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知科普>財經金融>出口退税額怎麼計算 - 出口退税怎麼計算出來的

出口退税額怎麼計算 - 出口退税怎麼計算出來的

知科普 人氣:2.42W

出口退税怎麼計算出來的 出口退税額怎麼計算

出口應退税額的計算公式為:

當期應納税額=當期內銷貨物的銷項税額-當期給予免徵抵扣和退税的税額;

當期給予免徵抵扣和退税的税額=當期進項税額-當期出口貨物不予免徵抵扣和退税的税額;

當期出口貨物不予免徵抵扣和退税的税額=當期出口貨物的離岸價(FOB)×外匯人民幣牌價×(增值税規定税率-退税率)。

出口應退税額的計算公式為:

當期應納税額=當期內銷貨物的銷項税額-當期給予免徵抵扣和退税的税額;

當期給予免徵抵扣和退税的税額=當期進項税額-當期出口貨物不予免徵抵扣和退税的税額;

當期出口貨物不予免徵抵扣和退税的税額=當期出口貨物的離岸價(FOB)×外匯人民幣牌價×(增值税規定税率-退税率)。

1、出口退税計算公式如下:(1)一般貿易、加工補償貿易和易貨貿易出口貨物應退税額=計税依據×適用退税率;(2)委託加工收回後出口的貨物應退税額=原材料金額×退税率+工繳費金額×14%;(3)進料加工復出口貨物應退税額=計税依據×退税率-銷售進口料件應抵減退税額。

2、出口退税的定義:出口退税分為三種方式:免税、免退税、免抵退税。其中,免税就是不交税,不用算,也不用管。需要計算和理解的,只有退税,也就是我們簡稱為出口退税的出口貨物退(免)税。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1、出口退税計算公式如下:(1)一般貿易、加工補償貿易和易貨貿易出口貨物應退税額=計税依據×適用退税率;(2)委託加工收回後出口的貨物應退税額=原材料金額×退税率+工繳費金額×14%;(3)進料加工復出口貨物應退税額=計税依據×退税率-銷售進口料件應抵減退税額。

2、出口退税的定義:出口退税分為三種方式:免税、免退税、免抵退税。其中,免税就是不交税,不用算,也不用管。需要計算和理解的,只有退税,也就是我們簡稱為出口退税的出口貨物退(免)税。

出口退税該怎麼計算?

出口退税額=(金額)/(1+率)* 出口退税率。

如果你的企業只有出口業務,出口退税就是出口商品的出口收入×出口商品的退税率,如果你的企業既有出口業務又有內銷業務,你單證收齊的當月有應交,當月單證收齊的出口銷售收入×出口商品退税率計算出的出口退税就是出口遞減內銷,

税務不用退税,單證收齊的當月有留抵税額,留抵税額大於當月單證收齊的出口銷售收入×出口商品退税率計算出的出口退税額,

當月的退税就是當月單證收齊的出口銷售收入×出口商品退税率計算出的出口退税額,如果留抵税額小於當月單證收齊的出口銷售收入×出口商品退税率計算出的出口退税額,當月的退税就是留抵税額,餘額是出口遞減內銷。

擴展資料:

(1)必須是、消費税徵收範圍內的貨物。、消費税的徵收範圍,包括除直接向農業生產者收購的免税農產品以外的所有應税貨物,以及煙、酒、化粧品等11類列舉徵收消費税的消費品。

之所以必須具備這一條件,是因為出口貨物退(免)税只能對已經徵收過、消費税的貨物退還或免徵其已納税額和應納税額。未徵收、消費税的貨物(包括國家規定免税的貨物)不能退税,以充分體現"未徵不退"的原則。

(2)必須是報關離境出口的貨物。所謂出口,即輸出關口,它包括自營出口和委託代理出口兩種形式。區別貨物是否報關離境出口,是確定貨物是否屬於退(免)税範圍的主要標準之一。

凡在國內銷售、不報關離境的貨物,除另有規定者外,不論出口企業是以外匯還是以人民幣結算,也不論出口企業在財務上如何處理,均不得視為出口貨物予以退税。

對在境內銷售收取外匯的貨物,如賓館、飯店等收取外匯的貨物等等,因其不符合離境出口條件,均不能給予退(免)税。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出口退税

出口退税率怎麼算公式是什麼

法律主觀:

出口退税率指出口產品應退税額與計算退税的價格比例。它反映出口產品在國內已納的税收負擔。一、出口退税率如何計算1994年税制改革後,我國出口產品的退税率與徵税税率是一致的,但在執行中發現存在少徵多退、退税額增長速度遠遠大於徵税增長速度,退税規模超出財政負擔能力等問題。為了既支持外貿事業發展,又兼顧財政緊張的實際情況,先後兩次調低了出口貨物的退税率。自1996年1月1日起(含1月1日),報關離境的出口貨物按照下列税率計退。(1)煤炭、農產品出口退税率為3%;(2)以農產品為原料加工生產的工業品和除煤炭、農產品以外按13%税率徵收的貨物(如小農具、農藥、化肥等),以及從小規模納税人收購的符合退税條件的貨物(農產品除外),出口退税率為6%;(3)按17%税率徵收的一般工業品,出口退税率為9%;(4)外貿企業委託生產企業加工收回後出口的貨物,其支付的工繳費部分的退税率為14%。需要注意的是,根據出口退税的"從低退税"原則,考慮到徵税中存在的實際問題,對出口的農產品,如果專用註明的税率是17%,也只按3%的退税率計算退税;對出口的以農產品為原料加工生產的工業品和一般工業品,如果專用註明的税率是13%,則分別按3%和6%的退税率計算退税。二、出口退税具體怎麼算的1、一般貿易(1)出口退税計算公式:當期應納税額=當期內銷貨物的銷項税額+當期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人民幣牌價×徵税率-當期全部進項税額當期應退税額=出口貨物離岸價格×外匯人民幣牌價×退税税率(2)以上出口退税計算公式的有關説明:①當期進項税額包括當期全部國內購料、水電費、允許抵扣的運輸費、當期海關代徵等税法規定可以抵扣的進項税額。②外匯人民幣牌價應按財務制度規定的兩種辦法確定,即國家公佈的當日牌價或月初、月末牌價的平均價。計算方法一旦確定,企業在一個納税年度內不得更改。③企業實際銷售收入與出口貨物報送但、外匯核銷單上記載的金額不一致時,税務機關按金額大的徵税,按出口貨物報關單上記載的金額退税。④應納税額小於零的,結轉下期抵減應交税額。出口退税計算的舉例説明:例1、某鞋廠2000年3月出口鞋30000打,其中:(1)28000打以FOB價成交,每打200美元,人民幣外匯牌價為1:8.2836元;(2)2000打以CIF價格成交,每打240美元,並每打支付運費20元、保險費10元、佣金2元,人民幣外匯牌價為1:8.2836元。當期實現內銷鞋19400打,銷售收入34920000元,銷項税額為5936400元,當月可予抵扣的進項税額為10800000元,鞋的退税率為13%。用“先徵後退”方法計算應交税額和應退税額。計算出口自產貨物銷售收入:出口自產貨物銷售收入=離岸價格×外匯人民幣牌價+(到岸價格-運輸費-保險費-佣金)×外匯人民幣牌=28000×200×8.2836+2000×(240-20-10-2)×8.2836=49834137.60(元)當期應納税額=當期內銷貨物的銷項税額+當期出口貨物離岸價格×外匯人民幣牌價×徵税率-當期全部進項税額=5936400+49834137.60×17%-10800000=3608203.39(元)當期應退税額=當期出口貨物離岸價格×外匯人民幣牌價×退税税率-49834137.60×13%=6478437.89(元)。三、降低出口退税率有什麼影響呢高盛認為,相比真正的人民幣升值2%,減少出口退税率的做法對於調整中國外部不均衡的作用甚微。因為不相應地減少進口關税率,會扭曲相關的進出口價格。這種做法不會增加中國的進口需求,並且也不會減少通脹壓力。首先,減少出口貨物退税率等同於在出口商品上給國內的出口商加税,在沒有相配套的進口關税降低的情況下,產生的效應等同於人民幣名義匯率升值再加上進口關税增加,只會使社會財富流失。單方面減少出口退税只能降低出口需求,並不會增加進口需求。與之相比,提高人民幣名義匯率能夠同時調整進出口兩方面的需求,在減少出口需求的同時增加進口需求,可以更有效地幫助中國減少貿易順差。人民幣名義匯率的升值也可以減少國內的通脹壓力,升值以後金融環境立即得到緊縮。而且目前尚沒有任何一個市場存在對税率的對衝機制,如果税率經常發生變化的話,將造成額外的效率損失,並使市場配置資源的作用減弱。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內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能給大家解答心中的疑問。他們一天24小時在線,能隨時為大家解答法律疑惑。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

第八條

進出境運輸工具、貨物、物品,必須通過設立海關的地點進境或者出境。在特殊情況下,需要經過未設立海關的地點臨時進境或者出境的,必須經或者授權的機關批准,並依照本法規定辦理海關手續。

出口退税怎麼計算

1.先計算當期應納税額

當期應納税額=當期內銷貨物銷項税額-(當期進項税額-當期免抵退不得免徵和抵扣税額)-上期留抵税額=0(假設無內銷)-(5800/1.17*17%-6000*(17%-9%))-0(假設為零)=-(843-480)=-363

其中:

當期免抵退不得免徵和抵扣税額=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人民幣牌價*(出口貨物徵税率-出口貨物退税率)-免抵退不得免徵和抵扣税額抵減額=6000*(17%-9%)=480

2.出口貨物"免、抵、退"税額=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人民幣牌價*出口貨物退税率-免抵退税額抵減額=6000*9%=540

3.當第1.項計算結果為正數時,不退税;

當第1.項計算結果為負數時,要將第1.2.項計算結果的絕對值進行比較,小者為當期應退税額. |-363|<540故。就單純該單而言,你的退税為363.

你的利潤=收入-成本=(6000+363)-5800=563.

擴展資料:

出口退税主要實行兩種辦法:

1.對外貿企業出口貨物實行免税和退税的辦法,即對出口貨物銷售環節免徵,對出口貨物在前各個生產流通環節已繳納予以退税;

2.對生產企業自營或委託出口的貨物實行免、抵、退税辦法,對出口貨物本道環節免徵,對出口貨物所採購的原材料、包裝物等所含的允許抵減其內銷貨物的應繳税款,對未抵減完的部分再予以退税。

出口退税的税款實行計劃管理。財政部每年在財政預算中安排出口退税計劃,同國家税務總局分配下達給各省(區、市)執行。不允許超計劃退税,當年的計劃不得結轉下年使用。

出口企業的出口退税全部實行計算機電子化管理。通過計算機申報、審核、審批,從2003年起啟用了“口岸電子執法系統”出口退税子系統。對企業申報退税的報關單、外匯核銷單等出口退税憑證,實現了與簽發單證的機關信息對審的辦法,確保了申報單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

條件:

(1)必須是、消費税徵收範圍內的貨物。、消費税的徵收範圍,包括除直接向農業生產者收購的免税農產品以外的所有應税貨物,以及煙、酒、化粧品等11類列舉徵收消費税的消費品。

之所以必須具備這一條件,是因為出口貨物退(免)税只能對已經徵收過、消費税的貨物退還或免徵其已納税額和應納税額。未徵收、消費税的貨物(包括國家規定免税的貨物)不能退税,以充分體現"未徵不退"的原則。

(2)必須是報關離境出口的貨物。所謂出口,即輸出關口,它包括自營出口和委託代理出口兩種形式。區別貨物是否報關離境出口,是確定貨物是否屬於退(免)税範圍的主要標準之一。凡在國內銷售、不報關離境的貨物。

除另有規定者外,不論出口企業是以外匯還是以人民幣結算,也不論出口企業在財務上如何處理,均不得視為出口貨物予以退税。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出口退税

外貿出口退税計算公式

出口退税分為三種方式:免税、免退税、免抵退税。其中,免税就是不交税,根本不用算,也不用管,需要計算和理解的,只有退税,這也是我們把出口貨物退(免)税簡稱為出口退税的原因。

基本概念

1、出口貨物退(免)税是在國際貿易業務中,對我國報關出口的貨物退還或免徵在國內各生產環節和流轉環節按税法規定交納的和消費税。

2、出口退税,實際是出口免、退税。由於實行的間接計税法,也就是通常所説的應納税額=銷項-進項,所以在實際操作中,銷項是免的,進項是退的,取得退税款。值得注意的是,出口退税的退税款和其他類型的退税不一樣,出口退税,退的是進項税額;其他退税,退的是應納税額。所以在申報表中,免抵退貨物應退税額,和進項轉出一樣為可抵扣税額的負數,原因就是,該筆進項已經退還給你了,自然不可以再抵扣,應該從可抵扣税額中減除。

核心原理

1、對出口產品退税是一個“國際慣例”而非“優惠”。國家將出口貨物出口前在國內生產、流通環節實際承擔的、消費税,在貨物報關出口後退還給出口企業,使出口貨物以不含税價格進入國際市場,有效地避免國際雙重課税。企業退税的實質是退國內生產流轉環節已徵,來料加工退國內料件國內勞務已徵。

2、出口退税是為了將出口貨物的整體税負歸零。原因很簡單,就是鼓勵出口,降低出口貨物的價格,提高本國貨物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3、公平税負原則:為了保證各國商品在參與國際貿易時能夠公平競爭,消除因各國税收不同,造成的出口貨物税收含量差異,要求各國按照國際慣例,退還已徵收的出口貨物間接税,以促進國際貿易的發展。

4、零税率原則:徵多少,退多少。國家利用退税率來實現宏觀目標,如產業結構設定低退税率來低附加值的產品出口,設定高退税率來鼓勵高附加值的產品出口。所以,儘管零税率那退税率應該全部是17%,國家還要設置不同檔次的退税率。的退税率不一定等於税率,出口退税率有17%、14%、13%、11%、9%等幾檔,是為了通過退税率來控制出口的原因。鼓勵出口呢,退税率就高點,控制出口呢,退税率就低點。退税率為0,就是不免不退了。

主要類型

1、又免又退

一般納税人,既有銷項,又有進項,為把税負歸零,自然是銷項免,進項退,又免又退。

2、只免不退

如果出口的貨物沒有進項,自然是隻免銷項,進項沒有就不用退了。比如小規模納税人、免税產品,都是沒有進項的情況。只免不退,就達到了税負歸零的目的。

3、不免不退

針對的是不鼓勵出口的貨物。比如原油,自己都不夠用,還得進口,能讓你出口就不錯了,就不要想出口退税的事了,想想那些禁止出口的貨物。

退税方式和計算

出口退税分為三種方式:免税、免退税、免抵退税。其中,免税就是不交税,根本不用算,也不用管,需要計算和理解的,只有退税,這也是我們把出口貨物退(免)税簡稱為出口退税的原因。

(一)外貿企業:免、退税

案例一:某有進出口經營權的外貿企業收購一批貨物報關出口,收購貨物取得的專用上註明的購貨金額為100000元,額為17000元,款項已銀行存款支付。該貨物的退税率為13%,出口銷售價格為15000美元(匯率1:8.30)。

1、採購貨物時:

借:庫存商品 100,000

應交税費-應交(進項)17,000

貸:銀行存款 117,000

2、出口銷售免税,貨款摺合人民幣:

借:銀行存款 124,500 (15000×8.30)

貸:主營業務收入 124,500

3、結轉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100,000

貸:庫存商品 100,000

4、計算不予退還的進項税額:

100000×(17%-13%)=4,000

借:主營業務成本 4,000

貸:應交税費-應交(進項税額轉出)4,000

5、應收出口退税:

借:應收出口退税 13,000

貸:應交税費-應交(出口退税)13,000

6、收到出口退税:

借:銀行存款 13,000

貸:應收出口退税 13,000

案例二:某外貿企業購進出口貨物一批,含税貨值人民幣100萬元。貨物以離岸價(FOB)20萬美元報關出口。外匯核算採用交易發生日的即期匯率將外幣金額折算為記賬本位幣金額的辦法,貨物報關出口當日的外匯牌價中間價為 16.6。該出口貨物的退税率為15%。

1、如貨物已驗收入庫,已到,貨款已付時:

借:庫存商品—庫存出口商品 854,700.85

應交税費——應交(進項税額) 145,299.15

貸:銀行存款 1,000,000.00

2、核算出口退税額時:

(1)核算應退税額

借:其他應收款—應收出口退税款 128,205.13(外購價格退税率)

128,205.13=854,700.8515%

貸:應交税費—應交(出口退税) 128,205.13

(2)不予退税進項税額轉出

借:主營業務成本—一般貿易出口銷售成本 17,094.02(外購價格不予退税率)

17,094.02=854,700.85(17-15%)

貸:應交税費—應交(進項税額轉出) 17,094.02

3、出口貨物報關銷售時:

借:應收外匯賬款—XX外商 1,320,00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一般貿易出口銷售收入 1,320,000.00

4、結轉出口商品成本時:

借:主營業務成本—一般貿易出口銷售成本854,700.85

貸:庫存商品—庫存出口商品 854,700.85

5、收到退税款時:

借:銀行存款 128,205.13

貸:其他應收款—應收出口退税款 128,205.13

6、開户銀行以1:6.5買入價將該筆外匯全部結匯時:

借:銀行存款—人民幣户 1,298,700.00

財務費用—匯兑損益 19,980.00

貸:銀行存款—美元户 1,318,680.00

7、月末結轉損益時:

(1)結轉出口銷售收入

借:主營業務收入—一般貿易出口銷售收入 1,320,000.00

貸:本年利潤 1,320,000.00

(2)結轉出口銷售成本

借:本年利潤 871,794.87

貸:主營業務成本—一般貿易出口銷售成本871,794.87

(二)生產企業:免、抵、退税

外貿企業日常業務中,大量的常見的貿易類型,主要是一般貿易(出口貿易)和加工貿易(來料加工和進料加工)這兩種。一般貿易是與加工貿易相對而言的貿易方式。指將貨物單邊輸出關境的出口貿易方式。

免:是指對生產企業出口的自產貨物,免徵本企業生產銷售環節;

抵:是指生產企業出口自產貨物所耗用的原材料、零部件、燃料、動力等所含應予退還的進項税額,抵頂內銷貨物的應納税額;

退:是指生產企業出口的自產貨物在當月內應抵頂的進項税額大於應納税額時,對未抵頂完的部分予以退税。

由於生產貨物所涉及的可抵扣的原材料、水電、運費等眾多,無法準確清分出口部分和內銷部分各自對應的進項,就無法準確核算出口應退的進項税部分。假設能夠準確核算各自的進項,那麼內銷的銷項-進項=應納税額交税,出口對應的進項退税,交給國税局,國税局再退給你,雙方豈不是都很累。

所以抵,就是用出口對應的應退進項,抵頂內銷對應的應納税額,最終確認退税的部分。抵就是一個計算退税的過程,其實質就是計算全部的應納税額。退税能抵完了,應納税額就是正的,只交税就行,如果該退的税抵不完,應納税額就是負數,這個數就該退税。(本文轉自會計網)

外貿企業出口退税如何計算?

外貿公司的退税=工廠買入價格*退税率

如果你從工廠買入的價格是1元,也就是如果工廠給你開的票上的價格是1元。 那麼你的退税就是1*16%=0.16元。 

現在有專門的退税代理, 可以找代理幫你退税, 不過他們要從中收取費用。 拿到退税的時間一般為2-3個月。 

擴展資料:

退税流程

出口退税的一般程序及附送資料 出口退税登記的一般程序:

1、有關證件的送驗及登記表的領取 企業在取得有關部門批准其經營出口產品業務的文件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核發的工商登記證明後,應於30日內辦理出口企業退税登記。

2、退税登記的申報和受理 企業領到“出口企業退税登記表”後,即按登記表及有關要求填寫,加蓋企業公章和有關人員印章後,連同出口產品經營權批准文件、工商登記證明等證明資料一起報送税務機關,税務機關經審核無誤後,即受理登記。

3、填發出口退税登記證 税務機關接到企業的正式申請,經審核無誤並按規定的程序批准後,核發給企業“出口退税登記”。

4、出口退税登記的變更或註銷 當企業經營狀況發生變化或某些退税發生變動時,應根據實際需要變更或註銷退税登記。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退税

出口退税如何計算舉例

現就出口退税的計算問題,舉例如下:

例,某外貿企業2月初購進坯布進價30萬元,委託某服裝廠加工成服裝出口,支付加工費2萬元,自營出口銷售收入4萬美元;出口小五金125萬美元,進價1000萬元;從小規模納税人處收購香料出口,取得普通,收購價20萬元;直接收購柑桔出口,購進價10萬元。該公司1月份進養出進口澳毛到岸價100萬美元,假設進口實徵關税20萬元、實徵20萬元。該批進口貨物於2月初全部銷售,銷售收入900萬元。

該公司2月份應退税額的計算如下(公司出口退税申報單證假定齊全):

租房何必押一付三?

廣告

(1)購進坯布,加工成服裝出口

應退税額=(30+2)×17=5.44(萬元)

(2)出口小五金

應退税額=1000×17%=170(萬元)

(3)出口香料油

應退税額=20÷(1+6%)×6%=1.13(萬元)

(4)直接收購柑桔出口不退税

出口退税計算公式?

比如你公司產品退税率為15%,那麼

不免徵退差税額為:300*(17%-15%)=6萬

內銷銷項税:200*17%=34萬

進項税450萬>(6+34),所以留抵税額為450-6-34=410萬

如果貿易方式為一般貿易出口,就簡單些

300*15%=45萬<留抵税額410萬,那麼應退税額就是45萬

最直接方法,就看出口退税彙總表24欄,如果當期有數據,那麼就有退税額。

出口退税涉及税金計算太多,很多時侯要在操作時才有機會去明白計算的依據,口頭上説不清。

出口退税:“免、抵、退”税計算簡便方法

“免”税,是指對生產企業出口的自產貨物,免徵本企業生產銷售環節;“抵”税,是指生產企業出口自產貨物所耗用的原材料、零部件、燃料、動力等所含應予退還的進項税額,抵頂內銷貨物的應納税額;“退”税是指生產企業出口的自產貨物在當月內應抵頂的進項税額大於應納税額時,對未抵頂完的部分予以退税。

〖原理分析〗

應納税額=銷項税額-進項税額

=內銷的銷項税額-(內銷的進項税額+外銷的進項税額)

=內銷的銷項税額-內銷的進項税額-外銷的進項税額

=內銷的應納税額-外銷的進項税額

外銷進項税額中,由於我國的的徵税率和退税率存在着不一致,中間的差額部分不予退税,我們稱為“當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徵和抵扣的税額”。所以要在上邊的公式中剔出該部分數額,公式變為:

應納税額=內銷的銷項税額-內銷的進項税額-(外銷的進項税額-當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徵和抵扣的税額)

數算後變為:應納税額=內銷的銷項税額-(進項税額-當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徵和抵扣的税額)

算出後的結果,無非是兩種:>0,不涉及退税的問題;<0,需要進一步計算。這個得出的負數不一定是全部應退的税額,如果全部內銷的情況下,當期的進項大於銷項也會出現應納税額為負的情況,所以,我們還要計算税法最多允許退多少,即: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人民幣牌價×出口貨物的退税率,算完比較,哪個小按哪個退,出口退税額就出來了。

其實過程很簡單,以上我們沒考慮有免税購進原材料的情況,有這種情況只是在上邊的基礎上作一個修正。具體我們來看一下:

出口“免、抵、退”税的計算方法,計算分兩種情況:

1、出口企業全部原材料均從國內購進,“免、抵、退”辦法基本步驟為五步:

第一步剔税:計算不得免徵和抵扣税額

當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徵和抵扣的税額=出口貨物離岸價格×外匯人民幣牌價×(出口貨物徵税率-出口退税率)

第二步抵税:計算當期應納税額

當期應納税額=內銷的銷項税額-(進項税額-第一步計算的數額)-上期留抵税額

第三步算尺度:計算免抵退税額

免抵退税額=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人民幣牌價×出口貨物的退税率

第四步比較:確定應退税額(第二步與第三步相比,誰小按誰退):

注意:第二步大於第三步的情況下,當期應納税額與確定的應退税額的差額為下期留抵税額。

第五步確定免抵税額:第三步算尺度的免抵退税額與第四步比較確定的應退税額的差額為當期的免抵税額。

2、如果出口企業有免税購進原材料的情況,計算過程依然為五步,不同的是第一步和第三步需要做一個修正,具體步驟如下:

第一步修正的剔税額:

當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徵和抵扣的税額=(出口貨物離岸價格×外匯人民幣牌價-免税購進原材料的價格)×(出口貨物徵税率-出口退税率)

第二步抵税:計算公式同上。

第三步修正的尺度:

免抵退税額=(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人民幣牌價-免税購進原材料的價格)×出口貨物的退税率

第四步比較:同上。

第五步確定免抵税額:同上。

〖例題〗某自營出口的生產企業為一般納税人,適用的税率17%,退税率15%。2002年11月和12月的生產經營情況如下:

(1)11月份:外購原材料、燃料取得專用,註明支付價款850萬元、額144.5萬元;外購動力取得專用,註明支付價款150萬元、額25.5萬元,其中20%用於企業基建工程;以外購原材料80萬元委託某公司加工貨物,支付加工費取得專用,註明價款30萬元、額5.1萬元,支付加工貨物的運輸費用10萬元並取得運輸公司開具的普通。內銷貨物取得不含税銷售額300萬元,支付銷售貨物運輸費用18萬元並取得運輸公司開具的普通;出口銷售貨物取得銷售額500萬元。

(2)12月份:免税進口料件一批,支付國外買價300萬元、運抵我國海關前的運輸費用、保管費和裝卸費用50萬元,該料件進口關税税率20%,料件已驗收入庫;出口貨物銷售取得銷售額600萬元;內銷貨物600件,開具普通,取得含税銷售額140.4萬元;將與內銷貨物相同的自產貨物200件用於本企業基建工程,貨物已移送。

要求:(1)採用“免、抵、退”法計算企業2002年11月份應納(或應退)的。

(2)採用“免、抵、退”法計算企業2002年12月份應納(或應退)的。

〖答案〗

11月份:

進項税額=144.5+25.5×(1-20%)+5.1+(10+18)×7%=171.96(萬元)

出口退税的計算:

第一步剔税:免抵退税不得免徵和抵扣税額=500×(17%-15%)=10(萬元)

第二步抵税:當期應納税額=300×17%-(171.96-10)=-110.96(萬元)

第三步算尺度:免抵退税額=500×15%=75(萬元)

第四步比較:第二步大於第三步,所以當期應退税額=75(萬元)

第五步確定免抵税額: 當期免抵税額=75-75=0(萬元)

留待下期抵扣税額=110.96-75=35.96(萬元)

12月份:

免税進口料件價格=(300+50)×(1+20%)=420(萬元)

出口退税的計算:

第一步修正的剔税額:免抵退税不得免徵和抵扣税額=(600-420)×(17%-15%)=3.6(萬元)

第二步抵税:當期應納税額=140.4÷1.17×17%+200×(140.4÷1.17÷600)×17%-(0-3.6)-35.96=-5.16(萬元)

第三步修正的尺度:免抵退税額=(600-420)×15%=27(萬元)

第四步比較:第三步大於第二步,所以當期應退税額=5.16(萬元)

第五步確定免抵税額:當期免抵税額=27-5.16=21.84(萬元)

如何計算退税盈利?

如何計算退税盈利?

計算出口退税的方法一種是: 當期應退税額=出口貨物離岸價格×外匯人民幣牌價×退税税率 另外一種是:退税收入=採購成本÷(1+率)×出口退税率 假設三色戴帽熊率為17%、出口退税率為15%。已從供應商處得知供貨價為每隻6元(含17%),FOB出口的價格定位1美金,外匯牌價為8,試算9120只三色戴帽熊的出口退税收入? 解:如果按照第一種方法: 當期應退税額=出口貨物離岸價格×外匯人民幣牌價×退税税率 =1×8×9120×15% =10944 按照第二種方法計算: 退税收入=採購成本÷(1+率)×出口退税率 =6×9120÷(1+17%)×15% =7015.38元 兩種計算方法算出來的結果差距非常大! 請問哪一種方法正確呢? 這兩種方法適用範圍不同,一是“免、抵、退税辦法”;二是“先徵後退” “免、抵、退”税適用於有進出口經營權的生產企業自營或委託出口的自產貨物的, 計税依據為出口貨物的離岸價,退税率與外貿企業出口貨物退税率相同。其特點是,出口貨物的應退税款不是全額退税,而是先免徵出口環節税款,再抵減內銷貨物應納税額,對內銷貨物應納税額不足抵減應退税額部分,根據企業出口銷售額佔當期(1個季度)全部貨物銷售額的比例確定是否給予退税。 “先徵後退”税辦法,適用於沒有進出口經營權的生產企業委託出口的自產貨物。其特點是,對出口貨物出口環節照常徵收、消費税,手續齊全給予退税。徵税由主管徵税的國税機關負責,退税由主管出口退税的國税機關負責。 目前,我國企業出口商品主要有生產企業自營(委託)出口和通過外貿出口兩種方式,相應地,出口退税形成了生產企業自營(委託)出口與外貿出口兩種不同的退税方式。因為生產企業自營(委託)出口與外貿出口計算出口退税有差異,導致二者税負有較大區別,納税人應結合自身情況,儘可能採用税負低、出口退税多的出口方式。 現行外貿企業出口貨物應退税額,依進項税額計算,具體計算公式為:應退税額=購進貨物的進項金額×退税率;對出口貨物庫存賬和銷售賬均採用加權平均價核算的企業,應退税額=出口貨物數量×加權平均進價×退税率,其退税依據是外貿企業購進出口貨物的進價。而生產企業自營(委託)出口應退的是執行“免、抵、退”或“先徵後退”,出口退税的税額取決於出口的離岸價銷售收入及其進項税額。 企業採用自營(委託)出口,自行辦理出口退税的形式,同把貨物銷售給外貿企業出口,由外貿企業辦理出口退税的形式税負有何差異呢?這兩種形式因為在退税方面採用不同的退税方式,由此產生了不同的結果。 例如:某中外合資企業A公司以農產品為原材料生產工業品出口,1999年自營出口20000萬元,可抵扣的進項税額為1500萬元,該公司自營出口執行先徵後退,徵税率為17%,退税率為13%,年應納額為:20000×17%-1500=1900萬元,出口環節應退:20000×13%=2600萬元。徵税機關可徵1900萬元,退税機關應退税2600萬元,退税扣減徵税後,該企業實際可得到的税收補貼為700萬元。 假設A公司有關聯外貿B公司,A公司把產品以同樣的價格銷售給B公司,B公司再以同樣的價格銷售到境外,A公司開具專用價税合計20000萬元,則A公司應納為:20000÷(1+17%)×17%-1500=1406萬元,B公司可得到退税:20000÷(1+17%)×13%=2222萬元。 税務機關征税1406萬元,退税機關退税2222萬元,A、B兩公司實際可得到的税收補貼為2222-1406=816萬元。 通過以上例子,我們不難發現,同樣的外銷收入,卻產生了不同的結果。從A、B兩公司來看,自營出口實際得到的税收補貼是700萬元,而通過外貿出口實際得到的税收補貼是816萬元,兩者相差達到116萬元。顯然,通過外貿出口對A、B公司更加划算。 如果A利潤為10%約2000萬,則通過關聯外貿公司出口利潤會增加一點,增加值約是A直接出口利潤的112/2000=5%,即原來賺100,現在賺105.追問以我的問題為例,能幫我詳細算一下麼?

以我的問題為例,能幫我詳細算一下麼?

外貿企業出口退税政策

對有進出口經營權的外貿企業收購貨物直接出口,國家免徵出口銷售環節;在貨物出口後按收購成本和規定的退税率計算退還國內採購環節支付或負擔的,不予抵扣或退税部分轉入出口貨物銷售成本。

外貿企業出口貨物的計算,應依據購進出口貨物專用上所註明的進項金額和退税税率計算,即應退税額=外貿收購不含購進金額×退税税率。出口貨物退(免)税的税率,即出口退税率是指出口貨物的應退税額與計税依據之間的比例。這裏所説的計税依據,是指具體計算應退(免)税款的依據和標準。目前對生產企業出口貨物計算辦理退(免)税,以出口貨物離岸價格作為計税依據;對外貿企業出口貨物計算辦理退税,以出口數量和貨物購進金額作為計税依據。例:某服裝進出口公司從某服裝廠購進服裝10000套,單價120元,購進金額120萬元,進項税額20.4萬元,貨款已通過銀行存款支付,並取得專用。該公司於2008年9月將服裝全部出口,並取得了出口貨物報關單(出口退税專用)、出口收匯核銷單,辦妥出口退税手續。出口貨物離岸價格為20萬美元。根據財政部國家税務總局2008年10月21日下發的《關於提高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財税[2008]138號)規定,自2008年11月1日起,將部分紡織品、服裝、玩具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4%。(具體執行時間,以出口貨物報關單上海關注明的出口日期為準。)

應退税額=外貿收購不含購進金額×退税税率=1200000×14%=168000(元)

法律依據:

《關於外貿企業出口視同內銷貨物進項税額抵扣有關問題的通知》

一、各級國税機關要按照《通知》規定加強對外貿企業出口視同內銷徵税貨物進項税額抵扣的管理,嚴格人工審核及信息比對,同時徵、退税部門要加強徵退税工作銜接,緊密配合,共同防範外貿企業將同一張專用既用於申報出口退税又用於進項税額抵扣(即“一票兩用”)行為的發生。

二、對外貿企業出口貨物已辦理退税,但因無法按規定期限補齊有關單證或複核信息有誤的,國税機關已按規定追回相應的已退税款、需視同內銷徵税的出口貨物,外貿企業購進貨物取得的專用如何處理的問題,《通知》中沒有明確規定。經電話請示國家税務總局,對這種情況下外貿企業購進貨物取得的專用可比照《通知》中未辦理過退税的進項進行處理。外貿企業應在退税款返納入庫的次日起30天內,填具進項明細表,持税收通用繳款書向主管退税的税務機關申請開具《外貿企業出口視同內銷徵税貨物進項税額抵扣證明》(以下簡稱《證明》),並在《證明》的備註欄註明税款已返納入庫及税票號碼。主管退税的税務機關對外貿企業填開的進項明細表、繳款書及返納税款入庫的情況進行認真核實後,開具《證明》。

TAG標籤:#計算出來 #税額 #退税 #出口 #計算 #