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知科普>財經金融>企業印花税應該怎麼計算

企業印花税應該怎麼計算

知科普 人氣:1.93W

工業企業印花税涉及的內容比較多:1、購銷合同:按銷售收入的×萬分之三2、加工承攬合同:按加工或承

印花税是以經濟活動中籤立的各種合同、產權轉移書據、營業帳簿、權利許可證照等應税憑證文件為對象所徵的税。下面小編給大家講一下企業印花税怎麼計算,希望對讀者有所幫助。

方法

印花税有13個税目,14個類別:下面為大家一一介紹;

印花税是對經濟活動和經濟交往中書立、領受具有法律效力的憑證的行為所徵收的一種税。因採用在應税憑證上粘

購銷合同

徵收範圍:供應、預購、採購、購銷結合及協作、調劑、補償、易貨等合同

印花税是對經濟活動和經濟交往中書立、領受具有法律效力的憑證的行為所徵收的一種税。因採用在應税憑證上粘

計算方法:合同記載購銷金額*0.3‰

1、購銷合同。包括供應、預購、採購、購銷結合及協作、調劑、補償、易貨等合同印花税=購銷金額×0.3

舉例:銷售合同1.2萬元,採購合同8千元,則印花税=2萬*0.3‰ =6元

一、印花税問題 1、印花税直接進入費用,不需要計提。 2、運輸合同計

企業印花税應該怎麼計算

加工承攬合同

主要涉及以下税目1.貨物運輸合同 包括民用航空運輸、鐵路運輸、海上運輸、內河運輸、公路

徵收範圍:加工、定做、修理、修繕、印刷、廣告、測繪、測試等合同

企業所得税計算公式:企業所得税=應納税所得額 * 税率(25%或20%、15%),應納税所得額=收入

計算方法:加工或承攬收入*0.5‰

註冊資本印花税率是萬分之五。根據《國家税務局關於資金賬簿印花税問題的通知》(國税發〔1994〕25

舉例:加工合同1萬,則印花税=1萬*0.5‰ =5元

印花税的税率有“比例税率”和“定額税率”。(1)比例税率:①經濟合同;②產權轉移書據;③營業賬簿中記

企業印花税應該怎麼計算 第2張

建設工程勘察設計合同

工業企業印花税涉及的內容比較多:1、購銷合同:按銷售收入的×萬分之三2、加工承攬合同:按加工或承

徵收範圍:勘察設計合同

印花税的税率有兩種形式:比例税率和定額税率。1、比例税率:(0.05‰、0.3‰、0.5‰、1‰)

計算方法:收費金額*0.5‰

印花税是對經濟活動和經濟交往中書立、領受具有法律效力的憑證的行為所徵收的一種税。因採用在應税憑證上粘

舉例:設計合同10000元,則印花税=1萬*0.5‰ =5元

印花税是對經濟活動和經濟交往中書立、領受具有法律效力的憑證的行為所徵收的一種税。因採用在應税憑證上粘

企業印花税應該怎麼計算 第3張

建築安裝工程承包合同

1、購銷合同。包括供應、預購、採購、購銷結合及協作、調劑、補償、易貨等合同印花税=購銷金額×0.3

徵收範圍:建築安裝工程承包合同

一、印花税問題 1、印花税直接進入費用,不需要計提。 2、運輸合同計

計算方法:承包金額*0.3‰

主要涉及以下税目1.貨物運輸合同 包括民用航空運輸、鐵路運輸、海上運輸、內河運輸、公路

舉例:安裝工程承包合同10000元,則印花税=1萬*0.3‰ =3元

企業所得税計算公式:企業所得税=應納税所得額 * 税率(25%或20%、15%),應納税所得額=收入

企業印花税應該怎麼計算 第4張

財產租賃合同

註冊資本印花税率是萬分之五。根據《國家税務局關於資金賬簿印花税問題的通知》(國税發〔1994〕25

徵收範圍:賃房屋、船舶、飛機、機動車輛、機械、器具、設備等合同

印花税的税率有“比例税率”和“定額税率”。(1)比例税率:①經濟合同;②產權轉移書據;③營業賬簿中記

計算方法:租賃金額*1‰

舉例:租賃合同10000元,則印花税=1萬*1‰ =10元

企業印花税應該怎麼計算 第5張

貨物運輸合同

徵收範圍:包括民用航空、鐵路運輸、海上運輸、內河運輸、公路運輸和聯運合同

計算方法:運輸費用(但不包括裝卸費用和保險費)*0.5‰

舉例:運輸合同10000元,則印花税=1萬*0.5‰ =5元

企業印花税應該怎麼計算 第6張

貨物運輸合同

徵收範圍:包括民用航空、鐵路運輸、海上運輸、內河運輸、公路運輸和聯運合同

計算方法:運輸費用(但不包括裝卸費用和保險費)*0.5‰

舉例:運輸合同10000元,則印花税=1萬*0.5‰ =5元

企業印花税應該怎麼計算 第7張

借款合同

徵收範圍:銀行及其它金融組織和借款人(不包括銀行同業拆借)所簽訂的借款合同

計算方法:借款金額*0.05‰

舉例:借款合同10000元,則印花税=1萬*0.05‰ =0.5元

企業印花税應該怎麼計算 第8張

財產保險合同

徵收範圍:包括財產、責任、保證、信用、等保險合同

計算方法:支付(收取)的保險費*1‰

舉例:財產保險合同 10000元,則印花税=1萬*1‰ =10元

企業印花税應該怎麼計算 第9張

技術合同

徵收範圍:包括技術開發、轉讓、諮詢、服務等合同

計算方法:所載金額(價款、報酬和使用費)*0.3‰

舉例:技術合同 10000元,則印花税=1萬*0.3‰ =3元

企業印花税應該怎麼計算 第10張

產權轉移書據

徵收範圍:包括財產所有權和版權、商標專用權、專用權、專有技術使用權等轉移書據

計算方法:所載金額*0.5‰

舉例:產權轉移書據10000元,則印花税=1萬*0.5‰ =5元

企業印花税應該怎麼計算 第11張

營業賬簿第一種個類別:營業資金賬簿

徵收範圍:包括實收資本、資本公積賬簿

計算方法:實收資本和資本公積的合計金額*0.5‰

舉例:賬本記載的實收資本10000元,則印花税=1萬*0.5‰ =5元

企業印花税應該怎麼計算 第12張

營業賬簿第二種個類別:營業非資金賬簿

徵收範圍:日記賬簿和各明細分類賬簿;不包括:內部備查賬

計算方法:件數*5元

舉例:日記賬及各類明細賬共5本,則印花税=5本*5元 =25元

企業印花税應該怎麼計算 第13張

權利、許可證照

徵收範圍:包括政府部門發給的房屋產權證、工商營業執照、商標註冊證、專利證、土地使用證

計算方法:件數*5元

舉例:企業擁有工商營業執照、商標註冊證2件,則印花税=2件*5元=10元

企業印花税應該怎麼計算 第14張

擴展閲讀,以下內容您可能還感興趣。

工業企業印花税是怎麼計算的

工業企業印花税涉及的內容比較多:

1、購銷合同:按銷售收入的×萬分之三

2、加工承攬合同:按加工或承攬的收入×萬分之五

3、建築工程勘察、設計合同:按承包的金額×萬分之三

4、建築、安裝工程承包合同::按承包的金額×萬分之三

5、財產租賃合同:按租賃的金額×千分之一

6、貨物運輸合同:按運輸的費用×萬分之五

7、倉儲、保管合同:按保管、倉儲的費用×千分之一

8、借款合同:按照借款的金額×萬分之零點五

9、財產保險合同:按保險費的金額×千分之一

10、技術、服務等合同:按合同所載的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1333431356565金額×萬分之三

11、產權轉移書據、專利權、專有技術使用權轉移書據:按書據所載的金額 × 萬分之五

12、營業賬簿包括生產經營賬冊,按實收資本和資本公積合計金額的萬分之五 貼 花

13、權利、許可證照:每件貼花五元。

擴展資料:

徵收方式

印花税根據不同徵税項目,分別實行從價計徵和從量計徵兩種徵收方式。

(一)從價計税情況下計税依據的確定。

(二)從量計税情況下計税依據的確定。實行從量計税的其他營業賬簿和權利、許可證照,以計税數量為計税依據。

印花税計税方法

印花税以應納税憑證所記載的金額、費用、收入額和憑證的件數為計税依據,按照適用税率或者税額標準計算應納税額。

應納税額計算公式:

應納税額=應納税憑證記載的金額(費用、收入額)×適用税率

應納數額=應納税憑證的件數×適用税額標準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印花税

企業銷售收入的印花税如何計算

印花税的税率有兩種形式:比例税率和定額税率。

1、比例税率:(0.05‰、0.3‰、0.5‰、1‰)印花税的具zd體比例税率不需記憶,但必須會運用税率計算税額。

2、定額税率:5元: 權利、許可證照,營業賬簿中的其回他賬簿,税額為每件5元。

印花税應納税額的計算:

1、實行比例税率答的憑證,應納税額=應税憑證計税金額×比例税率

2、實行定額税率的憑證,應納税額=應税憑證件數×定額税率

3、營業賬簿中:(1)記載資金的賬簿,應納税額=(實收資本+資本公積)×0.5‰(2)其他賬簿按件貼花,每件5元。

注會

商業企業印花税(購銷合同)怎麼計算?

一、購銷合同應納税額 = 購銷合同中記載的購銷金額×比例税率(0.3‰)

二、有關規定如下:

1、印花税是對經zd濟活動和經濟交往中書立、領受、使用的應税經濟憑證徵收的一種税。

印花税的納税人,是指在中國境內書立、領受、使用税法所列舉憑證的單位和個人。

如果一份合同或應税憑證由兩方或兩方以上當事人共同簽訂,簽訂合同或應税憑證的各方都是納税人,應各就其所持合同或應税憑證的計税金額履行納税義務。

2、《印花税暫行條例》列舉的憑證分為五類,即經濟合同、產權轉移書據、營業賬簿、權利、許可證照和經財政部門確內認的其他憑證。購銷合同屬於“經濟合同”類。

3、對載有金額的憑證,如各類合同以及具有合同性質的憑證(包括電子形式)、產權轉移書據、資金賬簿等,採用比例税率。購銷合同、建築安裝工程承包合同、技術合同等,適用税率為0.3‰

4、合同或具有合同性質的憑證,以憑證所載金額作為容計税依據。應納税額的計算公式為:

應納税額 = 應税憑證計税金額×比例税率

印花税怎麼計算

徵收方式:

印花税根據不同徵税項目,分別實行從價計徵和從量計徵兩種徵收方式。

(一)從價計税情況下計税依據的確定。

(二)從量計税情況下計税依據的確定。實行從量計税的其他營業賬簿和權利、許可證照,以計税數量為計税依據。

計税方法:

印花税以應納税憑證所記載的金額、費用、收入額和憑證的件數為計税依據,按照適用税率或者税額標準計算應納税額。

應納税額計算公式:

應納税額=應納税憑證記載的金額(費用、收入額)×適用税率

應納數額=應納税憑證的件數×適用税額標準

擴展資料: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印花税暫行條例施行細則》:

第十九條 應納税憑證所載金額為外國貨幣的,納税人應按照憑證書立當日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外匯管理局公佈的外匯牌價摺合人民幣,計算應納税額。

第二十條 應納税憑證粘貼印花税票後應即註銷。納税人有印章7a64e78988e69d8331333431353431的,加蓋印章註銷;納税人沒有印章的,可用鋼筆(圓珠筆)畫幾條橫線註銷。註銷標記應與騎縫處相交。騎縫處是指粘貼的印花税票與憑證及印花税票之間的交接處。

第二十一條 一份憑證應納税額超過五百元的,應向當地税務機關申請填寫繳款書或者完税證,將其中一聯粘貼在憑證上或者由税務機關在憑證上加註完税標記代替貼花。

第二十二條 同一種類應納税憑證,需頻繁貼花的,應向當地税務機關申請按期彙總繳納印花税。

税務機關對核准彙總繳納印花税的單位,應發給匯繳許可證。彙總繳納的限期限額由當地税務機關確定,但最長期限不得超過一個月。

第二十三條 凡彙總繳納印花税的憑證,應加註税務機關指定的匯繳戳記、編號並裝訂成冊後,將已貼印花或者繳款書的一聯粘附冊後,蓋章註銷,保存備查。  第二十四條 凡多貼印花税票者,不得申請退税或者抵用。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印花税

印花税是怎麼計算的

1、購銷合同。包括供應、預購、採購、購銷結合及協作、調劑、補償、易貨等合同

印花税=購銷金額×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4b893e5b19e313334313636630.3‰,立合同人各方納税。

2、加工承攬合同。包括加工、定作、修繕、修理、印刷、廣告、測繪、測試等合同

印花税=加工或承攬收入×0.5‰,立合同人各方納税。

3、建設工程勘察設計合同。包括勘察、設計合同。包括總包合同、分包合同和轉包合同。

印花税=收取費用×0.5‰,立合同人各方納税。

4、建築安裝工程承包合同。包括建築、安裝工程承包合同,包括總包合同、分包合同和轉包合同。

印花税=承包金額×0.3‰,立合同人各方納税。

5、財產租賃合同。包括租賃房屋、船舶、飛機、機動車輛、機械、器具、設備等

印花税=租賃金額×1‰,税額不足一元的按一元貼花,立合同人各方納税。

6、貨物運輸合同。包括民用航空、鐵路、海上、內河、公路運輸和聯運合同。單據作為合同使用的,按合同貼花。

印花税=運輸費用×0.5‰,立合同人各方納税。

7、倉儲保管合同。包括倉儲、保管合同。倉單或棧單作為合同使用的,按合同貼花

印花税=倉儲保管費用×1‰,立合同人各方納税。

8、借款合同。銀行及其他金融組織和借款人所簽訂的借款合同、融資租賃合同,不包括銀行同業拆借合同。單據作為合同使用的,按合同貼花。其他金融組織,是指除人民銀行、各專業銀行以外,由中國人民銀行批准設立,領取經營金融業務許可證書的單位,不含小額貸款公司。

印花税=借款金額×0.05‰,立合同人各方納税。

9、財產保險合同。包括財產、責任、保證、信用等保險合同。單據作為合同使用的,按合同貼花

印花税=投保金額×0.03‰,立合同人各方納税。

10、技術合同。包括技術開發、轉讓、諮詢、服務等合同

印花税=所載金額×0.3‰,立合同人各方納税。

11、產權轉移書據。包括財產所有權和版權、商標專用權、專利權、專有技術使用權等轉移書據。

產權轉移書據,是指單位和個人產權的買賣、繼承、贈與、交換、分割等所立的書據。

財產所有權轉移書據包括經政府管理機關登記註冊的動產、不動產的所有權轉移所立的書據,以及企業股權轉讓所立的書據。

印花税=所載金額×0.5‰,立據人各方納税

擴展資料

印花税的徵税範圍: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印花税暫行條例》第一條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書立、領受本條例所列舉憑證的單位和個人,都是印花税的納税義務人(以下簡稱納税人),應當按照本條例規定繳納印花税。

第三條規定,納税人根據應納税憑證的性質,分別按比例税率或者按件定額計算應納税額。具體税率、税額的確定,依照本條例所附《印花税税目税率表》執行。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印花税暫行條例施行細則》第十條規定,印花税只對税目税率表中列舉的憑證和經財政部確定徵税的其他憑證徵税。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印花税

TAG標籤:#計算 #印花税 #企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