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知科普>綜合知識>【隨筆】寫作給我帶來的改變

【隨筆】寫作給我帶來的改變

知科普 人氣:2.76W

從五月初至今我幾乎每天都練習寫作,雖然只把一部分文章發佈出來,其它的還保存在草稿夾裏,但不管發佈於與否它們都是我近三個月以來的寫作成果。不僅如此,寫作還給我帶來了其他方面的改變。

【隨筆】寫作給我帶來的改變

1:

改善與人溝通的能力。原以為自己與書本打交道的能力大於與人溝通的能力,寫作之後才發現書面表達與口頭交流之間存在某種關聯,即在寫作過程中容易對自我思想完成一次梳理和默讀,再轉化為邏輯清晰的口頭語言,這在一定程度上對與人溝通的能力產生不小的影響。

尤其完成一篇文章後帶來的自信也會提高與人交往的底氣。這種底氣不是來源於文章的好壞,而是經過深度思考後的寫作對一個問題有了更深的瞭解,這種勤于思考和分析的自信在應對日常人際交往時不會顯得吃力,也使得自己更願意與人交流和溝通,改善交際能力。

2:

學會了如何更好地讀書。我把近來所讀之書找了出來,發現自開始寫作時起讀過的書明顯翻舊了,書裏到處寫滿了筆記,在每一章結尾處都記下了從別處找來的相關資料。有些書則一讀再讀,不再追求閲讀速度和數量,只求把一本書讀懂、讀透,像榨甘蔗一樣把書裏的養分吸收出來,直至剩下“殘渣”為止。當讀書時,強迫自己做到心無旁騖,進入“正念”的狀態,讀一分鐘就有一分鐘的收穫。之所以這樣讀書,是“迫於”寫作的壓力,尤其是寫不出來時只能從書本中補充營養,便不可再泛泛而讀。

當然,我在讀的一定是好書,這一點自有我的確信,畢竟我不想把寶貴的時間浪費在垃圾書籍上。找好書最直接的方法是去書店或者找電子書試讀,如未能確定就去豆瓣看評分,大於九分且打分人數一千人以上的偏差不大。值得注意的是看作者是不是還在世的中國人,如果是的話就有刷單評分的可能,避免踩雷和浪費時間的做法是不讀這類人的書,哪怕周圍的人都在看並極力推薦也要保持清醒,寧缺毋濫。

3:

同儕效應帶來的進步。物以類聚、人以羣分,在寫作上,寫得越好就越有可能遇到更優秀的人。當看到朋友們比自己優秀,就有一種要讓自己變得更好的壓力,叫同儕(chái)壓力。

當我感受到這種壓力時,根本不需要像銷售人員一樣每天通過打雞血來激勵自己,而是即使躺着也可以帶來被動的進步,這種感覺很好。寫作如此,其他事情也同理。如果找到了自己熱愛的方向,就主動去找同類人並加入他們,在這一羣人中會找到自己的榜樣,也可以看見身邊優秀的人是如何努力的,他們做事和生活方式有哪些值得學習和借鑑的地方。

4:

堅持一件事情。有人説,堅持讀書的人大概只有十分之二三,堅持寫作的人不到十分之一,可見寫作之難。我已堅持讀書十數載,也算在十分之二三人羣之中了,如果再堅持寫作,將會是十里挑一的人,就衝着這一點,我也應該好好堅持寫啊!

回過頭來看這麼多年的經歷,除了讀書,能夠讓我甘於寂寞並長期去做的事情幾乎沒有,我想寫作可確定為另一件一直堅持去做的事情。當然並不為了寫而寫,要用作品來説話,這樣的堅持才有意義,否則沒有意義的堅持只會浪費大好時光。 

也許在老去的那一天,雙腳走不動了,臉也不帥了,腎功能衰退了,還能在電腦前打打字,寫幾篇小文,那時一定會感激現在的堅持。

5

TAG標籤:#隨筆 #寫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