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知科普>綜合知識>中國的中字拼音怎麼寫 - 中國漢語拼音怎麼寫

中國的中字拼音怎麼寫 - 中國漢語拼音怎麼寫

知科普 人氣:1.81W
1.“中國”的“中”字拼音怎麼寫

“中國”的“中”字拼音是【zhōng】。

中國漢語拼音怎麼寫 中國的中字拼音怎麼寫

1、[ zhōng ]

(1)和四方、上下或兩端距離同等的地位:~心。當(dàng)~。~原。~華。

(2)在一定範圍內,裏面:暗~。房~。~飽。

(3)性質或等級在兩端之間的:~輟(中途停止進行)。~等。~流砥柱。

(4)表示動作正在進行:在研究~。

(5)特指“中國”:~式。~文。

(6)適於,合於:~看。

2、[ zhòng ]

(1)恰好合上:~選。~獎。~意(會意,滿意)。

(2)受到,遭受:~毒。~計。

(3)科舉考試被錄取:~舉。~狀元。

3、組詞:中用、中間、看中、中午、中央。

4、造句:(1) 臨陣磨刀也不中用,有這會子着急,不如天天寫寫念念,持之以恆。

(2)她的模樣兒真俏皮,難怪導演一眼就看中了。

2.漢語拼音一到十怎樣寫

漢語拼音一到十的寫法如下:

Yī, èr, sān, sì, wǔ, liù, qī, bā, jiǔ, shí。

一的聲母是y,韻母是i,聲調第一聲;二沒有聲母,韻母是er,聲調第四聲;三的聲母是s,韻母是an,聲調第一聲;四的聲母是s,韻母是i,聲調第四聲;五的聲母是w,韻母是u,聲調第三聲;

六的聲母l,韻母是iu,聲調是第四聲;七的聲母是q,韻母是i,聲調是第一聲;八的聲母是b,韻母是a,聲調是第一聲;九的聲母是j,韻母是iu,聲調是第三聲;十是整體認讀音節shi,聲調是第二聲。

漢語拼音是聲母和韻母的組合。

韻母是一個音節中的除去聲母餘下的部分。韻母必須包含有響音,一般是元音。由一個元音構成的韻母稱為單元音韻母,由2個以上元音構成的稱為複元音韻母。普通話中共有39個韻母。

聲母,是使用在韻母前面的輔音,跟韻母一齊構成一個完整的音節。其他漢藏語系語言也有類似的結構。一般由輔音充當,即首輔音。

擴展資料:

漢語拼音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官方頒佈的漢字注音拉丁化方案,於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時被原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現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漢語拼音方案委員會研究制定。

我國原來沒有拼音字母,採用直音或反切的方法來給漢字注音。直音,就是用同音字註明漢字的讀音,如果同音字都是生僻字,就是注了音也讀不出來。

3.漢語拼音標準寫法

中國地名漢語拼音字母拼音寫法

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測繪總局1976年9月修訂

一、用漢語拼音字母拼寫中國地名,漢語地名按照普通話拼寫,少數民族語地名按照地名《少數民族語地名漢語拼音字母音譯轉寫法》轉寫。

二、漢語地名中專名和通名分寫。村鎮名稱不區分專名和通名,各音節連寫。

例如 黑龍江/省 通/縣 台灣/海峽 泰/山 福海/林場 周口店 舊縣 王村 西峯鎮 大虎山 大清河

三、漢語地名中的附加形容詞一般作為專名和通名的構成部分。

例如 西遼/河 新沂/河 潮白/新河

四、少數民族語地名中的專名和通名一般分寫。

五、少數民族語地名中的通名和附加形容詞,習慣上意譯或音譯的,或音譯後又重複意譯的,一般都按照漢語習慣拼寫。意譯的部分按漢字注音,音譯的部分按民族語轉寫。

六、地名的頭一個字母大寫。地名分寫為幾段的,每段的頭一個字母都大寫。

七、特殊的地名作特殊的處理。

中國人名漢語拼音字母拼寫法

一、中國人名分漢語姓名和少數民族語姓名。用漢語拼音字母拼寫姓名,漢語姓名按照普通話拼寫,少數民族語姓名按照民族語拼寫。

二、漢語姓名拼寫法如下:

(一)漢語姓名分姓氏和名字兩部分。姓氏和名字分寫。(楊/立,楊/為民)

(二)複姓連寫。(歐陽/文)

(三)筆名(化名)當作真姓名拼寫。

(四)原來有慣用的拉丁字母拼寫法、並在書刊上常見的,必要時可以附註在括弧中或註釋中。

三、少數民族語姓名按照民族語,用漢語拼音字母音譯轉寫,分連次序依民族習慣。

《少數民族語地名的漢語拼音字母音譯轉寫法(草案)》可以適用於人名的音譯轉寫。

四、姓名的各個連寫部分,開關都用大寫字母。

五、漢語姓名在對外的文件書刊中可以省略調號。

4.拼音的拼音怎麼寫

拼音的拼音是:[pīn yīn]。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第十八條規定:“《漢語拼音方案》是中國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獻羅馬字母拼寫法的統一規範,並用於漢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領域。”根據這套規範寫出的符號叫做漢語拼音。

漢語拼音也是國際普遍承認的現代標準漢語拉丁轉寫標準。國際標準ISO 7098(中文羅馬字母拼寫法)寫道:“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1958年2月11日)正式通過的漢語拼音方案,被用來拼寫中文。

撰寫者按中文字的普通話讀法記錄其讀音。” 擴展資料 中國的漢語拼音運動是從清朝末年的切音字運動開始的。

鴉片戰爭以後,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挽救民族危亡和振興中華的熱情,激發着一些愛國知識分子提出了教育救國的主張,梁啟超、沈學、盧戇章、王照都一致指出,漢字的繁難是教育不能普及的原因,因此,掀起了一場“切音字運動”。 1923年8月,教育部召開國語統一籌備會,決議組織“國語羅馬字拼音研究委員會”。

1925年9月在北京的部分委員和一些語言學者自動組織“數人會”,提出了《國語羅馬字拼音法式》。

TAG標籤:#漢語拼音 #拼音 #中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