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知科普>學習教育>水滸傳讀後感讀書筆記

水滸傳讀後感讀書筆記

知科普 人氣:1.67W

水滸傳讀後感讀書筆記怎麼寫呢?一起來看看小編今天的分享吧。

水滸傳讀後感讀書筆記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描寫:1、首先可以描寫北宋徽宗年間,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條好漢在山東梁山泊聚義的故事;2、然後可以描寫我從《水滸傳》這本書中學到的知識;3、最後可以描寫《水滸傳》這本書藴含的道理。

水滸傳讀後感讀書筆記1

《水滸傳》一書記述了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好漢從聚義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遼兵,最後剿滅叛黨,卻遭奸人謀害的英雄故事。讀完全書,印在我腦海裏揮之不去的只有兩個字:忠,義。

忠,即是對自我的祖國,對自我身邊的親人,朋友盡心竭力。宋江在種種威逼利誘之下,仍然對自我的祖國忠心耿耿,這就是忠。在當今這個社會中,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一個“忠”字,但是,卻很少有人能夠做到一個“義”字。

一個“義”字,包括了太多的資料。《水滸傳》中一百零八好漢為兄弟,為朋友赴湯蹈火,兩肋插刀,就只為了一個“義”字;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為一個“義”字。由此可見,一個“義”字雖然只有三筆,有時卻要用一個人的生命去寫。在現實生活中,給人讓座幾乎誰都能夠做得到,但救人於危難之中卻不是誰都能夠做到的。因為它需要有相當的勇氣,甚至是一命換一命的決心。

義,能夠解釋為正義。一個具有強烈的正義感的人,就是一個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來有多少英雄好漢,捨生取義。難道是他們不怕死嗎?他們為了正義,為了真理能夠奮不顧身,因為強烈的正義感清楚地告訴他們,什麼是不該做的,什麼是值得用生命去奮鬥的。一個沒有正義感的人,是不會理解這些的。因為他的正義感已被麻木所吞噬,奮鬥的激情已經被凍結,只是他的靈魂被社會中一些醜惡的東西同化了。

我還清楚地記得《水滸傳》英雄中有一個黑大漢,他生性魯莽,性情暴躁,經常為小事與他人發生衝突,甚至搞出人命案。但他卻能夠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令那些喪盡天良的傢伙們聞風喪膽。在現實生活中,雖然沒有這樣驚心動魄的大事發生,但“義”字卻滲透着我們的生活。對朋友講義氣,是小義。對素不相識的人或事物也用一種正義的眼光去看待,就是實際好處上的大義。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大義的民族,當日本侵華,多少義氣凜然的革命烈士,用他們的滿腔熱血,誓死不屈,才成就了今日蒸蒸日上的祖國。董存瑞捨身炸暗堡,黃繼光用自我的胸膛堵住了敵人的機槍,這些都是炎黃子孫大義的延續,是中國歷史上揮之不去的光輝。

一個人,能夠不相信神,卻不能夠不相信“神聖”。當前,我們青少年最主要的任務就是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昌盛。因此,這也是我們民族大義的根本所在。讓我們相信這一份“神聖”,用自我的雙手去維護這一份“神聖”。

水滸傳讀後感讀書筆記

水滸傳讀後感讀書筆記2

《水滸傳》塑造了許多成功的人物,讀水滸傳人物,我們總是會感染上不同的情緒。讀林沖時,會感到一味委曲求全的沉悶壓抑;讀宋江時,能體會到仗義疏財的慷慨和愚忠的悲哀;但是你讀到“他”時,你的心中會充滿豪情,感到十分痛快!明朝大思想家李贄在點評“他”時激動地在書上眉批道:仁人、聖人、勇人、神人、羅漢、菩薩、佛。這位好漢,就是魯智深。

魯智深原是小種經略相公手下的提轄,又稱魯提轄,人人都很尊敬他,本可以過着舒適、快活的日子,只因在酒樓聽聞鄭屠欺壓金翠蓮父女,一怒之下,三拳打死了鄭屠,而後走投無路,出家做了和尚。魯智深的嫉惡如仇,在他的一生中體現得淋漓盡致,大鬧桃花村、火燒瓦罐寺等種種行為使他成為人們心中一個不折不扣的好漢。

魯智深對應“天孤星”,總是獨來獨往,在梁山裏,朋友也不多。但是他一旦把你當做兄弟,那就是絕對的兩肋插刀。魯智深千里護林沖,令許多讀者感動萬分,他的出現讓林沖擺脱兩個公人折磨,他讓我們感到放心。當他最好的兄弟史進因打抱不平身陷大牢時,魯智深二話不説隻身去救史進,這種勇氣讓我們深感敬佩。

魯智深雖然外表粗獷,但是卻粗中有細。他打死鄭屠後感到不妙,便説鄭屠詐死,為自己爭取逃跑時間;到大相國寺後,菜園子裏的潑皮想推他進糞池裏,但他一眼就察覺到,輕鬆躲過了一劫;他護送林沖去滄州時,把所有情況瞭解得透透徹徹,把所有危險考慮得週週全全,一路上沒有出過一點閃失。這樣的好漢,你能説他只是一個魯莽的武夫嗎?

魯智深是作者施耐庵偏愛的一個人物,他筆下的武松充滿傳奇,但虎頭狗尾;他筆下的林沖委曲求全,最後病死在回京途中;他筆下的宋江,受盡拷打,最後被奸臣害死。通讀全書,唯獨魯智深基本上沒有受過什麼苦,征討方臘中,是他一禪杖打翻、活捉了方臘。最後,在錢塘江的潮信聲中,魯智深結束了他圓滿的一生。在《水滸》的開頭和結尾都可以看到魯智深的身影,可以説,是魯智深三拳打開了水滸傳,又是他一禪杖合上了水滸傳。

我眼中的魯智深,就是這樣一個嫉惡如仇,為兄弟兩肋插刀,粗中有細、勇而有謀,一生圓滿的神奇人物。

水滸傳讀後感讀書筆記3

《水滸傳》中前半段講述的是江湖俠客,好漢英雄們的聚義之路;後半段就是一種慢慢走向毀滅的自取滅亡之路。正所謂成也宋江,敗也宋江,當然看這本書,最需要關注的人物就是宋江。

他最早是小吏,理想是為官報國,有着江湖好漢的俠義精神,樂於助人,結識了不少英雄好漢,故有“及時雨”之名,在晁蓋等人智取生辰綱事發之後,他出於義氣,便背叛了朝廷。直到臨終,還為了保住“忠義”之名,還把李逵一併帶走。

明清兩朝更是有主“忠義”説,認為宋江是“忠義之烈”;或主“誨盜”説,認為宋江是欲取趙宋而代之的“奸雄”,前者以李贄為代表,後者以金聖歎為代表,宋江又是個極為複雜、不易解讀的人物。宋江本人的悲慘結局卻也是可以略推測出幾點:

一、宋江的個人來看

他為人極其重名利,講究孝道,平生最大的索求就是以求孝順父母,光宗耀祖,正是因為他對於朝廷沒有足夠清醒的認識,而且只求個人的名利聲名,不同於率性而活的魯智深,他始終被自己的執念所左右,所以在最後導致了被御酒賜死的結局。

二、從歷史的真實來看

宋江的悲慘結局是有其必然性的,在當時沒有新的生產和新的階級出現的情況下,農民起義不是被鎮壓、被招安,便是成為奸臣改朝換代的工具。施耐庵對農民起義的本質問題有了正確的認識,並作了如實反映,並由此告誡人們認識統治階級的真面目,不能對統治階級報有幻想,這便體現了當時歷史的真實狀況。

三、從文學的現實主義來看

小説以悲劇結尾,在文學中十分少見,我想作者施耐庵從忠“義”角度出發,在對於招安持肯定態度的同時,又表明了招安後悲慘的結局,可見施耐庵作為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家的光輝之所在。

水滸傳讀後感讀書筆記4

由於“小升初”,沒有作業的拖累。我不僅有空去N多地方遊玩,還又一次閲讀了中國古代名著《水滸傳》。這是一部描寫發生在北宋末年山東梁山農民起義軍發展和失敗的全過程的經典小説,它揭露了封建社會的黑暗和腐朽、以及統治階級的罪惡。

好漢們“逼上梁山”的原因雖各有不同,如漁夫阮氏三雄由於生活貧困,不滿官府的盤剝,積極參加劫取“生辰綱”,反上梁山;獵户解珍、解寶及其家人是受到地主的掠奪和迫害,劫牢反獄上了梁山;魯智深雖是個軍官,卻愛打抱不平。

因“三拳打死鎮關西”、“大鬧野豬林”,而兩遭官府通緝,最後連和尚也做不成,只好上山落草;林沖雖貴為八十萬禁軍教頭,身份顯赫,卻由於受到奸臣高球的陷害,在流放服刑時又遭“火燒草料場”,最後被迫殺兇報仇,雪夜上梁山。但有一樣卻是共同的,那就是:路見不平一聲吼,該出手時就出手。

你看:“智多星”吳用,策劃智取生辰綱,巧奪了貪污的官員樑中書送給奸臣蔡太師慶賀生辰的金銀珠寶;用連環計智奪祝家莊;智賺盧俊義、智取大名府……雖説是秀才造反,可出手卻是不凡。

“行者”武松,景陽岡徒手打虎,誅殺淫棍西門慶,血濺鴛鴦樓。

“黑旋風”李逵,更是了的。他孤身敢劫江洲法場,沂嶺獨殺四虎,扯碎皇帝詔書、拳打欽差。

然而,可悲的是,由於梁山義軍的掌門人宋江,一心想着利用梁山好漢們作為和朝廷討價還價的籌碼,希望通過“招安”,以實現自己“光宗耀祖”、“封妻廕子”的私心,致使好漢們淪落成朝廷鎮壓其他農民起義軍的工具,最後的結局竟然是“兔死狗烹”,義軍的一些領導包括宋江本人也被朝廷毒殺。

讀了這本書,使我既敬佩梁山好漢們不畏強權的反抗精神,也進一步明白了“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的道理。這的確是一本百看不厭的好書。

水滸傳讀後感讀書筆記5

《水滸傳》,中國第一部章回體長篇小説,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激勵他們奮發前進,新時代的我也是毫不例外。作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不似《三國演義》是英雄惜英雄的豁達情懷,是旗鼓相當的比拼,是勢均力敵的警覺、挑戰;也沒有《紅樓夢》感慨春花秋月的淒涼,相愛卻不能廝守的無奈,和那封建門第的興衰;更不及《西遊記》的驚險刺激,人物形象鮮明活潑,給人帶來擺脱束縛衝向自由的力量。可我偏偏鍾情於《水滸傳》中的英雄豪氣,江湖義氣,不拘小節的大氣,想殺就殺想打便打的匪氣,無懼生死的勇氣。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老師也説,每讀一遍書,都會有不同的收穫。我以前並不認同,可是當我處在不同年齡段,懷着不同的心情去讀的時候,我才發現每句話都是有道理的。

“我劍,何去何從,愛與恨,情難獨鍾;我刀,劃破長空,是與非,懂也不懂……”初讀時,我是一個“少年不知愁滋味”,一心只想浪蕩江湖,學着長者故作深沉,學着電視劇中的大俠快意恩仇的初生牛犢。對於這個世界,我抱着像黑旋風李逵一樣的心態,以自己為圓心,橫衝直撞。不撞南牆不回頭,不到黃河心不死。結局總是不如人意。所以學到的,也就只是《水滸傳》中的豪氣從天,為兄弟兩肋插刀而在所不惜。做事也同李逵一樣,不懂思考和變通,一意孤行。生活卻也安靜快活。

“來也匆匆,去也匆匆,恨不能相逢;愛也匆匆,恨也匆匆,一切都隨風……”再讀,我已脱去了當初的稚嫩,懂得了何為愁苦何為憂。一百單八將豪氣沖天,英勇不凡,愛憎分明又能力超羣,卻還是物是人非,奸臣當道,落了個悲慘的結局,眾叛親離的下場。為什麼封建不得推翻,民不聊生,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為什麼建不得一個太平盛世?

“狂笑一聲,長歎一聲,快活一生,悲哀一生……”學習歷史,真的可以看到正反兩面。對歷史尊重,就是要客觀的看待歷史。這時,我明白無論是宋江的仗義疏財,李逵的粗魯直爽,武松的文韜武略,還是魯達的行俠仗義,梁山好漢都是英勇無比的,可受出身的限制,受農民階級認識的制約和思想的束縛,對封建朝廷一眛的愚忠,起義失敗是必然的結果,招安便也是最好的結局。我崇拜梁山好漢的如夢江湖,又為他們的愚昧思想無比悲哀。時代在進步,所處的時代不同,思想不同,處理的問題的方式方法也各有不同。不能責怪他們最後的決定,因為因果相連,每個人都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至於最後的感悟,往大了説,我明白了一個集團的崛起,滿腔熱血必不可少,但只有一腔熱忱也是萬萬不可的。需要每個領袖的態度——大局為重,也需要各個成員——同心協力。小而言之,在迅速發展的時代,既要學習歷史吸取經驗教訓,又要不斷改變自己,提升自己,讓自己具有奉獻社會的價值,無關他人,只是對自己的一種負責的態度。

“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水滸中,無論是謀者,俠士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我們應發奮圖強努力讓自己在走過的歷史中留下輝煌而無悔的足跡!

TAG標籤:#讀後感 #讀書筆記 #水滸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