澤應白淨明亮,這稱之爲“錦上添花”。

  在用肉眼觀察了茶坯之後,還要幹聞花茶的香氣。透過上述鑑賞,我們一定會感到好的花茶確實是“香花綠葉相扶持”,極富詩意,令人心醉。

  落英繽紛玉杯裏

  落英繽紛”是晉代文學家陶淵明先生在《桃花源記》一文中描述的美景。當我們用茶匙把花茶從茶荷中撥進潔白如玉的茶杯時,花乾和茶葉飄然而下,恰似“落英繽紛”。

  春潮帶雨晚來急

  沖泡花茶也講究“高沖水”。沖泡特級茉莉花茶時,要用90℃左右的開水。熱水從壺中直泄而下,注入杯中,杯中的花茶隨水浪上下翻滾,恰似“春潮帶雨晚來急”。

  三才化育甘露美

  沖泡花茶一般要用“三才杯”,茶杯的蓋代表“天”,杯託代表“地”,中間的茶杯代表“人”。茶人們認爲茶是“天涵之,地載之,人育之”的.靈物。悶茶的過程象徵着天、地、人三才合一,共同化育出茶的精華。

  一盞香茗奉知己

  敬茶時應雙手捧杯,舉杯齊眉,注目嘉賓並行點頭禮,然後從右到左,依次一杯一杯地把沏好的茶敬奉給客人,最後一杯留給自己。

  杯裏清香浮清趣

  聞香也稱爲“鼻品”,這是三品花茶的第二品,品花茶講究“未嘗甘露味,先聞聖妙香”。聞香時“三才杯”的天、地、人不可分離,應用左手端起杯託,右手輕輕地將杯蓋掀開一條縫,從縫隙中去聞香。

  聞香時主要看三項指標:

  一聞香氣的鮮靈度

  二聞香氣的濃郁度

  三聞香氣的純度

  細心地聞優質花茶的茶香,是一種精神享受。您一定會感悟到在“天、地、人”之間,有一股新鮮、濃郁、純正、清和的花香伴隨着清悠高雅的茶香,氤氳上升,沁人心脾,使人陶醉。

  舌端甘苦人心底

  品茶是指三品花茶的最後一品——口品。在品茶時依然是天、地、人三才杯不分離,依然是用左手托杯,右手將杯蓋的前沿下壓,後沿翹起,然後從開縫中品茶。

  品茶時應小口喝人茶湯,使茶湯在口腔中稍事停留,這時輕輕用口吸氣,使茶湯在舌面流動,以便茶湯充分與味蕾接觸,有利於更精細地品悟出茶韻。然後閉緊嘴巴,用鼻腔呼氣,使茶香直貫腦門,只有這樣才能充分領略花茶所獨有的“味輕醍醐,香薄蘭芷”的花香與茶韻。

  茶味人生細品悟

  茶人們認爲一杯茶中有人生百味,有的人“啜苦可勵志”,有的人“咽甘思報國”。無論茶是苦澀、甘鮮還是平和、醇厚,從一杯茶中茶人們都會有良多的感悟和聯想,所以品茶重在回味。

  飲罷兩腋清風起

  唐代詩人盧仝在他的傳頌千古的《走筆謝孟柬議寄新茶》一詩中寫出了品茶的絕妙感受。

  他寫道:“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輕,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茶是祛襟滌滯,致清導和,使人神清氣爽,延年益壽的靈物,讓我們共同幹了這頭道茶後,再請各位嘉賓慢慢自斟自品,去尋找盧仝七碗茶後“兩腋習習清風生”的感覺。

;

茉莉龍珠茶藝表演解說詞

茉莉龍珠茶藝表演解說詞

  茉莉花茶是花茶的代表,它既是香味芬芳的飲料,又是高雅的藝術品。茉莉鮮花潔白高貴,香氣清幽,近暑吐蕾,入夜放香,花開香盡。下面,我爲大家分享茉莉龍珠茶藝表演解說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春江水暖鴨先知——溫杯

  溫杯的目的是爲了增加碗的溫度,提高茶香發揮的速度,而且可以再清潔一次杯具。溫杯時茶杯須傾斜45度,並要溫到整個杯壁,但不能讓水溢出來。

  落英繽紛玉杯裏——投茶

  沖泡茉莉花茶投茶採用的.是中投法。即在開泡前先往杯中注入少許熱水,用茶匙將花茶從茶則中撥進茶杯時,茶葉飄然而下,恰似“落英繽紛”。端杯逆時針方向轉動數圈,讓茶葉充分吸收水分,舒展開來,起到潤茶的作用。

  春潮帶雨晚來急——沖水

  沖泡花茶採用“鳳凰三點頭”的手法。即高提水壺,讓熱水從壺中直瀉而下注入杯中,接着利用手腕的力量,上下提拉注水,反覆三次。杯中的花茶隨水波上下翻滾,恰似“春潮帶雨晚來急”。

  三才化育甘露美——悶茶

  沖泡花茶一般要用“三才杯”,也就是平常所說的“蓋碗”。茶杯的蓋代表“天”,杯託代表“地”,中間的茶杯代表“人”。人們認爲茶是“天涵之,地載之,人育之”的靈物。悶茶的過程象徵着天、地、人三才合一,共同化育出茶的精華。

  杯裏清香浮清趣——聞香

  聞茶也稱爲“鼻品”,這是三品花茶的第二品。聞香時輕輕地將杯蓋揭開,細心地嗅聞。會感到有一股幽香純正的花香伴隨着茶香,氤氳上升,沁人心脾。時應小口啜飲茶湯,使茶湯在口腔中稍事停留,然後用鼻腔吸氣,使茶香直灌腦門,只有這樣才能充分領略到花茶所特有的“味輕醍醐,香薄蘭芷”的花香與茶韻。

  飲罷兩腋清風起——謝茶

  唐代詩人盧仝寫出了品茶的絕妙感受:“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四碗發輕汗,五碗肌骨輕、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惟覺兩腋習習輕風生。”

;

綠茶茶藝表演解說詞

綠茶茶藝表演解說詞

  中國茶藝表演解說詞有哪些?今天我爲大家詳細地介紹下中國的茶藝表演解說詞,一起來看看吧。

  中國茶藝表演解說詞

  第一道:焚香靜氣、活煮甘泉

  焚香靜氣是透過點燃一支香來營造溫馨的氣氛,使大家放鬆精神。活煮甘泉意思是用旺火煮沸壺中的水。

  第二道:孔雀開屏、葉嘉酬賓

  孔雀開屏是指向來賓們介紹泡茶所用的精美茶具。葉嘉酬賓指向來賓們介紹茶葉。

  第三道:孟臣沐霖、烏入宮

  孟臣沐淋意思是指用開水澆燙茶壺, 茶壺燙洗乾淨之後,把茶葉放入壺內,叫做烏龍入宮。

  第四道:高山流水、春風拂面

  高山流水指向紫砂壺內沖水,使壺內的茶葉隨着沸水水翻滾,起到洗茶的作用。然後用壺蓋輕輕地颳去茶湯表面的.白色泡沫,使壺內的茶湯更加清新、乾淨,喻爲春風拂面。

  第五道:烏龍入海、重洗仙顏

  通常把第一次泡的茶湯直接倒入茶海,稱爲烏龍入海。重洗仙顏意思爲第二次沖水泡茶。

  第六道:玉液移壺、再注甘露

  玉液移壺是指把泡壺中的茶湯倒入海壺,趁着茶壺還熱,再次向壺中加入開水,稱爲再注甘露。

  第七道:祥龍行雨、鳳凰點頭

  祥龍行雨是指把海壺中的茶湯快速而均勻地按順序倒入聞香杯裏,當海壺中的茶湯基本倒完時,使用點斟的手法,喻爲鳳凰點頭。

  第八道:珠聯璧合、鯉魚翻身

  珠聯璧合指把品茗杯倒扣在聞香杯上,接着把兩個緊扣的杯輕輕翻轉過來稱爲鯉魚翻身。

  第九道:捧杯敬茶、衆手傳盅

  相互傳遞手中的茶,讓大家的感情跟親近,氣氛更融洽。

  第十道:喜聞幽香、鑑賞三色

  輕輕拿起聞香杯,聞其茶香,觀其杯中上、中、下三種顏色。

  第十一道:三龍護鼎、初品奇茗

  用拇指、食指扶杯、中指拿杯,這種端杯姿勢稱爲三龍護鼎,初品奇茗只要是指品茶的火攻水平。

  第十二道:再斟流霞、二探蘭芷

  再斟流霞意思是指爲客人斟第二道茶,二探蘭芷,是請客人第二次聞香。

  第十三道:二品雲膄、喉底留甘

  二品雲膄即是指請客人品第二道茶,感受茶湯是否鮮爽、甘醇。

  第十四道:三斟石乳、蕩氣迴腸

  三斟石乳是指斟第三道茶,蕩氣迴腸,是請客人第三次聞香。

  第十五道:含英咀華、領悟巖韻

  含英咀華是指品第三道茶,慢慢品飲,領悟茶特有的“香、清、甘、活”。

  第十六道:君子之交、水清味美

  品飲了三道濃茶之後,再喝一口白開水,會令人滿口生津、回味甘甜,無比舒暢。

  第十七道:名茶探趣、游龍戲水

  請來賓們自己動手泡茶,然後把泡後的茶葉放到清水杯中,讓來賓們觀賞泡後的茶。

  第十八道:賓主起立、盡杯謝茶

  請來賓們起立,同乾了杯中的茶,彼此祝福之後結束這次茶會。

  以上內容就是中國茶藝表演解說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很有詩意的茶藝解說詞

解說詞:

本次茶藝表演主題是夏日的清涼,2020年的開始讓人驚慌失措,在高度的配合和無比的信任中我們從緊張的狀態恢復平靜。

本次選茶爲古樹白毫銀針,茶葉壯碩,白毫長密,由春天茶樹新生的嫩芽製造,極其珍貴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以此爲此次疫情做隱喻。起伏後的平靜就像此茶沖泡出的乾淨透亮的茶湯,細細品嚐,輕輕撫慰,給人帶來身心雙重的平靜和清涼。

設計思路:

本次選擇的茶具爲琉璃蓋碗和茶則,玻璃公道,蓮花杯託和蓮花汝窯水盂,喻意內外澄澈、淨無瑕穢;經歷過風浪後的內心淡然坦蕩如砥且透亮。

選曲爲平靜的喜悅,一如白茶的味,沒有普洱的霸氣凜冽,沒有紅茶的甘醇爽滑,一口品飲,皆是本味,帶來的也是沁入心田的喜悅。

茶席選用藏青色和嫩青色搭配,營造出一種沉穩中有張力的感覺。藏青色爲底,嫩青在上,結合琉璃蓋碗、綠植,似大地孕育萬物,一切生機始於此。整體呈現清雅的感覺,呼應白茶不炒不揉,既有綠茶的鮮香,卻又能於常溫下儲存,有後發酵的空間。看似清雅恬淡卻不失一分內涵。

生活中我們總是會經歷紛紛擾擾,有時這些甚至籠罩在了心間,得不到一絲的寬慰,但是也許就真的只要一碗這樣的茶湯,它似清泉般輕柔幹順,有着盈盈毫香裹挾着淡淡花香,就這樣輕輕撫慰,給燥熱緊悶的心帶來由內而外的清涼。

沖泡流程:

煮水:使用天然泉水,顯出古樹銀針的清甜甘冽。

溫杯:用開水溫杯,增加蓋碗、公道等泡茶器的溫度,凸顯銀針香氣。

賞茶: 古樹銀針,採用頭春古樹原料製作而成,芽頭肥壯

聞茶: 幹茶有淡淡花香,和微微毫香

出湯; 出湯時注意瀝盡,否則會影響下一泡茶湯滋味。

分湯:將公道杯中的茶湯從左到右依次分如品茗杯,注意七分滿。

奉茶:敬奉香茗,請諸位茶友共同品飲。

品茗:入口花果香馥郁,毫香,茶香層次豐富,回甘清冽綿柔

TAG標籤:#解說 #茶藝 #表演 #文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