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知科普>學習教育>2022年平凡的世界閲讀心得感悟

2022年平凡的世界閲讀心得感悟

知科普 人氣:2.54W

平凡的世界閲讀心得感悟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描寫,首先可以描寫《平凡的世界》這本書講了哪些內容,第二個就是要描寫我從這本書中學到了哪些知識,第三個要描寫這本書藴含了哪些道理。

平凡的世界閲讀心得感悟1

《平凡的世界》廣為人傳頌,路遙也因此被譽為青年人的心靈導師。早在閲讀本書之前,我就被作者回憶本書創作歷程的文章感動。這篇文章取名為《早晨從中午開始》,字裏行間處處流露着作者昂揚的生活姿態和對作品的執着。懷着對作者的崇敬之情,我先閲讀了他的成名作——《人生》。由於篇幅較短,讀後感覺意猶未盡。

後來巧遇卓越網打折,我抓住機會以半價購入《平凡的世界》。一直想涉獵小説的我聽從了好友的建議——“每晚睡前讀幾頁長篇小説”,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我翻開了這部偉大作品的第一頁。沒想到,曾對長篇小説敬而遠之的卻對本書非常着迷,每次都手不釋卷、欲罷不能。讀着讀着,我對號入座,將書中主人公孫少平看作了自己的化身,與他一同感受人生大潮的起伏漲落,品嚐世間的悲歡離合。

路遙對黃土高原的土地和人民有一種深深地依戀,這種情感甚至超越了遊子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在他的筆下,我看到了黃土高原上三代人的生活場景,看到了農民生活的艱辛、政府治理與改革的艱難,喜劇與悲劇如走馬燈般在各家上演。主人公孫玉厚一家,無論面臨怎樣的困難,都憑藉親人間的團結友愛和發奮精神化險為夷,並靠着堅強的意志和敢拼敢闖的勇氣實現了由貧到富的跨越,由被人看不起到為人稱頌。

作為農民的後代,我也深深地愛着自己的家鄉和人民。特別是生活在老家農村的親戚們,每年春節回家與他們聊天、聽他們談笑訴苦、和他們一道勞動已成為我的一種心靈享受。在他們面前,我不是什麼大城市的學生或幹部,只是做回一名普普通通的農民子弟,和他們打成一片。這種故土情結從很小的時候就已深深植根在我心中,因為我的父母以實際行動為我做了榜樣。不管我今後飛得多高、多遠,我永遠不會忘記自己的根紮在西南大山深處,我為自己祖上的農民出身而感到自豪!

路遙在書中不只一次誇讚勞動的力量,我們的主人公孫少平是書中最典型的勞動模範。是啊,工作不分高低貴賤,只要踏實勞動,就一定能創造財富,也會受到他人的尊重,最可恨、最無能的永遠是四肢健全卻好吃懶做的人。孫少平,儘管我把自己看作是他,但事實上,和他比起來我真的太幸運、太不成熟。但我不會因此妄自菲薄,家庭出身和成長曆程的確會影響一個人的性格和生活境遇,我沒能像他一樣經歷如此多的苦難,自然也就無法做到他那般沉穩和堅毅。但我打心眼裏佩服他,渴望成為他那樣的人。他是我心目中男性的標準像。不過,從目前來看,我骨子裏的浪漫主義情懷註定我無法變成他。沒錯,人活着需要榜樣,但人若想要實現個人價值,首先得成為他/她自己,我只想做我自己,的自己。

我為曉霞的死而流淚,她是一位真正的烈士,也是一位對生活充滿激情、對社會富有責任感的鬥士。我羨慕少平能獲得這樣一位女子的青睞,我向往他們那種志同道合、矢志不渝的愛情。這是我夢寐以求、但又從未得到的……

書中也有大量關於政治的敍述,如亞里士多德所説:“人都是政治動物。”是啊,個體生活在社會中,如何能脱離政治?尤其是在中國,官員的一個決策可能直接決定着老百姓的死活,這一點印證了一條亙古不變的真理:權力越大、危險也越大。可悲的是,我們國家直到今天仍受“官本位”等封建餘毒的影響,絕大多數百姓(特別是農民同胞)的公民意識還十分淡薄,造成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是教育落後。

本書結尾處,雙水村的生活圖景在新小學竣工儀式中落幕,給讀者帶來無限遐想。未來,無論村民的生活之路如何曲折,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通過教育,廣袤的農村大地必將湧現出更多像少平、少安、蘭香這樣心地善良、吃苦耐勞、堅強樂觀、敢想敢做的追夢人。

2022年平凡的世界閲讀心得感悟

平凡的世界閲讀心得感悟2

前前後後用了一個月的時間,讀完了《平凡的世界》。故事並未因此結束,因為那些鮮活的人物,依舊在他們的世界裏繼續生活着。

全書沒有什麼華麗優美的語言,文字簡單到通俗易懂。看起來只是真實生活的寫照。作者通過一個個小人物的語言動作心理來反映社會的人生百態。相信真正經歷過那段歲月的人能夠深刻地體會其中滋味。就我而言,小時候在鄉下外婆家裏度過了五年時光。文中的土炕,菜地,棗樹等等,對我來説是那麼熟悉而遙遠。農民的艱辛,受生活所迫的從不曾舒展的眉頭,太過真實。真實得不像是文學作品。你甚至會覺得,那些人物就是你的鄰居。

總的來説,書中所寫的未來是光明的,可又有種淡淡的哀傷。生活漸漸步入正軌,這是喜劇層面。悲劇因素也有。曉霞的離開自不必説,所有人都感到遺憾。我甚至覺得路遙是故意這樣安排的。以少平與曉霞的身份懸殊,他們幾乎不可能有一個圓滿的結局。可以真實的,就是讓時光戛然而止,她永遠是年輕時的模樣,他們永遠是那時的甜蜜。與其讓故事落於俗套,不如就此定格。秀蓮因長期操勞確診癌症,這是可以想象來的,整日處於糟糕的環境中想健康都難。只是為什麼偏偏是她,這點作者並未交待。悲喜交加,才是生活。

少平回到了大牙灣煤礦,我不知道,他是否會一輩子都留在那裏,會不會跟惠英嫂一塊過日子,隱約覺得,他們之間已經有一種説不清道不明的情愫了。當然這僅僅是猜想。一直認為,少平最像作者本人,也許是原型也説不定。他若沒在橋頭攬過工,沒去煤礦下過井,就不可能有那樣貼切的感受。編是可以編出來的,只是但凡虛假的東西,總會有不真實的成分。

這一切未知的以後都表明,未來是不確定的,會發生什麼,你我自會經歷。不需要作者設定一個毫無懸念的結局。從這點來説,路遙無疑是聰明的。他將時間,交予每一個讀者去規劃去猜想。

你我都存在於平凡的世界中,抑或偉大,抑或渺小。輝煌與否,終是歸於平凡。

平凡的世界閲讀心得感悟3

繁華的大街上的燈紅酒綠,人如潮流,車水馬龍,卻也只是夢。與其戴着生活的假面具,還不如活得樸素實在。

我很喜歡路遙作者的文集。“路遙”二字即使路途再遙遠,我也不曾想過要放棄。“平凡”帶給我們是內心的安慰,講述的更是一種人生應有的信仰和追求。十六歲的祕密裝滿沉沉的書包;十六歲的日曆寫滿長長的思考;十六歲的眼睛飄出綠色的旋律;十六歲的心靈透出夢幻和煩惱,花季少年步入十七八歲的雨季,這才是我們的成長的風雨。

人生的多雨期免不了有暴風巨浪。它如一條拋物線,即使站到點也會摔入深谷的低點,也許你會感到絕望、無助,但是解決的辦法就是冷靜,平凡的內心世界會為你排除萬難,走出深淵,有朝一日捲土重來。波折重重,路途坎坷並不意味你就要低頭,我始終相信我能讓世界為我低頭。就像作者眼中的主人公孫少平一樣不曾對生活低頭,即使他很貧窮,但是他人窮志不窮,因為他堅信既然有了生命就要對自己的人生負責。就這樣有一個靦腆羞澀的花季少年成為一個不卑不亢、堅毅剛強的男子漢。不惜背井離鄉謀發展,同伴的犧牲,意外的礦難讓他變得更加成熟,烙下了不可磨滅的烙印。

正是因為一次次殘酷使他皮開肉綻,痛不欲生。每每留下的一道痂痕也是練就了他堅不可催的意志。已經習慣了幸福的唾手可得或者是稍眾即逝。最後他還是選擇了平凡。他認為人們眼中的幸福也只不過是一時的誘惑,根本不值得去浪費自己的人生。

現實生活喧囂浮躁,形形色色的誘惑甚至可以毀掉人的一生。你無法改變世界的繁雜,唯有你去適應這複雜的世界而不是想方設法讓世界適應你,不被瑣碎所幹擾,不被命運所打敗。如果你無法做到,那麼你的人生還沒開始就已經輸了。

笑一笑十年少,愁也一天,笑也一天,何必執意跟生活過不去?何必讓自己有太多的負面情緒?畢竟人生只有那麼短暫,更何況曇花一現也拼命抓住稍縱即逝的那一瞬間,不留一絲遺憾。

“人生路漫漫其修遠兮”,勇敢地向夢想闖一闖,無論是給自己灌心靈雞湯也好,還是放開胸襟大哭一場,務必要自己堅強起來,我始終堅信海子的一句話“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命運的歸宿也會在此為你等待。

平凡的世界閲讀心得感悟4

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自已交得好運,但是,命運無常,沒有人可以控制自己的人生,因此我們可以做的只有把握當下。

在《平凡的世界中》我親眼目睹了命運的跌宕起伏,有些事情發生的太突然,沒有絲毫徵兆,正如書中所説:“沒有永恆的幸福,也沒有永恆的悲痛。”的確,任何幸福與悲痛都只會持續一段時間,就像一朵花會綻放也會凋零,周而復始。但是沒有人知道它會何時凋謝,也許它剛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可轉眼間的一場夜風將它吹的支離破碎,早晨再來看時,只剩下幾片花瓣孤獨的搖曳。生活中有太多的不確定因素,要想使明天不留遺憾,的方法就是把握今天。

如今我們提倡做長遠計劃,反對急功近利,這固然是正確的,但是在做長遠計劃的同時一定不能忽視當前的現狀,今天比明天更重要,只有能很好的把握今天的人,才能更好的利用明天。我們在為未來做準備的同時也要關注今天的發展。

在當今這個信息發達,資源共享的時代,每一個人都有可能成為萬眾矚目的對象,而任何一個成功的人都有可能一落千丈。李嘉誠説過:“如果一切有機會從頭再來,我的命運會如何不同?人生充滿着很多‘如果’,轉折點比比皆是,往往不由我們控制。因為命運還沒有給我的選擇,我成就今日的我。”我們不應該為失去的機會悲痛惋惜,也不應該盲目等待未來的機遇,而應將目光着眼於當下,努力發現,創造機遇,雖然“轉折點比比皆是”,但是能把握住“轉折點”的人卻少之有少。

命運無常,把握當下。我們完全沒有必要成天擔憂未來,今天你的一舉一動都影響着明天的好壞,只有抓住今天的人,才會變得更加優秀。

平凡的世界閲讀心得感悟5

古人早就説過,書籍之多,浩如煙海。我們沉浸在書的海洋中,收穫着豐富的知識。每讀一本好書,就是對人生的一次感悟。在此,我推薦一本書:《平凡的世界》

平凡,是生活的本色。每個人對於這個浩渺的世界來説,都十分渺小,脆弱,微不足道。這個世界是平凡的,悲與歡,生與死,窮與富。世界的更變,對於歷史的長河來説,無非是些平凡事。

這是一部偉大的鉅著,為我們解説平凡和苦難,闡釋了生活的意義。書中為我們描述的是一個平凡的事情,一個黃土地上的世界,這裏生活着一羣世世代代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普通人。他們演繹着一幕幕生老病死,悲歡離合,貧窮與富裕,苦難與拼搏,世界更變的戲劇。是悲劇?是喜劇?也許都有一點,書中沒有華麗的藻飾,沒有驚險離奇的情節,沒有驚天動地的場面,有的只是平凡的人、平凡的生活、平凡的感情、平凡的故事。

書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時候孫少平,這是一位對苦難有着深刻的認識、對生活有着深邃的理解、對精神世界有着深刻追求的人,他有錚錚鐵骨,他有堅韌的毅力,強大的精神力量,巨大的勇氣,從學生時代的“非洲人”到成年時代的“攬工漢”,他經歷的是艱苦卓絕的人生奮鬥,在痛苦和磨礪中,他形成一種對苦難的驕傲感,崇高感,我欣賞他對苦難的哲學,欽佩他對勞動的認識,羨慕他對生活的理解。

他是一個平平凡凡的人,一個比普通農民多讀幾本書的人,一個對生活意義有着更高層次追求的人,在他寫給他妹妹的'信中充分體現了他對生活的認識:我們出生於貧苦的農民家庭——永遠不要鄙薄我們的出身,他帶給我們的好處將使我們一身受用不盡,但我們一定要從我們的出身的侷限中解脱出來,從意識上徹底批判農民的狹義性,追求更高的意義…….

平凡的世界中有一羣不平凡的人,是這羣不平凡的人組成了這個平凡的世界,讀完了這本書,人的靈魂也許得以淨化,不在為平凡的出身感到羞恥,而會為了人生的不平凡而奮鬥。

TAG標籤:#感悟 #閲讀 #平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