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知科普>學習教育>2022世界地球日小學生國旗下演講稿範文精選

2022世界地球日小學生國旗下演講稿範文精選

知科普 人氣:3.06W

演講稿怎麼寫,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演講稿的主要內容包括:1、開篇點題,亮出觀點。2、證明觀點或傳達情感。3、再次點明主題,表達謝意。

世界地球日小學生國旗下演講稿1

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善待地球》。

地球只有一個,它的資源並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所有的不可再生的資源都在用一分,少一分。地球已經不堪負重了。當我們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時,一場保護地球,珍惜資源的戰役開始打響。

1992年,一場更嚴峻,更強烈的警告被髮出:如果人類不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生產方式的話,地球將會面臨毀滅!

在第__個世界地球日到來之時,我國舉起了“善待地球”的大旗。

這無疑是明智的。

再有,氣象學家説,持續的全球氣候變化是自然災害的主要原因。我卻有着不同的看法。難道造成如此深重的災害,人類的因素可以忽略不計嗎?和自然比起來,人是渺小的,但人對自然的影響力卻是巨大的,尤其是當人類的破壞力充分發揮出來的時候。比如:工業化可以使原來滋潤大地的雨露變質,形成酸雨;比如:無休止的砍伐森林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使綠洲變成沙漠的惡果。

人們常説,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人們如此惡待地球,得到只有大自然無情的報復。想想黃河是怎樣變化的,想想綠洲是怎樣變成沙漠吧!聽,花兒在埋怨,小草在吹息,大樹在抗義呀!

地球在流血,她像一個傷痕累累的病者,拖着60多萬生靈,艱難的行走。他太需要人們給一點點同情,一點點關愛,一點點呵護了。然而,人們使地球太失望了。因為人們還在用比污染更惡毒的方法去毀自然。

大家想想,大熊貓由原來的成千上萬到現在的多少,朱䴉以曾經的遮天敝日又到現在的多少?這一切的一切都是人類親手造成的惡果呀!

人類啊!醒醒吧!善待地球就是在善待我們自己,不要因自己的愚昧和貪婪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呀!

想想恐龍也曾是地球的霸主,但是滅絕了,我們人類會不會也像恐龍一樣呢?

真心去善待我們的地球母親吧!努力去珍惜去愛惜。哪怕只是從不多用一個袋子,哪怕是每年種下一棵樹。在4月22日,從這個地球的節日讓我們用行動來祝福她。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完畢。

世界地球日小學生國旗下演講稿2

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4月22日是一個大家可能不知道的節日--世界地球日。世界地球日活動起源於美國。1969年,美國民主黨參議員蓋洛德·尼爾森提議,在全國各大學校園內舉辦環保問題講演會。

當時25歲得哈佛大學法學院學生丹尼斯?海斯很快就將尼爾森的提議變成了一個在全美各地展開大規模社區性活動的具體構想,並得到很多青年學生的普遍支持。1970年4月22日,美國首次舉行了聲勢浩大的“地球日”活動。

這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規模宏大的羣眾性環境保護運動。作為人類現代環保運動的開端,“地球日”活動推動了多個國家環境法規的建立。1990年4月22日,全世界140多個國家、2億多人同時在各地舉行多種多樣的環境保護宣城活動。這項活動得到了聯合國的首肯。從此"地球日"成為"世界地球日"。世界地球日活動旨在喚起人類愛護地球、保護家園的意識,促進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的協調發展。

地球是我們的家園,環境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人類大量的消耗水資源和污染環境,已經把一個美麗的地球毀得不像樣了。水漸漸少了,動植物瀕臨滅絕等等,這一切都是因為人類不注意保護環境造成的。人們到處砍伐樹木,現在全世界平均一年砍掉1100萬公頃森林,這是一個多麼大的數字啊!

人們還隨手丟垃圾,那發臭的河面上漂浮着垃圾、樹枝上掛着塑料袋、草地上堆着果皮和紙屑。環境遭到了很大的破壞,清清的小河、綠綠的森林、藍藍的天空都消失地無影無蹤了地球漸漸被毀滅,人類也會漸漸死亡。人類只有一個可生息的村莊那就是地球。可是這個村莊正被人類製造出來的各種環境災難所威脅:水污染、空氣污染、植被萎縮、物種瀕危、江河斷流、垃圾圍城......為了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讓我們一起行動吧:

1.減少或不要使用一次性用具,使用可重複利用和可再生物品;

2.提倡使用充電電池,回收廢電池,集中進行科學處理;

3.不亂丟垃圾,把它們丟進垃圾桶裏,並積極參與垃圾分類;

4.愛護野生動物,注意提醒他人不吃野生動物;

5.積極參加植樹造林活動,提倡在庭院內養花種草;

6.儘量多次地使用每一滴水,節約每一粒糧食;

7.儘量使用綠色交通工具;

8.積極宣傳環保,協助阻止破壞環境的行為發生;

9.提倡綠色消費,積極參與環保科技實踐。

世界地球日小學生國旗下演講稿3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人類,僅有一個地球》。

當人類第一次離開地球,在太空遙望家鄉時,才驚訝地發現,在目前已知的宇宙星體中,唯有人類的家園地球,才是一顆蔚藍色的星球。

生命意味着蔚藍,而蔚藍意味着生命。不過,大自然在人類面前,有時也會變得光怪陸離,越來越難以駕馭了。

從加利福尼亞的暴風雪到孟加拉平原的大洪水,從席捲地中海沿岸的高温熱流到非洲高原持續多年的大面積乾旱,地球彷彿在發瘧疾似地顫抖,人類竟然也像倒退了一萬年似的束手無策。

再看看我們的國家,1/3的土地上都遭遇過酸雨的襲擊。1/3的城市人口不得不呼吸被污染的空氣。城市中只有不到20%的垃圾是按照環保的方式處理。

如果説,人類受到大自然的威脅,這多少有點“無可奈何花落去”之哀歎;那麼人類去“威脅”大自然,這豈不是莫大的罪過?曾經是中亞地區最大水域之一的羅布泊湖,現在已被可怕的滿地鳥屍所代替。曾被譽為“華北明珠”的白洋澱波光粼粼的景緻已經消失。

歷史上著名的絲綢之路的西域,荒漠化肆意蔓延。上世紀50年代紅柳茂盛的敦煌一帶,目前則一派荒蕪。方圓三四千米找不到洪流的蹤影。農田和村落逐漸被沙海吞沒,河西走廊的庫都克沙漠,柴達木沙漠也在不斷向東向南擴大,風沙和熱風逐年加劇。

舉世聞名的長江,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象徵。一部電視系列片《話説長江》,以它豪邁的氣勢描繪出波瀾壯闊、洶湧澎湃壯美的長江畫景,在人們的心中喚起多少美好的回憶……而今天的長江卻不能不讓人擔憂了,長江邊上的造紙廠的污水瀑布般傾出,黑乎乎的污水泡沫鋪滿一江,過往的輪船乘客紛紛掩鼻鎖眉,長江的很多港口,江面全都蒙上塵埃和煤屑。如果李白、杜甫在世暢遊長江一定會不解,一腔詩興從何發起?

世界文學大師雨果説:"大自然既是善良的慈母,同時也是冷酷的屠夫。"近年來,人類由於對環境不夠珍惜,隨心所欲,生存環境遭到了嚴重破壞,各種環境問題接踵而至:森林退化,沙塵暴揚,空中煙囱林立,濃煙滾滾,河中死魚漂盪,污水滔滔;地上垃圾遍佈,廢渣成堆……人為地破壞環境,無異於自掘墳墓,大自然已向我們發出了嚴正的警告:如果只顧盲目地吮吸自然的乳汁,而不立即行動起來,投入保護環境、拯救家園的戰鬥,最終毀滅的將是我們人類。

無法想象,如果有一天地球上沒有了綠色,那人類的文明將會如何,到那時,也許只是灰飛煙滅,一切的一切都只會淹沒在漫天飛沙之中。

當一片片綠波洶湧的森林被無垠的荒漠黃塵所取代,當無憂地在蔚藍的天空飄蕩的白雲被漫天滾滾黑煙所替代,當為地球遮風擋雨的臭氧層被無情的氟里昂所破壞,我分明聽見了森林的哭泣,白雲的悲傷,臭氧層的歎息。

也許有人會説我只在這高談闊論,也許有人會説環保離我們很遠,那我們先來一個式子:“大自然綠色環保人你自己”看完後,你還會覺得它遠嗎?大自然就在我們周圍,綠色就在我們身邊,環保就在我們的心中,腦中,手中,行動中。我們不能説我們能為環保做什麼,但最起碼你開始在認識它,開始在感受我們的大自然,只為着我們共同的理念。

同學們,趕快醒來吧,為了我們共同的家園,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勇敢地站起來對大自然做出承諾,承諾用我們的雙手使地球母親恢復青春容顏,承諾用我們的行動來改造大自然。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保護好賴以生存的環境。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張紙。

使用無磷洗滌用品,少用一次性餐具和塑料袋,拒絕食用野生動物,多食用無污染、營養的"綠色食品",盛裝物品使用"綠色包裝",禁止"白色污染",愛護身邊的花草樹木,對環境少一份破壞,多一份關愛,使我們生存的環境更加美好,舒適,立志把我們的社會,我們的家園和校園建設的更加美麗。

同學們,讓我們都永遠記住:人類,僅有一個地球!

我的演講結束,謝謝大家!

2022世界地球日小學生國旗下演講稿範文精選

世界地球日小學生國旗下演講稿4

老師們,同學們,早上好!

今天是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我們通過國旗下講話向同學們發出呼籲,請珍愛我們賴以生存的這方土地,保護我們的唯一的生存之地地球,很多的時候,我們會認為這些事情與我們個人無關,珍愛資源,保護地球,那是政府的事情,那是官員們的事情。這是一個大錯特錯的觀點,人類自生存以來,不斷地向大自然索取,對地球的破壞已經無以復加的地步,我們的地球已經不堪重負,常常躁動不安。地震、海嘯這樣的山崩地裂撕扯着我們地球,摧毀着我們的家園,我們人類已經經歷了正在經受着大自然的不可抗拒的懲罰。我們的生存無時不刻面臨着威脅。

這樣的説法對同學們來説也許聳人聽聞,事實上他離我們很近很近,也許某一天就發生在我們身邊。就如同上週六的420那場地震一樣,瞬間就來了,我們來不及逃命,我們來不及後悔,同學們,我們不經意的一個行動對於個人來説,真的是無所謂,但匯聚起來,就是一股龐大的破壞或者是建設性的力量,大事不説,我們就説小事,節約用水用電,隨手關燈,順便關好水龍頭,本是舉手之勞,很可能有的同學認為,這又不是浪費我家的水,又不是浪費我家的電,的確不是你家的,如果每個人都這樣想,學校的水電浪費將是驚人的,這麼多的水電白白浪費,對資源不是一種浪費嗎?資源的浪費不就是關於到每個人悄無聲息的生存嗎?還有亂扔垃圾,學校就這麼一方土地,全校近四百名師生,每天有專職清潔工,還有全校各班的一日三掃,同學們,你們自己留心看看,剛剛清掃的校園樓道、包乾區、人行道能保持多久的清潔,同學們有沒有發現哪裏是掃得快破壞得最快的地方?也許同學們回答不出來,那我來告訴大家,學校最不乾淨的地方就是我們同學們每天進出教學樓的通道,這條通道是八三班的包乾區,是教學樓後面的一條景觀通道,太打眼了。我已經觀察了很長很長的一段時間,八三班的同學早上中午都打掃得很認真,但幾乎是上午一節課、中午的一節課後,教學樓的那條原本應該美美的通道上就有了從天而降的餐巾紙、食品包裝袋、還有一次性的飯盒。我每天下班從教學樓後面的這一條通道走過的時候,時常覺得很慚愧,似乎覺得是我們對孩子們的教育不到位,為了責罰自己的失職,我就自罰,一路走一路撿起地面上的垃圾,當然,我的這種行為也得到了一些同學的支持,一些同學看着老師在低頭,在彎腰,他也搶着説,老師,我來。每每這個時候,我就感到十分欣慰,其實,破壞環境的真的就是少數人,問題是少數人可以在校園裏無所畏懼地做這些事情,沒有得到應有的懲罰。這是對遵規守紀同學的一種不公平,因此,我們也藉此機會發出一次警示,我們把校外的那種處罰方式引進我們的學校,如果哪位同學被發現隨手亂扔垃圾,不僅僅要扣除本班的常規管理分,而且還要強制執行站崗的任務,直到你抓住下一位。當然,我説這些東西的主人不光是我們初中的同學,也有小學生,我就曾撿到小學生的作業本。也再次提醒,靠近教學樓後通道的七三、八三、八四、九三班還有五樓的小學兩個班的同學,最容易失手,敬請注意。

我們的校園綠化很好,一年四季,鮮花不斷,四季常綠的植物讓我們的校園充滿生機,在如此美麗的校園裏,我們要一起愛護,共同守護,美麗的校園還要匹配美麗的行為和心靈,在集中整頓一個星期後,下一週,我們開展“校園一週無垃圾”的活動,掀起一場愛我校園,美化校園的愛校熱潮。

世界地球日小學生國旗下演講稿5

今天是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人類歷史上的第一個“地球日”,是1970年的今天由美國哈佛大學法學院的一個剛滿25歲的學生丹尼斯海斯在校園發起和組織的,如今他被譽為地球日之父。

也許有同學認為,關心地球環境是大人們的事,或者説這是環保部門的事,與我們無關。其實,大家都知道,我們所有的人都居住在同一個地球上,都是地球村的村民,地球環境與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下面我以我們生活中的必需文具──紙為例,説明節約用紙、合理用紙與保護地球環境的關係。

我們每個人每天都在用紙,用各種各樣的不同類型的紙。你統計過嗎?你每天要用多少張紙?一星期要用多少紙?一個月乃至一年要用多少張紙?統計之後,我們會發現這一結果是非常驚人的。

一張紙從何而來?造紙的原材料主要是由樹皮等植物的纖維“變”來的。一棵樹往往需要長几年、幾十年才能被人類利用。而人類有時卻很無情,電鋸聲中,幾十年長成的大樹轟然倒地。那些木材,被運往造紙廠,變成了一張張紙。

紙給人類的生活帶來了許多方便,但同時,人類對紙張的過度使用也給森林資源造成了極大的不良影響。大家知道,大面積的森林可以涵養水源,防止水士流失,淨化空氣,森林是製造氧氣的“工廠”,森林能夠吸收有害物質,森林能夠保持水土。可見,節約每一張紙,對保護地球環境至關重要。

同學們,你們想一想,平時你們有沒有節約用紙、合理用紙?有沒有將垃圾分類,並送到可回收的垃圾箱裏?還有哪些行為規範是你做得不夠的?你有沒有做到節約用水?是不是常喝不健康的瓶裝飲料?“良好的習慣和修養是人的第二身份”,一個人的成功與否,與他的習慣息息相關,古人就有“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的至理名言,一個人連生存的環境都不能搞好,還談什麼掃天下?要知道,良好的習慣是保護地球環境的重要保障。

我想對大家説:只要大家都多盡一份心,多出一點心力,世界就能變得更美好!就從今年世界地球日開始吧!我們從地球日出發,將今天作為我們關注生態環境、養成良好行為習慣、投身生態建設的新起點!養成時時刻刻從每一樁小事做起,養成愛護、保護環境的習慣,“不隨地吐痰,不亂扔紙屑,不攀折花木,不浪費糧食”,“不浪費紙張,彎彎腰,撿起一個潔淨的世界”。相信你們一定會做得更好!

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了,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