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知科普>綜合知識>漳平水仙採摘時間

漳平水仙採摘時間

知科普 人氣:2.34W

漳平水仙採摘時間

漳平水仙的採摘時間通常在每年的11月份到次年的1月份之間,尤其是在每年的春節前後,水仙的花期最為盛開。不過具體的採摘時間會受到氣候的影響而有所不同,建議去之前先諮詢當地的農民或農業部門瞭解最新情況。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茶事|24節氣茶單,夠用一整年

二十四節氣與茶

普洱熟茶12月22日-1月5日

冬至,開始進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最宜温補.熟普的茶性温厚,對胃的刺激性很小,降脂,降壓,養胃,較適合中老年人羣,也正是時令佳品。

廣西六堡茶1月5日-1月20日

古人認為,冷氣積久為寒,寒冷程度未至極點,故稱小寒.此時,宜飲老六堡茶.發酵後,多酚物質被氧化,刺激性物質減少,能温和驅寒,補益身體。

康磚1月20日-2月4日

在寒冷的冬季,康磚這種經過蒸壓而成的傳形茶最適宜不過了,康磚適宜煮飲,其有助於消化吸收和補充維生素、微量元素。

茉莉花茶2月4日-2月19日

立春時天地陽氣生髮,與肝相應,人易暴怒、易感優鬱.茉莉花茶,可安定情緒,舒緩神經因為茉莉花有理氣開鬱、闢穢和中的功效,可清肝明目、生津止渴、通便利水、祛風解表。

柑普2月19日-3月5日

雨水時氣温回升峯訝增多,寒濕之邪最易困着脾臟,健脾行氣之茶最是適宜,柑皮,具理氣降逆、調中開胃、燥濕化痰。

白牡丹3月5日-3月20日

驚蟄時節陽氣升發,氣温明顯升高.因暖生燥,應保持心平氣和,忌妄動肝火,需清肝明日、鎮定降壓之茶.白茶有着不俗的藥用價值,白牡丹葉嫩,富含氨基酸,且茶性清涼,退熱降火之功效不可小覷。

陳年生普3月20日-4月5日

依據道法自然的養生傳統,人在春分時需保持陰陽平衡.而有年份的普洱生茶,經歷時間沉澱,茶葉中的咖啡鹼茶多酚、兒茶素等得到充分轉化,致使茶性温和,它消熱止渴功效很好,適合大多數人飲用。

白毫銀針4月5日-4月20日-明前茶

清明時節,適宜性味清涼的飲食,以便柔肝養肺,增強體質.一杯白毫銀針,富含氨基酸茶湯鮮爽,味温性涼,有健胃提神之效、祛濕退熱之功,最是應時佳品。

西湖龍井4月20日-5月5日-雨前茶

穀雨到來,意味着寒潮天氣基本結束,氣温回升加快.喝-壺龍井,增強抵抗力,去春火,增強體抗力,還可以延緩衰老,消除疲勞。

黃山毛峯5月5日-5月21日

中醫認為,暑易入心.而當令的黃山毛峯,滋味甘醇,強心養神,來自山野的新鮮氣息,再加上它豐富的茶多酚、咖啡鹼、茶氨酸等內含物質,能助你清心除煩,在立夏保持神清氣和,心情愉快。

太平猴魁5月21日-6月6日

小滿時降雨增多變大,要避免過量進食生冷食物,太平猴魁含強效的抗氧化劑以及維生素C,讓你在春夏交替時不那麼煩躁,能保持平和的心情。

越鄉龍井6月6日-6月21日

芒種至夏至時期採摘的即為芒種茶.這時氣温較之前更高,又正值梅雨季節.來一杯越鄉龍井,清淡適宜,茶葉中豐富的咖啡鹼可以刺激腎臟,減少有害物質在腎臟中滯留的時間。

安化天尖6月21日-7月7日

夏至時,陽氣達到極致,應多食苦味食物,宜清補,安化天尖,甘潤淳厚,生津不斷.同時,黑茶中的咖啡鹼、維生素、氨基酸等有助於消化,可調節脂肪代謝,提高胃液分泌,也能幫助增進食慾。

菊花普洱7月7日-7月23日

小暑,意指天氣開始炎熱,但還沒到最熱.小暑是人體陽氣最旺盛的時候需勞逸結合,保護陽氣,大碗沖泡菊花普洱對此有良好的效用菊花味辛、甘、苦性微寒,與普洱搭配,能散風清熱,平肝明目。

蒙頂黃芽7月23日-8月7日

大暑,標誌着一年中最熱的時節到來.高温酷熱,需補脾健胃.蒙頂黃芽屬於黃茶,它在悶黃工藝中會產生大量的消化酶,對脾胃最有好處,消化不良、食慾不振懶動肥胖,都可飲而化之。

恩施玉露8月7日-8月23日

立秋,暑去涼來,秋季山此而始,卻仍有“秋老虎”的酷熱餘威.立秋時節氣候乾燥,而且經歷了炎熱的夏天,人們容易出汗,導致身體大量御離子的流失。

祁紅8月23日-9月7日

處,去也,暑氣至此而止矣處暑時節,秋已覺涼生,但夏秋之交氣候變化大,適宜來泡祁紅滋陰潤燥.促成提神、思考力集中,思維反應更加敏鋭,記憶力增強。

桂花烏龍9月7日-9月23日

白露時節晝夜温差加大,天氣變化較多,需防秋燥,滋陰益氣.桂花烏龍,温補陽氣,止咳化痰,養陰潤肺,淨化身心、平衡神經統,達到提神的功效。

漳平水仙9月23日-10月8日

秋分起,氣温逐日下降,養生講究陰平陽祕,收斂閉藏漳平水仙,茶性中和,對胃刺激較小;同時,其濃郁的傳統風味,使得香氣清高幽長,滋味醇厚適口。

正味鐵觀音10月8日-10月23日

寒露,露氣寒冷,將凝結也.此時,氣温更低,應注意潤肺生津、健脾益胃.正味鐵觀音發酵適度,生津回甘確實適宜.同時,鐵觀音中含有大量的茶多酚,可以提高脂肪分解酶的作用,有降低血壓、抗氧化等作用。

鳳凰單樅10月23日-11月7日

霜降時天氣寒冷千燥,需防秋燥秋鬱.風凰單極富含的茶多酚具有抗氧化的作用,可延緩肌體衰老,美容養顏,會令人愉悦。

武夷巖茶11月7日-11月22日

冬季自此開始,氣温下降,宜滋陰潛陽、食生冷,巖茶中豐富的芳香物質能夠使人愉悦,咖啡鹼等內含物質能讓人明日益思,它還含有人體必需的礦物質等微量。

滇紅11月22日-12月7日

小雪時節,適宜熱情的滇紅,花蜜香濃郁,滋味甜醇,而不失勁道,非常適合冬日調飲。它能祛寒暖胃,助温補益腎;而且其富含的茶黃素,具有抗病毒、抗氧化、抗菌等功能。

台灣凍頂烏龍127H-12H22日

大雪,至此而雪盛也,意味着嚴冬已至.一杯暖和舒適的台灣凍頂烏龍,冬日少蔬菜,多肉類,烏龍茶內含多酚類物質,可降脂解膩,是冬日適飲之茶。

碳焙水仙的特點

碳焙水仙特點:清雅的蘭花香、桂花香,口感鮮爽柔潤。

水仙(Narcissus tazetta L. var. chinensis Roem.):又名中國水仙,是多花水仙的一個變種。是石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水仙的葉由鱗莖頂端綠白色筒狀鞘中抽出花莖(俗稱箭)再由葉片中抽出。

一般每個鱗莖可抽花莖1-2枝,多者可達8-11枝,傘狀花序。花瓣多為6片,花瓣末處呈鵝。花蕊外面有一個如碗一般的保護罩。鱗莖卵狀至廣卵狀球形,外被棕褐色皮膜。

葉狹長帶狀,蒴果室背開裂。花期春季。中國水仙的原種為唐代從意大利引進,是法國多花水仙的變種,在中國已有一千多年栽培歷史,經上千年的選育而成為世界水仙花中獨樹一幟的佳品,為中國十大傳統名花之一排名第十位。

中國水仙

水仙花的品種繁多,最常見的就是中國水仙,被稱為中國十大名花之一,每年在春季時開花,花朵是傘狀,花瓣為6片是白色的,末處呈鵝,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因為它的汁液有毒,所以養殖時一定要注意,不過水仙花可以起到藥用價值。

青茶屬於什麼茶?

青茶指的是烏龍茶,六大茶類之一,為半發酵茶,屬性平和,如鐵觀音、大紅袍、鳳凰單叢、凍頂烏龍、水仙、肉桂、漳平水仙、嶺頭單叢等都屬於青茶,青茶工藝複雜,原料考究,成品茶獨具韻味,且耐泡度較高。

烏龍茶是經過採摘、萎凋、搖青、炒青、揉捻、烘焙等工序後製出的品質優異的茶類。烏龍茶由宋代貢茶龍團、鳳餅演變而來,創制於1725年(清雍正年間)前後。品嚐後齒頰留香,回味甘鮮。

採摘:

烏龍茶的採摘標準,葉梢比紅、綠茶成熟。其採摘標準為:待茶樹新梢長到3-5葉將要成熟,頂葉六七成開面時採下2-4葉,俗稱“開面採”。所謂“開面採”,小開面為新梢頂部一葉的面積相當於第二葉的1/2,中開面為新梢頂部第一葉面積相當於第二葉的2/3。

大開d面新梢頂葉的面積相當於第二葉的面積。一般春、秋茶採取“中開面”採;夏暑茶適當嫩採,即採取“小開面”採;產茶園生長茂盛,持嫩性強,也可採取“小開面”採,採摘一芽三四葉。

122種春茶採摘時間

愛茶人必知,122種春茶採摘時間。集齊啦,集齊啦!!根據往年的經驗、產地及茶類為茶友們整理了18個產茶省、區,122個品種的春茶開採時間一覽表。

春茶開採時問一覽表:

白沙綠茶,綠茶,12月下旬。

五指山早茶,綠茶,12月下旬。

普安早茶,綠茶,1月上旬。

水城春,綠茶,1月上旬。

梵淨山翠峯茶,綠茶,2月下旬。

都勻毛尖,綠茶,3月上旬。

渭潭翠芽,綠茶,3月上旬。

平壩雲針綠茶,綠茶,3月上旬。

貴定雲霧茶,綠茶,3月上旬。

大方海馬宮茶,黃茶,4月上旬。

江城早春茶,綠茶/普洱茶,1月下句。

宜良寶洪茶,綠茶,2月中旬。

普洱茶,普洱茶,3月上旬。

滇紅紅茶,紅茶,3月中旬。

南糯白毫,綠茶,3月下旬。

月光美人,白茶,3月下旬。

三江早茶,綠茶,2月上旬。

凌雲白毫,綠茶,3月上旬。

開化龍頂,綠茶,2月下旬。

江山綠牡丹,綠茶,3月上旬。

雲惠明茶,綠茶,3月上旬。

頤渚紫筍,綠茶,3月上旬。

臨海蟠毫,綠茶,3月中旬。

遂昌銀猴,綠茶,3月中旬。

西湖龍井,綠茶,3月中旬。

旗,綠茶,3月中旬。

餘杭徑山茶,綠茶,3月下旬。

安吉白茶,綠茶,3月下旬。

九曲紅梅,紅茶,3月下旬。

永川早茶,綠茶,3月下旬。

江津翠芽,綠茶,3月上旬。

恩施玉露,綠茶,3月上旬。

利川紅,紅茶,3月上旬。

採花毛尖,綠茶,3月上旬。

五峯毛尖,綠茶,3月上旬。

宜紅工夫茶,紅茶,3月上旬。

蒼梧六堡茶,黑茶,3月中旬。

桂平西山茶,綠茶,3月中旬。

南山白毛茶,綠茶,3月下旬。

靈山綠茶,綠茶,2月上旬。

梅嶺春茶,綠茶,2月中旬。

宜賓早茶,綠茶,2月中旬。

蒙頂山茶,綠茶,2月中旬。

峨媚毛峯茶,綠茶,2月中旬。

鄧峽文君茶,綠茶,2月中旬。

南川大葉紅碎茶,紅茶,2月中旬。

竹葉青,綠茶,2月中旬。

萬源巴山雀舌,綠茶,2月中旬。

青城雪芽,綠茶,2月中旬。

永嘉烏牛早,綠茶,2月中旬。

温州黃湯,黃茶,2月中旬。

武陽春雨,綠茶,2月中旬。

大佛龍井,綠茶,2月下旬。

開化龍頂,綠茶,2月下旬。

宜紅工夫茶,紅茶,3月上旬。

鄧村綠茶,綠茶,3月上旬。

峽州碧峯,綠茶,3月中旬。

英山雲霧,綠茶,3月下旬。

青磚茶,黑茶,3月下旬。

保康松針,綠茶,3月下旬。

龍峯茶,綠茶,4月上旬。

大悟綠茶,綠茶,4月上旬。

古丈毛尖,綠茶,3月上旬。

安化松針,綠茶,3月上旬。

岳陽君山銀針,黃茶,3月中旬。

安化黑茶,黑茶,3月中旬。

沅陵蠍灘茶,綠茶,3月下旬。

湘西黃金茶,綠茶,2月下旬。

霞浦元宵茶,綠茶,2月中旬。

福鼎白茶,白茶,3月上旬。

松溪九龍大白茶,白茶,3月上旬。

坦洋工夫,紅茶,3月上旬。

英德紅茶,紅茶,3月上旬。

廣東大葉青,黃茶,3月下旬。

沂蒙綠茶,綠茶,3月下旬。

莒南綠茶,綠茶,4月上旬。

日照雪青,綠茶,4月上旬。

嶗山綠茶,綠茶,4月上旬。

平利八仙雲霧,綠茶,3月上旬。

鎮巴秦巴霧毫,綠茶,3月中旬。

西鄉午子仙毫,綠茶,3月下旬。

南鄭漢水銀梭,綠茶,3月下旬。

紫陽毛尖,綠茶,3月下旬。

桐柏太白銀毫,綠茶,3月上旬。

固始仰天雪綠,綠茶,3月中旬。

信陽毛尖,綠茶,3月下旬。

文縣綠茶,綠茶,3月下旬。

碧口龍井,綠茶,3月上旬。

龍神茶,綠茶,3月中旬。

台灣烏龍茶,烏龍茶,4月上旬。

六安瓜片,綠茶,4月上旬。

太平猴魁,綠茶,4月上旬。

無錫太湖翠竹,綠茶,3月上旬。

無錫毫茶,綠茶,3月上旬。

花果山雲霧茶,綠茶,3月上旬。

宜興陽羨雪芽,綠茶,3月上旬。

南京雨花茶,綠茶,3月中旬。

蘇州碧螺春,綠茶,3月中旬。

洞庭湖碧螺春,綠茶,3月上旬。

金壇雀舌,綠茶,3月中旬。

漂陽白茶,白茶,3月中旬。

婺源綠茶,綠茶,2月下旬。

廬山雲霧,綠茶,3月上旬。

遂川狗牯腦,綠茶,3月中旬。

修水雙井綠,綠茶,3月中旬。

上饒白眉,綠茶,3月中旬。

烏牛早早茶,綠茶,2月下旬。

鳳凰單叢,烏龍茶,3月上旬。

政和白茶,白茶,3月下旬。

漳平水仙,烏龍茶,4月上旬。

安溪黃金桂,烏龍茶,4月中旬。

武夷紅茶,紅茶,4月中旬。

永春佛手,烏龍茶,4月中旬。

白芽奇蘭,烏龍茶,4月中旬。

武夷巖茶,烏龍茶,4月中旬。

安溪鐵觀音,烏龍茶,4月下旬。

嶽西器蘭,綠茶,3月上旬。

霍山黃芽,黃茶,3月中旬。

屯溪綠茶,綠茶,3月下旬。

舒城蘭花茶,綠茶,3月下旬。

休寧松蘿,綠茶,3月下旬。

祁門紅茶,紅茶,3月下旬。

黃山毛峯,綠茶,3月下旬。

涇山湧溪火青,綠茶,3月下旬。

宣城敬亭綠雪,綠茶,3月下旬。

潛山天柱劍毫,綠茶,4月上旬。

中國茶到底分幾種?

一般茶葉可以分六種:

1、烏龍茶:鐵觀音、黃金桂、武夷巖茶(包括大紅袍、水金龜、白雞冠、鐵羅漢、武夷肉桂、武夷水仙)、漳平水仙、漳州黃芽奇蘭、永春佛手、台灣凍頂烏龍、廣東鳳凰水仙、鳳凰單樅等。

2、紅茶:正山小種、金駿眉、銀駿眉、坦洋工夫、祁門工夫、寧紅等。 

3、綠茶:龍井、碧柔春、黃山毛峯、南京雨花茶、信陽毛尖、廬山雲霧茶等。

4、白茶:君山銀針、白毫銀針、白牡丹、貢眉、壽眉等。

5、黑茶:普洱茶、茯磚茶、六堡茶等。

6、黃茶:霍山黃芽、蒙山黃芽等。

龍井:

西湖龍井簡稱龍井。產於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西南龍井村四周的山區。每年春季分四次採摘鮮葉。屬於綠茶。

鐵觀音:

屬於烏龍茶,亦稱青茶,是一類介於紅綠茶之間的半發酵茶。烏龍茶在六大類茶中工藝最複雜費時,泡法也最講究,所以喝烏龍茶也被人稱為喝工夫茶。

普洱茶:

屬於黑茶,產於雲南普洱及西雙版納、思茅等地,生產歷史十分悠久,在唐代就已有與康藏地區的普洱茶貿易了。普洱茶以雲南大葉種茶樹鮮葉為原料,加工中有一道潑水堆積發酵的特殊工藝,使得成茶有一股獨特的陳香。

紅綠茶區別:

外形不同:

綠茶茸毫披露,顯芽鋒,湯色明亮,香氣清高,滋味醇爽,成綠茶色調。而紅茶芽毫顯露,色澤烏潤,湯色紅豔明亮,葉底鮮紅明亮,香氣芬芳,馥郁持久。

2.茶湯顏色不同:

沖泡的前幾分鐘,紅茶的是淡褐色;綠茶的湯汁是清綠色。沖泡超過半小時後,紅茶已是褐色,好的綠茶仍是綠色,綠茶色澤偏亮,呈綠色或深綠色,紅茶顏色偏淡褐色或深褐色。

3.沖茶的水温不同:

高級綠茶,尤其是芽葉細嫩的名綠茶,一般用80°左右的沸水沖泡。水温太高容易破壞茶中維生素C,咖啡鹼容易析出,導致茶湯變黃,滋味較苦。而沖泡紅茶則要用90-100°的沸水沖泡,水温如果低了茶葉中有效成分析出少,茶葉味道也會變淡。 

4.製作工藝不同:

紅茶發酵度達80~90%,製作過程不經殺菁,而是直接萎凋、揉切,然後進行完整發酵,使茶葉中所含的茶多酚氧化成為茶紅素,因而形成紅茶所特有暗紅色茶葉、紅色茶湯。

綠茶則屬於不發酵茶類,採取茶樹新葉,未經發酵,經殺青、揉擰、乾燥等典型工藝製作而成。經過發酵後紅茶中的茶多酚產生了化學反應減少了百分之九十以上,併產生了茶黃素、茶紅素等新成分。

5.功效作用不同:

茶葉一旦經過發酵即成為“紅茶”,特點是經沖泡後呈紅色湯汁,味甘性温,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具有提神益思、解除疲勞等作用。

綠茶的化學成分與紅茶大為不同,綠茶中的主要物質“茶多酚”經高温發酵後會轉變成“茶黃素”,“茶黃素”是一種強力降血脂物質,它能防止血管中形成脂類沉積物,從而可預防冠心病或中風,所以常喝紅茶對預防心血管有好處。

青茶可細分為哪幾類?各有哪些代表性品種?

青茶可細分為以下幾類極其代表性品種

1.武夷山大紅袍。

武夷山大紅袍外觀緊實,顏色為綠色、棕色。沖泡後湯色橙黃透亮,葉色紅綠都有。典型的葉子有綠葉紅邊的美感,大紅袍最突出的品質是濃郁的清香和蘭香,高而持久。

2.安溪鐵觀音。

鐵觀音是1725年至1735年福建安溪當地茶農發明的。發源於安溪縣西平鎮堯陽山。在綠茶和紅茶之間,純鐵觀音植物是灌木。製作鐵觀音的要求比一般品種更嚴格、更精細。

3.永春佛手。

永春佛手柑茶,又名香櫞、雪梨,因其與佛手柑相似,珍貴而勝金,故又稱“黃金佛手柑”。主要產於福建省永春縣蘇坑、於都、金斗、貴陽海拔600米至900米的高山地區。主要品種有紅芽佛手茶和綠芽佛手茶。用佛手茶的樹梢製作而成,是福建烏龍茶中風味獨特的名品。

4.漳平水仙。

漳平水仙茶是福建省漳平市的特產,是中國地理標誌產品。漳平九棚溪地區是漳平水仙茶的主產區,其優越的自然環境條件形成了漳平水仙茶的獨特品質。

水仙茶屬於烏龍茶系列漳平水仙茶湯,包括水仙茶餅和水仙散茶。漳平水仙茶餅是烏龍茶中唯一的緊壓茶,結合了閩北水仙和閩南鐵觀音的製作方法,用一定規格的木材模壓制成方形茶餅。

5.鳳凰單樅。

鳳凰杉主要產於廣東省潮州市鳳凰山。這個地區有3000多棵單樅茶樹,樹齡都在100年以上,性狀奇特,品質優良。每棵樹都像榕樹一樣高,每棵樹每年生產10公斤以上的幹茶。

單叢茶是從鳳凰水仙種羣中選擇的一種茶樹,經過栽培、採摘和加工。由於茶的香氣和滋味不同,當地習慣將單叢茶分為黃之香、蘭芝香、任濤香、玉桂香、通天香等。

水仙茶餅的栽培技術

漳平水仙茶栽培管理技術規範 本標準規定了漳平水仙茶樹品種來源,苗木培育技術,茶樹栽培技術和低產茶園的改造.

本標準適用於漳平水仙茶的苗木培育,種植栽培和低產茶園改造.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後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於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本標準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於本標準.

GB4285-1989 農藥安全使用標準

GB5084-2005 農田灌溉水質標準

GB/T8321.1-2000 農藥合理使用準則(一)

GB/T8321.2-2000 農藥合理使用準則(二)

GB/T8321.3-2000 農藥合理使用準則(三)

GB8321.4-1993 農藥合理使用準則(四)

GB/T8321.5-1997 農藥合理使用準則(五)

GB/T8321.6-2000 農藥合理使用準則(六)

GB/T8321.7-2002 農藥合理使用準則(七)

GB11767-2003 茶樹種苗 4.1 母樹的選擇與培育

4.1.1 母樹的選擇

應選擇品種純正,樹齡較年輕,生長健壯或經重修剪,台刈更新復壯,無病蟲害的母樹.

4.1.2 母樹的培育

4.1.2.1 秋末冬初結合深耕改土,每667 m2茶園施腐熟廄肥3000 kg~5000 kg或發酵餅肥300 kg~500 kg,拌施過磷酸鈣50 kg~100 kg.

4.1.2.2 採夏插或秋插枝條的母樹在春茶萌動前,春茶後,應輕修剪,採冬插或翌年春插枝條的母樹在秋茶萌動前應深剪或重剪.幼齡茶樹結合樹冠培養進行定型修剪.留穗母樹的芽梢,進行輕採或打頂採摘.

4.1.2.3 修剪後施肥,每667 m2施尿素15 kg~30 kg.同時可結合噴施農藥,以0.5%~1.0%的尿素或0.5%磷酸二氫鉀溶液進行根外施肥.

4.1.2.4 母樹冬季噴0.5波美的石硫合劑防治病蟲害.

4.1.2.5 母樹園鋪草覆蓋,蓄水防旱.

4.2 苗地的選擇與苗牀的製作

4.2.1 苗地的選擇

選擇地勢平坦,避風,交通方便,水源充足,易於排灌的水田或旱地.且土壤結構疏鬆,肥沃,保水,透水與通氣性良好,微酸性的沙質壤土或粘質壤土.苗地忌連作.前作種過煙草,麻類,蔬菜的地也不宜作苗地.

4.2.2 苗牀的製作

苗地經深翻,碎土,耙平後整成高12 cm~15 cm,寬110 cm~120 cm的苗牀畦,長度依地勢而定,一般10 m~15 m,東西走向為宜.畦間留溝道,溝寬25 cm~30 cm.苗地的兩端設貯水坑,四周設排灌溝.

4.2.3 施基肥

每667 m2施腐熟廄肥1000 kg~1500 kg,或已發酵餅肥100 kg~150 kg,加過磷酸鈣100 kg~150 kg,均勻撒施在畦面上,並與土壤充分拌和,整平.

4.2.4 苗牀基質

採用紅,黃壤心土,經碎土過篩(1 cm孔徑)後均勻鋪在畦面上,厚5 cm~6 cm,用木板打平,壓實.

4.3 剪穗扦插

4.3.1 插穗選擇

選擇品種純正,生長健壯,枝條長20 cm~25 cm以上,莖粗3 mm以上,當季或隔季生長的黃綠色或紅棕色的半木質化,腋芽飽滿,無病蟲害的枝條.

4.3.2 剪取枝條選擇在早上進行,枝條剪取後應攤放在陰涼避風處,噴水濕潤,防止發熱,萎凋,避免重壓,風吹,日曬.

4.3.3 每個插穗應帶有一片健全的葉和一個飽滿的腋芽,發現花蕊應小心摘除.

4.3.4 剪口要平滑,剪口成斜面45°,斜面與葉向相同.上端剪口距腋芽2 mm左右,葉片下剪短莖長2.5 cm.插穗應隨剪隨插.

4.3.5 扦插

4.3.5.1 扦插時期分為春插2月~3月,夏插5月下旬~6月上旬,秋插9月~10月.

4.3.5.2 扦插方法

扦插前將苗牀充分噴濕,等稍幹不粘手後,按劃好的行距扦插.扦插株行距通常行距6 cm~7 cm,株距3 cm~4 cm,葉片不重疊為宜,每667 m2可以插15萬~18萬株穗.

扦插時將插穗傾斜插入苗牀土中,入土深度以插穗長度的三分之二.扦插穗葉片應順風排列.葉片和腋芽露出土面,葉片不貼土,插後立即遮蔭並充分噴灑水至培養土濕透.

4.3.6 苗地遮陰

育苗地搭架,並用遮蔭網進行遮蔭,遮光度60%~70%.遮蔭大棚高度2.0 m~2.2 m,用70#的黑色尼龍遮蔭網遮蔭,插牀內部不能有陽光直接射入.也可在遮蔭大棚內苗牀用小拱棚,加蓋塑料薄膜,保持濕度,促進生長,提高成活率.

4.4 苗牀管理

4.4.1 温度

適宜根生長的温度為20℃~25℃,已生根的小苗在温度過高時應增加遮蔭網層數和內部小拱棚兩頭揭開通風,冬春季温度過低應設法保温.

4.4.2 濕度

既要保持苗牀基質適宜水分,又要保持空氣適宜濕度.插牀內要保持近飽和的空氣濕度,苗牀基質含水量保持在55%~65%間(通常以手握基質鬆開後剛好不散為宜).插穗癒合髮根前(扦插後30 d~45 d),應保持苗牀濕潤狀態.

4.4.3 練苗

4.4.3.1 插穗髮根抽梢後,可逐步疏減遮蔭物,增加透光度.

4.4.3.2 待根系發育健全,苗高10 cm~15 cm以上,選擇陰雨天去除遮蔭物.春夏插可於當年10月後去除,秋冬插可於翌年4月~5月雨季去除.去除遮蔭物後應注意防旱,防凍,及時澆水.

4.4.4 施肥

4.4.4.1 扦插穗髮根抽梢後,可施第一次肥(春插者在5月~6月,夏插者在8月~9月,秋冬插者可在翌年4月~5月).可用腐熟人,畜尿稀釋10倍~15倍液,或用0.5%尿素和0.5%過磷酸鈣的混合液噴施,每667 m2用量約300 kg.以後間隔15 d~20 d可追肥一次,逐次增加施肥量.

4.4.4.2 每次追肥後,要及時噴澆清水洗苗.

4.4.5 防治病蟲害

參照5.6茶樹病蟲害防治.

4.4.6 除草摘蕾

應及時小心拔除苗圃內雜草,不能鬆動扦插苗牀土壤.發現花蕾小心摘除.

4.5 苗木出圃

4.5.1 苗木出圃規格

見表1.

表1 苗木出圃規格

級別

苗高(cm)

莖粗(cm)

着葉數(片)

根系

成熟度

一級

>25

>0.3

>6

基本保持完整根系

紅棕色部分佔苗高三分之二以上

二級

>20

>0.25

>5

4.5.2檢驗

苗木的檢驗方法,規則,標誌,包裝與運輸按GB11767執行. 5.1 園地選擇

選擇生態環境好,空氣,水源,土壤未受污染,周圍遠離工廠,醫院,礦區等污染源的地方作為茶葉生產與加工基地.茶園最好周邊森林,植被保存較好,生態平衡.土壤要求通氣和排水性良好,土層深厚達 1 m 以上,有機質含量達3%以上,PH值 4.5~6.5,地下水位1 m以下;且地勢較平緩,坡度在 25°以下,坡度超過 25°以上禁止開山種茶.

5.2. 培育目標

5.2.1 樹高

山地茶園,樹冠高度控制在60 cm~80 cm;平地茶園,樹冠高度控制在80 cm~100 cm.

5.2.2 樹幅

樹冠採摘面在110 cm~150 cm,樹冠幅蓋度達85%以上.

5.2.3 芽頭密度和百芽重

採摘面芽頭密度800個/m2 以上;百芽(一芽三葉)重120 g~150 g.

5.2.4 葉面指數

茶樹綠葉層厚度在25 cm~35 cm,葉面指數3~4.

5.2.5 成年樹骨幹枝

一級骨幹枝莖粗1.7 cm以上;二級骨幹枝莖粗1.2 cm以上;骨幹枝莖粗0.7 cm以上;採摘面萌芽樁粗0.2 cm以上.

5.2.6 產量

每667 m2產幹毛茶100 kg以上.

5.2.7 品質

茶鮮葉應完整,新鮮,合格芽梢佔95%以上.

5.3 種植栽培

5.3.1 茶園規劃與園地開墾

5.3.1.1 茶園規劃

建立新茶園,應根據茶樹對自然條件的要求和農業生產的總體規劃,並從當地實際出發,科學合理地利用土地資源,實行山,水,園,林,路綜合治理.遵循山頂留帽,山腳穿鞋,山腰綁帶原則.局部園地坡度大於25°的地段不開墾,

修建梯層要求,梯層等高,環山水平;大變隨勢,小變取直;心土築埂,表土回溝;外高內低;外埂內溝;梯層接路,路路相通.

5.3.1.2 建立山地茶園要求

5.3.1.2.1 等高梯層.山地坡度5°~25°,應修建等高梯層茶園;5°以下者,等高種植,亦可開墾水平寬幅梯層;25°以上不宜開墾茶園.

5.3.1.2.2 梯層寬度.梯層種植一行茶樹,梯面寬不小於2.0 m(包括內側橫溝與園埂).種兩行茶樹需3.2 m~3.5 m,多行茶樹按行距類推.

5.3.1.2.3 梯壁高度.不宜超過2.0 m.根據山地不同坡度和梯壁構築材料確定合適的梯壁傾斜度,一般在60°~70°,石壁可在80°左右.

5.3.1.2.4 梯壁構築.就地利用石塊砌壁最好,亦可採用心土夯築,儘可能表土回園或回種植溝.梯沿設園埂,高於梯面15 cm~20 cm.梯壁建成後應種植固梯護壁植物.

5.3.1.2.5 緩坡道路.在茶園開墾前,根據山地的地形與面積大小,確定道路的類型與路線.要求緩坡道路聯接成網,既便於交通和緩衝逕流,又減少佔地.

大面積集中成片茶園,應設幹道與公路相接.茶山各片茶園間設支道,與幹道相接,緩坡迂迴上山;上下梯層間設步道.

5.3.1.2.6 蓄水排灌.橫溝蓄水,以蓄為主,蓄排兼用.每一等高梯層內側開設一條橫溝,橫溝底寬,深各30 cm,溝內每隔4 m~8 m築一堅實土埂,面稍低於梯面,以調節水流.

縱水溝設在各片茶園兩側,或靠近自然小溪澗一側,要與梯層橫溝及茶園上,下方的隔離溝相接,以便大雨暴雨能排洪,不沖塌梯層,旱季能引水入園灌溉.縱溝寬40 cm~50 cm.

縱溝與橫溝聯接處設置沉沙坑.坡度大的地段,縱溝需分段建立消力池,降低跌水衝擊力.

5.3.1.3 園地開墾

根據設計定位的茶行,定出梯面準確位置.挖開表土後,按寬和深 50 cm×50 cm 的規格挖種植溝,用挖出的心土砌築梯層外埂.外埂高出枱面15 cm,寬度 25 cm~30 cm.並且要夯實,首尾要特別加固,防雨水沖刷或受力崩塌.每667 m2 用 2500 kg農家有機肥和過磷酸鈣或鈣鎂磷肥 50 kg拌勻後施放種植溝內,再覆蓋上細土,把表土回填入種植溝內,填平種植溝.

5.3.2 種植

5.3.2.1 種植密度.水仙茶種植以每畦雙行單株種植,行間距 35 cm~40 cm,株距 30cm~35 cm.畦間距 160 cm~165 cm.每 667 m2種植 1800株~2200株.

5.3.2.2 種植時間.選擇幼苗休眠期為宜,春栽以立春至驚蟄為好,秋栽以寒露,霜降前後的小陽春氣候為好.

5.3.2.3 種植技術.秋冬季或早春,雨後土壤濕潤時栽植.根系向下,勿與肥料接觸,並壓實,踩緊,復土至根頸處,或稍高些.栽植後,茶行鋪草覆蓋,亦可全園覆蓋.

5.3.3 幼齡茶園管理

5.3.3.1 抗旱保苗.茶苗移栽後,要保持茶園土壤濕潤.一週內無雨,要及時澆水,抗旱保苗.

5.3.3.2 清除雜草.茶苗移栽後應及時拔除附近雜草,並根據土壤板結情況進行淺耕除草,一般一年進行3次~5次.

5.3.3.3 間苗補苗.新植茶園,一般均有不同程度缺株,應在建園1年~2年內將缺苗補齊,最好採用同齡茶苗,補植後要澆透水.

5.3.3.4 肥水管理.耕作管理的重點是澆水,遮蔭,除草,保苗.晴日午後發現嫩芽梢有輕度萎蔫時要採取澆水,灌溉,遮蔭等措施.施肥掌握薄肥勤施的原則,一年追肥3次~4次.在芽梢萌動前20 d左右每667 m2每次用5 Kg尿素挖溝施入,如用稀人糞尿或尿素兑水,可直接澆施,尿素兑水比例為1:200,同時每兩年秋季施一次有機肥,每667 m2用農家肥1000 Kg加餅肥50 Kg~100 Kg,低山區施肥時間選擇11月下旬,高山區適當提前,結合秋季深翻施入.

5.3.3.5 定型修剪.幼齡樹一般要進行3次~4次定剪,一年春夏秋季節都可進行,以春茶茶芽未萌發之前的早春2月~3月為最好.第一次定剪在茶苗高30 cm以上,離地5 cm處莖粗超過0.3 cm,且有1個~2個分枝即可開剪,在離地15 cm~20 cm處剪去主枝頂端新梢,不剪側枝.第二次在原剪口提高15 cm~20 cm左右即離地30 cm~40 cm處剪去,注意剪去內側芽,保留外側芽,促使茶樹向外分枝伸展,同時剪去根頸處的下垂枝及弱小分枝.第三次定剪在第二次剪口上提高10 cm左右,即離地40 cm~50 cm處水平剪除上部枝梢.第四次離地60 cm~70 cm處修剪成弧形並培養樹冠.第二至第四次定剪都是對上次定剪基礎上所萌發的莖粗0.4 cm以上,展葉數達7片~8片葉以上,已達半木質化的枝條進行的修剪.幼齡期間貫徹以養為主,適當打頂的採養方法,即在茶梢生長達到定剪高度以上進行打頂採,堅決防止早採,強採和亂採.

5.3.4 成齡茶園管理

5.3.4.1 茶園中耕.在每季追肥之前,結合除草進行淺耕,土壤耕翻深度在 10 cm~12 cm.深耕在每年的茶季結束後及時進行,結合施有機肥料,土壤耕翻深度在 15 cm~30 cm 或更深一些.

5.3.4.2 茶園除草.宜採用人工除草,使用除草劑.為保持水土,坡度茶園梯壁雜草以割代鋤.

5.3.4.3 茶園覆蓋.在夏至前後用草覆蓋於茶樹行間,厚度 3 cm 左右,每667 m2 用草1000 kg~1500 kg,覆蓋物離茶樹基部 5 cm~10 cm.

5.3.4.4 施肥

5.3.4.4.1 施肥原則.重施有機肥,有機肥與無機肥相結合;重施基肥,基肥與追肥相結合,進行一基三追;重施春肥,春肥與夏,秋肥相結合;重施氮肥,氮肥與磷,鉀肥相結合;重施根肥,根肥與葉面肥相結合.

5.3.4.4.2 基肥.基肥以有機肥為主.選擇在茶樹地上部停止生長後,結合茶園深耕進行施基肥,一般在10月底至11月中旬茶季結束後進行.基肥用量佔全年肥料用量的40%左右.每667 m2施有機肥1500 kg~2500 kg,配合餅肥100 kg~150 kg,過磷酸鈣25 kg~50 kg,硫酸鉀15 kg~20 kg.基肥要深施.通常在茶叢邊緣垂直向下位置開溝施肥,也可隔行開溝,每年更換位置,溝深,寬各30 cm.

5.3.4.4.3 追肥.追肥以速效肥料為主,常用的有複合肥,茶葉專用肥等.追肥一般每年施3次,分別於春茶前,春茶後和秋茶前施用.追肥以氮肥為主,輔以磷,鉀肥,氮,磷,鉀三要素用量比例為2~3:1:1.施肥量根據鮮葉產量而定,每666.7 m2產鮮葉100 kg~200 kg,每年施純氮7.5 kg;產鮮葉200 kg~400 kg,施純氮7.5 kg~10 kg;產鮮葉600 kg,施純氮15 kg.在一年中的三次追肥施用量分配比為4:3:3.施肥部位同基肥,溝深5 cm~10 cm即可.

5.3.4.4.4 根外追肥.在土壤追肥不足,影響茶樹生長時,可使用根外追肥彌補.根外追肥常用肥料種類及施用濃度見表2.

肥料種類

施用濃度(%)

肥料種類

施用濃度(mg/kg)

尿 素

0.25~0.5

鉬酸銨

20~50

硫酸銨

0.5~1.0

硫酸錳

50~100

過磷酸鈣

0.5~1.0

硼 酸

50~100

硫酸鋅

0.5

硫酸鎂

0.05~0.25

表2 茶樹根外追肥常用肥料種類及施用濃度

5.3.4.4.5 套種綠肥.常用綠肥品種為豇豆,大葉豬屎豆,花生,爬地蘭等,根據套種綠肥特性,及時播種,合理密植.

5.3.5 茶園灌溉與排水

5.3.5.1 灌溉.用噴灌,滴灌,地面灌溉等均可.灌溉水應符合GB5084要求.

5.3.5.2 排水.對易發生濕害的茶園做好開溝排水設施.

5.4 茶樹修剪

5.4.1 採摘茶樹的輕修剪與深修剪

5.4.1.1 輕修剪.採摘茶樹採用壓強扶弱抽枝剪為主,以控制高度,擴大樹幅.抽枝剪時期以春茶前後為宜,方法是對茶樹進行壯枝重剪,弱枝輕剪或不剪,密枝多剪,疏枝少剪.抽枝剪也可在每季採茶後分別進行.在抽枝剪的同時,根據冠面情況在茶季採後進行樹冠表面輕修剪,剪去樹冠上部3 cm~5 cm的枝葉.

5.4.1.2 深修剪.當樹冠面由於多年採摘和輕修剪後,分枝細弱,樹冠面上細枝結節(俗稱雞爪枝)增多時,茶樹育芽能力減弱,萌發的茶葉瘦小,對夾葉增多,產量和品質下降時,應進行深修剪,剪去樹冠面上部10 cm~15 cm 的細弱枝條.深修剪時間在早春茶芽萌動前20 d或秋末冬初封園後進行.

5.4.2 衰老茶樹的重修剪和台刈

5.4.2.1 重修剪.重修剪的對象主要是未老先衰的茶樹及樹冠雖然衰老但骨幹枝仍然粗壯的茶樹.可採用剪去原樹高的三分之一以上,一般離地高度30 cm~40 cm,剪成平面略弧形.並清除茶樹蓬內的弱枝,枯枝和下垂枝.切口要平滑稍斜,切忌破裂.為照顧產量,一般在春茶後或早秋進行為宜.

5.4.2.2 台刈.台刈的對象是茶樹樹勢十分衰老,主幹白色,寄生苔蘚,地衣,粗老枝幹及枯枝多,分枝葉片均稀少,生長勢弱時,採用台刈方法進行樹冠改造.台刈宜在春茶前或春茶後進行,方法是在離地面 5 cm~10 cm 處用鋒利砍刀或鋸子進行台刈,要求切口平滑傾斜並防止破裂.發現害蟲應捕殺.

5.4.3 茶樹修剪配套技術措施

5.4.3.1 修剪應與肥水管理相配合.修剪前要深施較多的有機肥和磷肥,剪後新梢萌發時,及時追施催芽肥.

5.4.3.2 修剪與採,留相結合.修剪後應進行留葉採,以養為主,採摘為輔.

5.4.3.3 修剪與防治病蟲害相結合.茶樹修剪後,新梢萌發,枝葉柔嫩,對病蟲害應及時檢查防治.

5.5 茶葉採摘

5.5.1 採摘技術

5.5.1.1 標準採.當頂芽成駐芽,嫩葉形成小開面至中開面,採摘嫩梢2葉~3葉.

5.5.1.2 及時分批採.根據新梢生長程度及時分批採摘.

5.5.1.3 留葉採.採摘要注意留採結合,多采用春秋留魚葉,夏留一葉的採摘方法,留葉時期以夏秋茶為好,留葉數量以樹冠的葉子相互銜接,見不到枝幹為宜.

5.5.2 採摘時期

開採期.春季當茶蓬上有10%~15%的新梢達到採摘標準,夏秋季有8%~12%左右的新梢達到採摘標準時,即為開採期(參見附錄A).

5.5.3 採摘方法

5.5.3.1 手採.應用雙手提手採摘,採摘標準易控制,速度較快.

5.5.3.2 剪採.應用剪刀或刀片剪採,速度較慢,但可減少鮮葉損傷,做青易走水.特別是春茶後期,秋茶後期和冬茶,新梢梗較韌,手採吃力,易受傷,應以剪採為主.

5.5.4 鮮葉分級

茶葉採摘根據其鮮嫩程度,均勻度,淨度等因素分別採摘,分別加工.合格鮮葉(茶青)必須完整,新鮮,均勻;加工製作水仙茶鮮芽葉組成分級如下表3.

表3 鮮芽葉組成分級表

級 別

駐芽二,三葉

單片嫩葉

≥90%

≥70%

≤10%

≥50%

≤20%

5.6 茶樹病蟲害防治

5.6.1 防治原則

以農業防治為基礎,生物防治,物理防治與人工防治相結合,運用農業技術措施努力減少病蟲源,提高抗病蟲能力,減少用藥次數.茶葉禁止使用劇毒,高毒,高殘留的農藥(遵照附錄B的規定).在使用農藥時要求做到嚴格,準確,適量.按照GB4285和GB/T8321.1~3,GB8321.4,GB/T8321.5~7規定執行,根據所選用農藥的安全間隔期安排施藥時間,並過了安全間隔期才能採摘.嚴格按照農藥產品標籤規定的劑量,防治對象,使用方法,施藥適期和注意事項.

5.6.2 茶樹常見病蟲害及防治方法建議見附錄C. 6.1 改造對象

水,土流失嚴重,土質貧瘠,梯層崩塌,缺株斷行,茶根裸露,茶芽細小,發芽能力減弱,並出現枯萎枝梢,混雜劣株,茶園每666.7 m2產量低於50 Kg以下的舊茶園或未老先衰的茶園.

6.2 改造技術

6.2.1 改園

修整梯壁,植草護坡,改梯層不等高為等高,改梯層內高外低為外高內低或修築梯埂,內側挖橫蓄水溝;改縱溝,縱路為橫溝與環山緩坡路;對結構單一的茶園,道路兩旁,陡坡空地,易水土流失地可種植經濟林或觀賞樹木,改善茶園生態條件.

6.2.2 改土

在茶樹行間深耕30 cm以上,將表土埋入底層,底土翻上,使其熟化,在深翻的同時,在茶樹行間挖溝,每666.7 m2 施有機肥1000 Kg,磷肥30 kg~40 Kg.深耕應選在10月至11月期間進行.對土層淺薄,石礫多,肥力差的茶園,也可用富含有機質的肥土,森林表土,塘泥,水庫泥等改良土壤客土培樹.

6.2.3 改樹

6.2.3.1 台刈:見5.4.2.2 台刈.

6.2.3.2 重修剪:見5.4.2.1 重修剪.

6.2.3.3 深修剪:見5.4.1.2 深修剪.

6.2.4 換種,補植

6.2.4.1 改植換種

對有品種混雜或品質劣,空缺多,茶株極小的老茶園,可按新建茶園要求,重新改植換種.

6.2.4.2 增行補密

對有缺株或稀植茶園,要適當補密.對原有茶樹外移,梯壁內移的茶園,在茶行內側重新開溝,施基肥,種上優良種苗,外沿老茶樹修剪或台刈,留有餘地作護壁,保持水土.也可採取同品種茶苗大苗補植.

6.3 改後茶園應加強栽培管理 。

追尋水仙茶的前世今生

2022年4月底,桐花遍開,正是漳平南洋、雙洋等茶鄉茶民們忙於做春茶的日子。這天,隨着市作協的“福載產業、香飄水仙”採風隊伍一起做客於雙洋的大會村。

我雖然在雙洋長大、一路上學到初中才離開,但對於大會村其實是一點概念都沒有。不過,我的胞弟卻是在大會村出生的,當時我的母親在村裏任教,臨產時竟來不及回老家,一時新生兒便哇哇墜地於大會的小學校裏了。這回去,其實心裏暗暗地藏着一個尋根的心思的。最終,此行並沒有見到母親當年工作生活的小學校,不過倒是認識了漳平水仙茶世遺傳承人遊華平先生,認識了返鄉創業的林、黃兩位年輕人,並見識了一片水仙茶母本林,在老茶人的指教下溯流梳理清楚了漳平水仙茶的傳承過程。

之前我雖然生活在漳平這個茶鄉,但在認識裏卻一直是隻知道南洋鎮雖有巨大的茶葉產業,但它是後起之秀,更早因水仙茶聞名的其實是雙洋的中村——也就是我們小時候所聽的大人口中的“中村茶米”。我以為,中村在南洋鄉的更深山裏,茶葉的發揚光大,就是茶葉經濟走出山外的結果,中村是根。另外,在早期九鵬户外玩的時候,我們驢友還登山去過石牛崬,那兒的高山頂上有一株水仙老茶樹,説它正是茶祖母,而石牛崬正是南洋與中村之間的一座山峯。

這次到了大會,才知道,原來水仙茶最初植根漳平,雖然是在雙洋鎮(舊寧洋縣),但卻不是在中村,而實實在在的是在大會村(大會離中村八公里山路,中村製茶只能算是第二代傳承了)。上世紀初,大會人劉永發在建甌水吉學會了武夷巖茶的做法,並帶回水仙樹苗,在自己的家鄉大會村牛林坑進行了栽培,這才有了漳平水仙茶。而劉永發的真正貢獻,更在於他根據周邊地區的口味,汲取了巖茶、閩南烏龍茶的優點,摸索出一套半發酵製茶工藝,並首創了緊壓茶餅的型制,從而使漳平水仙茶,異軍突起,以其香幽味醇,日久彌香,“如蘭似桂”的天然韻味,征服了當地民眾挑剔的口味、並在周邊省市、乃至東南亞地區搶佔着市場的一席之地。

自劉永發以下,漳平水仙茶的傳承又經過了四代人。如今的九鵬溪兩岸的青山綠水間,茶葉生產成了當地人的最重要的經濟產業。而劉永發種茶、製茶的傳人經過一百多年的風雨歷程後,在今天,再一次審視了傳統、不斷創新水仙茶製作工藝、努力迴歸漳平水仙茶最具代表性的茶性,讓老枝再發新芽,鞏固與發展了品牌地位。

在大會村認識的水仙茶傳人遊華平、遊華東兄弟正是這樣的有心人與實幹家。大會村其實只有六十幾户人家,歷代來,各家各户在房前屋外都曾種有茶樹。但隨着時代變遷,建新房、修路等等原因,古茶樹一棵一棵地被人為損毀了。遊氏兄弟看到這一現象後,非常的心疼,於是兄弟商議之下,開始了存活老樹的搶救性工作。自2000年始,他們一年又一年地傾其所有,逐步收購散佈於村裏的一株又一株株的老茶樹,然後在專家的指導下,統一移植於村後的一座原有古茶林的高山上(海拔240米),建成了統一管理、統一保護、綜合利用的“水仙茶古樹母本園”。我們到母本園參觀時,正遇上茶農們架起了人字梯,在近三米高的叢叢老茶樹上採摘。十幾年的努力,如今的老樹發出了新枝,高枝上的對開鮮葉又能充分用於製茶了。我們在山頂,還見到了一株樹齡120歲的老茶王,這個年歲與劉永發從水吉引苗回來種植的時間相符,同行的老師説,也許這株樹正是劉永發老前輩手植的也説不定。如今的母本園,老樹成行成片,都是幾十年上百年的老樅,它們粗壯的株杆上,爬滿了共生的青苔,正是這些青苔,助力了上品老樅水仙中最難得的老樅味、草本清香味。

遊氏的“水仙茶古樹母本園”落户生長的古茶樹,如今數量竟然達到了驚人的2100株,他們兄弟太了不起了。

在大會村,新一代的製茶人也在茁壯成長,如在外地工作的林觀權、黃庭芳兩位80後,就是在看到漳平水仙傳統可貴、市場潛力巨大,而返鄉發展生態農業的代表。他們於2020年,成立了品一生態農業公司,承租了村裏自上世紀八十年代開發種植的水仙茶園160畝(今年還準備再擴種100畝),蓋起了720平米的標準化廠房,購置了最先進的製茶設備,並在農業局、企聯會等部門的指導下,尋根傳統,結合利用現代農業技術,着力研製加工濃醇甘爽的馥郁香型水仙茶產品。品一公司剛剛創業沒幾年,他們就與當年肩扛簍挑走四方的前輩們一樣,在本省、廣東、上海,甚至國際市場上闖出了一片市場。他倆的創業精神令人欽佩,而更讓我更為讚歎的他們也能跟遊氏兄弟一樣,對優良傳統的繼承和堅守。當我在現代化的廠房裏,看着茶葉餅在百年一個樣的竹製龕籠裏,放在盛着木炭火的鐵鍋上慢慢烘焙,經生化反應、慢慢蜕化昇華、成型,最終成為茶性穩定、風格獨特,彌久愈佳的水仙茶餅成品時,我不由的在其醇厚綿長清幽的氣息氤氲之下幾欲醉去。

大會,不虛此行。如文友老孔所言:大會茶山,有半部的水仙茶歷史,真的值得你去看一看。

中國都有什麼茶葉?

是我國的第一名茶,產於浙江杭州西湖的獅峯、龍井、五雲山、虎跑一帶,歷史上曾分為“獅、龍、雲、虎”四個品類,其中多認為以產於獅峯的品質為最佳。龍井素有“色綠、香郁、味醇、形美”四絕著稱於世。形光扁平直,色翠略黃似糙米色,滋味甘鮮醇和,香氣幽雅清高,湯色碧綠黃瑩;葉底細嫩成朵。

鑑別方法:產於浙江杭州西湖區。茶葉為扁形,葉細嫩,條形整齊,寬度一致,為綠,手感光滑,一芽一葉或二葉;芽長於葉,一般長3釐米以下,芽葉均勻成朵,不帶夾蒂、碎片,小巧玲瓏。龍井茶味道清香,假冒龍井茶則多是清草味,夾蒂較多,手感不光滑。

2.洞庭碧螺春

產於江蘇吳縣太湖之濱的洞庭山。碧螺春茶葉用春季從茶樹採摘下的細嫩芽頭炒制而成;高級的碧螺春,每公斤幹茶需要茶芽13.6~15萬個。外開形條索緊結,白毫顯露,色澤銀綠,翠碧誘人,捲曲成螺,故名“碧螺春”。湯色清澈明亮,濃郁甘醇,鮮爽生津,回味綿長;葉底嫩綠顯翠。

鑑別方法:產於江蘇吳縣太湖的洞庭山碧螺峯。銀芽顯露,一芽一葉,茶葉總長度為1.5釐米,每500克有5.8-7萬個芽頭,芽為白豪捲曲形,葉為捲曲清綠色,葉底幼嫩,均勻明亮。假的為一芽二葉,芽葉長度不齊,呈。

3.白毫銀針

素有茶中“美女”、“茶王”之美稱,是一種白茶,產於福建東部的福鼎和北部的政和等地。白毫銀針滿坡白毫色白如銀,細長如針,因而得名。沖泡時,“滿盞浮茶乳”,銀針挺立,上下交錯,非常美觀;湯色黃亮清澈,滋味清香甜爽。白茶味温性涼,為健胃提神,祛濕退熱,常作為藥用。

4.君山銀針

產於岳陽洞庭湖的青螺島,有“洞庭帝子春長恨,二千年來草更長”的描寫。其沖泡後,三起三落,雀舌含珠,刀叢林立。很高的欣賞價值。

鑑別方法:產於湖南嶽陽君山。由未展開的肥嫩芽頭製成,芽頭肥壯挺直、勻齊,滿披茸毛,色澤金黃光亮,香氣清鮮,茶色淺黃,味甜爽,沖泡看起來芽尖衝向水面,懸空豎立,然後徐徐下沉杯底,形如羣筍出土,又像銀刀直立。假銀針為清草味,泡後銀針不能豎立。

5.黃山毛峯

產於安徽黃山,主要分佈在桃花峯的雲谷寺、鬆谷庵、吊橋閹、慈光閣及半寺周圍。這裏山高林密,日照短,雲霧多,自然條件十分優越,茶樹得雲霧之滋潤,無寒暑之侵襲,藴成良好的品質。黃山毛峯採製十分精細。製成的毛峯茶外形細扁微曲,狀如雀舌,香如白蘭,味醇回甘。

鑑別方法:產於安徽歙縣黃山。其外形細嫩稍捲曲,芽肥壯、勻齊,有鋒毫,形狀有點像“雀舌”,葉呈金;色澤嫩綠油潤,香氣清鮮,水色清澈、杏黃、明亮,味醇厚、回甘,葉底芽葉成朵,厚實鮮豔。假茶呈土黃,味苦,葉底不成朵。

6.武夷巖茶

產於福建武夷山。武夷巖茶屬半發酵茶,製作方法介於綠茶與紅茶之間。其主要品種有“大紅袍”、“白雞冠”、“水仙”、“烏龍”、“肉桂”等。武夷巖茶品質獨特,它未經窨花,茶湯卻有濃郁的鮮花香,飲時甘馨可口,回味無窮。18世紀傳入歐洲後,倍受當地羣從的喜愛,曾有“百病之藥”美譽。

鑑別方法:產於福建崇安縣。外形條索肥壯、緊結、勻整,帶扭曲條形,俗稱“蜻蜓頭”,葉背起蛙皮狀砂粒,俗稱“背”,內質香氣馥郁、雋永,滋味醇厚回苦,潤滑爽口,湯色橙黃,清澈豔麗,葉底勻亮,邊緣硃紅或起紅點,葉肉黃綠色,葉脈淺,耐泡6-8次以上,假茶開始味淡,欠韻味,色澤枯暗。

7.安溪鐵觀音

產於福建安溪,鐵觀音的製作工藝十分複雜,製成的茶葉條索緊結,色澤烏潤砂綠。好的鐵觀音,在製作過程中因咖啡鹼隨水分蒸發還會凝成一層白霜;沖泡後,有天然的蘭花香,滋味純濃。用小巧的工夫茶具品飲,先聞香,後嘗味,頓覺滿口生香,回味無窮。近年來,發現烏龍茶有健身美容的功效後,鐵觀音更風靡日本和東南亞。

鑑別方法:福建安溪縣。葉體沉重如鐵,形美如觀音,多呈螺旋形,色澤砂綠,光潤,綠蒂,具有天然蘭花香,湯色清澈金黃,味醇厚甜美,入口微苦,立即轉甜,耐沖泡,葉底開展,青綠紅邊,肥厚明亮,每顆茶都帶茶枝,假茶葉形長而薄,條索較粗,無青翠紅邊,葉泡三遍後便無香味。

8.信陽毛尖

產於河南信陽車雲山、集雲山、天雲山、雲霧山、震雷山、黑龍潭和白龍潭等羣山峯頂上,以車雲山天霧塔峯為最。人云:“師河中心水,車雲頂上茶。”成品條索細圓緊直,色澤翠綠,白毫顯露;湯色清綠明亮,香氣鮮高,滋味鮮醇;葉底芽壯、嫩綠勻整。

鑑別方法:產於河南信陽車雲山。其外形條索緊細、圓、光、直,銀綠隱翠,內質香氣新鮮,葉底嫩綠勻整,清黑色,一般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假的為捲曲形,葉片發黃。

9.廬山雲霧

產於江西廬山。號稱“匡廬秀甲天下”的廬山,北臨長江,南傍鄱陽湖,氣候温和,山水秀美十分適宜茶樹生長。廬山雲霧芽肥毫顯,條索秀麗,香濃味甘,湯色清澈,是綠茶中的精品。

10.六安瓜片

產於皖西大別山茶區,其中以六安、金寨、霍山三縣所產品最佳。六安瓜片每年春季採摘,成茶呈瓜子形,因而得名,色翠綠,香清高,味甘鮮,耐沖泡。此茶不僅可消暑解渴生津,而且還有極強的助消化作用和治病功效,明代聞龍在《茶箋》中稱,六安茶入藥最有功效,因而被視為珍品。

廣東特產茶葉有哪些

廣東特產茶葉有哪些

  導語:廣東特產茶葉有哪些?下面是由我整理的關於廣東特產茶葉介紹及其他相關信息。歡迎閲讀!

  廣東特產茶葉有哪些

   廣東

  廣東產茶歷史悠久,唐代就有羅浮茶、嶺南茶、韶州生黃茶、西鄉研膏茶、西樵茶等生產。至今全省傳統名茶和新創名優茶已達40多種。有綠茶、紅茶、烏龍茶、白茶、黃茶、黑茶、花茶、保健茶等多種茶類。

  著名的名優茶:

  烏龍茶有: 鳳凰單樅、嶺頭單樅、鳳凰水仙、石古坪烏龍、饒平色種、大葉奇蘭等。

  綠茶有: 古勞茶、樂昌白毛茶、廣北銀尖、仁化銀毫茶。

  紅茶有: 英德紅茶、金毫茶、荔枝紅茶。

  花茶有:玫瑰紅茶、廣州茉莉花茶、菊花普洱茶。

  保健茶有:品常春健體烏龍茶。

   附:福建

  福建產茶歷史悠久,唐代就有臘麪茶、建州研膏茶、方山露芽、柏巖茶、小江園、唐茶、福州正黃茶等生產,宋代建州(現建甌縣)是貢茶的主產地,出產龍團鳳餅等40多種北苑貢茶,武夷山的武夷茶也很著名。至今全省傳統名茶和新創名優茶已達60餘種。有烏龍茶、綠茶、白茶、紅茶和花茶等多種茶類。

  著名的名優茶:

  烏龍茶有: 武夷巖茶、大紅袍、閩北水仙、安溪鐵觀音、黃金桂、永春佛手、八仙茶、八角亭龍鬚茶、白芽奇蘭、漳平水仙餅茶。

  紅茶有: 正山小種、白琳工夫、坦洋工夫、政和工夫。

  花茶有: 福州茉莉花茶。

  綠茶有: 天山綠茶、七境堂綠茶、石亭綠、頂峯毫、雪山毛尖、福雲曲毫、大仙峯毫茶、福寧元宵綠。

  白茶有: 白毫銀針、白毛猴、白牡丹、貢眉等。

   廣西

  廣西產茶歷史悠久,唐代就有呂仙茶、象州茶、容州竹茶等生產。至今全區傳統名茶和新創名優茶已達30多種。有紅茶、綠茶、黑茶、花茶等多種茶類。

  著名的名優茶:

  紅茶有:廣西紅碎茶。

  黑茶有:蒼悟六堡茶。

  綠茶有: 桂平西山茶、凌雲白毛茶、覃塘毛尖、灕江銀針、白牛茶、龍脊茶、桂林毛尖、屯巴茶、南山白毛茶、龍山綠茶。

  花茶有: 橫縣茉莉花茶、桂花茶。

   台灣

  台灣產茶技藝由福建傳入,清代就有水沙連茶、港口茶、羅佛山茶、凍頂茶、木柵鐵觀音等生產。至今台灣傳統的特色茶已達30多種,有烏龍茶、紅茶、綠茶、花茶等多種茶類,但主要是烏龍茶。

  著名的特色茶:

  烏龍茶有: 文山包種茶、凍頂烏龍茶、木柵鐵觀音、松柏長青茶、竹山烏龍茶、竹山金萱、阿里山烏龍茶、港口茶、明德茶、白毫烏龍等。

  綠茶有:海山龍井茶。

  紅茶有:日月紅茶、鶴岡紅茶。

  花茶有:台灣香片。

  中國十大名茶

  中國是茶葉大國,其中的一個表現就是茶的品種特別多。現在全國能夠叫的出名的茶葉就有一千多種。在這些林林總總的茶葉中,不少是名氣很大的。如果要給它們排了一下座次,不同的人會排出不同的名單來,以下我們僅羅列一種説法:

  1、西湖龍井

  龍井,本是一個地名,也是一個泉名,而現在主要是茶名。龍井茶產於浙江杭州的龍井村,歷史上曾分為“獅、龍、雲、虎”四個品類,其中多認為以產於獅峯的老井的`品質為最佳。龍井屬炒青綠茶,向以“色綠、香郁、味醇 、形美”四絕著稱於世。好茶還需好水泡。“龍井茶、虎跑水”被並稱為杭州雙絕。虎跑水中有機的氮 化物含量較多,而可溶性礦物質較少,因而更利於龍井茶香氣、滋味的發揮。沖泡龍井茶可選用玻璃杯,因其透明,茶葉在杯中逐漸伸展,一旗一,,上下沉浮,湯明色綠,歷歷在目,仔細觀賞,真可説是一種藝術享愛。有專家説,正宗龍井可能絕跡。

  2、洞庭碧螺春

  產於江蘇吳縣太湖之濱的洞庭山。碧螺春茶葉用春季從茶樹採摘下的細嫩芽頭炒制而成;高級的碧螺春,0.5公斤幹茶需要茶芽6-7萬個,足見茶芽之細嫩。炒成後的幹茶條索緊結,白毫顯露,色澤銀綠,翠碧誘人,捲曲成螺,故名“碧螺春”。此茶沖泡後杯中白雲翻滾,清香襲入,是國內著名的名茶,常被作為高級禮品。

  3、黃山毛峯

  產於安徽黃山,主要分佈在桃花峯的雲谷寺、鬆谷庵 、吊橋閹、慈光閣及半寺周圍。這裏山高林密,日照短,雲霧多,自然條件十分優越,茶樹得雲霧之滋潤,無寒暑之侵襲,藴成良好的品質。黃山毛峯採製十分精細。製成的毛峯茶外形細扁微曲,狀如雀舌,香如白蘭,味醇回甘。黃山名茶眾多,除毛峯外,還有休寧的“屯綠”,太平的“猴魁”,歙縣的“老竹大方”等等,都各具特色,膾灸人口。

  4、廬山雲霧

  產於江西廬山。號稱“匡廬秀甲天下”的廬山,北臨長江,南傍鄱陽湖,氣候温和,山水秀美十分適宜茶樹生長。廬山雲霧芽肥毫顯,條索秀麗,香濃味甘,湯色清澈,是綠茶中的精品。

  5、六安瓜片

  產於皖西大別山茶區,其中以六安、金寨、霍山三縣所產品最佳。六安瓜片每年春季採摘,成茶呈瓜子形,因而得名,色翠綠,香清高,味甘鮮,耐沖泡。此茶不僅可消暑解渴生津,而且還有極強的助消化作用和治病功效,明代聞龍在《茶箋》中稱,六安茶入藥最有功效,因而被視為珍品。

  6、君山銀針

  產於岳陽洞庭湖的青螺島,有“洞庭帝子春長恨,二 千年來草更長”的描寫。是具有千餘年曆史的傳統名茶。君山銀針全由沒有開葉的肥嫩芽尖製成,滿布毫毛,色澤鮮亮,香氣高爽,湯色橙黃,滋味甘醇,雖經久置,其味不變,衝時尖尖向水面懸空豎立,繼而徐徐下沉,頭三次都如此。豎立時,如鮮筍出土;沉落時,像雪花下墮。很高的欣賞價值 。君山銀針的採製,與一般細嫩名茶大同小異,唯在烘乾處理上,頗有特殊之處。烘乾分為初烘、初包、復烘、復包四個部驟,要經三天時間。初烘温度為攝氏十度,烘到七成幹後,用牛皮紙包好後放置木箱中,稱為初包,經兩天再取出復烘。復烘温度較低,烘至九成干時,再用紙包好,放置一天時間,等到芽色變成淡黃,發出清鮮香氣,再用低温烘至充分乾燥後放入鐵箱中儲藏。採用這種工藝,能使芽葉內所含有效化學物質,隨着葉中水分的緩慢散失,發生良好的變化,茶葉色香味形更臻完善。經考證《紅樓夢》曾談到妙玉用隔年的梅花積雪沖泡的“老君眉”即是君山銀針。

  7、信陽毛尖

  產於河南信陽大別山。是我國著名的內銷綠茶,以原料細嫩、制工精巧、形美、香高、味長而聞名。外姓細直圓光而多毫;內質香氣清高,湯色明淨,滋味醇厚,葉底嫩綠;飲後回甘生津沖泡四五次,尚保持有長久的熟栗子香。 欲得毛尖獨特風格,須知細採巧烘炒。採摘是制好毛尖得第一關,一般自四月中、下旬開採,全年共採九十天,分二十到二十五批次,每隔兩三天巡迴採一次,以一芽一葉或初展的一芽二葉制特級和一級毛尖,一芽二三葉制二毛尖,芽葉採下,分級驗收,分級攤放,分級炒制。攤放的地方,要通風乾淨,攤葉厚度不超過五寸,攤放時間不超過十小時,要當天炒制完畢。信陽地區優越的氣候與土地壤條風味件,是綠茶生產的理想環境,千百年一脈相承的手工製茶工藝,使“信陽毛尖”的獨特無與倫比.茶聖陸羽在其《茶經》中把光州茶(信陽毛尖)列為茶中上品,宋代大文豪蘇東坡又有“淮南茶信陽第一”的千古定論。

  8、武夷巖茶

  產於福建崇安縣武夷山。 武夷巖茶屬半發酵茶,製作方法介於綠茶與紅茶之間。其主要品種有“大紅袍”、“白雞冠”、“水仙”、“烏龍”、“肉桂”等。武夷巖茶品質獨特,它未經窨花,茶湯卻有濃郁的鮮花香,飲時甘馨可口 ,回味無究。18世紀傳入歐洲後,倍受當地羣從的喜愛,曾有“百病之藥”美譽。

  9、安溪鐵觀音

  產於閩南安溪。鐵觀音的製作工藝十分複雜,製成的茶葉條索緊結,色澤烏潤砂綠。好的鐵觀音,在製作過程中因咖啡鹼隨水分蒸發還會凝成一層白霜;沖泡後,有天然的蘭花香,滋味純濃。用小巧的工夫茶具品飲,先聞香,後嘗味,頓覺滿口生香,回味無究。近年來,發現烏龍茶有健身美容的功效後,鐵觀音更風靡日本和東南亞。

  10、祁門紅茶

  簡稱祁紅,素以香高形秀享譽國際,產於中國安徽省西南部黃山支脈的祁門縣一帶。當地的茶樹品種高產質優,植於肥沃的紅黃土壤上,而且氣候温和、雨水充足、日照適度,所以生葉柔嫩且內含水溶性物質豐富,以8月份所採收的品質最佳。 祁門紅茶創制於1875年,以工夫紅茶為主,無論採摘、製作均十分嚴格,故而形質兼美。祁紅外形條索緊細勻整,鋒苗秀麗,色澤烏潤;內質清芳並帶有蜜糖香味,上品茶更藴含着蘭花香,馥郁持久;湯色紅豔明亮,滋味甘鮮醇厚,葉底紅亮。清飲最能品味祁紅的雋永香氣,即使添加鮮奶亦不失其香醇。春天飲紅茶以它最宜,下午茶、睡前茶也很合適。

  (注) 還有云南的普洱茶:

  據説普洱茶喝了有很多保健作用。它產於雲南西雙版納等地,因自古以來即在普洱集散,因而得名。採用綠茶或黑茶經蒸壓而成的各種雲南緊壓茶的總稱,包括沱茶、餅茶、方茶、緊茶等。普洱茶的品質優良不僅表現它的香氣、滋味等飲用價值上,還在於它有可貴的藥效及保健功能。 <<梵天廬叢錄>>(柴萼,箸於公元1925年)雲:"普洱茶,性温味香,治百病,蒸制以竹藶成團裹,價等兼金。因此,普洱茶作為傳統飲料,除能止渴生津和提神外,還被國內及海外僑泡,港澳同胞當作養生妙品。

  普洱茶有其獨特的加工工序,一般都要經過殺青、揉捻、乾燥、堆捂等幾道工序。鮮採的茶葉,經殺青、揉捻、乾燥之後,成為普洱毛青。這時的毛青,韻味濃峻、鋭烈而欠章理。

  毛茶製作後,因其後續工序的不同分為"熟茶"和"生茶"。經過渥堆轉熟的,就成為"熟茶"。再經過一段相當長時間貯放,待其味質穩淨,便可貨賣。貯放時間一般需要2-3年。幹倉陳放5-8年的熟茶已被譽為上品。"生茶"是指毛茶不經過渥堆工序而完全靠自然轉化而成為熟茶。自然轉熟的進程相當緩慢,至少需要5-8年才適合食用。

  但是完全穩熟後的生茶,其陳香中仍然存留活潑生動的韻致,且時間越長,其內香及活力亦發顯露和穩健,由此形成普洱茶越陳越香,也養成了普洱愛好者愛收藏普洱茶的傳統。

;

TAG標籤:#採摘 #漳平 #水仙 #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