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知科普>生活妙招>古代鞦韆節是什麼日子

古代鞦韆節是什麼日子

知科普 人氣:2.87W

古代鞦韆節是什麼日子

鞦韆節又叫什麼節 古代鞦韆節是什麼日子

又叫清明節。古代盪鞦韆是在清明、寒食節前後才有所見,而且僅僅侷限於豪門貴族家的紅男綠女遊戲之用。

盪鞦韆一方面可“擺疥”(醫治疾病),另一方面可以“釋閨悶”。《金瓶梅詞話》第二十五回開頭寫吳月娘、孟玉樓、潘金蓮、李瓶兒等在花園裏盪鞦韆的場面,並引用了據説是出自唐伯虎之手的《鞦韆詩》。詩云:

二女嬌娥美少年,綠楊影裏戲鞦韆。/ 兩雙玉腕挽復挽,四隻金蓮顛倒顛。/ 紅粉面對紅粉面,玉酥肩共玉酥肩。/ 遊春公子遙鞭指,一對飛下九重天。

李清照亦填有一首《點絳脣·蹴罷鞦韆》。一時間,盪鞦韆幾乎成了女性的專利品。

大概在唐宋以後,隨着城市經濟的發達,市民階層的大量湧現,盪鞦韆才演變成節日中廣場的狂歡節目。杜甫有詩云:“十年蹴鞠將雛遠,萬里鞦韆習俗同。”劉禹錫亦有:“鞦韆爭次第,牽掩彩繩斜。”可見盪鞦韆習俗流傳之廣之盛。

宋代詩僧惠洪也有一首題為《鞦韆》的詩:

畫架雙裁翠絡偏,佳人春戲小樓前。/ 飄揚血色裙拖地,斷送玉容人上天。/ 花報潤沾紅杏雨,彩繩斜掛綠楊煙。/ 下來閒處從容立,疑是蟾宮謫降仙。

從以上描述盪鞦韆習俗的詩作中,我們便可窺見當時這種習俗的全民性。也許人們對傳統鞦韆玩膩了,尋求新花樣,鞦韆習俗開始變化。

清代鄭板橋賦“鞦韆”、風箏詩

清代,鄭板橋知濰縣(今山東濰坊市)縣令,曾賦詩一首,描寫春天三月民間“盪鞦韆”、“放風箏”等歡樂場面:“紙花如雪滿天飛,嬌女鞦韆打四圍。五色羅裙風擺動,好將蝴蝶鬥春歸”。

鞦韆種類:

方川

盪鞦韆是中華大地上很多民族共有的遊藝競技項目。據現有文獻記載,它源自先秦。

《古今藝術圖》上説:“此(盪鞦韆)北方山戎之戲,以習輕(敏捷)者。”(見清翟灝《通俗編》卷三一)山戎是古代北方的一個少數民族,屬地在今天的北京市及其周圍地區,鞦韆原是其進行軍事訓練的工具。春秋五霸之首的齊桓公帶兵打敗山戎後,將其國土劃歸燕國,鞦韆也隨之向南流傳,後來逐漸演變成遊戲的用具。

古時鞦韆

盪鞦韆,日後主要為宮中、閨中女子的遊戲或傳統節日廣場狂歡內容。漢武帝時宮中盛行盪鞦韆;唐人高無際《漢武帝后庭鞦韆賦》雲:“鞦韆者,千秋也。漢武祈千秋之壽,故後宮多鞦韆之樂。”盪鞦韆在當時主要是為了強身健體。唐代宮廷把盪鞦韆稱為“半仙戲”,五代王仁裕在其筆記《開元天寶遺事》中説:“天寶宮中,至寒食節,競豎鞦韆,令宮嬪輩戲笑以為宴樂。帝呼為半仙之戲,都中市民因而呼之。”

水鞦韆

宋代出現了“水鞦韆”。據南宋吳自牧《夢粱錄》等書的記載,不管是在北宋都城汴梁的金明池,還是在南宋都城臨安的西湖、錢塘江,都舉行過這種雜技表演。每逢夏季舉行水鞦韆表演時,上自皇帝妃子、王公大臣,下至庶民百姓,競相觀看。表演之前,先在水中置兩艘雕畫精美的大船,船頭豎起高高的鞦韆架。表演時,船上鼓聲大作,船尾上雜耍藝人先耍練上竿,然後表演者按次序登上鞦韆,奮力悠來蕩去。當鞦韆悠到和鞦韆架的橫樑相平之時,他們雙手脱繩,借鞦韆迴盪之力躍入空中,在空中翻個跟斗,然後投身入水。因表演者姿勢各異,看上去驚險優美而又變化無窮。“水鞦韆”類似現代跳水運動,是宋代雜技的新發展,在中國雜技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對後世頗有影響。

唐宋之後,盪鞦韆習俗普及全國,盛況空前。

磨秋、風車鞦韆

在我國西南少數民族地區還流行有磨秋、風車鞦韆等鞦韆形式。

磨秋又可分成兩種,一種叫轉磨秋,另一種叫磨擔秋。轉磨秋在中間有一立柱,其頂有軸,上系四繩,繩末各有一環,由四人抱環旋躍為戲,狀如推磨,故曰轉磨秋。

磨擔秋的玩法是,取一根長1——2米,直徑約15釐米的硬木固定豎於場地上,頂端削細作軸;另選一根長約10米、直徑與木柱相當的木杆,中間鑿凹,橫置於立柱頂上,即搭成磨擔秋。木杆兩端騎坐對等人數,騎坐者用腳蹬地略跑數步後,即迅速騎上木杆或匍匐杆頭,木杆即磨一般旋轉,兩端上下升沉,又似挑擔時扁擔的上下起伏,故稱磨擔秋。隨着木杆的旋轉起伏,落地的一方用腳蹬地,增加動力,使杆彈起,這樣,木杆兩端交替上下,旋轉不止。

磨擔秋以雲南、貴州、廣西等地區的傣、景頗、苗、壯、哈尼、布依、仡佬族為盛,其中哈尼族最為典型。

TAG標籤:#節是 #日子 #鞦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