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知科普>綜合知識>幾月到幾月是冬天

幾月到幾月是冬天

知科普 人氣:2.97W

幾月到幾月是冬天

。夏季是指從立夏至立秋的這一段時間,即農曆四、五、六月;秋季是指從立秋到立冬這一段時間,即農曆七、八、九月;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冬天是哪幾個月到哪幾個月

冬天是一年中的11月、12月和1月。冬天,又稱冬季。北半球一年當中最寒冷的季節,其他的為春、夏、秋。天文學上認為是從12月至2月,中國習慣指立冬到立春的三個月時間,也指農曆“十、十一、十二”三個月。

在南半球,冬季在6、7、8月份;在北半球,冬季在11、12、1月份。在中國,冬季從立冬開始,到立春結束;西方人則普遍稱冬至至春分為冬季。從氣候學上講,平均氣温連續5天低於10攝氏度算作冬季。

立冬時值公曆的11月7日前後。立冬單從字面上可解疆為:“立,建始也,冬,終也,萬物收藏也。”民間習慣把這一天當作冬季的開始。冬,作為終了之意,指一年的田間操作結束,作物收割後要收藏起來的意思。

冬天指的是幾月份?

冬天指的是12月份。在中國,冬季是12月到次年2月。除此之外,春季是3月到5月,夏季是6月到8月,秋季是9月到11月。冬季,是四季之一,傳統是以二十四節氣立冬作為冬季的開始。

立冬意味着風雨、濕度、光照、氣温等,處於轉折點上,開始從秋季向冬季氣候過渡。冬,即終也、萬物收藏也,立冬後萬物開始閉藏。

冬天的介紹

冬季,太陽光熱能將進入一年中最少的時節,北半球由於得不到充足的光熱能,高緯地區的空氣就會被大量冷卻下沉進行堆積,最終形成寒潮傾瀉南下。立冬過後,東亞已基本形成較為穩定的冬季環流,副熱帶高壓已退至太平洋北緯20度以南。

西風帶南壓到北緯35度上下,西風帶將在帕米爾高原被分為北支西風和南支西風,北支西風將地中海和北海的水汽送往天山形成降雪。

而南支西風在青藏高原南側形成南支槽拐入孟加拉灣,將孟加拉灣的水汽輸送至我國中東部地區,當北支槽的冷空氣和南支槽的暖濕氣流交匯時,就會形成低温雨雪天氣。

冬天是從幾月到幾月?

01

通常從氣象意義上來講,在南半球冬季在6、7、8月份,在北半球冬季在12、1、2月份,而我國在北半球,所以冬季在12月到次年2月份。

冬季,氣候寒冷,陰盛陽衰。對於冬季時間的劃分,其實有很多種劃分方法,首先要知道的是北半球的冬季和南半球的冬季時間是相反的,其次冬季可以從天文上,氣温上,甚至節氣上等來劃分。中國習慣冬季指立冬到立春的三個月時間,也指農曆“十、十一(冬)、十二(臘)月”一共三個月。在南北半球所處的時間不同。按氣象意義劃分,在南半球温帶及寒帶,冬季在6、7、8月份(也可以按星座標準説是5月21日~8月22日),在北半球温帶及寒帶,冬季在12、1、2月份(也可以按星座標準説是11月21日~2月18日)。

冬季也是四季之一,傳統是以二十四節氣“立冬”作為冬季的開始,“立冬”意味着風雨、濕度、光照、氣温等,處於轉折點上,開始從秋季向冬季氣候過渡。冬,即“終也、萬物收藏也”,立冬後萬物開始閉藏。“四立”劃分四季反映了氣候、物候等多方面特徵。按節氣意義劃分,冬季從立冬開始,到立春結束,西方人則普遍稱冬至至春分為冬季。 從氣候學上講,平均氣温連續5天低於10℃算作冬季。

一般來説,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冬季是一年中最漫長的一個季節,在省會級城市中,冬季長度佔全年一半以上的城市有哈爾濱、西寧、拉薩、長春、呼和浩特、烏魯木齊和瀋陽,其中西寧和哈爾濱這兩個城市並列第一名,平均冬季時間最長,達到207天,佔全年56.7%。

冬天是幾月到幾月?

北半球的冬天是12月至次年2月;南半球的冬天是6-8月。在北半球的温帶地區,3-5月為春季,8月為夏季,11月為秋季,12月至次年2月為冬季。南半球温帶地區,則6-8月為冬季,12月至次年2月為夏季,5月為秋季,11月為春季。

冬季,是四季之一,傳統是以二十四節氣立冬作為冬季的開始,立冬意味着風雨、濕度、光照、氣温等,處於轉折點上,開始從秋季向冬季氣候過渡。冬,即終也、萬物收藏也,立冬後萬物開始閉藏。

季節劃分常用的方法

季節劃分常用的方法主要有“節氣法”與“氣温法”。中國傳統上是以“二十四節氣”的“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別作為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的起始。

近代學者張寶堃提出新的分季標準,以候平均氣温(連續5天氣温的平均)穩定降到10℃以下為冬季的開始,穩定升到22℃以上作為夏季開始;候平均温度在10-22℃期間為春季或秋季。

TAG標籤:#冬天 #幾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