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知科普>生活妙招>全國各地立春習俗有哪些

全國各地立春習俗有哪些

知科普 人氣:7.61K

立春習俗——迎春 立春習俗中在立春前一日,先要迎春。春至而萬物生。古人把農事叫作春事,農忙叫作春忙。《書傳》中記載:“冬寒無事,並人室處,春事既起,丁壯就功。”黃庭堅有詩寫道:“田園恰恰值春忙。”春天又是播種的時節,因此,説到耕地,也

在“立春”這一天,舉行紀念活動的歷史悠久,至少在3000年前,就已經出現。當時,祭祀的句芒亦稱芒神,是主管農事的春神。據文獻記載,周朝迎接“立春”的儀式,大致如下:立春前三日,天子開始齋戒,到了立春日,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到東方八里之郊迎春,祈求豐收。那麼,為什麼要到東郊去迎春呢?這是因為迎春活動祭拜的句芒神,居住在東方。後來,迎春活動的地點就不止是在東郊了。比如宋代的《夢粱錄》中就記載,“立春日,宰臣以下,入朝稱賀。”這就證明,迎春活動已經從郊野進入宮廷,成為官吏之間的互拜。

到了清代,迎春儀式更演變為社會矚目、全民參與的重要民俗活動。據《燕京歲時記》中記載:“立春先一日,順天府官員,在東直門外一里春場迎春。立春日,禮部呈進春山寶座,順天府呈進春牛圖,禮畢回署,引春牛而擊之,曰打春。”清人所著的《清嘉錄》則指出,立春祀神祭祖的典儀,雖然比不上正月初一的歲朝,但要高於冬至的規模。

1、立春祭:立春祭是一項傳統民俗文化活動。立春祭活動內容包括祭春神(主管農事的春神句芒亦稱芒神)、太歲、土地等眾神,還有鞭春牛、迎春、探春、咬春等活動。 2、春祠薦新:祭祖習俗傳至後世變為正月初一的祭祖活動,有的地方在初一以後幾天

方法

立春時還有自己的食品,主要是春餅、蘿蔔、五辛盤等,在南方則流行吃春捲,街市上都有不少叫賣春捲的小販。此處有兩點值得注意:一是過去認為咬春就是吃蘿蔔,其實也包括吃春餅;二是所謂討春就是迎春之意。為什麼要吃蘿蔔呢?比較普遍的説法是可以解春困。其實咬春並不限於此,除解困外,主要是通氣,使人保持青春不老。五辛盤是由五種辛辣食物組成,用葱、蒜、椒、姜、芥等調和而成,作為就餐的調味品。

1、拜太歲:中國有迎太歲的習俗,把太歲想象成了值班的神,迎太歲就能平安富足。作為一種傳統習俗,目前“拜太歲”這一活動在中國的北京、廣州、台灣、香港等地以及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十分盛行。那麼什麼時候是太歲當值之時呢?從古代傳統的干支紀

全國各地立春習俗有哪些

句芒為春神,即草木神和生命神。句芒的形象是人面鳥身,執規矩, 主春事。在周代就有設東堂迎春之事,説明祭句芒由來已久。

1、拜太歲:中國有迎太歲的習俗,把太歲想象成了值班的神,迎太歲就能平安富足。作為一種傳統習俗,目前“拜太歲”這一活動在中國的北京、廣州、台灣、香港等地以及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十分盛行。那麼什麼時候是太歲當值之時呢?從古代傳統的干支紀

浙江地區立春前一日有迎春之舉。立春前一日抬着句芒神出城上山,同時又祭太歲。太歲為值歲之神,坐守當年,主管當年之休咎,因此民間也多祭之。迎神時多舉行有大班鼓吹、抬閣、地戲、秧歌、打牛等活動。從鄉村抬進城後,人們夾道聚觀,爭擲五穀,謂之看迎春。山東迎春祭句芒時,根據句芒的服飾預告當年的氣候狀況:戴帽則示春暖,光頭則示春寒,穿鞋則示春雨多,赤腳則示春雨少。其他地區則貼"春風得意"等年畫。廣州地區則在立春前後,擊鼓驅疫,祈求平安。

立春習俗——迎春 立春習俗中在立春前一日,先要迎春。春至而萬物生。古人把農事叫作春事,農忙叫作春忙。《書傳》中記載:“冬寒無事,並人室處,春事既起,丁壯就功。”黃庭堅有詩寫道:“田園恰恰值春忙。”春天又是播種的時節,因此,説到耕地,也

全國各地立春習俗有哪些 第2張

鞭春牛,又稱鞭土牛,起源較早,後來一直保存下來,但改在春天,盛行於唐、宋兩代,尤其是宋仁宗頒佈《土牛經》後使鞭土牛風俗傳播更廣,為民俗文化的重要內容。鞭春牛的意義,不限於送寒氣,促春耕,也有一定的巫術意義。山東民間要把土牛打碎,人們爭搶春牛土,謂之搶春,以搶得牛頭為吉利。另外還有采茶祭春牛活動,湖北地區還舉行龜子報春活動。除了皇曆上有春牛圖外,各地年畫中也普遍刻印春牛圖,作為春節期間的吉祥圖。

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又稱“打春”,“立”是“開始”的意思,中國以立春為春季的開始,每年2月4日或5日太陽到達黃經315度時為立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節,立,建始也,立夏秋冬同。”古代“四立”,指春、夏、秋、冬四季開始,其農業意義

浙江地區迎春牛有其特點。迎春牛時,依次向春牛叩頭。拜畢,百姓一擁而上,將春牛弄碎,搶春牛泥土回家,撒在牛欄內。由此看出,鞭春牛還是一種繁殖巫術,即經過迎春的春牛土,撒在牛欄內就可以促進牛的繁殖

古代立春民俗主要有如下內容。 佩燕子 佩燕子是長安、關中一帶人民的古俗。每年立春日,人們喜歡在胸前佩戴用綵綢剪成的“燕子”,這種風俗起自唐代,現在仍然在農村中流行。 因為燕子是報春的使者,也是幸福吉利的象徵。所以許多富有人家,都在自

全國各地立春習俗有哪些 第3張

擴展閲讀,以下內容您可能還感興趣。

立春之際有哪些傳統習俗

1、拜太歲:中國有迎太歲的習俗,把太歲想象成了值班的神,迎太歲就能平安富足。作為一種傳統習俗,目前“拜太歲”這一活動在中國的北京、廣州、台灣、香港等地以及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十分盛行。那麼什麼時候是太歲當值之時呢?從古代傳統的干支紀年規則上來講,那就是立春之時就是新舊太歲進行交接之時。

2、躲春:在傳統民俗學上,到了立春這一天就該躲春。因為立春這天氣候開始交接,新的氣場會對部分人羣有不利的影響,更甚者會影響一年的運氣,所以躲春的習俗就出現了。。傳統留下來的習俗,每到立春這一天不能有口舌之爭、必須要和和睦睦、心平氣和地迎接這一天。更有一些地方習俗裏面,躲春這一天不宜搬遷、看望病重患者及參加喪事等,以免招惹晦氣,影響一整年的運氣。

3、迎春: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動,事先必須做好準備,進行預演,俗稱演春。然後才能在立春那天正式迎春。迎春是在立春前一日進行的,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來

4、祭祖 :在許多地區,立春要祭祀祖先。如廣東《新安縣誌》載:“民間以是日有事於祖祠"。在立春時供奉祖先的食品也較特殊。河南《汝陽縣誌》載:"設春宴,啖春餅,薦卜、梨。”臨穎縣誌把立春祭祀稱為"咬春

5、咬春:立春時還有自己的食品,主要是春餅、蘿蔔、五辛盤等,在南方則流行吃春捲,街市上都有不少叫賣春捲的小販。

6、句芒神:句芒為春神,即草e799bee5baa6e58685e5aeb931333365636566木神和生命神。句芒的形象是人面鳥身,執規矩,主春事。在周代就有設東堂迎春之事,説明祭句芒由來已久。

7、鞭春牛: 鞭春牛,又稱鞭土牛,起源較早,後來一直保存下來。山東民間要把土牛打碎,人們爭搶春牛土,謂之搶春,以搶得牛頭為吉利。另外還有采茶祭春牛活動,湖北地區還舉行龜子報春活動。除了皇曆上有春牛圖外,各地年畫中也普遍刻印春牛圖,作為春節期間的吉祥圖。

北京立春的習俗有哪些

立春習俗——迎春

立春習俗中在立春前一日,先要迎春。春至而萬物生。古人把農事叫作春事,農忙叫作春忙。《書傳》中記載:“冬寒無事,並人室處,春事既起,丁壯就功。”黃庭堅有詩寫道:“田園恰恰值春忙。”春天又是播種的時節,因此,説到耕地,也應該稱為春耕。

立春習俗——走馬

立春習俗中的走馬就是跑馬,即騎馬,盛行於唐玄宗時。當時有人因此説道:“生兒不用識文字,鬥雞走馬勝讀書。”北方人自古因地理地勢的緣故,大多喜好騎馬。

立春習俗——蹴鞠

蹴鞠在古代極為盛行,相傳起源於黃帝時,蹴鞠也是立春習俗中的一個習俗。《史記》:“處後毗鞠。”《後漢書》:“六博蹴鞠。”《漢書·藝文志》有關於at鞠的文字二十五篇,顏師古在註釋中寫道:“鞠以韋(皮革)為之,實之以物,踢以為戲。蹴鞠陳力之事,在昔附於兵法。”《太平御覽》引用《三倉解話》稱:“鞠,毛丸,可踢戲。”

蹴鞠,就是如今的踢球。漢朝時做這種遊戲,要在地上挖出洞窟,把球踢人其中,又因為球很容易跑到別的地方,需要奮力追逐,所以還要挖出一條界線,示*。(可參見《後漢書》中的〈戚夫人傳》及《霍去病傳》)隋唐時有專門的球場,寬廣平坦,和今天的運動場沒什麼差異。毗鞠的時候,把兩根數丈高的竹竿插在地上,並用網把竹竿網住,作為球門,以能踢進球的為勝。踢球的人分為左右兩隊,相互比賽。還有一種稱為踏球的娛樂,即用腳蹬踩在球上,拐彎奔跑。《唐語林·卷五》:“今樂人又有蹋球之戲,作彩畫木球,高一二尺,女伎登躡。球宛轉而行,縈迴來去,無不如意,蓋古蹋鞠之遺事也。”明朝汪雲程著有《蹴鞠圖譜》,上面羅列的規則很是詳細,涉及分左右兩隊、球門、社規以及踢法等許多細則。及至南宋臨安,蹴鞠打球已皆有社團。

立春習俗——春台戲

各地民間舉行種種娛樂活動,用以迎接春氣,預兆豐牽。人們在開曠之處搭台,聚資請戲班表演,祈福農祥,稱為春台戲‘賣春困立春過後,天氣漸漸和暖,往往使人容e69da5e6ba90e79fa5e9819331333365636632易隨睡,易於徽惰。兒童於立春當日應特別早起,高呼:“賣春困!”用以振作精神。宋朝陸游有《歲薯》之詩:“從今春困不須賣,睡到日高三丈時。”此外,還有《歲首書事》,“賣困兒童起五更”,詩後自加註解:“立春未明,相呼’賣春困‘,亦舊俗也。”

立春習俗有哪些 立春節氣習俗大盤點

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又稱“打春”,“立”是“開始”的意思,中國以立春為春季的開始,每年2月4日或5日太陽到達黃經315度時為立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節,立,建始也,立夏秋冬同。”古代“四立”,指春、夏、秋、冬四季開始,其農業意義為“春種、夏長、秋收、冬藏”,概括了黃河中下游農業生產與氣候關係的全過程。

習俗

一、打春牛

據清嘉慶本《澄海縣誌》載:每年的立春日,官府必須率人馬到郊外舉行迎春大典,然後舉行“鞭春牛”活動。

早在周朝時,就有春日鞭春牛的活動。每年立春節前,各州府事先制好泥塑芒神和土牛。到了立春這一天,官府帶着迎春隊伍,浩浩蕩蕩地來到東郊八里處事先準備好的芒神亭和土牛台。迎春隊伍中的人一律穿青色衣服,用青色車子、擎青色旗幟,人們吹着牛角號、唱着“青陽曲”,舞動羽毛儀仗,跳着雲翹舞,隆重舉行迎春儀式。這儀式發展到了明清,更是隆重,據清人的《燕京歲時記》載:“……立春先一日,順天府官員至東直門外一里春場迎春,立春日禮部呈進春山寶座,順天府呈進春牛圖,禮畢回署,引春牛而擊之,曰打春……”

打春牛意在策勵農耕。潮汕地處韓江三角洲土壤肥沃。農業甚發達,因而與勸農有關的這一習俗得以在潮汕地區保留下來。但具體事像已有所改變,不一定要打牛了。

二、抬春色

據《粵遊小志》載,清朝時,潮汕地區還有一種稱為“抬春色”的活動。在立春日的*隊伍中,必有裝飾過的台閣,上坐歌妓,由兩個人抬着走。嘉應梅州地區還有高春、矮春的分別:矮春為一人*上;高春則用兩人:一人立在台上,然後扎着一根直木,隱藏在那個人的長衣中,與這人的肩平齊。然後再橫扎一根木棍在直木上端,這橫木隱藏在寬袖中,橫木上再站一個人。為保險起見,將兩腳牢牢紮在橫木上,兩個人裝扮成某個故事中的人物。另有一個人持纏着布條的長棍子叉支在上面的那個人腋下,隨着迎春隊伍*。如路上遇到障礙,則由持長棍子的人用混子撥開障礙物。

三、吃春餅、春捲

立春這一天,潮汕民間還有吃春餅、春捲一俗。據《四時寶鑑》説:“立春日春餅、生菜,號春盤。”春餅是以麥面烙制或蒸制的薄餅,以豆芽、韭黃、粉絲等炒成的合菜作餡兒包着食用。春餅的特點是薄而軟,形狀根據各人的喜好可大可小元朝時契丹人耶律楚材曾就此俗作詩一首曰:“昨朝春日偶然忘,試作春盤我一嘗。木案初開銀線亂,砂瓶煮熟藕絲長。和碗豆搡葱白,細剪萎蒿點韭黃。也與何曾同是飽,區區何必待膏樑。”現在潮汕人立春日吃春餅,配料已是十分講究了除了傳統的豆芽炒韭菜之外,還有肉絲、蛋絲,香菇等等高級佐料,春捲盛行於宋元,宋朝時稱為“春 ”或“探春 ”,元時稱為“卷煎餅”。元·韓弈《易牙遺意》栽:“餅與薄餅同,用羊肉二斤,羊脂一斤,或豬肉亦可。大概如饅頭餡,須多以葱白或筍乾之類,裝在餅內,卷作一條,兩頭以麪糊粘住浮油煎,令紅焦色。“潮汕地區少羊”,故現在人們所吃到的多用豬肉作料,也有一種是甜的,用乾果、芝麻、花生等佐料碾碎作餡,香甜可口。

注意事項

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俗稱“打春”。

立春,有時在農曆十二月,有時在農曆正月。一過立春,就意味着冬季結束,進入了春天。

我國自古為農業國,春種秋收,關鍵在春。民諺有“一年之計在於春”的説法。舊俗立春,既是一個古老的節氣,也是一個重大的節日。天子要在立春日,親率諸侯、大夫迎春於東郊,行布德施惠之令。《事物記原》記載:“周公始制立春土牛,蓋出土牛以示農耕早晚。”後世歷代封建統治者這一天都要舉行鞭春之禮,意在鼓勵農耕,發展生產。

山西民間流行着春字歌:“春日春風動,春江春水流。春人飲春酒,春官鞭春牛。”講的就是打春牛的盛況。

舊俗立春前一日,有兩名藝人頂冠飾帶,一稱春官,一稱春吏。沿街高喊:“春來了”,俗稱“報春”。無論士、農、工、商,見春官都要作揖禮謁。報春人遇到攤販商店,可以隨便拿取貨物、食品,店主笑臉相迎。這一天,州、縣要舉行隆重的“迎春”活動。前面是鼓樂儀仗隊擔任導引;中間是州、縣長官率領的所有僚屬,皆穿官衣;後面是農民隊伍,都執農具。來到城東郊,迎接先期製作好的芒神與春牛。到芒神前,先行二跪六叩首禮。執事者舉壺爵,斟酒授長官,長官接酒酹地後,再行二跪六叩首禮。然後到春牛前作揖。禮畢,與來時一樣熱鬧,將芒神、春牛迎回城內。

第二天立春時分,地方長官仍率僚屬、農民鞭春。陰陽官先要舉行一定的傳統儀規。地方官主持迎春儀程,初獻爵、亞獻爵、終獻爵。然後執彩鞭擊打春牛三匝,禮畢回署。眾農民將春牛打爛。

現在,城裏已不再舉行鞭春活動,一些農村卻仍有打春牛的風俗。立春前,用泥塑一牛,稱為春牛。婦女們抱小孩繞春牛轉三圈,舊説可以不患症病,今已成為娛樂。立春日,村裏推選一位老者,用鞭子象徵性地打春牛三下,意味着一年的農事開始。然後眾村民將泥牛打爛,分土而回,灑在各自的農田。呂梁地區盛行用春牛土在門上寫“宜春”二字。晉東南地區習慣用春牛土塗耕牛角,傳説可以避免牛瘟。晉南地區講究用春牛土塗灶,據説可以祛蚍蜉。

立春節,民間藝人制作許多小泥牛,稱為“春牛”。送往各家,謂之“送春”。主人要給“送春”者以報酬。更實質上是一種佳節售貨活動,然而卻是皆大歡喜。也有的地方是在牆上貼一幅畫有春牛的黃紙。*代表土地,春牛代表農事,俗稱“春牛圖”。

立春節,女孩子剪綵為燕,稱為“春雞”;貼羽為蝶,稱為“春蛾”;纏絨為杖,稱為“春杆”。戴在頭上,爭奇鬥豔。晉東南地區的女孩子們,喜歡交換這些頭戴,傳説主蠶興旺e799bee5baa631333361303661。鄉寧等地習慣用絹製作小娃娃,名為“春娃”,佩戴在孩童身上。晉北地區講究縫小布袋,內裝豆、谷等雜糧,掛在耕牛角上,取意六畜興旺,五穀豐登,一年四季,平安吉祥。

立春節,民間習慣吃蘿蔔、姜、葱、麪餅,稱為“咬春”。運城地區新嫁女,孃家要接回,稱為“迎春”。臨汾地區則習慣請女婿吃春餅。

立春節氣有什麼習俗

古代立春民俗主要有如下內容。

佩燕子

佩燕子是長安、關中一帶人民的古俗。每年立春日,人們喜歡在胸前佩戴用綵綢剪成的“燕子”,這種風俗起自唐代,現在仍然在農村中流行。

因為燕子是報春的使者,也是幸福吉利的象徵。所以許多富有人家,都在自己廳房正中或房檐下修建燕子窩,只要你能在庭房檁條下或房檐的牆壁上,搭上一小頁墊板,上寫“春燕來朝”四字,燕子就可自己建築起窩來。

燕子是候鳥,春天飛到北方,秋天飛到南方。“不吃你家穀子,不吃你家糜子,只在你家抱一窩兒子。”所以向陽人家都喜歡在自己院落房舍裏,招惹燕子繁殖生息。每年立春這天,人們都喜歡佩戴“燕子”,特別是小孩,父母早就給他(她)們準備好了,他們戴在胸前,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興高采烈,雀躍有餘。

戴春雞

有的婦女用青色綢剪成春燕、春蝶飾於頭上;女孩子剪綵為蝶燕,稱為“春雞”,戴在頭上,爭奇鬥豔;有的頭上插上寫着春字福字的紅絨花,或用彩色績羅,剪出象徵春天已到的春燕花鳥等替在髮髻上;女孩子們喜歡交換這些頭戴,傳説主蠶興旺。

也有的用紅紙剪刻個雄雞形狀貼在屋門上,因雞與“吉”諧音,有吉祥如意之意。“剪綺裁紅妙春色,宮梅殿柳識天情。瑤筐彩燕先呈瑞,金縷晨雞未學鳴。”這首古詩正寫出春色滿院,歡樂迎春的情景。

在陝西銅川一帶,戴春雞更是當地人的古老風俗。每年立春日,母親用布製作一個約3釐米長的公雞,縫在小孩帽子的頂端,表示祝願“春吉(雞)”立春日,婦女用線穿豆掛於牛角,或用麻豆撤在牛的身上,認為這樣做,可以使幼兒免患麻疹。前者稱為“攘兒疹”,後者稱為“散疹”。

掛春幡

古代民間迎春活動很熱鬧。立春日時,四合院與農家院裏要高掛“春幡”,民間有的貼宜春貼,即各家門框上都要貼上用紅紙書寫的對聯,如“一門歡笑春風暖”、“四季祥和淑景新”,或“瑞雪豐年,八方獻瑞”、“春風得意,六合同春”等聯語,院內屋內牆上也貼滿“迎春”、“宜春”以及“福”字,使院裏一片紅彤彤的景色,顯得春意濃濃,也象徵着吉祥。

貼宜春字畫

春天到了,給門壁上張貼宜春字畫,這種風俗在唐代長安就有。據記載:立春日,唐代長安人常在門上張貼迎春祝吉的字畫,字稱“宜春字”,畫稱“宜春畫”,如“迎春”、“春色宜大’、“春光明媚”、“春暖花開”等內容。

還有人給門板上張貼一段祝願之詞,表示迎春的志願。如果是會繪畫的人,常給門嵋上畫一幅《梅花開五福》或《臘梅圖》。

送春牛圖

古代立春節,民間藝人制作許多小泥牛,稱為“春牛”。送往各家,謂之“送春”。主人要給“送春”者以報酬。實質上是一種佳節售貨活動,然而卻是皆大歡喜。

也有的地方是在牆上貼一幅畫有春牛的黃紙。*代表土地,春牛代表農事,俗稱“春牛圖”,這是簡陋的“春牛圖”,而有些年畫中的“春牛圖”十分精緻,如楊柳青年畫、武強年畫、鳳翔年畫中的‘春牛圖”,都是年畫佳作。

這種立春時節送“春牛圖”的形式,在有些地區又叫做“報春”。現在農村中仍有這個古老的習俗,即由一個人手敲着小鑼鼓,唱着迎春的讚詞,挨家挨户送上一張春牛圖。在這紅紙印的春牛圖上,印有一年二十四個節氣和人牽着牛耕地,人們稱其為“春帖子”。

這送春牛圖,其意在催促提醒人們,一年之計在於春,要抓緊農時,莫誤大好春光。這種送春牛圖之俗,在《燕京歲時記》中有記載:“立春日,禮部呈進春山寶座,順天府呈進春牛圖,禮畢回署。”

在老北京時的民間居室牆上,也常貼着春牛圖及二十四節氣文圖並茂的年畫。可見報春之俗在皇宮與城鄉自古就很盛行。

過去在每年的皇曆上都有芒神、春牛圖,清末《點石齋畫報》上的“龜子報春”、“銅鼓驅疫”,都是當時過立春節日的重要活動。

住春夜

北京市郊有立春前一晚,讓小孩住到別人家去的“住春夜”風俗,也有人家在壁間張貼用紅紙書寫的“迎春接福”四字。

催春節

白族民間稱立春日為“催春節”,侗族是日有扮演春牛舞的活動。

歲朝春

如立春恰逢正月初一,俗謂“歲朝春”,百年難遇,民間認為這一年的收成肯定好。有“百年難遇歲朝春”民諺。

立春與日期和節日的關係,還有很多名稱,如立春在過年之後稱作“年裏春”,立春在過年之前稱作“年外春”。

糊春牛

糊春牛這項風俗活動是在立春前開始進行的,按傳統的做法,由縣政府(縣衙)聘請紙紮能手好匠,於立春前到縣城聚會,精心製作春牛圖像。

一般用竹蔑綁成牛的骨架,用春木做腿,再糊上紙,塗上顏料,一個牛的形象就製作成功了。俗謂糊上紅*的紙多,當年就“五穀豐收”;糊上黑色紙,當年收成不好。所以知縣安排多用紅黃紙,以得民心。春牛糊好後,舉行開光點睛儀式,即設立香案,頂禮朝拜。

春社

春社是古時春天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周代為甲日,後多在立春後第五個戊日舉行。《禮·明堂位》:“是故夏構、秋嘗、冬L、春社、秋省,而遂大蜡,天子之祭也。”

漢以前只有春社,漢以後始有春、秋二社,約在春分、秋分前後舉行。

社日以祭神為主,併兼有鄉鄰聚會的意思。

南朝梁宗擦《荊楚歲時記》:“社日,四鄰並結綜會社,牲醒,為屋於樹T9先祭神,然後饗其昨。”

唐代詩人王駕《社日》詩:“桑拓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可見古人對祭祀社神十分重視,以後成為風俗流傳後代,成為一種祭祀活動,意為大地繁衍萬物,禱告祭祀,以祈求六畜興旺,五穀豐登。

吊春穗

吊春穗是一種傳統的習俗,流傳在陝西澄城一帶。每年立春日,婦女用各色布絡編成布穗,或用彩色線纏成各種形態的“麥穗”。然後吊在小孩或青年人的身上,也可掛在牲口如驢、馬、牛的身上,藉以祝福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收。

交春習俗

贛南、閩西地區的客家人習慣將立春這一節氣稱為“交春”。客家的“交春”不包括立春節氣的三候(五天為一候),而特指立春日“春”到來的時刻。

交春之時,客家傳統習俗需家家户户放爆竹相迎,閩西三明客家更對天禮拜,名曰“接春”。這一天,當立春時刻到來時,贛南客家人哪怕是在半夜,人們也要點燃香燭,鳴放鞭炮,以示迎春,接着便擺春酒,吃春捲,舊時還要耍春燈,相互慶賀。

如何判斷交春時刻?客家人往往將雞蛋豎起,若鬆手而蛋不倒即是“春”來了。或者將雞蛋置於水中,交春之時一到,原本橫向浮在水面的雞蛋便能慢慢豎起來。客家民間認為只有這一時刻,新的一年才真正開始。

客家的立春習俗,無論“拜春神”(即祭芒神)、“吃春餅”還是“送春牛”、“舞春牛”,均顯得非常古老而傳統。

抬春色

據《粵遊小志》載,清朝時,潮汕地區還有一種稱為“抬春色,的活動。

在立春日的*隊伍中,必有裝飾過的台閣,上坐歌妓,由兩個人抬着走。

嘉應梅州地區還有高春、矮春的分別:矮春為洲人*上,高春則用兩人,~人立在台上,然後扎着一根直木,隱藏在那個人的長衣中,與這人的肩平齊。然後再橫扎一根木棍在直木上端,這橫木隱藏在寬袖中,橫木上再站一個人。

為保險起見,將兩腳牢牢紮在橫木上,兩個人裝扮成某個故事中的人物,另有一個人持纏着布條的長棍子叉支在上面的那個人腋下,隨着迎春隊伍*。如路上遇到障礙,則由持長棍子的人用棍子撥開障礙物。

在著名年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1333365643533畫產地四川綿竹,也流行立春日抬春色活動,國家一級文物、作於*初年的綿竹年畫長卷《迎春圖》,其中就有表現這一民俗的內容。

立春還有很多民俗,五彩繽紛,五花八門,令人目不暇接。如有的貼羽為蝶,稱為“春蛾”;有的纏絨為杖,稱為“春杆”;有的造面繭,用肉或菜蔬作餡,中置紙籤,名“探春繭”;有的以春盤相饋贈或全家食春餅、蘿蔔等,謂之“咬春”;有的選集優人、戲子、小妓等裝扮社火,進行教習,謂之“演春”;有的習慣用絹製作小娃娃,名為“春娃”,佩戴在孩童身上。

有的講究縫小布袋,內裝豆、谷等雜糧,掛在耕牛角上,取意六畜興旺,五穀豐登,一年四季,平安吉祥。

今日立春,立春的習俗都有哪些

立春,copy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即太陽到達黃經315°之時,在公曆每年2月3日至5日之間,表示着春天的開始。按照傳統觀點,屬相(生肖)以立春作為起始點。從這一天一直zd到立夏這段期間,都稱為春季。 傳統上春節標誌著新的一年的開始,而立春則是真正春天的開始。

主要習俗吃春餅。(北方人)

TAG標籤:#習俗 #立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